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是兩部香港80年代拍攝的歷史題材電影,片中有很多大陸和香港實力派演員,導演是臺灣的李翰祥,但此二片在香港不為人知,看過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圓明園據說被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也無可厚非,圓明園的確是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在對其進行了驚人的破壞和搶掠後,放火燒毀了“萬園之園”的圓明園。但是,現在看到的圓明園殘垣斷壁,其實完全不是當年英法聯軍毀園後留下的遺跡,將圓明園徹底破壞殆盡,變成今天這副面貌的其實還是中國人。
客觀上講目前所指的圓明園在概念上比較模糊,實際上所謂圓明園,應該稱之為皇家京西,圓明園風景區更為合適,而圓明園只是其中一個景點而已。英法聯軍焚燒的是景區內圓明園主園,周圍較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和海澱鎮。整個圓明園風景區,包括皇家的三山五園,範圍有5千多畝,萬壽山,玉泉山,香山,稱之為三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靜明園,靜宜園,稱之為五園。圓明園是康熙皇帝賜予皇四子胤禎,就是後來雍正的私家花園。“圓明”二字的意思,據雍正自己說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就是聰明睿智,品德完美。康熙皇帝親筆題寫園名,雍正的意思父親賜園是作為對他品格才智的讚賞。實際此二字是雍正當阿哥,就是皇子時用的佛號。由於他信奉佛教,常以“園明居士”自居。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最早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後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歷朝擴建,前後150年,其中圓明園面積最大,故將整個風景區,稱之為圓明園。景區建築就是個大雜燴,即有複製蘇杭等地的園林名勝,浙江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鋒夕照”,江蘇蘇州的“獅子林”,江蘇海甯的“安瀾園”等,還有仿造西洋園林建築,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大水法噴泉,萬花陣迷宮和海晏堂”等,甚至在湖中還有個威尼斯城模型。所謂“萬園之園”,就是將中西著名園林建築複製在一起,風格融會了中國江南名園勝景,以及西方文藝復興等時期的各種風格。圓明園南部為辦公區,此為皇帝避暑辦公地點,其中以“正大光明殿”最為人熟知,其餘散佈著大小40處景點,50多處仿建的名園勝景。還有根據歷史名著和書畫,刻意打造的園林建築,如參照《桃花源記》建造的“武陵春色”,“蓬萊瑤台”。還有祭祀祖先的“安佑宮”,舉行宴會的“山高水長樓”等。同時,圓明園還是當時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藏珍館,美術館,書畫館,博物館,藝術宮,圖書館,植物園。園中收藏大量名人字畫,西洋鐘錶,古籍藏書,鼎鍾銅器,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珍稀古玩,奇花異草,古木奇石等各类珍寶。
圓明園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其間,咸豐10年即1860年10月,被英法聯軍燒毀。英法聯軍8月攻入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景區,次日開始搶劫和破壞。10月11日英軍派出1200餘名騎兵和一個步兵團,再次洗劫圓明園,10月18日,英國公使額爾金和統帥格蘭特,命令米基爾中將率軍三千五百餘人,放火燒毀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海澱鎮。安佑宮近300名宮女太監,工匠雜役由於當時情況十分混亂,大門被反鎖,最終也葬身火海。]所謂“中國守軍寡不敵眾”一說不成立,當時只有20餘名負責守園的太監與敵搏鬥,管園大臣文豐自殺,部份常駐嬪妃驚過度身亡。當時清軍,並未與英法聯軍作戰,而是應聯軍要求讓出了安定門,聯軍分四批入城,司令部設在國子監。聯軍入城時清兵在道路兩側跪迎,京城老百姓也在周圍看熱鬧,並沒有阻止的意思,而且還熱鬧非凡。圓明園本就是皇帝大肆搜括民脂民膏,建造用於淫樂的私家園林。咸豐帝事發後氣得吐血不止,次年舊病復發,死在了熱河行宮。
焚燒圓明園的真正原因是英法聯軍與清政府“通州談判”的破裂,1860年9月18日,英法聯軍代表巴夏禮, Harry Parkes,英國公使額爾金私人秘書洛奇,Henry Loch,在通州與清政府談判,隨即被載垣和僧格林沁逮捕,並與之前被捉的英法聯軍士兵一起,押送到北京監禁。僧格林沁無故扣押39名談判代表,並且逼迫談判代表巴夏禮退兵,後者以自己談判代表身份,並無最終決定權為由拒絕。清政府通州談判的目的就是誘捕巴夏禮,以為他是英法聯軍全權代表,他被捕能使聯軍群龍無首而內亂,然後清軍出兵可獲全勝。無奈當天中午,英法聯軍4千人在通州張家灣,大敗僧格林沁萬人。數日後八裡橋再戰,聯軍6千人消滅清軍精銳,蒙古馬隊近3萬人。咸豐帝只得對外稱 “朕今親統六師,直抵通州,以伸天討而張撻伐”, 隨後攜後妃大臣逃到河北熱河避暑山莊,恭親王奕訢為欽差留守北京議和。除巴夏禮和公使額爾金秘書,被關押在刑部大牢內,其餘人都被關押在圓明園。
英法談判代表被押解到北京交刑部審訊,按中國慣例押解重犯,捆手皮繩都被水泡過,這樣越勒越緊,幾天不鬆綁會腐爛生蛆。犯人剛到京城時咸豐還來審訊過,後來八裡橋戰敗皇帝逃跑,就沒有人管了,皮繩就再也沒解開過。外國談判代表反捆雙手,跪倒在地,三天沒吃喝。以下是後來當事人的一些回憶,“《泰晤士報》記者鮑爾比第四天死去,屍體在牢房裡放置三天,後被扔到野地裡讓野狗吃了;安德森中尉手腳被勒得生出了蛆蟲,他看著手上的蛆蟲,滿身蔓延精神錯亂,大叫三天死去;一位法國犯人蛆蟲進了他的嘴巴,耳朵,鼻子,也瘋了;一個倖存者居然還在獄中數蛆說,一天可繁殖千只蛆蟲!”
某監禁的英國外交官回憶,“沉重的監獄大門被打開,我被帶了進去,大門在我身後又轟隆隆關上。這時,我發現自己是在一群,大約七八十個外表粗野的囚犯之中,像在中國的監獄裡通常所能見到的那樣,這些囚犯因為疾病和不衛生環境,多數都極富攻擊性。他們自然都帶了焦慮的神情,瞪視我這新來者。 獄卒們把我放在一塊囚犯睡覺用的墊起來的鋪板上,並用另外一根粗大的鐵鍊把我牢牢拴在頭頂上的樑柱上。這根鐵鍊既長又重,先從脖頸繞一圈,並固定在雙腳上,雙手被兩條交叉的鐵鍊和手銬緊緊捆住。這裡所關押的囚犯中,絕大部分都是犯有重罪的社會下層人物,包括殺人犯和夜間竊盜犯。監獄內的生活條件極端惡劣,犯人們面容憔悴,體弱多病,經常有被囚身亡者。”
清政府對巴夏禮還算客氣沒把他處死,但西方外交官都在監獄中受到殘酷的心理折磨,清政府告訴巴夏禮和談判代表,中國人一定會血戰到底,他們最終会被砍頭,給他們2小时給家人寫遺書。寫完後又說行刑將改在次日,並且一再拖延,死刑犯心理幾近崩潰。清政府對他們施加心理戰,想迫使他們屈服重開談判。最終,在列強的強烈要求下,清政府終於釋放倖存的談判代表。僅僅關押1個月,受到殘忍虐待的39位談判代表中21人死亡,所餘者被折磨得幾無人形,聯軍憤怒之下決心報復。英國公使額爾金宣佈,聯軍攻入北京一不殺人,二不擾民,但作為報復定要燒毀,咸豐皇帝私人園林--圓明園。因為外國使節就是被關押在此,並且飽受折磨虐待。
1860年10月18日,額爾金在正式燒毀圓明園前,在北京張張貼告示,說明燒圓明園的原因,時間和地點。並且聲明:“任何人無論貴賤,皆需為其愚蠢的欺詐行為受到懲戒,18日將火燒圓明園,以此作為皇帝食言懲戒,作為違反休戰協定之報復。與此無關人員皆不受此行動影響,惟清政府為其負責。”當時,曾有人建議額爾金直接燒紫禁城,後來考慮到紫禁城是政治中心,而且為顧及咸豐臉面,與恭親王的《北京條約》正在談判之中,最後還是認為圓明園最合適。圓明園的搶掠和毀壞作為對中國大皇帝的報復,還有對英法聯軍及被虐代表的補償。英法聯軍有組織的搶掠,仍然引起極大混亂,掠奪來的珍寶除部份呈送給英法皇帝,並由國家博物館收藏。法軍司令孟托邦當天函告法外務大臣:“予命法國委員注意,先取在藝術及考古上最有價值之物品。法國極罕見之物,由閣下以奉獻皇帝陛下(拿破倫三世),而藏之於法國博物院。”英國司令格蘭特也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英人之物。但多數物品都為法英軍官和士兵搶劫,對於搶不走搬不動,或者被認為不重要,沒有價值的,多數被故意破壞,最後焚之一炬。
1853年5月,英美法先後向中國提出,修改《南京條約》條款,遭清政府拒絕。1856年10月8日,廣東水師檢查“亞羅”號划艇,以走私名義,扣押12名水手押回廣州。此船原是中國人所有,後被海盜搶走,輾轉成了走私船,曾在香港領過執照,但已過期失效。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以該船曾在香港註冊有執照,屬英國船隻。並稱中國水師上船後,扯下船上英國旗侮辱英國為名。他向兩廣總督葉名琛發出照會,要求送回人船,並向英國道歉和賠償。10月23日,英軍艦向廣州進攻。10月29日,英軍攻入廣州,葉名琛逃走。1857年春,“亞羅”號事件傳到英國,議會通過擴大對華戰爭提案。英國政府任命前加拿大總督,額爾金為全權專使,率領陸海軍到中國,同時向法、美、俄等國發出照會,提議聯合出兵。10月,法國拿破崙三世任命葛羅為全權公使,率領法軍協同英軍入華,英法聯軍5600多人,並且得到美俄等國支持。
1857年12月12日,向兩廣總督葉名琛發出照會,要求談判賠償損失,10天內答覆,不然向廣州進攻。葉名琛再次逃跑,廣州將軍穆克德納,廣東巡撫柏貴投降,廣州被佔。1858年4月,英法美俄等國軍艦北上, 5月20日大沽炮臺被陷。26日,聯軍到達天津,29日,清政府派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紗納到天津議和,6月26,27日簽訂《天津條約》。1860年7月,英法聯軍軍艦,再次集結大沽,8月1日佔北塘,14日攻塘沽,24日入天津,逼近北京。9月18日,英法聯軍攻陷通州張家灣,21日攻下八裡橋。巴夏禮在通州與清政府談判,及後談判的英法公使及部份士兵被扣押,然後導致了火燒圓明園事件。
實際上,8月24日,清政府已經派桂良到天津向洋人求和,如果和談成功也不會有後來的事情。什麼原因使得談判沒有成功,當時清政府與英法的矛盾只是“公使駐京”一項,反而其他關乎國家利益的開放外貿口岸、允許外國人內地旅遊、協定關稅、保護傳教士、賠款、領事裁判權等,咸豐並無異議,全部可以接受。但對於公使駐京的要求,反而認為決不能讓步。甚至提出西方商人全免關稅等優惠條件,換取英法兩國撤銷公使駐京的條件。按照當時西方國際公法慣例,各國公使進京遞交國書,並無任何不妥之處,但中國皇帝認為公使駐京等於監視。西方列強船堅炮利,如對清政府施政不滿,駐京外國公使可以幹預政令,常駐京城等於各國在北京開俯建衙,自行其事不受大清皇帝約束,如果以安全為名駐紮軍隊裝備武器,對大清更是後患無窮。
況且,“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各國之前已經明確回復,拒絕赴京遞交國書時,對中國皇帝行跪拜之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西方夷狄既不磕頭行叩拜禮,其意無異於不臣服我大清皇帝。雖然,鑒於英法聯軍已經打到天津,各國公使駐京不可避免,但對於西方公使駐京,遞交國書要向皇帝磕頭一事,清政府下定決心絕不讓步。如不願行跪拜之禮,可以不親遞國書,如親遞國書必須行禮,此乃清政府最後底線,如不接受無非一戰。此就是桂良談判不成的最主要原因,為圓明園後來被毀埋下伏線。
況且,“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各國之前已經明確回復,拒絕赴京遞交國書時,對中國皇帝行跪拜之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西方夷狄既不磕頭行叩拜禮,其意無異於不臣服我大清皇帝。雖然,鑒於英法聯軍已經打到天津,各國公使駐京不可避免,但對於西方公使駐京,遞交國書要向皇帝磕頭一事,清政府下定決心絕不讓步。如不願行跪拜之禮,可以不親遞國書,如親遞國書必須行禮,此乃清政府最後底線,如不接受無非一戰。此就是桂良談判不成的最主要原因,為圓明園後來被毀埋下伏線。
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焚毀,然而對整個圓明園景區的徹底破壞,才剛剛拉開序幕。聯軍走後無數土匪盜賊,對園林再次進行了搜刮和搶劫,貴重物件已經拿走,剩下的東西仍然不少。土匪盜賊走後,守園太監,平民百姓撿拾,遺棄於道旁路邊的零碎物品。貴重東西被運走,值錢的物件被打劫,零碎物品被撿拾,周圍百姓又將散落埋沒於塵土之中,流落的細碎寶物找出來,他們拿起掃帚和簸箕,在園中道路上清掃尋找,弄得塵土飛揚,將圓明園徹底打掃“乾淨”。
1900年八國聯軍襲京,圓明園景區再遭劫掠,金銀財寶沒有了,搶劫之人將園內建築,橋樑的柱子鋸斷,園內大小林木被濫伐殆盡,然後在園內設置炭廠,將其燒成木炭變賣。到了民國初年,軍閥把圓明園作為取之不盡的建築材料場,圓明園廢墟的方磚、屋瓦、牆磚、石條,地下的木釘、木樁、銅管道等,全部被搜刮乾淨,拆卸變賣,足足20年之久。另外,宣統末年旗人在園內宮殿舊址築屋開田。1940年後日據時期北京糧荒,農戶陸續入園平山填湖開田種稻。
其後,圓明園遺址又受到政府,官僚、軍閥、奸商的巧取豪奪,有組織地損毀。北洋權貴從園內運走大批石雕、太湖石等修葺住宅。京畿衛戍總司令王懷慶、巡閱使民國總統曹錕、步軍統領聶憲藩、京師憲兵司令車慶雲、公府秘書長王蘭亭等都劣跡斑斑。京兆伊劉夢一,1922年秋25天內,強行運走長春園太湖石623大車、雲片石104大車。先後駐防西苑一帶的駐軍,都曾強行拆除圓明園圍牆磚石出售,或用於興建西苑操場。頤和園,中山公園,燕京大學、北平圖書館等修建時,也相繼運走大批建築材料。30年代初,翻建高粱橋經海澱,至玉泉山的公路時,北平市府將圓明園南邊和東邊的虎皮石圍牆全行拆除,砸成石碴用以鋪路。還多次批售園內大城磚、虎皮石和雲片石,西洋樓殘存大理石柱等。
圓明園剛被毀後,仍為清朝皇家禁地。經歷慈禧太后“同治中興”,1864年,平定了洪揚之亂,西北撚匪,重用漢族士人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人,開展洋務運動,整軍經武創立北洋水師,國力稍有恢復。慈禧曾試圖重修圓明園景區,擬修復景點20余處,集中在圓明園前朝區,後湖區,西部、北部一帶,萬春園宮門區,敷春堂,清夏堂等處。開工不到1年,財力枯竭被迫停修。但集中力量重修了清漪園,即此後的頤和園,主要目的是慈禧歸政光緒後,打算在此頤養天年。此外,修葺過圓明園雙鶴齋,課農軒等景群。可八國聯軍進京,慈禧太后光緒帝出逃西安,散兵游勇、土匪盜賊,地痞流氓,周圍百姓趁火打劫,又將園內殘存及陸續修復的百座建築物,拆搶破壞一空,使圓明園建築和樹木徹底被毀。
最終圓明園淪為一片廢墟,就是現在看到的樣子。1860年英法聯軍燒毀的只是圓明園風景區內的圓明園主園,周圍較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和海澱鎮。整個圓明園風景區,由於占地5千多畝,園林勝景眾多,包括萬壽山,玉泉山,香山等處景點,沒有受到全面破壞,後來不少景點還曾被修復。後經清末,民國,日治等各時期,多年不間斷的破壞,最終成為殘垣斷瓦,都不剩幾分的廢墟。現在看到的與當年英法聯軍破壞後的圓明園,完全是不同的情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