“湘江戰役”紅軍慘敗剩3萬多人,不是蔣介石“留情”就全軍覆沒了。前者想驅趕紅軍到“雲貴川”,然後中央軍尾隨順勢消滅西南軍閥。湘江戰役湘軍和桂軍戰鬥力在紅軍之上,打的又是紅軍最不擅長的陣地戰,紅軍軍事決策層判斷失誤教訓慘痛。
戰後黨政軍高層都認為,“最高三人團”要負全責。此時紅軍進入了湖南南部,李德博古仍機械地認為,應該進入湖南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然後在湘西大山建立新根據地。但此決定遭到紅軍高層一致反對,其中毛澤東最起勁。
紅軍只剩3萬多湘軍10萬,還有中央軍10多萬,兩者戰鬥力都在紅軍之上。進入湘南要通過從靖縣,武岡,城步一線“碉堡封鎖線”,紅軍沒有重武器無法突破。況且就算到了湖南會合成功,何健也會聯合中央軍圍剿,如此又回到“反圍剿”的老路。
12月11日,紅軍主要軍政高層召開“通道會議”,毛澤東提出紅軍目前應該,立即開往防守薄弱的貴州,建立“黔北革命根據地”,或者到四川和張國燾紅四方面軍會合也行。此決議獲得一致通過李德中途退場,紅軍轉向貴州佔領無人防守的黎平縣城。再後來就是1935年1月15-17日,召開著名的“遵義會議”。
實際上共產國際派出的原顧問是曼弗雷德•施特恩將軍,李德只是他的副手。但由於各種原因前者沒能來,於是李德代替成了“軍事顧問”。況且,蘇聯直接派本國人到中國,指揮軍事出意外很難解釋,李德是正宗德國人身份便利。
李德認為“第五次圍剿”和“湘江戰役”失敗,責任是大家的並非個人。李德雖然水準和蔣介石的顧問,德國“國防軍之父”馮•塞克特不能比,但軍事指揮能力也還是有的。當時,李德能夠獲得紅軍的最高軍事指揮權,按照翻譯伍修權的話,他的軍事權力是中國人自己給的。
李德參加一戰和俄國三年殘酷內戰,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成績出色。對於遊擊戰,運動戰,陣地戰,還有當時世界先進的戰略戰術都比較瞭解。在1933年10月進入蘇區後,李德的軍事水準和指揮能力,受到大部份紅軍高級將領認可,他還對紅軍各級軍校進行建設。
博古和洛甫都是學生出身的“28個半”,完全不懂軍事下對李德都很推崇,共產國際領導下還沒有語言隔閡。李德進入中央蘇區是1933年10月,“第五次圍剿”已經一個多月。博古打壓了毛澤東,周恩來本身軍事能力有限。
面對蔣介石中央軍的“碉堡推進戰術”,當時中央紅軍,張國燾四方面軍,賀龍肖克紅二六軍團等,全部都被“碉堡戰術”打敗。就算毛澤東出來也是失敗收場。李德能夠提出“碉堡對碉堡”,結合“短促突擊”延緩國軍進攻速度,況且此戰術當時也算先進,紅軍高層都把他當成“救星”看。
“湘江戰役”蔣介石“留情”紅軍慘敗剩3萬多人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