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從90年代中後期開始衰落,無論產量和票房都極度萎縮,發展到現在早已無已為繼,東方好萊塢的盛況不再。造成香港電影短時間內衰敗的原因很多,97回歸後香港經濟經歷了長期的低迷,為了迎合大陸市場放棄本土化風格,港產片粗制濫造跟拍成風,法治不健全盜版猖獗等,種種原因下香港電影逐漸沒落。
上世紀90年代初,仍然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不少製作公司只圖眼前票房利益,電影品質粗製濫造,演員為趕戲疲於奔命,拍攝不認真應付了事。當年一部電影經常半個月完成,沒有劇本故事大綱,全靠臨場“度橋”發揮,經常是拍到哪理算哪裡,演員在拍攝前才能拿到,一張纸寫著幾行字的內容情節,行內稱之為“飛紙仔”。無論哪一類型影片獲得成功,各電影公司紛紛翻拍,經常是同類型警匪,僵屍,賭博,愛情,江湖等類似題材,跟風模仿同時間充斥市場,使得觀眾很快產生審美疲勞失去興趣。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演員片約多是很尋常的事。電影人吳思遠說,那時候拍電影就講一個‘快’字,每天分分秒秒地趕時間,往往連續工作一整天,都不能休息。當時香港一部電影,通常2-3個月就要製作完成,演員檔期也相當緊張。雖然,香港影星片約多,演出機會多磨練了演技,但許多演員為賺錢而大量接戲,對電影本身並不關注。演員同時接好幾部電影,拍攝斷斷續續不能專心,自然效果不好。影片粗製濫造成风,制作长期不認真之下,最后導致了整體行業的衰落。
香港電影過往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多元化發展,但在九十年代激烈競爭中,香港電影類型變得狹窄,題材難以推陳出新。上世紀80年代是香港電影,新老交替的重要時期,各類電影百花齊放,展現出難得的繁榮局面,不斷造就票房神話。在這段時期香港電影導演編劇演員,人才輩出源源不斷。電影圈創作自由,像徐克,許鞍華等導演,在電視圈打拼磨練多年後,吸收新鮮元素投入電影創作,開創香港電影新浪潮。徐克的的功夫片,王晶的喜劇,吳宇森的英雄片,林嶺東的警匪片等都掀起熱潮。許鞍華和爾冬升的愛情和市井題材影片,又將文藝片推向另一高峰。
進入上世紀90年代,香港電影進入空前繁盛的黃金時代。周星馳“無厘頭”喜劇,自成一派獨具風騷。周星馳更是憑藉《唐伯虎點秋香》,《大話西遊》,《食神》等影片,奠定了喜劇之王的地位。徐克的《黃飛鴻》系列,重新詮釋了黃飛鴻的形象,融入中西文化交匯之中。王家衛以《阿飛正傳》,《花樣年華》,《東邪西毒》等作品,打破了傳統電影的敘事手法。劉鎮偉,王晶等則是喜劇,武俠,賭片,動作等各種類型電影,无所不通的全才,《逃学威龍》,《賭神》,《賭聖》系列,至今仍是百看不厌。
九十年代香港電影人材,逐步被好萊塢吸收,吳宇森,周潤發,成龍,李連傑等紛往好萊塢發展。中坚電影人才流失,新鮮血液又難以及時補充,很多有才華的導演得不到機會,香港電影過度看重票房,再加上盜版猖獗,一部電影不成功,投資方不會再給任何機會,新人缺少鍛煉成長的環境。隨著香港電影的衰落及內地與香港電影的合作興起,越來越多的香港電影人選擇北上拍片。陳可辛,彭浩翔,黃百鳴等,更將電影工作室遷至內地,甚至一直堅守香港的杜琪峰,也以《單身男女》進軍內地。近幾年比較有影響力的《葉問》,《十月圍城》等,都是中港合資拍攝的影片。
香港之所以能成為東方好萊塢,成為最世界影響力的電影文化发源地之一,主要是香港電影有自身獨到的風格和美學。為了迎合內地市場而捨棄原有風格,沒有本土特色的香港電影,根本就不能算港產片。事實上全世界觀眾想看的還是香港人拍的關於香港的本土電影,而不是香港人拍的大陸電影。本地因素已經式微,在香港人拍攝的電影裡,原來港產片的元素,已經完全看不到。內地和香港地區的文化差異,合作拍片反而制約了香港電影的發展。為了迎合內地觀眾的口味,導演編劇演員的發揮都受到限制。
由於對內地情況不解,對很多內容題材很難把握精准,想要在不同地域文化中尋找平衡点,實在是談何容易。合作拍片發展香港本土電影被弱化,很多香港導演認為香港市場有限,已经不可能只拍香港风格的影片。但是,香港電影人北上後,由於不熟悉大陸的電影製作,拍了不少水準低劣的爛片。香港導演蔣國權執導的《異度公寓》,張海靖拍攝的《異空危情》,被稱為“爛片奇葩”,影片完全就是胡編亂拍。《唐伯虎點秋香2》,《龍鳳店》等中小成本電影,全被都认为是品质低劣的垃圾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