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一些國家和地區開始流傳喝酒可防新冠的謠言,使人們在恐慌中喪失辯識力,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為此,世界衛生組織(WHO)還曾發出過一份警告駁斥了「引用高強度酒精可以殺死」新冠病毒的說法,並表示「酒精會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增加健康風險,可能引發一系列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疾病,因此任何時候都應儘可能減少對酒精的攝入,在疫情期間尤其如此」。但酒精對新冠疫情的影響遠遠不止於此,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關門和社交疏遠這種反烏托邦狀態逐漸成為人類社交的主流方式。然而,飲酒聚餐等方式顯然與目前推崇的生活方式背道而馳,為病毒創造了傳播的溫床。
近日,哈佛大學的科研人員在頂級期刊《PNAS》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Alcohol narrows physical distance between strangers 的文章,研究發現飲酒可能會使陌生人之間消除戒備,導致病毒在新的社群傳播。該研究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人體酒精試驗之一。共有212名參與者被分配到不同的試驗條件下,然後通過隨機設計和計算機視覺方法來探索酒精對物理距離的影響。參與者在陌生人的陪同下飲酒或飲料,然後每隔10秒採用計算機視覺演算法來識別每個參與者的臉部位置,從而形成了20000多個觀察值得數據集。
研究發現,飲用非酒精飲料的參與者之前的物理距離並沒有明顯的接近。而當參與者酒意微醺後,每隔兩分鐘,兩人之間的物理距離就會減少大約1釐米。 為此,研究人員設想,假如試驗中的參與者並不是並沒有在特定的試驗環境下,而是在擁擠的酒吧、喧鬧的餐廳,人與人的距離可能會更近。總而言之,這項研究表明酒精會促進病毒的傳播,這與社會的隔離準則相矛盾,可能會對公共衛生產生重大的影響。
其實這種試驗非常無聊酒精當然可以殺死新冠病毒,但是公眾場合人類接觸機會過多,喝完酒放松后自然放松警惕,本來就是呼吸系統的疾病,喝酒走的是消化系統,與感染者過多接觸自然會染病。即便喝酒酒精能夠殺死病毒,但近距離接觸也會通過呼吸染病。西方人普遍不愿意戴口罩,也不喜歡被隔離,況且本次病毒癥狀不明顯,而且感染方式很隱蔽。做好病毒預防工作很重要,但相對來講西方國家控制起來比較困難,但目前疫苗出現的情況下,前者可以更有效的大面積接種,對于預防病毒有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