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九合一”選舉馬英九領導的國民黨大敗,選舉前輿論就認為國民黨會失敗,但是估計不到連臺北市,國民黨傳統票倉都輸給柯文哲,除朱立倫僅以2萬票險勝外,國民黨幾乎全軍覆沒。“小馬哥”不得已辭去黨主席職位,面對後續的臺灣大選,民進黨捲土重來已成定局,國民黨形勢岌岌可危。本次國民黨敗選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原因是輸在年輕人,即所謂5百萬“首投族”身上。國民黨歷來的選舉策略是“保持傳統選票,爭取中間選票”。但是,對於以前沒有投票經驗的年輕人,國民黨在爭取選票上辦法不多。
今年4月份在反服貿的“太陽花”運動中,臺灣學生衝擊立法院就可以看出苗頭,大陸臺灣簽訂服貿協定,主要目的是大陸將與南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而臺灣與南韓產品相互競爭,如果中台不簽服貿協定,未來對臺灣產品不利。況且,服貿協議對臺灣讓利甚多,簽署談不上對臺灣不利。但是,協議簽署臺灣市場必將對大陸進一步開放,因此民進黨指責國民黨“親中賣台”,立刻引起臺灣年輕民眾的廣泛回應。馬英九面對學生運動衝擊,先硬後軟進退失據備受指責,最後雖然以和平收場,但是影響極其負面。
國民黨宣傳片中針對年輕人的片段,居然稱現在經濟不景生活困難,年輕人應該聽父母的話,去投國民黨的票。國民黨近年策略親中,通過加強中台經貿合作改善經濟民生,從實際效果上看也算頗有成效,臺灣經濟和大陸關係遠好過陳水扁執政時期。問題是現在港臺年輕人接受的是普世價值,人民利益高於國家利益,國家利益高於政黨利益,人權高於主權。大陸所謂“政治問題就是經濟問題,經濟問題就是利益問題,經濟搞好了什麼問題都解決”。這種想法出自“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仲時代的封建思想。只要國民有飯吃有衣穿,就不會挑戰當權者成為順民。
大陸方針其他地方不適用。經濟不好年輕人看不到前途只是表像,改變這種狀況的手段,對於年輕人來講反而是通過行動爭取,目的是修正現行政治體制弊端,否則僅改善經濟起不到根本性作用。臺灣年輕人本次走出來積極投票,徹底改變了選舉形勢。民進黨在本次選舉中打出的選舉口號很務實,對香港問題最關注的有兩個地方-日本和臺灣,前者是因為中日關係緊張,後者是擔心臺灣將來命運。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香港回歸大陸的前提是50年不變,現在英國議會代表團訪問香港瞭解情況都被拒絕。
民進黨打出“票投國民黨,臺灣變香港”,加上電視直播的香江警察對待學生的鏡頭,誰還會投票給親中國民黨。本來臺灣民眾對藍綠選票之爭本來就很厭倦,現在有學者提出建立第三政治勢力。但在此之前對國民黨執政的不滿,通過4月份的“太陽花”運動達到頂點,香江傘花開就看得更清楚了。所謂兩害取其輕,與其投票給“賣台親中”,不如投給本土政黨勢力。況且,馬英九打壓王金平爭權,在國民黨內部造成極大矛盾。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和郝龍斌,本就是沒有民意基礎的“官富二代”,全世界盛產“官二富三”是對岸。國民黨已經是百年老店,藍色江山難道還要,“父又有子無窮匱也”,如此自然引起民眾的反感。
本次民進黨競選並未投入巨大力量,國民黨卻兵敗如山倒。當年,國民黨馬英九擊敗“空心菜英文”,主要是陳水扁貪污腐敗,民進黨從內部崩潰。現在當馬英九64歲,“馬大帥”已經“不太帥”的時候,國民黨想要繼續執政,看來不進行深層次改革是不行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