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在中國近代史上縱橫50多年,地方軍閥,紅軍部隊,日本皇軍,都是他的手下敗將。他在國民黨內是毫無疑問首屈一指人物,不但軍政雙全對國際形勢,有驚人的預見判斷能力。作為軍人強於謀略,而且殺伐決斷毫不手軟。
早年蔣介石就深受孫中山的器重,把黃埔軍校託付給蔣介石,等於欽命他為中華民國最高領袖。要知道當時國民黨風雨飄搖,孫中山身後迫切需要絕對強勢領袖。國民黨最高層都認為,蔣介石為人聰明能力強,胸懷大志手段高明,意志堅強能幹大事。但正如很多相當聰明的人一樣,他本身有很多致命的性格缺點。
蔣介石性格暴躁脾氣大,“娘希匹”好骂人尚在其次,為人自視過高鋒芒畢露,行事孤高任性不聽意見。客觀上說“人生不過百年”,總有“三衰六旺”高低起伏,其實性格無所謂優缺好壞,因為凡事都有利有弊。但是在生命低潮中,所有性格缺點“集體發作”,結果就可能成為“災難性的”。從整個短暫的內戰過程來看,蔣介石無疑經歷了人生最低潮。
蔣介石的內戰軍事戰略沒有錯,當年紅軍也是他多年手下敗將,甚至在內戰失敗後,他都不認為毛澤東有多高明。然而,正由於他以往對付共黨的成功,使得他開戰前就過於自信,輕視對手未開戰先宣聲,“國府三個月內戡亂成功”。忽視了共軍已非當年紅軍,擁有近3百萬正規和非正規武裝,數月內解決問題過於急躁了。
當年對付強大的日本,蔣公處於劣勢重視持久戰,不計較“一城一地得失”,空間換取時間長期消耗,按照他“苦撐待變”戰略,堅持到國際形勢發生變化,內外聯合取得最後勝利。對付共產黨他過於驕傲鄙視對方了,以前手下敗將在蘇聯扶持下,已經形成氣候難於對付,過往的經驗不能完全參照。
他性格堅強忍耐力驚人,在抗戰極端惡劣情況下,苦撐14年飽受各種打擊不動搖。但也由於他本人的固執,整個內戰中的軍事戰略死板缺乏變通,完全按照他個人意願制定。國共軍事力量相差無幾,無非是國軍裝備稍強,最多算是稍勝一籌而已。相同軍力下國軍“全面進攻”不切實際,結果造成顧此失彼,被共軍集中相對優勢兵力,各個擊破一年損兵百萬。
最後不得已改為“重點進攻”華東和陝北,目的是想集中兵力伺機殲敵部份主力,最後還是被共軍避實就虛,最后佔領城市沒有取得實際戰果。試想如果他能從開始就重視對手,先採取“重點進攻”集中兵力優勢,殲滅重點區域的共軍還是很有把握的。相比之他對付日軍注重消滅有生力量,面對共軍反而將幾年前的精要丟失了。
“重點進攻”沒有取得效果,反而使之前“全面進攻”的戰場,只佔領城市交通點線下兵力空虛。共軍再次集中優勢兵力反攻,蔣介石面對如此惡劣情況,還是沒有意識到嚴重性。國民黨高層有識之士建議,從東北撤出20萬主力退守華北,蔣公鑒於東北政經義不願撤退。最後眼看幾十萬部隊,被分割在錦州,長春,瀋陽城市中被各個擊破。
東北丟失共軍南下華北,與華北共軍聯合平津必破。蔣介石再次猶豫不決犯同樣錯誤,寄望能夠僥倖在軍事上取得成功,沒有將華北50萬部隊南撤長江,最後導致華北丟失部隊被收編。丟失東北華北後蔣介石急於挽回敗局,貿然在淮海與共軍展開戰略決戰。當時國軍已經是強弩之末,共軍軍事上佔據優勢。美國杜魯門政府調停內戰不果,放棄支持國民政府軍事禁運。
蘇聯強力援助中共實力強大,國軍丟失東北華北損兵數百萬,軍事壓力下全國經濟崩潰,人民無法生活怨聲載道,無論從哪個角度都不能進行戰略決戰。而應該將主力撤退長江恢復力量,打談結合力求“劃江而治”爭取時間,實行抗戰蔣介石所謂“苦撐待變”戰略。結果蔣介石敗局下失去理智,貿然發動淮海決戰失敗收場。
如此有生力量大部份被消滅,即便有長江天險也無兵力防守,只能兵敗如山倒退守臺灣,中國大陸政權短時間內丟失。如果能夠聽取意見不發動戰略決戰,保住東北華北華東國軍主力,幾百萬抗戰精兵尚存,共軍內戰想勝利不止3年時間。即便丟失東北華北百萬主力後,也可效仿抗戰保存淮海80萬美械主力,退守西南堅持幾年根本不成問題。
要知道50年3月韓戰爆發,美軍直接參戰下很快恢復國府援助,再堅持一年情況就會徹底改觀。內戰國軍迅速失敗有國際國內,經濟政治,軍事情報等各方原因,但蔣介石的性格缺陷,自視過高輕敵急躁,情急下失去理智不聽意見,一意孤行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蔣介石當年又適逢人生低潮運氣太差,最後軍政失敗丟失大陸政權,只得退守海島一隅“英雄氣短”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