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上臺後對於釣魚島動作頻頻,近日自民黨眾議院外務委員,長河井克計劃15-19日訪問歐洲,屆時將訪問北約總部,並且轉交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安倍的親筆信,強調中國頻繁在釣魚島周邊侵入日本領空領海,積極擴展海洋影響力,導致東亞安全形勢日益嚴峻。日本與北約有共同利益,希望與北約在安全保障方面加強合作,並對歐盟商討對中國解除武器禁運表示擔憂。
安倍對於釣魚島擺出的強硬姿態,主要是為了兌現其競選承諾,民主黨打出釣島收歸國有的最後底牌,自民黨上臺不得不做出嚴正表態,維護日本主權利益,反對中國軍事侵入。其次,安倍吸收上次下臺的經驗教訓,當年展開亞洲破冰之旅,主動與中韓改善關係,強調東亞事務由東亞國家共同解決,跳過美國的正是此君。美國對其外交政策不滿,利用日本政治門閥的內部爭鬥,將他搞下臺,他下臺時公佈的理由居然是肚子痛。此次,安倍對中國姿態強硬,再任日本首相,上臺伊始必然要對美國,展示其未來外交政策的新變化。針對中日釣魚島問題採取強硬態度,主要目的就是討好美國。
客觀地講此次因釣魚島問題引起的中日關係緊張,責任主要在日本一方,如不是石原購島,民主黨跟進收歸國有,事態不至於發展如此。日本對於釣魚島的單方面行動,造成的各種後果,打破了中日雙方,對釣島數十年來達成的默契,即“你不來我不往”。中方默認日本對釣魚島的實際佔有,日方不主動對釣魚島主權表態,自民黨就是當年執行與制定此策略的當事者之一。既然平衡已被打破,“你不來我不往”的原則,不再被雙方共同遵守,那麼下一步就是“你來我往”,直接相互抵觸了。然而,這裡關鍵不是中日雙方的態度,起決定作用的是美國的態度。究竟是希望雙方調和,維護地區安全穩定,還是全面支持日本,對中方進行最終攤牌。
中國是近年崛起的國際新勢力,日本是二戰後屈居美國之下的舊強權,即便兩國經濟實力位居世界前三位,但在國際政治舞臺上,主導遊戲規則的仍然是美國,主導亞洲事務的決定性力量,也非美國莫屬。安倍上臺後立刻欲對美國進行訪問,但美國以奧巴馬總統沒有時間為由提出改期。這說明鑒於安倍以往在外交事務上態度,美國需要進一步觀察。其次,美國對於安倍與中國強硬針對,所引起的可能後果,需要時間權衡。美國近日再次強調《美日安保協議》的重要性,並且通過修改法律的形式正式表態,如果日本因釣魚島問題受到軍事威脅,美國必定站在日本一邊,共同採取軍事手段協防。
然而,從美國的實際利益看,在美國經濟處於恢復的關鍵時刻,針對亞太地區的重新佈局,即所謂亞太小北約沒有完成之前,如果中日間發生軍事衝突,進而拖美國下水,不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美國基本態度還是希望雙方,通過溝通協商的方式,平息釣魚島紛爭。美國反復強調中日有效溝通的原因在於,美國完全瞭解引起此次糾紛的始作俑者是日本,責任並不完全在中方。所以,近日對於安倍提出的針對中國戰機侵入日本領空,日本自衛隊應採取警告的方式進行攻擊的荒謬言論,美國國務卿希拉利明確表示反對。甚至,美國前總統卡特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提出,中日雙方對於釣魚島可以共管。美駐華大使洛家輝亦聲明,《美日安全條約》的制定並非代表美國同意日本單方面的所有行為,美國不但與日本,而且和其他很多國家都簽訂了安保協定。言下之意是協議只是協議,具體情況仍要具體對待。
北約作為政治軍事聯盟,始終在美國的主導之下,北約的各種表態,均與美國的立場保持一致。民主黨去年底,已經派前外相玄葉光一郎訪問歐洲各國,解釋日本針對釣魚島的立場,結果沒有得到積極響應。本次以新任日本首相親筆信的名義,再次希望北約表態,估計也不會得到預期效果。首先,美國沒有明確表明對釣魚島問題的最終立場。其次,國際上對國家因領土產生的紛爭,按慣例都是保持中立,最多是提倡和平解決,爭取在聯合國的框架內解決問題,何況中國本就是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歐洲各國雖然對中日釣魚島糾紛反應冷淡,但歐洲各大媒體的輿論導向,基本都指責日本,打破二戰制定的國際次序,挑動中方敏感神經,製造東亞地區緊張局勢。
安倍急於得到美國明確表態支持其當選,在美國反應不積極的前提下,無奈自行向北約秘書長寫信,希望北約介入東亞地區糾紛,這一行動非常不明智。他主要目的是逼迫美國儘快表態,在國際上進一步向中國政府施壓。無論民主黨野田,還是自民党安倍,動輒以寫信的方式,對他國表明日本立場。去年,野田給韓國政府的親筆信,根本未拆開就遭退回,完全就是做給日本國民看。本次情況大致相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如何會對東亞島嶼紛爭表態,何況還是太平洋地區的問題,在美國沒有正式表態的情況下。
出動飛機巡航釣魚島是近日發生的最新事態,中國一架海監飛機在飛往春曉油田的途中,穿越釣魚島上空,遭到日本多架F-15攔截。中國作出回應,近日派戰鬥機頻繁穿越釣魚島空域。日本海上保安廳各區域有船隻500多艘,專用飛機70多架,中國海監無論數量和質量上都不能相比。因此,除了將退役軍艦改裝補入海監船隊,新建數百艘海監艦隻,針對釣魚島及南海諸島的實際情況,实行海上維權巡航多樣化。漁船,海監船,軍艦,軍機,衛星等綜合運用,打造立體的全空域監測網。中國海監Y-12飛機被攔截,明顯是中方故意引誘日機,然後以日本攔截中國海監飛機為由進行反制,使得中國軍機以正當理由進入爭議空域,使飛機巡航正常化。Y-12在12月13日就已經進入釣魚島空域,日本雷達並未發現,其後中國在22,24和25日,在同區域多次進出,故意讓日本雷達發現,從而引致多架日方F-15攔截。
日本對此的表態不可謂不強硬,安倍試圖授權日本海上自衛隊,以警告的方式向入侵的中國飛機進行試射,雖非正面的軍事攻擊手段,但如果擦槍走火,日本必然負擔打響第一槍的責任。如果中方還擊,雙方因此造成小規模軍事衝突,美國不可能置身事外。美國對此沒有充分準備,不希望日本在沒有得到美國認可下,單方面故意發難,這也是為何國務卿希拉利,在病中獲知此事,對日本大表不滿的原因。安倍沒有得到美國表態支持其當選,上任後訪問美國的願望也得不到滿足,他進而對周邊各國進行訪問,表達日方立場,意欲圍堵中國。真正的目的是逼美國儘快對其當選表態,為此不惜挑釁中國,測試美國底線。
就目前事態來看,中日因釣魚島爆發小規模軍事摩擦的可能性增大,中大規模的軍事衝突基本不可能。按軍事角度講,沒有美國的幫助,日本不可能打贏中國,有了美國的幫助,中國不可能打贏日本。以軍事實力講,海軍日本佔優,空軍中國稍佔優勢,陸上衝突可能性沒有,中國在戰略導彈,宇宙空間方面占絕對優勢。雙方一旦爆發全面軍事衝突,必然是全方位長期衝突,對峙和消耗。日本在各方面皆無優勢可言,除非美國主導北約,小北共同對付中國。再說,爆發戰爭需要具備各種條件,戰略上要整軍備戰,加強國際輿論宣傳,製造國內戰爭氣氛,對敵對國家進行戰略欺騙,接受第三方的調停等等。軍事上重新整編部隊,加強武器裝備,強化部隊訓練,補充人員編制等等。現在,日本基本是口頭強硬,各方面準備欠奉,修改《和平憲法》這關都不容易過。基本態度是挑起事端後推給美國。
美國目前處於兩難境地,既不希望中日因釣島引發全面衝突,進而拖美國落水,陷入戰爭泥潭,也不希望中國過於坐大。既希望日本對中國進行牽制,也不希望日本走得太遠,跳出二戰後由美國制定的地區安全框架。美國在72年將琉球交與日本託管,賦予的是管轄權,釣魚島作為琉球附屬,自然由日本管轄。中方默認琉球改歸日本沖繩,現在日方主動挑釁中國,前者遂對附屬釣魚島提出主權要求,實際上給美國出了難題。如果承認中方對釣島的主權,那麼琉球的歸屬勢必引起爭議,如果承認釣島本屬沖繩,中方可以要求美國解釋,琉球交於日本管轄的合法性。美國一旦軍事上全方位支持日本對抗中國,日本勢必提出全面修改和平憲法,解除其軍事限制,成為所謂正常國家,與美國地位對等。萬一走向右翼,民族情緒抬頭,重提舊日恩怨,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對於美國來講維持現狀最符合美國在亞太的根本利益,不希望任何一方破壞平衡,激化事態引發嚴重後果。日本單方面挑戰中國,進而爆發軍事衝突,拖美國下水,引發全面軍事衝突,破壞地區安全平衡,這是美國最不願看到的。安倍如果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在當選初期作出強硬姿態,平息國內壓力,達成競選承諾後,必然通過第三方與中國展開談判,有所收斂緩和雙方衝突。否則,觸及美國底線,他的下場必然是再次肚子痛,而且比第一次更厲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