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算是在歐洲比較喜歡吃中國菜的,並不是因為英國人仰慕中華文化,天朝威儀,進而對中華文化的精華--烹飪情有獨鍾。正相反,古老中華帝國的大門正是被英國人踢破的,要不香港就不會成為殖民地了。其實,英國人對外國食物一向比較接受,對印度咖喱的喜愛也在中餐之上,印度人煮咖喱光是香料都有幾十種,很多中餐裡根本不用,甚至見都沒有見過,自然味道獨樹一幟。況且人家還是英國殖民地,做了200多年順民。
歐洲的法國菜聞名於世,名頭不在中餐之下。在很多食品的烹製方面,其手法遠較中餐複雜高超。德國意大利菜也有特色,而且還有特色食品名揚天下,德國香腸,意大利比薩餅,意粉等等。英國食物完全沒有叫得響的名堂,在歐洲英國菜不好吃也是著名的。其實根本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英國菜,反而是炸魚薯條等小食,正如本人前文所寫風味獨特。當年在英國時,報紙上常說每年有3千多家新餐廳開業,說明英國人對美食越來越追求云云。但那多是他國料理,英國本土特色,風味食品是有的,約克郡布丁之類,但英國料理這個概念也是近年才有。
其中原因本人認為主要是受文化的影響,英國受基督教新教中清教徒的影響很深,生活方式也是如此,清教徒不允許过份追求物質欲望,反應到食物上也是崇尚簡單為主。中國人食不厭精,孔子幾千年前書裡已經定義好的,自然是民以食為天了!中國餐館在英國各大城市裡到處都有,小城市也隨處有外賣店,總體來講味道還算可以,多數是廣東菜,因為有很多香港人在英國居住。與其他國家相比,在英國的中餐雖談不上原汁原味,但改動算是少的,不象有的國家中餐簡直面目全非。以前香港從新界原住民到政府公務員都是有居英權的,不是後來所謂海外公民,很多都搬到英國居住,而且綿延數代了。
中國移民以前在英國主要就是從事三大行業,餐廳,洗衣店和雜貨鋪。現在香港移民從事這三大行業的也不在少數,當然年輕人選擇自然更多一些。要說中國餐在英國歷史雖久,但以前並不為人所熟悉。主要是中國人比較封閉,外界對其瞭解甚少。當年,不中國人被賣豬仔到歐洲,多在唐人街聚居。唐人街以前給人的印象就是藏汙納垢之地,裡面最出名的就是鴉片館,賭場和下等妓院,主要都是為中國人服務的。如果,你看過《福爾摩斯探案集》,裡面有寫福爾摩斯有時化妝到唐人街去抽鴉片,一來是放鬆,二是探聽消息。至少,在他那個時代就是這種樣子。
直到上世紀50年代韓戰爆發,就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國軍隊將聯合國軍擊退至三八線,當時的確是舉世震驚!英國也派了幾個旅到朝鮮參加戰爭,結果被志願軍殺得丟盔卸甲。這個亞洲最貧弱的國家,怎麼短短幾年就那麼厲害,令人不可思議。在海外的中國人也開始揚眉吐氣起來,老是洋鬼子打中國,今天總算熬出頭了。西洋人是理性的民族,被打敗後自然研究的興趣就來了,中國人到底是怎樣的民族,最簡單的瞭解方式就是吃中國菜。那時突然唐人街興盛起來,很多洋人排隊吃中餐,中國菜一下子就紅了起來。要說中國人生意一好也將就了,炸雞腿下面鋪點生菜絲,这也算中国菜,居然还賣到供不應求。後來中國菜在英國也就普及起來。
要以歐洲人的角度來說,中菜其實口味比較重,而且也有點油膩。在80年代歐美曾指責中餐加味精,這是食品添加劑,影響健康等等。現在雖證明是不實之詞,但總有些陰影。英國人反倒不太在乎這些,英人吃東西實在是隨便,好吃就行了!要是吃中國菜,味道最正宗的自然是唐人街,英國最大的唐人街在倫敦,其次是曼城,本人在此兩地都吃過中餐。即便是曼城的中華街也不過是幾條馬路而已,開著很多中餐廳和雜貨鋪。多數餐廳菜的味道和香港分毫不差。有同學每週開車到曼城飲茶吃飯,本人當時覺得如此與香港生活有何分別。香港學生總是成群結隊,日夜一起,談何學好英文。遂刻意遠離,不但居住分開,看到中國人唯恐避之不及。
在普雷斯頓的大學附近,離宿舍不遠處就有一家中餐外賣店,但從未去過。吃中餐是搬到利茲以後,那裡是大城市,到處是中餐外賣店,十分方便。本人住家附近就有2家,其中一家還是日本人開的,名字當然叫Sakura,“櫻花飯店”,中文也叫著滿順耳,但本人經常光顧的是另一家小店。除招牌外內無陳設,店裡只有幾張塑料凳子,而且無人招呼。有扇小窗緊閉,按鐘後會開,裡面就是廚房。餐牌在外面放著,無非炒菜粉面,都是廣東料理。說出菜式的號碼,裡面的人下單,“啪”的一聲小窗關閉,過一會兒又突然打開,收錢拿外賣就可以走了。真是正宗外賣店,多一句話,一個臉色都沒有。此店的味道和香港相差無幾,叉燒炒麵份量十足,5個英鎊一份。
在市內有家香港人開的中國食品超級市場兼雜貨鋪,名字不猜也知道叫“珍寶--Jumbo”,這是非常典型的中餐館或者雜貨鋪的名字。裡面有不少調味料,罐頭,少量空運蔬菜,煮食用品,還有其他副食品,有時本人也會光顧。在很長的時間裡本人並不煮食,因為住在洋房三樓,類似亭子間的房間裡,到樓下燒煮不方便,所以三餐不是外邊解決,就是隨便湊合。只有兩次,為了結識兩位日本女同學才顯露廚藝,還有就是那次著名的中餐大派隊,由本人全權包辦轟動一時,另文述之。直到論文寫完,搬離宿舍,住到條件較好的新居後,所有學習任務完成,女友同學都畢業還鄉,本人獨自一人留在英國住了大半年,那時感覺無聊,才以廚藝為樂。
留意本博的朋友知道本人素善烹飪,結果是餛飩,春捲,炒菜,每天換著花樣做,弄得住在一起的Alex,Glen,兩位隔壁大學的英國男同學,既好奇又羡慕。還被本人弄出來的香味騷擾,幾乎天天朝著本人翻白眼。其實,這兩位也是廚藝高手,晚飯一向自己煮食,又是意大利粉,又是中東燒餅,印度咖喱飯,花樣繁多。他們就是不太瞭解中餐的烹飪方法而已,要是學會了水平肯定不差。英國人普遍認為中餐烹製過程複雜,其實本人多次解釋,無非煎炒烹炸蒸煮而已,炒字為主,佐以醬料調味料,實際上很簡單。不象英人煮食依賴烤箱,風味雖好,太花時間,煮一餐個半小時很正常,那也太麻煩了!
在英國有趣的現像是不少中外男學生廚藝較好,水平高的自然料理三餐不在話下。就算完全不會的,最基本的方便面沖滾水,冰凍薯條放烤箱調時間,微波爐加熱冷凍食品,簡單做個三明治沒有問題,基本是一教就會。女學生裡居然有大量廚藝白癡,多數是三餐不能料理者。有的連冷凍食品要先拆了塑料袋才放微波爐,方便面熱水要加多少都不知道。吃飯全部外卖,午餐要麼是零食,朱古力,要麼汽水加薯片。她們幾乎是不吃正餐,反正還有減肥這個名堂。不過,女孩子也有好處,不少男孩子會請吃飯。
本人一起居住過不少外國女孩,其中那個希臘女生算是厲害的,永遠在爐上放一鍋冷油。要吃飯也方便,拿冷凍牛排放裡面炸,无论生熟差不多了就拿出來,放點買來的醬汁,拿出刀叉就吃。油常年不換,要吃飯下次再拿牛排扔進去。後來的兩位法國女孩就更離譜了,吃完外賣比薩餅,連盒子帶剩下的三天都不扔,進出廚房只當沒看見。我們幾個男同學实在看不下去,暗地裡收拾了,這下可好,她們居然還習慣了。冰箱裡都是分開存放食品,她們冷凍食品一大堆,卻從來不煮空占地方。要吃飯還是外賣,吃完一甩手走了,到時候你就等著幫她們收拾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