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7年2月13日 星期一

“第五次反圍剿”李德指揮完全正確(上)

所謂中央蘇區的“五次反圍剿”,實際算起來應該是4次。1930年到1931年的“前二次圍剿”,都是地方“贛湘軍”的敷衍行事,南京政府中央軍隊沒參加,主因是中原大戰剛打完要修整。“第二次圍剿”時蔣介石正在應付內鬥,林森和胡漢民逼蔣下野,他根本沒精力對付紅軍前兩次都是地方部隊,不熟悉紅軍戰術戰鬥力不強,通訊能力差沒有統一指揮。而且戰前情報為紅軍掌握,最後自然是被紅軍擊敗

19317-9月,“第三次圍剿”中央軍陳誠指揮,蘇區週邊重地都打下來了,剛要深入腹地徹底解決,張學良不戰自退“九一八事變”爆發,蔣介石為應付突發事件,圍剿戰爭也只能停下來第四次和第五次圍剿應該按照一次來算,“第四次圍剿”剛開始,日本關東軍入侵熱河,國軍25萬主力調華北對付日軍,圍剿停止了一段時間

再開打就是“第五次圍剿”,蔣介石親自指揮坐鎮,南昌行營集中“閩粵湘贛浙”,五省之力對付紅軍。官媒一直將“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歸於洋顧問李德,在軍事上的錯誤路線所致。罪名主要有兩條,“碉堡對碉堡”陣地戰,“短促突擊”拼消耗。違反毛澤東遊擊運動戰結合的戰略思想,最後導致了紅軍的失敗離開蘇區長征。當時,毛澤東被打壓沒有軍事指揮權被閒置。

事實當然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情,李德的指揮根據當時實際情況出發,客觀說根本沒有任何錯誤定。國軍“碉堡戰術”四次圍剿已開始實施,五次圍剿時經過德國顧問,“國國防軍之父”馮賽克特將軍完善,形成了強大軍事攻擊體系。“碉堡戰術”精髓,借鑒一次大戰經驗,從蘇區四周逐步圍攏,限制紅軍運動戰優勢和熟悉地形之利。最重要特徵是不急於求戰以守代攻,穩紮穩打逐步進擊建立碉堡陣地。

根據地遠端進行到8-10里,中段每次攻擊3-5裡,馬上建立碉堡工事固守。推進到根據地腹地,每1-2裡建立碉堡陣地,加強碉堡建設密度,不主動進攻立足防守反擊。絕不輕易深入蘇區腹地和紅軍打運動戰,與此同時配合對蘇區施行,嚴格經濟軍事封鎖,迫使紅軍打持久消耗戰。

紅軍熟悉地形擅長山地遊擊戰,運動戰和夜戰能力強,作戰勇敢不怕犧牲,這就比普通地方軍閥難對付。但紅軍裝備差沒有重武器,陣地攻堅戰和持續作戰能力欠缺。按李德的話,“紅軍只有二十多門口徑大一點的迫擊炮和野戰炮,炮彈缺乏。沒有重武器是無法打陣地戰的,尤其無法打破國軍的碉堡工事”

國軍凡推進必在有利地形和交通要道,修建水泥磚石結構碉堡,然後各碉堡間形成體系,相互間建設聯繫運輸網。對於日軍這些工事作用有限,日軍火力優勢平射炮就可以搞定,但對付最大火力是迫擊炮的紅軍足矣。國軍遇到紅軍反擊就退回碉堡,以碉堡作為支點最大程度消耗紅軍,紅軍就無法使用誘敵深入的戰術,運動戰根本打不起來

國軍依託地堡班排小部隊防守,大部隊隱藏碉堡後方,紅軍部隊攻擊就迂回抄後路。碉堡並非孤立而是構成完整防禦體系,碉堡間相互依託掩護火力交錯。德國顧問認為只要有耐性,消滅紅軍1年多時間足夠了,蔣介石的原話是“愚公移山”。國軍“第五次圍剿”戰術看似簡單,不求和紅軍打仗專修碉堡,調動極大人力財力,在中央蘇區內外,修近15大小碉堡,還有圍繞的公路運輸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