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9年12月24日 星期二

無論GDP怎麼高也沒看到老百姓錢多出來




官媒報導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財經委的某位領導就在「2019—2020經濟年會」上公開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只是「國家整體目標」,「不要求每個地區GDP都要翻番」。一年前還高調報導不少省市已躋身「(GDP)萬億俱樂部」,現在的講法似乎又有變化了

GDP向來是最引以為傲的「成績單」了。但假如不是每個地區的GDP都翻番,那麼又如何能實現。就在今年年初有消息稱,「多數省份今年GDP目標較去年有所下調,海南、湖北GDP目標則逆勢上調」。多數下調兩省上調,如此懸殊就足以表明整體實現目標不太可能

但繼「經濟工作會議」之後,召開的「農村工作會議」又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因為「全面小康短板在農村」。而其中,「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2019年「紀檢監察報」就已通過幾大案例指出,「扶貧資金的使用監管顯得十分重要」。但遺憾的是,「制度『空轉』,監管層層失守」

前不久,總理喊話,要求「各級政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農民工工資」。各級政府連農民工工資都敢拖欠,那就更不怕挪用救濟了。實際上,在「年年討薪年年欠」的惡劣境況下,大量的農民仍選擇背井離鄉進城謀生,不就是因為留守在農村更沒有活路。幾十年來億萬農民至始至終都在貧困線上

早在2015年財政部就有官員指出,「實際個稅納稅人口只有2800萬,占總人口不到2%」。意即,每月工資5千以上的工薪階層只是人口總數的一個零頭。《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5》指出,「頂端1%的家庭佔有了社會財富的約三分之一,而底層25%的家庭卻只擁有1%左右」

農民難「脫貧」,城裡人也好不到哪裡去,普遍都存在著睜眼就要還債的問題。有資料顯示,「從2006年到2017年間,居民債務占可支配收入比從18.3%激增至78.1%」;「此資料還僅僅是從銀行統計出來的資料,要是將其它類型的借款都計算在內......

為了有房可住不惜背負巨額債務;為了吃口飽飯往往要花掉大部分的收入。節衣縮食仍看不起病、養不起孩子老無所依。顯然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狀況,不可能發生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