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變”的前因是“黃橋之戰”,後果是“國共合作”基本結束。1938年1月新四軍成立,有4個遊擊支隊1萬多人。這些都是經過多年遊擊戰,僅剩的紅軍老兵戰鬥力還是可以的。
蔣介石對新四軍還是很支持,“皖南事變”前新四軍每月軍費25萬元,中央軍甲等野戰師月費不過20萬元。武器裝備也沒少給,僅1938年6月28日,新四軍葉挺要輕機槍1百挺重機槍20挺,蔣介石都批示發放。新四軍開赴前線後,蔣還提供當地庫存物資,反正絕對不存在“歧視刁難”一說,當然這一點很少有人提及。
新四軍1938年1月編入“第3戰區序列”長官為顧祝同。新四軍被允許在江蘇省南部區域作戰,安徽省南部“雲嶺鎮”為總部。早在1938年5月4日,毛澤東發給項英《五四指示》,“新四軍應該利用日軍進攻正面、後方空虛的時機,首先遵從國民黨的命令,開到他們指定的區域中去;然後就要衝破國民黨政府“畫地為牢”限定,進一步東進北上,向蘇中蘇北發展”。
蘇南新四軍劃定區域面積不小。比如,新四軍第1支隊和第2支隊的區域是長江南蕪湖東,高淳溧水金壇北丹陽以西,東西1百多公里南北60多公里區域發展。大約是蘇南面積的1/2,地區人口百萬以上夠大了,這還是一個支隊的防區,其他支隊面積也差不多。所以,新四軍有足夠的活動范圍。
國軍慣例各部嚴守防區,隨意越界屬於叛變。當時,1938年前後抗日情緒高漲,項英也注意避免和國民黨衝突,但也沒放慢新四軍擴展的腳步,1938年3月,項英主動向中央提出,立即開展“江北工作”。客觀說“華中”是國民政府核心區域,有國民政府完備地方政府存在,還有國軍強大的敵後武裝力量,新四軍想硬來不可能。
項英在第1,2支隊開入遊擊區後,私下建立了自己的政權。至於蘇南的對敵作戰,“滬甯杭”駐守日偽重兵,新四軍根本不敢惹事。1938年6月著名的“韋崗伏擊戰”斃傷日軍21人而已。直到新四軍離開蘇南,都沒打過像樣的仗,“反掃蕩”無非是敵人來了逃跑,就算這樣的小仗也沒幾次。
到了1939年1月,新四軍兵力翻倍增加到8千人,自然不老實要擴大地盤,具體來講無非是“東進和北上”。地理上東進“蘇錫常滬”簡單,北上“蘇北蘇中”過長江很難。新四軍劃定區域在丹陽以西,如果向東屬於違抗軍令。當時新四軍上下都有些疑惑猶豫,毛澤東朱德派周恩來親自去統一思想。
1939年2月底,周恩來制定“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其實項英已經開始動作,1939年4月新四軍開入,無錫,蘇州,常熟,江陰,太倉,侵入友軍地盤。1939年4月,新四軍北進控制“揚中”。這裡不是新四軍防區,為此將部隊,改稱“江南抗日義勇軍第2路軍”,“葉飛”改名為“葉琛”真想得出來。
到了1939年7月,此部新四軍已進入上海近郊嘉定和青浦,深入友軍控制區2百多公里。“東進”的同時還“南下”,1939年夏1支隊一部滲透太湖進入“浙北”。國民政府很快就發現原來是新四軍,“三戰區”多次命其返回無效。至於對日作戰別想依靠新四軍,1939年日軍大舉進攻皖南,命令新四軍一支隊接替國軍108師,擔任蕪湖以東水陽一線防禦。陳毅到冷欣處大吵三天一兵不發。
1939年9月,新四軍和“忠義救國軍”,在江陰馬鎮附近激烈衝突,后者在蘇南多年勢大,八年抗戰中“滬甯杭”主要敵後武裝力量。新四軍“江抗”小負司令吳焜戰死。佔領揚中和挺進東部後,國民政府各種批評驟至。“東進”不利下10月新四軍撤回揚中,忠義救國軍也後撤,11月後新四軍再次進入,雙方陷入膠著狀態。
東進雖有進展但此處日偽軍近20萬,忠義救國軍實力也很強,新四軍很難站住腳。新四軍向南大發展也不可能,南面浙閩贛國軍主力部隊多,薛嶽駐守江西有十多萬中央軍,當年曾把紅軍打得抱頭鼠竄。即便能夠滲透進去,面對日軍新四軍更慫了。最終也就江蘇省“中部和北部”可擴張。
1939年12月中旬,劉少奇確定爭奪“蘇北蘇中”戰略。對此蔣介石也很清楚,在1939年11月1日的日記寫道:共黨只跋扈囂張,全無國家民族觀念,只知趁機擴張勢力,今後必益加甚。叛亂之期,當不在遠。江蘇省南部富裕,中部普通,北部很窮。
日軍鑒於“蘇南”重大政濟意義,在此處駐守重兵,“蘇中”日軍不多,集中揚州,高郵,泰州一帶。主要是日軍獨立混成12旅團,兵力3千多還有偽軍5千人,對手是韓德勤的89軍1萬多人。“蘇北”太窮日軍根本沒派兵,只有1個師團在徐州針對蘇魯皖交界,此處國軍多日軍常年不能動。
“蘇中蘇北”日軍國軍少,成為新四軍垂涎之地。此處的國軍是蘇魯戰區副司令,兼任江蘇省主席韓德勤,韓部兵力有限主要是李守維89軍,主要成份是部份西北軍,還有江蘇保安團結合的雜牌。韓德勤本人是堅決抗日的,這一點即使新四軍也不質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