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香港消費者委員會《選擇》月刊進行了啤酒測評,檢測出「哈爾濱麥道啤酒」存在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又稱嘔吐毒素,下稱DON),檢出量為每公斤26微克,其餘樣本未有檢出黴菌毒素。對此,哈爾濱麥道啤酒廠商回應稱:該公司從未將檢測的產品出口到香港以及銷售。該產品一直以來只在內地生產及銷售,而該產品的整個生產及銷售過程均符合內地相關法律法規。
香港「消協委」經常搞各種產品測評。消委會分別從超市、百貨公司、零售店購買了30款預先包裝罐裝或支裝啤酒樣本,包括青島啤酒、哈爾濱啤酒、雪花啤酒、嘉士伯、麒麟啤酒、藍冰等品牌,對其營養價值、安全和品質進行了測試。測試發現,30款啤酒樣本均檢出不同種類和含量的生物胺,其中2款檢出的生物胺含量相對較高,此外還有1款樣本被檢測出含有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檢出量為每公斤26微克。這款樣本是哈爾濱麥道啤酒。隨後,媒體就此採訪了哈爾濱麥道啤酒廠商。哈爾濱啤酒現為百威中國旗下啤酒品牌。
百威中國曾用名「百威英博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其相關子公司在香港分拆上市,即百威亞太。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是屬單端孢黴烯族化合物,由於可以引起豬的嘔吐而得名。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它在3類可能致癌物清單中。對於人體而言,當人攝入了被嘔吐毒素污染的食物後,會導致厭食、嘔吐、腹瀉、發燒、站立不穩、反應遲鈍等急性中毒症狀,嚴重時損害造血系統造成死亡。據媒體猜測,DON常見於玉米、大麥、小麥等穀物及其製品。大麥、玉米等穀物都是生產啤酒的主要原料,因此其有出現在啤酒中的可能性。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表示,參考FAO/WHO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就DON的建議,若以體重為60公斤的成年人計算,一日內飲4罐檢出DON的樣本(哈爾濱)仍屬安全水準之內。按照這個說法,喝5瓶是不是就有風險了呢?4月18日,百威啤酒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哈爾濱啤酒麥道樣本中DON的檢測含量(26μg/kg,即0.026ppm)遠低於國家標準(穀物及其製品)(1000μg/kg,即1ppm),也遠低於國際權威食品安全機構的相關上限標準(低於<1ppm,即1000up/kg)——注意這一段也很重要。
除了哈爾濱啤酒,其他國內銷售的啤酒,難道都不含這種毒素?既然符合內地的標準,既然都要用糧食釀造,既然哈爾濱啤酒可以在內地銷售,其他品牌憑什麼就沒有?即使青島、雪花包括嘉士伯都沒有檢出,問題是此次抽檢的產品是在港銷售品,執行的肯定澤是香港標準。所有產品特別是食品類的產品進入香港銷售,必須嚴格執行「港標」,而且檢測非常嚴格,懲罰措施嚴厲。實際上,哈爾濱啤酒的回應確實沒問題,只是道出了一個殘酷事實。儘管含有嘔吐毒素,但確實符合國家標準。
所以在檢測報告中,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並未指出該款啤酒不合格,只是對其長期攝入的健康風險進行了概率預測。但國家標準中缺乏其在酒類產品中的限量,所以就導致哈爾濱啤酒可能不符合其他地區的標準。另據媒體報導,目前,國標GB2761-2017對於DON在啤酒等酒類飲品中的限量,並無單獨要求,僅有上述針對「穀物及其製品」這一食品大類的限制。按照檔定義,屬於「穀物及其製品」的全是未加工、半加工的玉米、大麥、小麥等食品或製品,並無酒類飲品。
也就是說對啤酒成品,並沒有這一類的檢測。說白了就是啤酒裡含有這種毒素也不會知道。最後再說一件看似不相關,但很能說明問題的事兒。這幾年,有關國產啤酒大多數都添加利尿劑的消息從未間斷。儘管各大廠商極力否認,但有關報導也早有披露。據2017年9月《遼瀋晚報》的一篇報導提到:一位40多歲的男人每天喝幾瓶啤酒,喝出了滿頭白髮。報導中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盧秉久教授作為肝病專家表示:現在市場上的很多啤酒利尿劑含量較大,一個健康的成年人飲用一瓶啤酒後,大約會排出兩瓶啤酒量的尿液,這樣使得體內水分大量流失,反而導致營養失調,對於身體很有危害。但至今,啤酒中是否添加了利尿劑?未查到有官方說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