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政部說今年減稅降費目標為2萬億,不是政府願意減稅,而是經濟不好企業和個人收入減少收不到稅。今年頭8個月,中國稅收收入同比首次出現負增長,其中個人所得稅跌幅更超過3成。中國媒體形容稅收收入下滑十分罕見,主要是大規模減稅導致企業負擔,減輕激發了市場活力,有助於經濟健康穩定。
中國上市企業經營利潤資料顯示,在上半年有46%企業盈利減少甚至虧損。稅收大幅減少並不尋常,配合其他經濟資料看,稅收減少跟經濟衰弱關係更大。事實上除了汽車和零售等行業不景氣持續,以往支持著經濟的房地產行業利潤增長也無以為繼。
政府宣傳的所謂“減稅降費”名不副實,因為總體來說直接稅收收入下降,表明實體經濟各方面並不理想稅基在減少,官方稱這是減稅取得的成果你懂的。稅收收入下滑的同時,去年同期還是負增長的非稅收入,卻出現了意外的正增長,增幅超過27%達到1.99萬億元。
財政部門對外歸功於中央和地方當局積極挖掘潛力,多管道盤活國有資源資產增加收入。所謂的非稅收入主要來自國企,這對於效率本已低下的國企構成沉重負擔。稅收本身取決於產業良性和優化的配置,但支撐國企的是行業壟斷地位,從國企擠一些非稅收入出來,這並不是可持續的動作。
除了國企當局也把手伸向其他行業,比如對其他形式的經濟體進行稅務的稽查,包括對藝人和明星進行稅務方面的稽查。實際情況是今年上半年全國各省市稅收全部負增長,除上海有0.1%的增幅其他全部都是赤字,上海的所謂增長無非也是計算方式造成。
現在貿易戰下外資撤離,人民幣貶值導致資本外流,製造業衰退實體經濟遭打壓,企業利潤下降虧損破產失業率上升,稅收自然下降錢收不上來了。失業率從表面上看沒有變動的原因,主要是中國失業率只計算城市,農村戶口都算“全就業”,所以看起來永遠都只有5%左右,當然還有政府的一支筆隨便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