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6年12月4日 星期日

實話實說釣魚島

客觀上說中國根本不可能收回釣魚島,真要無條件收回釣島,那麼中日邦交正常化時,日方提釣魚島問題解決方案,中國可以順勢解決。周恩來主動提出擱置爭議,將中日邦交正常化先定下來,釣魚島並不被中國認為是應該考慮的因素。當時,中國面對北方蘇聯巨大軍事壓力,69年中蘇爆發邊境衝突。美國利用此機會尼克松72221日訪華,日本遂於9月跟進,中國欲利用日本建交,間接與美國全面接觸,抵消部份來自蘇聯的壓力,與美日達成某種形式的戰略合作,釣魚島從中日建交的戰略著眼點上看根本微不足道。


釣魚島的主權紛爭是港臺民間引發的,起源自1970年美國將琉球管轄權交還日本,1972年日本歸併沖繩縣,作為沖繩縣下轄釣魚島,自然成為日本管制範圍。然而,釣魚島地理位置離臺灣百多海裡,遠近於沖繩历来为臺灣所屬,因此在港臺民間引起騷動,要求中台政府與美國交涉,收回釣魚島主權。然而,臺灣迫於美國政治壓力,中國則欲與美國合作,都對釣魚島紛爭,採取默認態度。日本政府掌握釣魚島實際控制權後,最主要是受到美國的壓力,對於釣魚島採取擱置,直到90年代初才又起爭端。


中國收回釣魚島的可能性不存在,太平洋戰爭的勝利方是美國,打下並且佔領日本本土的也是美國,美國在戰後日本領土歸屬及利益劃分上,有著絕對的主導權,中國根本不可能插手。中國雖是二戰美國盟友,美國甚至要求中國政府,向日本派出駐軍,共同管理戰後日本四島,但當時美國的盟友是國民政府,並非現今中國政府。後因中國內戰爆發,導致中國駐軍日本不成,共產黨奪得執政權,51年與美國爆發韓戰,導致了後來的冷戰。中美之間從盟友關係變成了敵對國家,直到70年代初的“乒乓外交”,才使兩國關係鬆動。


美國1972年將琉球管轄權交於日本,中台兩地政府並未提出疑義。美國將沖繩管轄權交還日本是幌子,所謂管轄權在日本,實際控制權還是在美國。美軍在日本有大量軍事基地和軍用物資储备中心,由於美國的軍事存在,日本被美國軍事佔領的事實,二戰至今並無改變。而且,在近二十年隨著中國的崛起,作為美國太平洋軍事基地的日本,美軍實力在不斷加強。奧巴馬提出今後美國全球戰略中心,已經從中東轉向亞太,日本就是美國針對中國建立東亞小北約的橋頭堡。


釣魚島問題並非日中領土之爭,而是中美關係問題,最後解決還是靠美國。只要有美國軍事承諾日本佔領釣魚島,中國也是無可奈何。中國默认當年沖繩歸屬,相反卻對其周邊小島做出領土要求,完全是本末倒置的想法。臺灣當局更不值一提了,戰後協約國重新劃分世界版圖,琉球臺灣同歸中國,國民政府出於種種原因,不接受琉球只求臺灣,雖然地理上離臺灣最近,琉球既失釣鱼島不可能獨存,早就被放棄了。中國政府突然提出對釣魚島的領土要求,當初與美國締約琉球的是國民政府,現在中台還是相互獨立的政體,目前統一並無進展。當年,日本主動提及解決釣魚島問題時,已為中國所拒絕時機已失,現在突然聲稱對釣魚島擁有主權,自然會引起各方連鎖反應。


目前釣魚島衝突的形成,責任確实應該由日本方面負責。野田佳彥民主黨政府執政經驗不足,面對自民党石原慎太郎提出,東京都收歸釣魚島建議驚慌失措。既怕石原激怒中國不可收拾,又怕收島成功失民望,對於接下來的選舉不利,結果主動提出將釣島收歸國有,激怒中美導致選舉失敗,自民党安倍晉三當選。野田將國內選舉競爭,轉化成中日美外交衝突。釣魚島收歸國有是民主黨所為,然而既得利益者是當選的自民黨。安倍晉三在釣島之爭上,採取激進右翼態度實則出於無奈,民主黨收島問題上採取主動,當選後為實現競選承諾,他不可能在釣島問題上再走回頭路。


按照國際法實際管轄權滿50年即擁有主權,再過十幾年管轄權作實,釣魚島作為沖繩附屬又有美國擔保,實際成為日本國土。日本距離沖繩千里之遙,如果按照國際海洋法國土面積計算,2百海裡經濟专属管轄區,釣魚島周邊海域作為日本國土,等於日本面積擴大一倍有餘。而且,其戰略勢力可直達整個臺灣海峽和南中國海。日本早年的克制主要是美國冷戰年代,對日本作為戰敗國各方面有所限制。中日70年代初達成默契共同擱置,待時機成熟解決,實際就是中國默認,日方在不刺激中國前提下,50年後釣魚島歸屬日本。因此,數十年來雖有日本右翼份子屢次上島宣誓主權,但整體來說無非偶有風波,雙方政府都不觸及對方底線。


購島事件導致雙方默契消失,歷史問題公開化,打破了美國戰後設置的中日戰略平衡。民主黨購島自民黨將矛盾激化,美國每每在強調美日軍事同盟的基礎上,對日本購島不明確表態,即便表態也是模棱兩可。因為,日本政治家單方面刺激周邊國家的行為,使得美國不得不改變東亞的戰略佈局。美國在東亞政治經濟軍事小北約尚未構成之前,不會與中國因中日領土紛爭,產生正面軍事衝突。中國利用此次機會主動提出,釣島存在領土爭議逼迫日本表態。中國以往的所作所為,實際上是支持日本對釣魚島,擁有形式上的主權實際的控制權。現在,日本方面主動挑釁,中國迫於無奈只能將問題表面化。


中國目前對於釣魚島行動過激,實際上出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為化解國內,包括港臺對釣島領土糾紛的壓力。再則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對於海洋國土資源開發,經濟利益需求不同以往。中國目前的戰略是逼迫日本承認,中日關於釣魚島卻存在爭議,有爭議才能談判,採取的步驟是逐漸蠶食。從過去的你不來我不往,發展到現在的你來我往,並且逐漸接近釣魚島周邊,最近一次距離5百米左右,但不輕易登島給對方製造藉口。海空軍民一體化使雙方接觸更加頻繁,逐步加強進入釣島海域力度,變相使得巡航釣魚島正常化。使得日方疲於奔命,日方當初購島完全是政治行為,並未對中國採取反制手段做準備。


逼迫日本承認釣魚島問題存在爭議,日本必然不肯就範,最後修改憲法擴充軍備,雙方劍拔弩張發生一定形式軍事衝突。一旦雙方擦槍走火爆發規模性軍事衝突,美國決不會坐視不理,實際等於逼迫美國表態。美國為日本小島與中國發生正面全面衝突,且不說雙方的經濟外交利益,即便在政治上目前也不可能。至少美國需要修改憲法,美國憲法規定不能參予外國領土糾紛的戰爭。況且,與中國發生衝突的代價絕非伊拉克,阿富汗等國可比,雙方都是擁有核武的國家,而且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世界最大經濟體,發生軍事衝突談何容易。最終的結果必然是美國主導,中日雙方各自妥協,要麼是繼續擱置,要麼就是共同開發,如此美國也可多方得益。


表面看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立場激進態度強硬,實際是中國反而得到機會,將釣島問題在國際上公開化,長期化,複雜化。並且,中國得到了進入釣魚島海域的藉口,使得原本美日主導的釣魚島問題,轉化成中日美三方的地區紛爭。中日各種衝突頻繁發生後,通過某種形式的激化,使美國表態幹預。日本對釣島採取過激的手段,導致日本國內右翼化傾向,表現是擴充軍備修改憲法,如此將弱化美國對日本的實際管制,這是美國絕對不允許發生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