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身份即將迎來爛尾潮,原因是2年前香港開放門戶,取消配額限制,大批量搞人才引進,僅2023年一年就通過了12萬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優才。因為門檻不高,花費不多申請也方便。而優才中的大部分人,又是通過「綜合計分制」,也就是打分表遞交的申請,拿到的「臨時身份」。
拿到「臨時身份」很多人就已經沾沾自喜,但實際上要轉成「永久居民身份」是有條件的,需要在香港居住/工作滿7年,並且在第3年、第6年和最後一年完成續簽,也就是3+3+2。從申請時間上來看,第一批通過優才拿到身份的人馬上要到期了,但他們的續簽審核恐怕都難以達標,未來臨時身份或將面臨取消。優才拿到續簽的幾個途徑:一是在香港定居,無論是創業、工作、讀書和生活都可以。算一筆經濟帳,租房加生活費一年少說30萬, 7年成本至少200來萬起。出入境對在港居留時間沒要求,但中間離港最好不超過183天。這個最容易拿到審批,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因為申請優才的多是內地中產,根本不肯可能拋棄飯碗奔赴香港。
二是在香港工作。工作地點哪裡都無所謂,內地也可以,但一定要在香港交稅。道理也很簡單,如果你不創造價值,憑啥白白讓你享福利?這個成本就比較難估計,7年大幾十萬的成本總歸是有的。這樣一算,如果2023年引進的十來萬人才大部分都留下,無論哪條途徑,一年能為港府創造價值上百億,還不含各種消費。所以,前兩年港府敞開人才引進的大門,幾乎無門檻地吸納內地同胞,還一度被看成迫於人口減少壓力慌張的大放水,其實是算盤打得賊精。要不然也不可能優才仲介費收你幾萬塊,專才申請百萬起。中間巨大的差價就是前者要多次續簽、包含各種上車後的隱性成本,而後者只是一錘子買賣。
2022年全年優才申請16396份,這批人雖然面臨續簽,但作為2023年大批量人才引進大量開放之前,必然下了赴港創業、就業、生活的決心。真為小孩的教育破釜沉舟,而不是抱著只想沾光不想付出任何成本的心態,不住、不消費、不就業,花個三五萬就想拿個離岸身份,想想這可能嗎?就算你花了幾萬塊給機構節省自己的時間成本,最後一毛錢也落不到政府手裡。因為優才本身不收任何費用,官網在線提交打分表,還是全中文。那人家折騰半天圖啥呢?開三千萬投資移民項目不香嗎?所以,續簽最穩妥就是定居成為新港人,承擔發展的責任,享受發展的紅利。如果兩頭跑也不是不行,甚至內地是重心也沒關係,只要證明你在香港有工作。
當然還有個方法。就是很多機構都不怎麼提的,小孩在香港讀書配偶陪讀,主申請人可以漂在兩地,但每年仍要在香港住一段時間。如果全家都不在香港,就只能踏踏實實提交續簽材料,在香港公司要麼有實際營運的公司,要麼有租房合同、消費流水和保險,甚至,小孩參加輔導班的都能當證明材料。說香港身份因續簽難批量爛尾的,多半是危言聳聽,說到底還是個人意願決定結果。2023年的12萬人,從這個角度來說,「爛尾」好像是註定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