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唐僧的《心经》密訣


《西遊記》中的三藏法师就是唐僧。历史上的真实的唐僧就是玄奘法师,俗名陳,法名玄奘。他是中國佛教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佛學家,翻譯大師,旅行家,佛教法相宗創始人。他在唐朝時歷經千辛萬苦西行印度學習,在印度多家高级佛教學院留學數十年,精通佛法,梵文的造詣非常高他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佛學家,很多佛經正由於他的翻譯編撰整理,才成為最終正式的版本,對後世影響巨大。



唐僧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但是他如此出名並非单因其佛學造詣,反而是拜明朝作家吳承恩所寫的《西遊記》所赐。吴承恩將他去印度取經的故事作為背景創作了著名的《西游记》,成為中國小說四大名著之一。玄奘作為唐代大佛學家,翻譯家,旅行家,本來形象滿好,不知哪里“得罪”了吳承恩老先生,在西游记里他就摇身一变成了唐三藏。按本人研究所得,吳承恩寫《西遊記》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崇道抑佛,贬低佛教。所以,他在小说裡把唐僧個性中的虚伪懦弱,膽小怕事,不辨忠奸刻画得淋漓尽致。



《西游记》里很多神仙化作凡人對他進行測試,考驗他西去取經的意志,基本上他也是僅僅合格而已,很難說他是意志堅定。仔細看過《西游記》的人都會發覺,面對金錢美女他也並非鐵板一塊,經常差一點就立場動搖了。特別是對於美女多有心動,女兒國,盤絲洞也就不用說了。就是見到白骨精,他也是三言兩語就被騙倒,還把个大徒弟孙大圣趕走,差点被美女妖精吃掉。好在,唐僧还算是出言謹慎,膽子又小,所谓“有贼心没有贼胆”,所以最终还是勉強把持住自己,过了测试,取得真经,得到正果。



其实想来也難怪三藏师傅膽小,四人里面他不象孫大聖神通廣大,搞过武装割据,自称过大圣。八戒是天蓬元帥,屬天庭水警司令,沙僧也担任天庭捲簾大將,玉帝大帝保安總隊大隊長。就是唐僧肉體凡胎,既没神通又沒武功。他又不听徒弟的话,动不动就被妖怪野獸精捉住,每次都差點被吃掉。不是要被清蒸作点心,就是被生吃当刺身。所以,他經常被吓得魂飛破散,简直是魂不附體。每次遇险他都是口中念念有詞,除诵经避險也别无他法。那么,他每次念的是什麼經,說起來就是觀音大士傳授於他的《心經》。佛经里确有此经,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



小說裡唐僧每次遇難,嚇得魂不附體時都是默念心經。现實中這部佛經就是玄奘大師翻譯的,而且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修行的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此經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巨大,其中“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一句,在中國人盡皆知,可谓深入民心。本人甚至認為看懂《心經》就掌握了佛教基本教義的一半,现附玄奘版经文如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本人不是佛教徒,對佛學也研究不深。經文裡面最重要,也是經常在現實生活中被引用的兩句話“空即時色,色即是空”到底說的是什麼。很多人認為此句是勸導人不要沉迷色欲,本人認為其中的確包含了此意,但是单以此来解釋层次上就有点膚淺了!本人的理解,色,指欲念,貪欲。色欲,情欲,物欲,自然包括在内。現代人所謂“物質欲望”也是这个意思。空,指不能滿足,不能得到。整句的意思就是說塵世間“人的貪欲是不能滿足的,不能滿足的就是人的貪欲。”大致上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佛教首先教導人的就是去除贪欲,這样才能得到心靈上的解脱和自由。



經文的最後是一句梵文咒語,很有意思。本人理解咒語就聲控密碼,就像銀行提款機一樣,密碼對了就可以进入系统,经提示操作,最后提出款项。有了咒語的引导,人就可以進入某種狀態。按字面來看最後這句咒語是梵文音譯,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要是硬要解释,那也不叫咒语了。但去年本人看了某位神人所寫破解《西遊記》密碼一書,就此本人對西遊記的理解大為改觀。历史上本来就对此书的创作目的有多种说法,猜测也很不少,现在看来此真乃奇書也,前人对其的理解太肤浅了!以后有机会本人著文详述之。





此君文中對《心經》最後咒語亦有所破解。當時唐朝首都长安,就是今陝西境內的西安市。武则天时迁都洛阳,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當時說的都是古漢語,發音就是当地方言。本人是深谙多种方言的,如果你按陕西及河南方言多念幾次,其音調與以下意思很接近,翻譯如下: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給他給他,把這給他,把這些給他,不提,捨不得。



這下與唐僧遇險時的表現就對上號了,既不會武功又沒有神通,遇到危險默念《心經》可以保持镇定。不求反抗,滿足對方要求,舍物保平安,爭取時間,等待徒弟來救,這就是唐僧的保命大法。這對於現代人來講,也是有參考價值的,遇險不妨學學唐僧。念經保持冷靜,不要與盜匪正面衝突,舍物保命,贏得拯救時間,最重要的就是錢財身外物,該舍就舍,“不提捨不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