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7年2月9日 星期四

劉伯承與鄧小平的惡劣關係


劉伯承和鄧小平的真實關係。主流仍是官方認定的說法,即劉鄧二人關係親密無間。198610月劉伯承逝世,鄧小平發表《悼伯承》的紀念文章,文中稱“兩人一起工作13年,感情融合工作協調,世人多以“劉鄧”相稱。在我兩人心裡,也覺得彼此難以分開。媒體還有所謂劉伯承,留給華國鋒政治遺囑一說,稱其追悼會必須由鄧小平主持,否則死後不入八寶山云云。劉伯承兒子劉太行曾在20067月,正式否認此事,並請媒體勿以訛傳訛。




劉伯承與鄧小平的關係真如官方所說,那麼劉伯承和粟裕,1958年反軍事教條主義受到批判,為何劉粟生前都不予平反。58年,對劉伯承的批判給劉造成很大壓力,他本就身體欠佳,坐火車到北京又失眠,眼壓上升到73度,拖著病體流著眼淚,在懷仁堂作了公開檢討。彭德懷當時鑒於劉的身體狀況,並沒有讓他到懷仁堂公開檢討的意思。這是鄧小平的主意,這次批判會議的組長兼主持人。1985年,楊得志和張震感到,強調軍隊革命化的同時,還要加強現代化和正規化。軍隊進行正規化建設,自然繞不開58年的反軍事教條主義,二人主張為此平反。1985年,軍隊院校會議召開前,兩人專門向鄧彙報,當時鄧的回答是“你們找來找去都沒搞清楚,58年是誰負責批劉粟蕭幾個人的,那個會的組長和負責任是我,你們不要再找別人了。”




劉伯承在1927年南昌起義失敗後,他與左權兩人到蘇聯伏龍芝軍事院校學習,1931年回到上海,同年1月到達中央蘇區瑞金。劉的到來對於臨時中央博古領導的留蘇派,無疑帶來巨大幫助。因為,劉不但是軍閥時代的“川中名將”,還在蘇聯接受過正規軍事院校教育,真正的吃過洋麵包的軍事家,這比毛澤東的“地方遊擊主義土包子”強太多了。劉來中央蘇區後,對於毛的遊擊戰術也不太以為然,在瑞金報紙上發表過不少,批評紅四軍“遊擊主義”習氣,不懂正規戰術的文章。1932年的寧都會議,主題就是批判毛“純粹防禦路線”的右傾方針,目的是把毛趕到後方,剝奪他的軍事指揮權。




這次會議就是因劉伯承的到來而召開的,因為對於毛的去留上一直分兩派,朱德,周恩來,王稼祥主張讓毛留下。另一派則堅決主張讓毛交出軍權隱退離職。劉伯承未來前,前者的意見占上風,因為最早是毛拉隊伍上山,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蘇區中有不少毛的部隊。而且,毛指揮了中央蘇區前三次反圍剿,顯示出一定的軍事才華,在軍隊中和群眾中有威信。劉的軍事才能使留蘇派不懂軍事,無法接掌部隊,欠缺指揮能力的問題迎刃而解,最終毛被趕出了瑞金。可想而知毛當時的心情,對於劉毛以後會是怎樣的態度。毛解放後重上井岡山,但都不願到瑞金哪怕一次。




鄧小平於19318月到達中央蘇區,他之前是紅七軍前委書記,張雲逸將部隊從廣西行進千里到達江西,鄧則與後來的妻子金維映回到上海,名義上向中央彙報工作請示任務,實際上是自己脫離了部隊。後經中共中央批准到蘇區工作,但當時並未給與具體職務。當時,中共瑞金縣委書記李添富,以清除“社會民主黨”的名義大搞肅反,從縣區鄉從上至下殺人過多,瑞金縣已經無法開展工作。鄧當時正好在瑞金,被謝維俊等人選做瑞金縣委書記,他及時制止了亂殺,穩定了瑞金縣的局勢,恢復整頓了基層政權。鄧小平曾主編的《紅星》報,後來成為紅軍總政治部機關報紙。1931928日,朱毛率紅軍中央局和紅軍總部到達瑞金,鄧小平得以與朱毛相識。由於紅軍主力分散,總部得以留守瑞金。蘇維埃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就在瑞金召開,會議決定蘇維埃政府定都瑞金。




鄧小平在瑞金與毛接觸較多,逐漸開始接受和擁護毛,實事求是的各項主張。他當時與毛澤覃,謝唯俊,古柏在蘇區瑞金有“四大金剛”之稱,曾在贛南會議上,駁斥留蘇派對毛的指責。臨時中央指責毛“山溝裡出不了馬克思主義”,四大金剛反駁說“城市裡出了立三主義”,嘲笑他們是“洋房子先生空談家”,不懂軍事指揮,不瞭解蘇區實際鬥爭經驗。針對反蘇派的指責,召開“反江西羅明主義鬥爭”大會。指鄧毛謝古四人為反黨派別小組織的領袖,在江西執行羅明路線,反對共產國際的主張,與黨進攻路線相悖。會議期間當場下掉四人手槍即時關押,四人的申辯被駁回,遭到深刻批判,撤銷一切職務。作為毛派份子頭目的鄧小平,由於拒不認錯妥協,被撤銷江西省委宣傳部長職務,發配到樂安縣南村區委當巡視員,受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鄧小平從中央蘇區開始,就是著名的毛派份子。鄧文革中被保護,根本不是出於周恩來,鄧小平本來就是毛要保的人。鄧文革後期出來工作,也非周恩來的舉薦,而是周看出毛要重新起用鄧,所以故作姿態。鄧小平當年的罪名不比劉少奇小,不是毛記念舊情他必死無疑。周恩來就是劉少奇專案組的組長,劉的所有罪名都是周定的,順手就把鄧解決了。毛還在公開場合為鄧說話,“他在中央蘇區是挨整的,即鄧毛謝古四個罪人之一,所謂毛派份子”。以鄧小平毛派份子的身份,與留蘇派身份的劉伯承之間,怎麼可能親密無間,一點分歧都沒有。兩人在中央蘇區,就是分屬不同陣營,况且两人在工作层面也没往来。邓在长征毛复出后,才被提起来挂在红一军团,担任政治部主任,刘早就红军参谋长多年了。刘雖然在129師相處多年,總體講相處還算不錯,但也僅僅在工作層面。私下兩人素無來往,而且在解放戰爭後期勢成水火。




19478月,晉冀魯豫野戰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兩人對挺進大別山戰略,產生了極其尖銳的分歧。鄧認為毛挺進中原戰略正確,劉認為孤軍無援,千里深入敵後是兵家大忌。兩人為此互不理睬,飯都不在一起吃。但凡打勝仗鄧堅稱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光輝勝利,劉經常反譏,打敗仗豈非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光輝失敗!最終,發展到兩人徹底決裂,各自帶一部人馬分頭行動。事情鬧到中央軍委那裡,毛順水推舟將陳毅從華東野戰軍中調出,派他去協調劉鄧兩人的關係。毛對陳說“兩個四川人吵架,你這個四川人去勸勸。”




陳毅在法國勤工儉學時與鄧相熟,雖然陳在法國只待了不到兩年,就因參加學生運動被遞解出境,鄧在法國有六年之久,後又到蘇聯中山大學學習,與當年年紀最小的蔣經國同學關係甚好。而且,陳在192612月,四川瀘順起義時期,得以與劉過從甚密,關係不錯。更重要的是陳雖不善軍事,但在華野對粟裕軍事指揮上多有制肘,將陳毅從華野調出,擔任中野副總,便於粟裕放開手腳打大仗。粟裕為協調華野中野兩大野戰軍的關係,主動要求陳到中野後,仍擔任華野總司令一職。毛心領神會,同意粟的意見,讓粟擔任華野副司令,並指明粟主要負責軍事指揮工作。




整個解放戰爭期間,陳粟相處不足一年,粟在華野配合的主要是饒漱石。陳在中野主要工作,就是協調他四川老鄉的關係。陳的調解頗見成效,與他當年在井岡山調解朱毛關係時,兩頭得罪相比,實在是進步不少。他的做法是分而治之,政治上支持鄧小平,軍事上認同劉伯承。劉鄧鑒於陳的關係,表面上不便發作,但兩人矛盾日深,進軍大西南時,已經是公開化了。多年來官方媒體稱,原129師政委張浩(林育英)犧牲後,毛將師長劉伯承召回延安,詢問劉關於政委的意見,劉舉薦了鄧小平。事實上,劉伯承遲在194310月,才因工作關係回到延安,林育英在194236日在延安病逝。期間劉伯承根本未到過延安,何來舉薦一說。




劉與鄧雖在瑞金相識,但兩人素無交往,工作上也没瓜葛,又是敵對陣營人馬,互相根本不瞭解,甚至可以说不熟悉。再說以毛劉的惡劣關係,難道毛會向劉討教129師政委人選。事實正好相反,鄧小平正是由於毛主動舉薦,派遣到129師當政委,目的就是監視劉師長。誰都知道鄧是毛的人,劉自己也深知這一點,此也是兩人之後,產生激烈矛盾的主要原因。解放戰爭後期大局已定,劉知道毛對於中央蘇區的恩怨,必然不會輕易放過,淮海戰役後期主動淡出軍事指揮,將指揮權交給鄧小平,渡江戰役基本是鄧小平直接指揮。進軍西南後劉稱病交權,藉故建設軍校,交出二野軍事指揮權,部隊完全交給鄧小平。




自此開始韜光養晦,甚至連元帥授勳儀式都不參加,目的就是避嫌,怕毛秋後算帳。但是到了1958年,已經從事軍事教育工作多年的劉伯承,還是沒有逃過反軍事教條化的批判。挑頭的是彭德懷,具體主持批判工作的是他的老搭檔。劉瞎子淚流懷仁堂,泣不成聲作檢討,幕後導演就是鄧小平同志。對劉粟蕭的批判,雖然主線是反軍事教條主義,但三人的具體情況不同。批粟是因為他奪彭德懷的權,蕭克當年投靠張國燾,劉伯承自然是報中央蘇區的仇。總算劉帥多年謹慎小心,此時只是個年事已高,體弱多病的教書匠,沒有進入軍事領導核心,最終得以檢討過關。




文革後鄧小平再起,李達和蕭克寫報告,要求給58年的事情平反,報告交劉伯承簽字確認。劉對李達說,報告他不簽字,也不指望生前得到平反,並說李蕭二人是“蚊子叮菩薩---找錯人了!”1986年劉伯承去世,劉妻向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打報告,要求給劉伯承平反,檔報請政治局常委和書記處各位同志,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三元帥辦公室,亦打來電話過問此事。不久,劉伯承家屬得到通知,問題已經解決。劉伯承已獲得平反,追悼會悼詞已修改,並發87式軍服一套,可以穿軍裝入殮,保持他作為老軍人的最後尊嚴。


1 則留言:

  1. 1986年劉伯承去世,劉妻向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打報告,
    要求給劉伯承平反,檔報請政治局常委和書記處各位同志,
    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三元帥辦公室,亦打來電話過問此事。
    不久,劉伯承家屬得到通知,問題已經解決。劉伯承已獲得平反,
    追悼會悼詞已修改,並發87式軍服一套,
    可以穿軍裝入殮,保持他作為老軍人的最後尊嚴。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