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貿易戰如同是瘋子和傻子的戰爭,瘋子隨心所欲亂打,傻子不知所以硬扛,最後的結果自然是兩敗俱傷,勝負就看誰先倒下,雙方都沒有所謂優勢可言,就看誰能夠蠻橫死撐到底。
全球化製造業轉移是美國二戰後的國策,實行行已經70多年,製造業從本土轉向日本,再到亞洲四小龍,然後是中國。可以說始作俑者就是美國,中國的製造業絕對優勢就是美國打造的,現在突然走向保守希望通過政治手段,迫使製造業業回歸不是不可能,但從現在的客觀條件看,無論從勞工,技術,成本,規模,物流,資源,供應鏈,原材料,基礎設施等等,無論任何方面美國都不具備重塑產業的條件。美國自二戰後已逐步不生產任何東西,只生產美元,美國在國際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前提就是美元的穩定。生產美元才是最具成本效益的製造業,其他任何行業都無法取代。美國必須先花費數十年重新打造製造業平臺,否則任何試圖改變現狀的嘗試都將失敗,即便是現在出現了一位瘋狂的總統。
中國是以政治優先的國家,只要能夠維護統治執政黨不會考慮任何代價,即便回歸封閉的毛時代,甚至發展成朝鮮金正恩模式也在所不惜,否則失去政權就意味著人頭落地被清算,因此無論是在國內國際事務上,一旦觸及底綫必然鬥爭到底不容妥協,不會顧及任何程度的關稅打壓,至於付出多少代價是忽略不計的。即便整體出口失去1/3,相比與經濟崩潰的文革後年代簡直不值一提。而且中國針對更高程度的貿易戰已經準備多年了,所謂的3年封控全國閉鎖,其實就是戰時體制的預演,面對貿易戰最多就是再次封控,最壞就是重回文革經濟。
況且還有很多特殊選項可以重啓,疫情戰可以再次開打,總統槍擊事件可以再精準,人民幣可以無限制大幅貶值,他國的貨幣交換協議可以重簽,可以完全取消進口關稅,對台灣發動軍事行動,支持朝鮮進攻韓國,攻擊冲繩的美軍基地,在中東,中亞,南美發動恐怖攻擊等等,這些選項近年都已經發生過,只是程度尚不算激烈,背後的大金主和操縱囯都是同一國,歷史上的關稅貿易戰最後都發展成熱戰,4年任期的特朗普根本沒有能力應付第三次世界大戰。他只是一個蹩腳的商人蘇聯間諜,發動全球貿易戰的目的是幫助俄羅斯轉移視綫,不再成爲發動戰爭的衆矢之的。其次是為特朗普家族撈取經濟利益,所謂關稅政策的反復,無非就是爲了從金融暗箱操控中獲取利益,還有滿足隱藏在他背後暗黑勢力的貪欲和胃口。
現在的問題是中國是否能夠堅持到最後,如果不惜代價打到底失敗的機率很小,特朗普雖然暫緩了對其他國家的貿易行動,中國成了唯一攻擊的目標,但只要中國問題解決後仍會針對其他國家,而且從公開幫助俄羅斯解散北約中,歐洲已經失去對特朗普政府的信任,其他國家在今後的對美貿易中要放棄逆差不能賺錢,那國際貿易本身還有何意義,按照特朗普的要求還要將對美貿易中的所有利潤退還,如此美國就成了被剔除的反制對象。而與美國戰鬥到底的中國則,居然還真成了世界貿易的所謂捍衛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