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

蔣公丟失大陸之“一次失誤”

蔣介石國共內戰策略,還是“第五次圍剿紅軍”老經驗,當年是“碉堡戰術”逐步緊逼,現在是奪取城市控制點線,形成控制區域後將共軍逼出來。城市無非就是當年的碉堡,公路就是當年連接碉堡的交通線。一旦共軍離開解放區,不但有生力量會被消耗,而且不能得到補充,流竄不久就會被消滅

蔣介石失敗後都沒認為,共軍有何高明之處。當年“碉堡戰術”一年時間,將10萬紅軍趕出根據地成為流寇,最後邊打邊追趕到西北窮鄉僻壤,不是“西安事變”紅軍早被消滅了。當時國軍強大50多萬中央軍,再加地方軍閥部隊數十萬,集全國之力對付紅軍不難

問題是當年中央紅軍,地不過江西兵不過十萬,現在共軍發展到有主力部隊2百萬,地方部隊1百萬之眾,已非當年“吳下阿蒙”。多年來共軍長於遊擊流竄成性,並不注重城市固定陣線防守,所謂“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分散集結遊擊戰結合運動戰,注重消滅敵方力量重攻輕守。

國軍經過抗戰消耗精銳盡失,犧牲戰力最強3百萬部隊,戰后所剩兵力不過2百萬。國共實力對等並不懸殊,頂多國軍稍勝一籌而已如此情況下國軍沒有絕對優勢,所謂“全面進攻”就不切實際了。蔣介石戰略基本正確,但執行起來次序有誤,重點不應該放在佔領解放區,而是殲滅解放區內的敵人。

國軍開始“全面進攻”,齊頭並進攻擊各路共軍。后者放棄控制區收縮兵力,擊中相對優勢兵力,逐次消滅國軍有生力量,在局部上多打少殲滅戰。一年造成國軍百萬損失,並得到大量繳獲補充越戰越強。“全面進攻”國軍空占數十座城市,還要各地分兵幾十萬防守,削弱進攻部隊力量得不償失

“全面進攻”慘敗後,蔣介石才務實改為“重點進攻”,集中主力進攻陝北和華東解放區不再重視攻城掠地,而是尋機殲滅共軍主力。共軍仍然避實就虛靈活機動,經數個月消耗,國軍雖佔沂蒙解放區,卻遭遇極大傷亡失去進攻能力陝北國軍空佔城鎮,農村仍為共軍天下,重點進攻收效甚微

更為惡劣的是“重點進攻”,國軍集中力量用兵華北,造成其他區域兵力空虛,解放軍得以在“重點以外”主動進攻此時國際局勢對國民政府也不利,蘇聯對中共強力補充,美國政府反而切斷外援,國府內外失據無以為繼。此時如能調整戰略“打談結合”,爭取時間恢復力量,調整部署收縮防線打持久戰,應該說仍有生機。

然而蔣介石居然再次判斷失誤,打算畢其功於一役與共軍戰略決戰,導致“三大戰役”倉促發生。“遼沈戰役”共軍“東野”54個師70萬人兵力,控制東北97%的土地86%的人口。國軍僅有44個師和地方保安隊約55萬人,被分割壓縮在瀋陽、長春、錦州三地城市內,孤軍包圍後勤斷絕必敗無疑。丟失東北華北兵臨城下,東北華北共軍會合圍困平津,最後必然是國軍失敗收場。

國軍有識之士曾建議,將東北華北國軍主力,南撤黃河以南長江以北,集中2百萬主力優勢,先打劉伯承粟裕60萬大軍,就是“先打淮海戰役”,然後再對付林彪南下。抵擋不住也可南撤長江,依靠百萬主力兵“劃江而治”。然而各種原因下沒有採用,最終東北孤軍50萬覆滅東北淪陷平津國軍不從塘沽海撤南方,而是留守平津坐以待斃,最終天津滅北平降,53萬大軍被消滅華北淪陷

“淮海戰役”國軍有80萬解放軍60萬,實則黃維兵團十幾萬大軍遠在華中,開到時戰役接近尾聲沒發揮作用。開戰後共諜作祟再失幾萬主力,國軍屢敗戰鬥力下降,解放軍各方面佔絕對優勢。蔣介石急於挽回頹勢爭取國際支援,居然孤注一擲拿黨國命運賭博,戰敗后結果可想而知。 

“三大戰役”國軍大部有生力量覆滅,再有長江天險也無力防守,“劃江而治”更無從談起,敗退臺灣是必然的國軍在抗戰中不計較城池得失,空間換時間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到了解放戰爭自己卻變成“日軍”,未開戰就宣稱3個月消滅共軍主力,此與日寇3個月滅亡中國異曲同工。蔣公多年剿共得心應手,雖有優勢卻太輕敵了。

即使初期國軍失敗,中期不能扭轉戰局,也應絕對避免戰略決戰,保存軍隊有生力量是決定因素。採取當年對付日軍那套,儘量爭取時間恢復力量,至少也能夠“南北朝”,再次“苦撐待變”將戰爭拖延。1950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重新全力援助國府,美軍直接在朝鮮參戰。

只要國軍能夠再堅持1年,局面就會大為改觀,可惜歷史不能重演,而且就差那麼一點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