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顯示具有 日本英倫歐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日本英倫歐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日本料理店都賣的蓋飯「丼」到底應該怎麽念

 



從平價速食到高端懷石料理,幾乎所有日式餐飲店都有各種「丼」。 連鎖餐廳吉野家、食其家,正是以「牛丼」作為招牌單品。「丼」在日式餐飲中的出現頻率之高,也讓不少店家乾脆將「丼」融入店名,生怕顧客忽略這一招牌菜品。「丼」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日料店都賣「丼」?  



日料店之所以常常出現「丼」字,因為它本身就是「日式蓋飯」的意思。日料店中的牛肉丼、鰻魚丼等,其實就是日式牛肉蓋飯、日式鰻魚飯。根據《語源由來辭典》(日本),「丼」是比盛食物的碗更深的陶製缽,也表示另外放進丼缽的飯菜。在日語中,「丼」讀作「どんぶり」(donburi),關於這一讀音的來源,存在兩種主流說法。一說這與泰國淵源頗深。在曼谷王朝之前,泰國處於吞武裡(Thonburi)王國時代,當時向日本出口了大量瓷器,這些瓷器被用作盛裝蓋飯的容器,因「吞武裡」的諧音,蓋飯被叫成Thonburi飯,後被傳為donburi 

 

另一說認為這一讀音源於江戶時代。1827年出版的《江戶買物獨案內》記載,當時出現了一類叫「慳貪(けんどん)屋」的餐館,提供大碗盛裝的蓋澆食物。店內用來盛放食物的容器被稱作「慳貪振り缽」。由於「丼(donburi)」的讀音和「貪振り(donburi)」完全一致,所以「丼」就代替了「貪振り」,「慳」字被省略,這種碗也就被稱為「丼缽」(donburibachi)。進一步地,將米飯和菜放入同一「丼缽」中的料理形式,又可以簡稱為「丼」。後來,人們又對「丼」的讀音進行了簡化——省略了ぶり(buri),只保留了どん(don)的音節。就這樣,經過一系列的簡化,「丼」(donburi)字就用來表示「蓋飯」了,其讀音也成了don由此可見,人們熟悉的讀音「丼」(dòng),其實是因為與日語どん(don)發音相似。那麼,「丼」只有「dòng」這一個讀音嗎? 

 

這需要追溯其文字本源。事實上,「丼」並非是來自日本的外來詞,它源自於中國的古漢字。在中國文字歷史上,「丼」很早就已出現,是「井」的古字。《說文解字》《廣韻》《正字通》中也佐證了在這一點:「丼」的讀音為jǐng,同「井」。但隨著「井」的普及,「丼」作為「水井」的意義被剝奪,也就出現了新的變化。宋朝的音韻學著作《集韻·感韻》中記載,「丼」表示東西投到井裡的聲音,或者罕見姓氏,並只有「dǎn」一個讀音。 

 

在中國各地的方言中,「丼」也保留有其他的音義形式,比如,溫州話讀作「tang」,表示凹陷;東北方言念「der」,用來形容某人差勁。既然「丼」在漢語中有古字,也有古音,那我們究竟該怎麼讀?當前主流的讀音是「dòng」(也有讀「dōng」的),這一現象背後存在語言傳播與商業策略的雙重因素。一方面,「丼」在現代漢語中鮮少使用,其生僻性給人們創造了「規定發音」的空間。「丼」其實有很多種命名的方式,以吉野家為代表的日本企業,在將其帶入中國市場的過程中,顯然經過仔細考量。他們既沒有將「丼」作為「碗」的意思翻譯出來(如碗狀牛肉蓋飯),也沒有進行本土化的音譯(如「牛唐」),而是直接用了「丼」字。讀音上也自然保留了「丼」的日語發音どん(don)。例如,食其家在早期就設計了「NIUDONG」的標誌來強化這一讀音,如今其官網頁面上也標記了拼音「dōng」。

 

另一方面,生僻字「丼」與陌生化讀音「dong」的結合,營造出一種陌生、高端的消費認知。這是商品命名的「陌生化」法則,陌生的產品名讓消費者認為「丼」是一種全新的東西,從而增加購買意願,這也使得「丼」與普通「蓋飯」在價格上拉開了差距。19923月,中國內地的首家吉野家在北京王府井開業。一碗牛肉飯售價約為65,相對於當時的物價而言,顯然不是一筆小數目。即便如此,「丼」所帶來的新鮮感還是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該店在開業初期曾一度創下日銷2000碗牛肉飯的紀錄。不過把「丼」讀作「dòng」也不能全部歸結為企業的營銷伎倆,語言文字本身也有其規律。 

 

中國對於外來詞的本土化通常遵循音義適配原則:或意譯,或音譯,或二者兼有。對於「丼」而言,因其字形與漢語古字重合,其意譯的空間被大大壓縮,無法準確傳遞「碗」的意義。從音譯的角度來看,僅就作為蓋飯的「丼」而言,讀作「dòng」相對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當然,這一讀音也不乏爭議。不過,實際生活中人們也沒有都讀「dòng」,讀「jǐng」等發音的大有人在,工作人員們也早已練就了「不管你讀什麼,都能識別出指的是丼」的本領。 

 

而且,更細究起來,「dòng」這一發音也不完全正確。雖然中文和日文中「丼」的表意功能千差萬別,但「丼」作為漢語古字,應遵循《辭海》中解釋,讀為「dǎn」。教育部2005年發布的《日本漢字的漢語讀音規範(草案)》,也將「丼」普通話讀音定為「dǎn」。然而,我們也無法否認,語言實踐有時會和規範有所出入。在「丼」伴隨日式餐飲被更多人認識時,「dong」這一讀音也因高頻使用得到了人們的認可。2019年出版的《新華外來詞詞典》,就將丼的「dōng」讀音收錄其中。無論是「dǎn」「dòng」「jǐng」,還是方言中的「der」「tang」,「丼」的多樣讀音展現出語言文化的生命力。

 

2024年9月24日 星期二

日本人不吃飯,韓國人不睡覺,中國韭菜永遠不下班

 


東亞中日韓同樣深受儒教文化的影響,都是一生自強不息熱衷於奮鬥的「內卷王」。具體表現在日常學習生活工作中兩少一長:日本人吃得少,韓國人睡得少,中國人工作時間長。日本料理品相花哨份量不足,一份定食看上去擺滿一個託盤,但三口兩口扒拉下去只能吃個半飽。一碗拉面連湯帶水下去,多走幾步就消耗掉了。比較為清淡的淮揚菜還清淡,比份量少出名的上海菜更少,比廣東菜還少油少鹽,更不要說和大份的北方菜比,東北一個炒菜能餵飽一桌日本人。



日本公司女職員學校女學生的午餐更是少得讓人瞠目結舌,飯盒尺寸比鉛筆盒大不了多少,雖然米飯蔬菜肉類一樣不少,而且擺盤吸引但就是份量極少,幾口就可以吃完,硬是坐在那里吃了半小時。日本現在流行16-8減肥,23-1減肥法,就是一天一餐連續斷食1623小時。發達國家中美國的肥胖率首屈一指高達35%。根據2023年中國體超重人群占比34.8%,其中肥胖人群占比14.1%。而經濟高度發達的日本,成年人肥胖率卻只有3.7%。日本人的確超瘦還是餓出來的,遇到饑荒半個月肯定餓不死。


 

韓國平日淩晨一點街上人多得摩肩接踵和節假日一樣,尤其是韓國的年輕人的睡眠大概都被進化掉了。韓劇《黑暗榮耀》裡的女反派每天淩晨2點起床,空腹跳繩1小時,3點出發上班,四點鐘開始工作,一天只睡幾個小時。韓國綜藝《換乘戀愛2》裡的嘉賓們晚上九、十點吃晚飯,吃完飯繼續喝酒聊天到1點,3點出去散步,5點去健身。熬了一個通宵,早上7點鐘才上床睡覺,十點就要起床上班了,難怪韓國人一天要喝五杯以上的美式咖啡,血液裡都是咖啡因。日常普通韓國人不比節目的主角睡得多。韓國學生更加厲害,韓國高中生有「四上五落」的說法,就是一天睡四個小時的人才能考上好的大學,睡五個小時就會落榜。韓國人從小就練不睡覺,成年後更是都有熬通宵的本事。


 

在全年工作時長方面中國遙遙領先,成為全球平均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不但把懶散聞名的歐美人碾壓腳下,就連內卷和社畜著稱的日韓都甘拜下風。2023年韓國人的平均工時,連2000小時都沒到,日本人只有1607個小時。而中國韭菜以2450的工時領先,遠超第二名九條馬路。在歐洲人計劃推廣一週四天工作制,中國一周工作五天,每天不超過八小時都不可能。除了部分企事業單位和外企,雙休日對大多數的普通工作者遙不可及。招聘網站上標明大小周或者單休,一個月休一天很正常。即便有休息日工作郵件不斷,微信群常響,客戶電話不停。請了年假去旅遊也得隨時開手提電腦。下班休息對中國人而言是相對的,退休年齡改成63歲,公司請人36歲以下,工時太長就不計較了。何況現在外面被切割,內部被循環,開放搞活幾十年,一覺回到改革前,活下去不容易,有份工作不錯了。


 

日本人不吃是因為容貌焦慮,肥胖在日本會遭受嚴重歧視。韓國人不睡是因為社交焦慮,中國人不下班是生存焦慮。東亞怪物們都是深受儒家文化影響,運用到學習生活工作中,都是往死裡卷的節奏。日本人少吃幾口對身體好,韓國人少睡可以多些自由時間。而中國每根韭菜都是國有資產,人生最大的任務就是反復被收割,何況自古就是封建專制國家,現在又是偉光正當道反復被洗腦。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不息就是到死都沒有停的時候。

 

2024年6月5日 星期三

日本如能重生牙齒就是人類自抽水馬桶以來最偉大的發明

 


世界首個可以再生牙齒的藥物將於幾個月後開始進行人體試驗,這距離其在動物試驗中取得成功還不到一年。這為該藥物在2030年左右投入商業使用鋪平了道路。這項試驗將在京都大學醫院進行,從九月開始持續到2025年八月,將會治療30名年齡在3064歲之間、至少缺失一顆臼齒的男性。該藥物將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進行測試,以評估其對人類牙齒的效果。在此前的鼬鼠和小鼠模型中,這種藥物成功促使了新牙的生長,而且沒有顯著的副作用。



「我們希望能幫助那些因為牙齒缺失或缺乏而受苦的人,」研究負責人Katsu Takahashi說道,他是北野醫院牙科和口腔外科的負責人。「雖然迄今為止還沒有能提供永久性治療的方法,但我們感覺人們對牙齒再生的期望很高。」在這11個月的第一階段試驗之後,研究人員將對27歲、因先天性牙齒缺失而至少缺失四顆牙齒的患者進行藥物測試,這種情況估計影響到1%的人群。研究團隊正在為這一階段的試驗招募志願者。



接下來研究人員計劃將試驗擴展到部分牙齒缺失的患者,或因環境因素導致缺失一到五顆恆牙的人群。這種情況在不同國家的發生率各不相同,但估計約有5%的美國人缺牙,老年人中的發生率更高。這種藥物通過抑制子宮敏感相關基因1(USAG-1)蛋白來實現牙齒再生。正如我們在2023年報導的那樣,阻斷USAG-1與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可以促進骨形成蛋白(BMP)信號,從而觸發新骨的生成。



這種藥物在小鼠和鼬鼠的口腔中成功促使了新牙的生長,這兩種動物與人類在USAG-1蛋白的性質上非常相似。USAG-1蛋白在包括人類、小鼠和比格犬在內的不同動物物種之間有97%的高胺基酸同源性,」研究人員指出。然而,目前還沒有關於比格犬試驗的消息。分子生物學家兼牙醫Takahashi2005年以來一直致力於牙齒再生的研究,他希望這種治療方法不僅能用於先天性牙齒問題,還能適用於任何年齡段的牙齒缺失患者。



如果成功此療法可能在六年內對任何永久性缺牙的患者開放,這恐怕是人類自抽水馬桶以來最偉大的發明,將徹底改變人類的飲食生活。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據說是東西方女人都認同的有關男人的笑話

 


一個男人厭倦了他每天出門工作而他的老婆卻整天呆在家裡。他希望老婆能明白他每天是如何在外打拼的。於是他禱告祈求:上帝啊,我每天在外工作整整八小時,而我的老婆卻僅僅是呆在屋裡,我要讓她知道我,我是怎麼過的,求你讓我和她的軀體調換一天吧!

 

上帝滿足了他的願望。第二天一早,他醒來,當然,是作為一個女人。他起床為他的另一半準備早點,叫醒孩子們,為他們穿上校服,餵早餐,裝好他們的午餐,然後開車送他們去學校,回到家,他挑出需要乾洗的衣物,送到乾洗店,回來的路上還順路去了銀行,然後去超市採購,回到家,放下東西,要繳清帳單、結算支票本。


當他打掃了貓盒,給狗洗完澡,已經是下午一點了。他匆忙地整理床鋪,洗衣服,給地毯吸塵,除塵,清掃,擦洗廚房的地板。他沖往學校去接孩子們,回來的路上還同他們爭論了一番。他準備好點心和牛奶,督促孩子們做功課,然後架起燙衣板,一邊忙著一邊看會電視。四點半的時候,他開始削土豆,清洗蔬菜做沙拉,給豬排沾上麵包屑,剝開那些新鮮的豆子,準備晚餐。吃完晚飯,他開始收拾廚房,打開洗碗機,疊好洗乾淨的衣物,給孩子們洗澡,送他們上床。晚上九點,他已經撐不住了,然而,他的每日例行工作還沒結束。他爬上床,在那裡還有人期待著他,他必須在床上順從且不能有任何抱怨。

 

第二天一早,他一醒來就跪在床邊,祈求:上帝啊,我真不知道自己是怎樣想的,我怎麼會傻到嫉妒我老婆能成天呆在家裡?求你,哦!求求你,讓我們換回來吧!上帝回答他:「我的孩子,我想你已經吃到苦頭了,我會很高興讓一切恢復原來的樣子。但是你不得不再等上九個月,昨晚,你懷孕了!」......

 


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日選最無法原諒婚外情廣末涼子和福原愛都有苦衷

 

日本女星廣末涼子去年6月出軌主廚鳥羽周作而淡出演藝圈,時隔近11個月在東京都出席活動,重新出現在大眾面前;然而廣末獲得一片噓聲,還在週刊最新調查的「無法原諒的婚外情女藝人」排行榜上「榮獲第一」。 廣末涼子17日穿著白色上衣與牛仔褲亮相,臉上掛著燦爛笑容,談論育兒和時尚話題。她說,「到了這個年紀,我第一次開始思考要給下一代怎樣的成長環境。我想要讓日本變得更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開始思考要如何讓地球變成更安全、更友善的地方。」對於廣末重新回到螢光幕前,有網友驚嘆於她毫無改變的美貌,但也有人嚴厲批評「破壞別人家庭的渣女,沒資格談養育孩子」,看來她與鳥羽雙雙背叛家庭的「W不倫」並未被大眾淡忘。


 

廣末涼子和鳥羽周作的婚外情在去年成為日本新聞頭條,當時報導甚至披露兩人的肉麻情書。廣末後來不僅寫親筆信致歉,還遭公司冷凍,兩人各自離婚。廣末在今年2月脫離經紀公司獨立,並開設個人Instagram帳號,不過僅有7.5萬人追蹤,是過去16萬名追蹤者的一半。日本FLASH週刊近日對500名女性進行調查,對於曾以婚外情報導登上媒體版面的女性公眾人物,究竟誰會令人覺得「再也無法支持她」,以及為何不願意原諒她們的出軌事件。調查結果發現,廣末涼子以128票登上第一,第二名是出軌演員東出昌大的唐田英里佳,獲得110票。第三則是103票、剛與江宏傑達成官司和解的福原愛


 

認爲日本女人溫良賢淑以家庭丈夫爲主相夫教子之類,這些都是以前日本女子的形象,而且是多個世代之前的,現今的日本女性教育程度很高,就業率也與男性相差不遠。性格方面日本現在的女性也非常強硬獨立,只是多少在外面顧及些丈夫的面子,但是回到家裏還是要聼她的,否則會以各種軟性不合作手段逼丈夫就範,甚至暗中對丈夫進行報復。所謂偷情之類隨著當年西方的性解放運動,在日本生根發芽現在已經成爲一種文化現象,也算是很平常的事情,無非礙於是公衆人物,因此在媒體作用下受到大衆的壓力更大些。


 

福原愛情況特殊運動員出身本就性格強硬,而且從小在中國訓練長大。受到男女平等的影響更多些,她與江宏傑的結合開始完全是外貌吸引而已。其實兩人性格不同,文化隔閡,地位收入懸殊,江宏傑三四流運動員收入低微,在運動界地位低下毫無名氣可言,相反福原愛從小就是日本國寶級運動員,深受中日球迷愛戴退役後商業收入不菲。江宏傑思想保守婚後選擇與老人居住,本就是造成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收入方面完全靠老婆賺錢,而且對妻子橫加管束要求諸多關心不夠,日本生活對於日本人來講方便舒適,日本人之間有固定的溝通方式相對婉轉,而且講究忍耐平和不能發生衝突,即便是夫妻也需要略顯虛僞客套的交流方式。



而在台灣相對生活隨意自由,夫妻間交流簡單直接,江宏傑婚後大男人脾氣顯露,對福原愛的要求,還是傳統日本妻子對丈夫百依百順的那套,結果適得其反矛盾激發。何況妻子收入名氣遠勝於他,一個靠老婆被媒體關注的運動界無名小卒,婚後一旦與妻子發生衝突結果可想而知。福原愛乒乓球運動員出身,打球要動腦筋講究戰術,特別是桌球尤其如此,她想徹底擺脫丈夫不斷利用媒體向她施壓,偷情本就是故意而爲的,目的是讓媒體發現後迫使丈夫與其離婚,然後帶孩子回到日本居住避開糾纏。雖然,她作爲日本最具知名度的女運動員,所受社會壓力不小也失去不少商業贊助。



日本傳統文化上婚後婦女偷情正常,但破壞家庭影響到孩子則不爲衆人所接受,加之媒體的渲染自然成爲問題女王。但只要回到日本隨著時間的淡化可以再復出,況且她在中國的人氣至今不減,將來在商業收入方面不會受太大影響。她前夫在台灣利用媒體故意示弱不斷施壓,現在回到日本兩人正式離婚后,福原愛反而壓力消減。日本媒體對於她從3歲開始一直關注到現在,朝日電視關於她的錄像帶就有幾個房間,作爲日本曾經最紅的體育明星,始終有一定的媒體價值。況且婚姻破裂説到底就是別人的家事,維持海外婚姻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用說是亞洲知名女運動員和台灣軟飯無名小卒了。


 

廣末涼子完全是咎由自取貪迷欲望被媒體發現,成爲公衆針對的對象人氣大跌,何況她本就是過氣女明星,如果想要復出吸引公衆眼球,傳統上要麽拍AV但年紀太大,要麽就是搞偷情故意被媒體發現,被大肆報道吸引眼球提升流量後伺機復出。

 


2024年4月22日 星期一

華人說英語都會犯的毛病你中了幾個


忽略重讀弱讀,導致語言毫無節奏,很多人完全忽視實詞的重讀和虛詞的輕讀,所有的單詞一視同仁,而其實英語裡的虛詞是讀得很輕的,輕到幾乎聽不見。
完全忽視意群的存在,總是試圖一口氣把一個句子說完,造成句子最後就奄奄一息的感覺。英語不是一氣呵成的語言,任何語言都不是,你不是從一句話開始到結束根本不停頓,英語的意群是需要輕微停頓的,要不你用什麼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呢?意群是什麼,可以自行查資料,或者簡單理解為短語吧。


說話聲音過大,語速刻意加快。聲音過大就自然會影響語速,影響交流效率,而刻意加快語速則會造成你自己和對方都不知道你說的什麼。不會調節氣息,說話中間不呼吸,氣息越來越弱,說完比較長的句子就好像要咽氣一樣。其實說話是需要一邊說話一邊呼吸的,可以百度下什麼叫「狗喘氣」,這不是罵人的話,是一種專業的呼吸方式。


說話一字一頓,把漢語的音節讀法帶入了英語的口語當中,忽略了英語單詞的整體性,把單詞讀成了幾個漢字的發音。因為漢字都是單音節,在音節上顯得十分有規律,而英語則雙音節多音節詞很多,但是一個多音節詞是一個整體,很多人按照漢語的單音節讀法,把一個完整的英語單詞讀的七零八落。


把英語單詞詞尾或者音節尾的輔音讀成一個單獨的音節,也就是附加了一個本來不存在的音節,比如把bag讀成類似bægə或者類似「拜歌」的音,而實際上音節尾或者單詞尾的輔音要讀得很短促,有時甚至輕到聽不出來。因為在漢語普通話當中,是不存在由輔音來做音節尾的,因為漢語的輔音後面必須要有母音,而英語當中卻大不一樣。

 

用一個歐音去代替英語當中的dark L的發音,直接把world說成「沃歐的」。這個音叫做舌側音,是氣流從舌頭兩側跑出來的聲音。這個音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放在母音前面,叫做clear L;一種是放在音節的末尾,叫做dark L,在這種情況的時候。不但舌尖要抬起,舌頭的後部也要稍稍向軟齶抬起。這個人通常被中國人用ou來代替了。


前鼻音n發音不充分,英語當中這個音屬於鼻音,會發得比較充分。這就導致國人會把把前鼻音n聽成後鼻音ŋ,比如把chance會被聽成changce,會把dance聽成dangce,會把sun聽成sung,英文裡的前鼻音只是發得更充分一點而已,就把很多人當成了後鼻音。短母音i會被讀成i:或者eifriendly會被讀成friendlaypig會被讀成peeg


把英語的r音讀成漢語的ri的音,漢語的這個音一開始就是摩擦音,而英語這個音叫做近似音,或者無擦通音,英文的術語叫做Post-alveolar Approximant,直譯就是後齒齦近似音,是舌頭抬起但並不接觸牙齦發出的一個兩不像的音,既不像摩擦音又不像母音,可惜接觸的所有發音的書籍上對這一點所述甚少。


用漢語的相似音來代替英語裡面的音,比如把英語的u:讀成漢語的「烏」,把英語的鼻音m讀成漢語的「摸」,把英語的摩擦音f讀成漢語的「佛」。實際上英語中的沒有任何一個可以直接對應於漢語的音。ð和θ分別發成zs,忽略了舌尖的位置。把ʒʃz以及s搞混淆,忽略了舌尖應該放在的位置。


忽略了英語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語調,把漢語的四個聲調生硬地帶入了英語,而忽略了英語是語調語言的現實。英語的單詞在不同的情況下的語調是不一樣的,不像漢語每個字的讀音和聲調都是固定的。英語中很大一部分意義是通過語調來表達的,句子的語調再不同位置的意群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句子採取什麼語調也和說話人的目的和情緒有關,這些都是需要學習者十分重視的東西。


v發成w,忽略了唇齒摩擦音的本質。dr發成漢語拼音的zhuai而不是爆破輔音d和近似音r的合成效果,雖然這個音聽起來的效果很像漢語拼音的zhuai,但是它的發音方式絕對不是這樣的,英美人的嘴巴裡絕對不是通過zhuai合成的一個音。在發tr的音的時候也面臨相類似的問題。

 

努力地想要清晰地發出每一個音,試圖聽清每一個單詞。口齒清晰是好事,但是在英語中過於如此就造成說出的英語帶有濃濃的亞洲口音,同時也造成聽力程度很弱。口齒清晰是由輔音的清晰而體現的,但是很多人傾向於把英語的輔音讀得特別重,這樣就顯得特別聲音,口音特重。因為英語的輔音是非常短促有力的,而不是像漢語的輔音(聲母)那樣發音很長。同時英語的母音也是分為長母音和短母音,長母音發音較長,比較用力,而短母音則相反。


英語當中並不是對於所有的音平均用力的,英語單詞中有輕重音節的區分,而句子當中則有重讀和弱讀單詞的區別。弱讀的音節,弱讀的單詞,弱讀的音,在英語裡幾乎恨不得是哼一下就略過了。所以如果覺得說英語費勁,那麼把一些拗口的地方含糊帶過再試一下。含糊帶過的意思是說有口型,聲音很弱帶過就可以說,用趨近於無的聲音帶過。

 


2024年3月27日 星期三

日本官方公佈的外國人在留數據顯示這個國家的人最多

 


322日,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發布了最新的在留外國人數據。截至202312月,日本的在留外國人數量達到了3,410,992人,創最高記錄。所有的在留外國人裡面,如果按照國籍和地區來排名,毫無疑問中國人的數量「遙遙領先」。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在留外國人有821838人。台灣64663人。越南人有56.5萬,韓國人41萬,菲律賓32.2萬,巴西21.1萬,尼泊爾17.6萬。

 

留的外國人裡面,持有永久居民(永住權)的最多,有891569人;然後是「技能實習」簽證的持有者(藍領工人),有404556人;持「技人國」簽證,也就是白領職員的,有362346人;留學簽證的有34883人。不管是哪一類簽證,毫無疑問的還是中國人的數量「遙遙領先」。據《華人志》近日報導,截至20236月底,一共有324533名中國人拿著日本的永久居民身份。

 

124027名中國人拿著「留學」簽證;有90386名中國人拿著「技人國」簽證;有29142名中國人拿著「技能實習」簽證,有17862名中國人拿著「經營管理」簽證,,台灣人也加到中國人數字裡。多年來,中國人就是日本在留外國人的最大群體。

 

有的日本政客對於中國人在日本快速增長的龐大全體感到擔心。前段時間,日本眾議員議員北神圭朗質問首相岸田為什麼日本政府那麼容易讓中國人移民?他提出中國人正在暴買日本房產,導致年輕人買不起房,而且相比起已開發國家投資移民的費用,日本的經營管理簽證完全是在賤賣,中國人隨便就可以全家移民,這對日本安全也是嚴重挑戰。

 

其實這些官方數字最多只能算參考,在日本居住過的都知道,日本還有龐大沒有身份過期居留的所謂黑戶口,而且國籍來自世界各地,其中包括大量來自非洲和東南亞國家的人口。日本在國籍方面的管理比較寬鬆,很多人通過旅游簽證進入日本后就留了下來。由於日本多年來的老齡化和少子化,日本人出生率不斷下降勞動力缺乏,非法居留的外國人實際上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如果加上這些黑戶口日本的外國人至少是政府公佈的3倍以上。日本政府其實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但根據實際情況對此也只能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中國人其實去日本居留也不算是難事,遠比山長水遠偷渡美國方便,只要以旅游名義到日本留下就是了,聯絡當地華人社團自然會安排生活上的一切所需,而且打工絕不困難生活也不成問題,只要不出境在日本還是相當安全的。

 

從歷史上看日本當年的人口就是這樣形成的,中國大陸躲避戰亂的移民,朝鮮半島的移民,南洋諸島人(類似琉球人,台灣的高山族),再加上少量從南亞流落到日本的佛教徒,還有不少北面的蝦夷人。根據日本古籍《續群書類從》、《大日本史》等史書記載,日本有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姓——大藏氏,是日本的一個古代氏族。由大藏氏持續繁衍,先後誕生了原田氏、秋月氏、波多江氏、三原氏、田尻氏、高橋氏、坂上氏、平野氏、黑木氏等姓氏,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個大藏氏就是東漢劉氏家族的後裔。

 

西晉太康十年(公元289年)漢獻帝的庶出子孫劉阿知帶著兒子劉都賀、舅父趙輿德以及族人劉國鼎、劉濤子、劉鶴明、劉信子等男女一共兩千餘人取道百濟國(屬於今天的朝鮮半島)東渡日本,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家族,當時日本人稱他們為東漢氏。劉阿知死後,被日本人稱為都賀使主。當時的倭國雄略天皇很器重劉都賀,賜姓「直」給劉都賀,於是劉都賀的三個兒子名字都帶直——山木直、志努直、爾波伎直。直姓繼續繁衍發展,陸續演變出忌寸、宿禰、朝臣這幾個姓氏。這些從中國來的劉氏後裔們跟皇室一直保持著很好的關係,不少人在朝中為官,他們的後人中,有人負責管理皇室物品的保存,官職名稱為「大藏」,於是,此人以官職為姓,從此有了大藏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