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線電視之所以出名,並非其製作的節目優秀,而是一旦裝了“香港有線電視”,如果客戶想取消服務,簡直是可說是難於上青天。即便是社會知名人士,想取消有線電視都很困難。香港武打明星兼導演劉家良的老婆,著名演員翁靜晶想取消有線,不獲得許可之下居然對簿公堂,打起了曠日持久的官司。甚至前幾個月有位客戶,跑到有線電視總部取消合約,遭到拒絕後拿出雙刀,追砍該公司職員,事後經查,此客戶是受到了精神刺激。所以,香港有句俗語“就算你是希特勒,都別想取消有線電視”,看來其難度高於發動世界大戰。
有線電視臺折磨客戶的方法多種多樣,簽署合同時有些字小得象螞蟻般的條款,不仔細看根本看不清楚,這裡面有很多不公平條約。不到合約期滿不得取消,合約期到了未經客戶同意,自動更新2年等等。假如直接打有線電視熱線電話,基本上可以把人精神搞崩潰。非但要客戶根據話音,自行選擇種類繁多的客戶服務,如果選擇錯誤,就得再打電話重來。如果直接打給公司職員,經常需要等幾十分鐘,電話裡不停播放音樂,還讓你耐心等待,可職員就是不接聽電話。萬一撥通了也找種種理由,不讓客戶取消有線電視合同。即便合同到期可以取消服務,所需手續也非常複雜。居然要客戶填寫申請取消服務申請書,經過有線電視審批才行,決定權不在客戶手上。在香港這個商業繁盛的國際大都市,如此服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亞洲電視的前身是麗的電視,雖然長年收視不佳,遠差過無線電視TVB,但當年也曾拍攝過如《大俠霍元甲》,《天蠶變》等優秀電視劇,其中不少當年电视剧,還曾風靡大陸港臺。在90年代,亞視通過外購劇集,如《三國演義》,《還珠格格》,《雍正王朝》等,對無線構成過一定壓力,但是好景不長。亞視雖然長年以“慣性收視”作為藉口,指責香港電視觀眾,只關注無線電視節目,不認真看亞視節目,然而真實原因是亞視製作的電視節目品質不佳。雖然也偶有佳作,但普遍水準一般,並且不符合香港年輕人的胃口。很多香港人從小到大從來都不看亞視,甚至直到現在有人說喜歡看亞視節目,都會被認為老土沒有品味。
雖然亞視多年來不斷更換股東,但是由於節目製作不佳政治立場保守,影響到電視臺的收入。現在亞視連電視劇都不開拍,完全沒有廣告等方面的收益,最近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不斷傳出要賣盤,但是居然連有興趣的投資者都很少。一方面政府已經發出幾個新無線電視牌照,電視市場將來競爭會更加激烈。另一方面亞視的經營狀況,也著實令人擔心投下去的錢是無底洞。現在,亞洲電視每天播放的主要是新聞時政,還有就是賽馬節目,其他娛樂節目幾乎沒有,而且還不斷重播多年前的舊節目。理由竟然是現在的年輕人,沒有看過以前的老節目,所以要不斷進行重播。結果,亞視現在經常播放的是80年代的選美比賽,90年代的烹飪節目,還有30年前的舊電視劇等。觀看亞洲電視節目仿佛走時光隧道,整天看幾十年前的老電視重播。最終還是結業收場。
香港無線電視的經典劇集,曾經風靡中港臺東南亞,《上海灘》,《大時代》,《他來自江湖》等更是經典中的經典,而且培養了大批香港影視歌明星。但是自從邵逸夫爵士多年前淡出後,無線電視不思進取,節目製作與往日不可相比,特別是電視劇製作方面飽受香港人批評。由於無線電視有慣性收視,即便節目質素不佳,也不愁廣告方面的收入,亞視長年積貧積弱,對其構不成威脅,因此無線電視節目製作退步很快,而且也不重視人才的培養。近十年來無線製作的電視劇已經不再叫好叫座,影響力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公司為了節約成本在節目製作上,實行嚴格成本管控,甚至影響到製作品質。最關鍵是影視巨人邵逸夫已經仙逝,現在的無線電視TVB,早在多年前已易主,根本就不是那個給觀眾,帶來歡樂的“老無線”。現在的老闆是臺灣人,根本就不是香港人,而是著名的手機生產商,TVB早就名存實亡了。
現在隨著網路電視機上盒的興起,還有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的普及,看電視節目的方式多種多樣,而且通過網路很容易看到,歐美日本大陸等地的各色各類節目,觀眾的選擇變得更多元化。況且,年輕一代依賴電腦程度遠大於電視,幾十年來全家圍坐吃飯看電視節目,即香港人所謂“看電視撈飯”的情景不在。香港政府新批出幾個無線電視牌照的目的,就是通過開放電視市場引發競爭,提高節目製作的品質。香港的影視製作曾經聞名世界,但是近十幾年來已經無以為繼,主要原因是缺乏競爭,投入減少和缺乏人才。相信通過發行更多新無線電視牌照,引入資金人才和競爭後,香港的電視業可以很快重新崛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