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稱正在與中國商談關稅問題進展良好,並且接到了對方最高領導人的電話,雙方很快會達成協議,然而中方外交部對此完全否認。從實際情況看雖然特朗普態度軟化,但中方已經決定採取國家戰略對抗美國貿易戰,何況特朗普反復無常毫無信用可言。上次特朗普發動貿易戰雖然不是僅針對中國,但是雙方的對抗異常激烈,中方不但最後撕毀了簽署的協議,完全不履行美國提出的各項貿易約定,還發動疫情戰將特朗普趕下臺。既然當年有如此決心,又怎麽會對這次的貿易打壓低頭。
中方最高層自上臺後一直採取敵視西方,與美國對抗到底的姿態爭取世界老大地位,雖然這種策略與經歷了40年的改革開放國策相違背,既得不到國際認同也激發了國內的反對聲音,導致中國內憂外困經濟凋敝民怨沸騰,甚至影響到最高領導人的權力,但特朗普再次上臺引發新一輪更嚴厲的貿易戰,反而證明瞭一直以來與美國對抗的正確性,“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與其被圍堵打壓失去政權,還不如鬥爭到底成爲真正的“國際貿易捍衛者”。中國所有智庫都在近期的報告中認爲,特朗普的對外貿易政策所引發的關稅戰,最後必將以美國的徹底失敗而告終,因此需要把握歷史機遇。所以,中國採取的是國家戰略,並非特朗普的個人意志,貿易關稅戰不會短時間結束。
疫情期間中國封控3年,特別是在俄烏戰爭開打後,將沿海城市完全封鎖一個多月,真正目的原本是策應俄羅斯,中俄約定是在俄國突襲烏克蘭基輔成功後,中方立刻發動對台灣的攻擊,爲了應對美日的軍事壓力,因此封鎖沿海主要經濟城市,中方認爲解決台灣問題一個多月時間足夠,當大局已定後再展開對歐美的妥協。所謂全面封控限制人民生活和自由,再利用高科技手段徹底監控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採用這種戰時體制來對抗未來美國的打壓,如果美國與中國徹底切割最後導致戰爭,中國已經做好了進行全面準備,並且完成了預演和各項調試。
全方位貿易戰與美國對抗,最終導致經濟凋敝民生困苦,企業倒閉大量失業引發社會動蕩,最多就是採用戰時體制全民監管,專制獨裁體制對於掌控國家有先天優勢。中國早已經準備好了與美國打長期貿易戰,時間最少1-2年甚至可以更長,並且不排除軍事熱戰手段。正如歐美在俄烏戰爭上所採取的戰略,不求短時間全面勝利,而是長期消耗對方實力。相反美國卻完全沒有做出任何準備,現在雖然暫緩了對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稅3個月,中國成了衆矢之的承擔了最大壓力,特朗普打算先解決中國問題,但如果問題解決不了,其他國家必然也會效仿,中國作爲反美領袖也會被其他國家所拉攏用來制衡美國。
如果中國打贏則會動搖美國世界霸主的地位,真正有經濟實力的歐盟日韓等,不但與中方有緊密的經濟聯係,而且對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不滿,美國的關稅政策在全世界都不受歡迎,只是迫於壓力退讓而已。全球化在冷戰後已經擴展了數十年之久,各方都有收益並不是幾句威脅和加多少關稅可以解決的,這需要重塑全球貿易體系。與中國經濟全面脫鈎製造業撤離,也需要先培養替代者。現在,美國斷絕中國商品的影響尚未顯現,大約在夏季消費高峰期就會反應在商品供應和物價上,拜登下臺是因爲沒有控制好通脹,特朗普也將面臨同樣問題。美國人民對於黨派之爭沒有興趣只關心日常生活。至於所謂製造業回歸,民衆認爲對於國家有利,但回到工廠根本不可能。
美國除了生產美元不生產任何東西,美國要做的就是維護美元的特權,如果失去了美元的國際地位,就意味著末日的到來。中美貿易戰最終會令中國元氣大傷,幾十年改革開放成果毀於一旦,但美國也會深受其害走向衰亡。所以現在對於美國來説,最需要做的是阻止特朗普的倒行逆施,趁現在時日尚早儘快回到以往的經貿路綫,對此按照美國傳統應該不惜採取特殊手段。專制的競爭對手應該懲罰但需要循序漸進,聯合盟友做好準備長期消耗打壓。中美貿易占到全球的4成,問題處理不好全世界都受害。對於美國來講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特朗普本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