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世界足壇的熱門話題是到“中國騙錢去”,據說是遠東富豪們揮舞支票簿,準備把英超球星教練都買到中國去,“炸魚薯條”改“餃子炸醬麵了”。與此同時中國國家足球隊,依然在世界盃的亞洲預選賽中“蛋炒飯”,敗仗不斷出現希望渺茫。
中國足壇“人傻錢多”不見得,人均GDP7千多美金大約是香港的1/5,民族性“偷奸耍”未必,但絕對和“傻字”沾不上關係。切爾西奧斯卡將以6千萬英鎊,創紀錄轉會費投上海上港,當年徐根寶苦熬十年培訓新人私人投入,相比較之下多少感慨。2016年是中國足球職業,引援投入最大一年4.7億歐元,95名32個國家球員加入中超,而且多數是本國國家隊的主力。并且,世界知名大牌教練也不乏奇人。
2016賽季中超聯賽的場均上座率,歷史性地超過2萬4千人次亞洲之最。中超球員平均年薪超過5百萬,僅次於歐洲五大聯賽排名世界第6。2016賽季中超獲得80億的電視轉播權,覆蓋到海外71個國家和地區。德國《明鏡週刊》曝光,在河北華夏幸福效力的阿根廷球星拉維奇,2年收入5670萬美元天價,他此前在巴黎聖日爾曼,僅能賺5百萬歐元。
上海申花俱樂部技術總監吳金貴最近在一次電臺節目中憤怒的說到:“中國俱樂部大部分資金都用在了外教和外援上。歐洲足球圈共識就是,騙錢就去中超。現在很多經紀人都跟外教說,和中國俱樂部簽三年合同,但只踢一年就閃人,讓俱樂部賠違約金,我們真成了人傻錢多。”
現在世界球員兩個價,國際“正當價格”中超“病態價格”。南美球員如果去英超德甲,不但收入方面自身能力水準也能提高,走上國際舞臺成為明星球員。但到中國這種不入流的聯賽,基本算“自甘墮落”不思進取。再看六七家中超俱樂部,都是壟斷超大型企業,投入不計成本虧損嚴重。私企不需要對股東負責,國企不需要對民眾交待。歐洲聯賽俱樂部財政收入方面要保持“健康水準”,中國俱樂部收入少花費大沒有限制。
中超“燒錢”無非是“上有好之,下必甚焉”,壟斷企業介入足球從當年恒大開始。當時大領導公開他對足球的喜愛,一年後開始足壇掃黑整肅,近來國務院發改委等政府部門,公佈一系列促進足球市場發展的文件。如此“上面發精神”,傳到下面“發神經”。恒大作為上市公司年虧損近5億,毫無價值的投入沒有意義,對股東也無非交待。對本土球員整體水準沒有提升,在亞足聯國家隊排名中中國第7,世界排名不提了。
今年中國足球隊打入世界盃預選賽“亞洲12強”,五場不勝最後4場“零進球”。燒錢燒不出實力,中超聯賽外援天下,總進球數近7成是外援創造,射手榜前十名只有武磊一人。足球職業化近20年,中國青訓體系陷入癱瘓,別說歐美連日韓都相差甚遠,足球人口不斷減少基礎破壞。雖然,日韓二十年前也經歷過燒錢階段,但梯隊建設青訓的投入更大,半數預算打造基礎建設是健康模式。
中國群眾體育基礎近三十年來不斷弱化,精英體制可以不惜成本練出奧運金牌,但舉國體制推動足球毫無幫助。世界各國對“第一運動”,都都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沒有幾百萬年輕人踢球,不可能出現梅西和蘇亞雷斯。大部份中國球迷會看球,自己卻從來沒踢過球,大多數喜歡踢球的群眾,幾乎沒進過正規草地球場。多數球迷從來沒碰過足球,經常參與更加談不上。
奧斯卡到上海踢球不是壞事,問題是轉會費和工資收入,幾個億的投入可以出多少個中國奧斯卡,要知道中國基層教練工資不過3千多。強化外援等於弱化本土球員,在本已殘破的足球基礎上再打壓。以中國現在製造業衰退,人民幣貶值資本流出,經濟L型下滑趨勢難改等,嚴峻形勢下燒錢還能燒多久,再燒也打不進“世界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