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是劉備對東吳發動大戰,三國“三大戰役”之一。章武元年,公園221年七月,劉備稱帝三個月後,以替關羽報仇為名東征孫權。東吳向劉備求和不成,先稱臣穩住曹丕,然後派陸遜帶兵應戰。陸遜誘敵深入以逸待勞,不但阻擋住蜀軍攻勢,更在章武二年,西元222年8月,發動反攻在夷陵打得蜀漢軍慘敗,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荊州失,夷陵敗,劉備死,蜀漢從此走向衰亡,就算有個諸葛亮,也是無力回天。夷陵之敗蜀漢損失大量軍力,多名將領投降陣亡,國內叛亂四起,諸葛亮花了五年時間,才能勉強收拾局面。此後40年三國疆域基本不變,吳漢聯盟再沒動搖,夷陵之戰後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夷陵,官渡,赤壁並稱“三大戰役”。
夷陵之戰史家認為,劉備之敗是“以怒興師”,恃強冒進犯兵家大忌,此種說法不成立。劉備所謂為關羽報仇是在失荊州兩年後,主要目的是奪荊州報仇是藉口,不存在以怒興師之說,在劉備來講荊州非奪回不可。夷陵之戰陸遜最初的戰略是偷襲,非但沒有成功損失不小,無奈下改變戰術,實行火攻取得成功。曹丕得知劉備連營七百里對群臣說:“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苞原隰險阻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忌也”。曹丕打過什麼仗!?劉備連營七百里並未分散兵力,他在前線主力有四萬餘人,其它一萬人沿進攻方向駐防。《傅子》記載,“吳軍消滅蜀漢軍八萬餘,劉備僅以身免”,難免有所誇張,蜀國全國總兵力才十多萬人,一仗消滅八萬多劉備早投降了。八萬多人是將一兵二夫,劉大軍進攻時所帶民工挑夫,還有沿途收攏的少數民族部隊,全部都算進去說的。
劉備前鋒主力總共四萬多人,難道打出一倍的傷亡數字,況且連營七百里,各處都駐有蜀軍。決戰實際打成了擊潰,劉備西逃主力最多損失近半,大約兩萬人的樣子,不少是途中收編的少數民族部隊。夷陵之敗在蜀國內部引起混亂,很多地方治安轉差叛亂四起,所以沒有能力再發動進攻,但是防守沒有問題。陸遜沒有乘勝追擊,因為他怕曹丕襲擊,最後也只得退兵。所以,劉備此戰雖然損兵折將,但國土絲毫未損,而且他駐在白帝城,此處離國境很近,兩國以白帝城和巫山中間為界,所以東吳孫權鑒於劉備還有進攻能力,趙雲援兵到共有兩萬多人,再收攏整編敗兵已經穩定了下來,所以只能求和了事。《三國志》雲:“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如果,劉備主力都被吃掉,孫權沒有必要“甚懼”。
赤壁之戰後周瑜打下南郡,然後被劉備騙到手,又從關羽手還給東吳。劉備想再奪荊州肯定先打南郡,而江陵是南郡的中心。江陵以西直到巫山,過巫山就是蜀國邊界城市白帝城。劉備接連打下巫山、姊歸、夷陵、馬鞍山,最後到猇亭和夷道,這就離江陵很近了,只要打下江陵就可以得南郡,關羽丟的荊州一半到手了。劉備一路勢如破竹,現在多數史家評論,說陸遜拉長了劉備補給線,使其兵力分散,然後集中力量各個擊破,這是後人的講法,拿毛澤東軍事思想硬套,純屬是胡說八道。
古今很多史評家是文人不懂軍事,多數是就事論事而已。劉備攻吳早有準備沒有補給問題,否則夷陵之戰在猇亭一帶對峙,拖了超過半年之久,劉備早就守不住了。陸遜堅守不出,不是陸遜不想攻,因為他沒把握。對於劉備來講守勢對他有利,已經打下吳境數百里,沿途要塞也守住了。所謂蜀軍無法速勝兵疲意懈,這種說法更不合理。劉備七百里連營,因為受地形所限,而且劉備並沒有分兵,前營夷陵一線四十個營。劉備二十七歲開始打仗,從最初五百人小營長幹起,打了幾十年仗老行伍了。事實是還好是“連營”才沒被都吃掉。
劉備此人歷史上打仗輸多贏少,但無論如何戰鬥經驗還是很豐富的。他在排兵佈陣上並無不妥之處,失敗主要是對方採取火攻後,混戰之下劉備形勢估計錯誤,而且他有勢頭不對就逃跑的習慣。如果在夷陵拼死與吳軍相搏,打亂仗戰鬥到底很可能贏。陸遜最初偷襲蜀營沒成功,蜀兵防守得力吳軍損失很大。最後的失敗是陸遜,用火攻吸引劉備注意,聲東擊西攻破劉備大營,眾兵將自然無心戀戰,吳軍順勢追擊就打贏了。夷陵之戰的火攻是疑兵之計,吸引劉備註意後還是偷襲。
陸遜再偷襲本來成功率不高,所以採取火攻迷惑劉備,因為蜀軍肯定加強防守了。劉備不可能不知道,天氣炎熱木材易燃,易於對方發動火攻,長江邊上淤泥堆積,將泥塗於滾木可防火。即便發動火攻木壘燃燒,不至於完全坍塌,吳兵進攻是每人手執茅草順風點火,並非用火箭火把,因為直接燒營效果不好。猇亭劉備兵敗不在火攻而在偷襲,劉備覺得自己防守有把握,陸遜不敢再偷襲,他反復誘敵不果,本就想等陸遜進攻。
劉備“舍船就步”也沒大問題,不過是將水軍部隊撤到岸上,因為他想在陸地上決戰用不上水軍。劉備守備堅固,三峽土質沙石多難於采土石築營壘,況且已經穿插走了數百里,石料沙土無法迅速運到。用竹木紮營寨不牢固,所以劉備伐周圍林木大樹,將圓木橫臥築成營壘。相反陸遜怕劉備“舍船就步”,因為開始劉備水陸並進,就是想打下整個荊州,劉備現在舍船就步不用水軍,說明他現在只想打江陵,只走陸路不可能得到全部荊州。
陸遜不打是怕打成消耗戰,現在看等了大半年,劉備居然立足守了,陸遜沒辦法只能攻,因為劉備深入吳國境,水路合兵不走了,兩國邊境從巫山,前進到江陵邊上了。雙方僵持七八個月,但決戰沒用多少時間,劉備看對方火攻心中慌亂,陸遜趁機猛攻他指揮部,劉備習慣性撤退逃走,部隊沒了指揮,自然兵敗如山倒。事後劉備也後悔,放火是假偷襲是真,打了大半年已奪回部份荊州,最後又回到原邊界,還損失了數萬人馬,折掉多員大將,什麼都沒得到。劉備說,“天亡我也!”
夷陵之戰實際打了兩仗,第一仗猇亭陸遜偷襲,時間是夏季六月左右,第二仗秋季八月,在馬鞍山打的。馬鞍山之戰“屍骸塞江而下”,這仗才是損失巨大敗局已定,屍體阻絕江水。水戰當然是吳軍強項,曹操都吃過大虧,但長江三峽水急浪激,劉備是順江而下,吳軍是逆水而上,所以蜀軍佔優勢。猇亭之戰陸遜為何不趁勝追擊,要等到八月才攻,難道是部隊休整。要知道一個月時間,劉備可重新佈防整頓軍隊,或者索性退兵,這顯然不可能。
陸遜派兵立刻追擊了,但是沒有打下來,因為馬鞍山營寨堅固,劉備不再吃陸遜疑兵之計,黃權五千劉備殘部三千,八千人左右就守住了江北。陸遜看岸上步兵攻不動,所以在南岸設營,然後找縴夫拉纖,把水軍調上來。吳水軍在南岸陸軍掩護下,八月份水陸兩路發動總攻,蜀軍防守兵力太少,蜀陳式水軍萬餘人消滅,所以屍骸塞江而下。陳式水軍一破,吳軍水陸夾攻,劉備已經被包圍,只得放棄馬鞍山。讓黃權掩護他帶少數部從逃走,即所謂“劉備僅以身免”。黃權死戰不退只剩三百多人,不肯降吳之下投了曹魏。
夷陵之戰是在劉備稱帝后發生的,伐吳的理由是為關羽報仇,實際就是後者“大意失的荊州”。劉備奪下益州後,反過來荊州又丟了,他不得以之下,打孫權想奪回荊州。關羽無非就是伐吳藉口罷了,劉禪繼位後封關羽“壯繆侯”,“繆”就是犯錯誤的意思。當年“隆中對”決策是佔據荊益二州,然後等待“天下有變”北伐。關羽伐魏本是自行其事,原因是他對自己軍事能力過份自信,結果被孫權趁機奪回荊州,劉備信任關羽才將荊州交給他,結果還是讓他給丟了,而且在完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
為何劉備一定要把荊州奪回來,或者說把部份荊州奪回來,因為益州四川地形是盆地,而且出入道路崎嶇不便,進去容易出來難,所以荊州就是重要出口,否則對方佔據荊州,等於將劉備主要出口堵住了。當時曹丕篡了漢獻帝的位,他做了皇帝後首先是鞏固權力,處理內務的前提下,不會插手吳蜀之爭,除非兩者決出勝負,他樂得靜觀其變。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前,他與諸葛亮產生了分歧,《三國志》記載,“若發孝直在,定可勸阻主公”。諸葛亮不同意打孫權破壞孫劉聯盟,主因是曹魏不會輕易伐吳時機未到。劉備白帝城托孤給孔明,主要是他認識到諸葛亮戰略是正確的,謹慎一些總比軍事上冒險要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