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香港的上海菜飯

昨天下班後特意到大埔墟買東西,突然瓢潑大雨下起來,索性就在那裡吃飯。本想到大明裡的“一樂燒臘店”吃燒味,但感覺裝修已變,不太象以前的那家了。結果,還是到一家京滬川小店吃飯。馬蘭頭拌香乾,麻醬雞絲粉皮,豆芽炒鱔糊,東坡肉百葉結,菜的份量都很少,價格卻是不便宜,居然還不收信用卡。老闆娘問要不要飯,店裡有上海菜飯,我說有啤酒就可以了,先來一瓶大樽裝青島。


香港人到上海飯店,多數會叫“上海菜飯”。現在,比較注重飲食健康,多肉少菜的飲食習慣已經開始有所改變,香港不少中青年女士對健康飲食的注重,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當然相當部份是減肥的壓力。飯裡有菜既減了飯量,又多吃了蔬菜,真是一舉兩得。上海菜飯製作簡便,口味獨特,現已經成為一種健康飲食。


香港廣東潮汕人多,很多家庭煮食蔬菜的方法,與江浙上海大相徑庭。通常鍋裡放水燒開,水裡直接放食鹽和油,將蔬菜放進去汆一下,顏色轉綠撈出來。吃的時候蘸蠔油,直接吃也可以。由於只在水裡煮一下,菜的顏色青綠,水裡放油使菜的外觀油亮。煮食的時間只是幾十秒鐘,蔬菜的營養成份也沒被完全破壞,應該說是比較健康的煮法。上海人的傳統是蔬菜加油快炒,加蓋燜煮一下出鍋。由於習慣不同,上海人吃廣東蔬菜,覺得“菜腥氣”太重,就是菜有股生的味道。而且蠔油口味極重搶了味道,沒有炒菜好吃。


香港煮菜飯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門,雖然名義上叫“上海菜飯”,實際與傳統上海做法不同。前幾年,公司附近有家上海飯店,外賣菜飯極簡單,就是將飯和水煮青菜拌一下。現在樓下茶餐廳也有菜飯,飯裡拌點炒椰菜,就是捲心菜。這種拌菜飯已經成了潮流,很多地方可以吃到,但味道實在一般。稍好的上海飯店,菜飯也稍講究。蔬菜用油炒好後,拌在煮好的飯裡燜幾分鐘。由於時間比較短,菜的顏色也不會變黃,影響菜飯的賣相。更講究一點的,那材料真是五花八門,什麼雞丁,冬筍,胡蘿蔔,香菇等都加在飯裡,其實都快成什錦飯了。


這種什錦飯的口味,估計是受了香港煲仔飯,臘味飯的影響。煲仔飯就是蒸飯,將食材與米放在一起蒸。比如雞肉塊,金針菇,香菇等一起蒸好,吃的時候放點醬油汁,這就是“北菇蒸雞飯”。最常見的是鹹魚,肉餅,鹹蛋黃放在一起,就是“鹹魚蒸肉餅”。臘味飯是秋冬才吃,所謂“秋風起食臘味”,此時也是吃蛇羹的季節。有些蛇店秋冬才開,每年只做幾季生意。臘味飯用糯米,材料自是臘腸,油鴨,叉燒之類。糯米吸油後,飯粒晶瑩通透,臘香味撲鼻,吃之前淋上醬油,風味的確不錯。就是吃多容易食滯,而且熱量比較高,材料按現在來講,不能算健康,而且口味太重,遠不如菜飯來得健康。


小時候家裡偶爾也會做菜飯,多數是臘腸丁和細碎青菜末,煮法與一般白飯無異,只是多加點材料而已。臘腸的鹹味和油脂融入飯中,又有蔬菜的清香,應該說相當可口。我和弟弟每遇菜飯,一般多吃幾碗,但那時做菜飯多數是父母沒有時間,而且吃菜飯沒有其他菜可吃。特意煮菜飯的時候很少,而且有好菜,誰還吃菜飯。



當年物質條件也一般,吃菜飯是不得已為之。而且,傳統菜飯加豬油和鹹肉,根本談不上健康。要說菜飯現在能變成健康食品,那時候恐怕是想不到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