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美國還沒正式開打中芯就提前繳槍了

 


根據香港交易所昨(4日)公告,「中芯國際」部分供應商受到美國出口管制的進一步限制,該企業還發表聲明稱制裁會對其產生重大影響。中芯國際遭封殺,不但可能危及公司生存,同時也嚴重打擊中國急欲發展的自主開發晶片製造能力及半導體產業,「中國製造2025」所預期的晶片本土生產率應提升到70%,但目前該比例約僅16%

美國日前公佈一份「實體名單」,將中國電信設備大廠華為、監視設備製造商海康威視20家公司企業,認定其為解放軍所屬或掌控下的企業,構成國安威脅。美國更在上月15日正式封殺華為,為防止廠商向華為出售美國製造設備或依美國軟體與技術設計的晶片,如果廠商要向華為供貨,須先取得美方許可證。美國4日進一步制裁中芯國際,理由與封殺華為的原因類似,擔心中國「可能構成轉移到軍事最終用途的不可接受的風險」。

中芯國際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為被封殺做準備,日前就被外媒指出,儲備大量生產設備與重要替換零件,甚至有消息指出,中芯國際還與其他中國晶片製造商合作,建立中央倉庫來儲存這些零件、共用儲備。且中芯國際今年計劃的資本支出,更從31億美元爆增到67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有分析師表示,早就有許多客戶著手尋找其他晶片廠商,因為誰也承擔不起供貨不穩定的風險。

美方這次下重手制裁中芯國際,同時嚴重打擊中國自主開發晶片製造能力,以及整個中國半導體產業,「中國製造2025」計劃首當其衝。原本計劃,2025年以前,使用的所有晶片,本土生產率可以提升到70%,但目前本土生產率僅約16%,尤其在華為、中芯國際相繼受到制裁後打擊更大。

不過,目前美方只是根據軍事相關的限制條款,對中芯國際實施限制,還不是最壞的情況,若未來像華為一樣被列入解放軍關係企業的「實體名單」,所有使用美國軟體、技術的部分將受到更嚴厲的打擊。美國的斷芯行動目前還只是從華為擴展到中芯而已,最後目的是擴展到整個半導體行業,進而引發至所有電訊高科技行業,現在已經有3百多家相關企業受到制裁,未來甚至很快可以發展到上千家。

美帝的打壓手段完全是圍繞強國經濟而來,每年進口3千億美元晶片,還通過香港引進數百億的高科技產品,現在就將此管道打壓最後封死。美國針對世界最大商品出口國家,利用其盟友關係開始加關稅搞脫鉤進行切割,雖然需要花相當時間但目前進展順利,歐盟日韓港臺都開始進行脫鉤行動或前期準備。強國出口商品可以簡單分為2類,高科技產品和普通商品。后者可以轉給東南亞和印度生產,前者必須從產業結構上碾壓,現在就是通過企業制裁破壞其生產基礎。

本來經濟就以出口導向經濟起家的國家,單方面搞所謂內迴圈不可能成功,雖然有龐大的內需市場和完整的產業鏈結構,但整個經濟結構就是出口外向型,想要在幾年內轉換成內需結構不可能也辦不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