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陳毅為何58年要粟裕去“吃屎”

 
粟裕在1958年反軍事教條化中蒙冤,罪名是一貫反領導,資產階級個人主義,向黨和國防部要權,爭奪軍隊的領導權,向蘇軍告洋狀等。指責粟裕與彭德懷,聶榮臻,陳毅三位元帥,長期以來搞不好關係。陳毅公開表態,“粟裕同志勇敢吃屎的態度很好,以前我對粟裕同志不敢吃屎的態度很不滿意。現在他已經當著大家的面吃屎了,我表示歡迎,我現在對粟裕同志沒有意見了。”

 

 

批判會議由鄧小平主持,粟裕檢討8次都不能通過,最後受到威脅如果態度再不端正,不承認所犯錯誤,他的問題將以敵我矛盾論處。粟裕只得承認強加給他的所有罪名,甚至把“資產階級野心家”的帽子都戴到頭上。為此粟含淚提及他曾“三次讓帥”,當事人陳毅馬上出來定調“這正說明你粟裕陰嘛”,這下粟裕就更倒黴了。總算毛澤東鑒於粟裕的軍事才能,以及在解放戰爭中的功勞,網開一面保他過關。

 

 

後來有御用文人解釋說,這是陳毅為粟裕開脫,表示粟裕認罪態度好,可以過關云云。當時粟裕的罪名,得罪人的級別,難道是陳毅幾句粗話,就能夠保住的。經本人研究,陳毅出言讓粟裕“吃屎”,完全發自內心,總算出了他十幾年來,憋悶在心中的一口惡氣。陳毅從194311月起,直到抗戰結束後的1946年中,他一直在延安總部,整風運動參加不少,軍事行動完全沒有。直到了19461月,鑒於當時的形勢,他在整風運動中的表現,他已經徹底臣服于毛,蟄居中央多年的陳毅時來運轉,以中央委員的身份,從後方延安調到前方山東,擔任新四軍軍長,兼山東軍區司令員,山東野戰軍司令員,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可謂風頭一時無兩。

 

 

其實,陳毅早在19411月至4311月,代理過新四軍軍長一職,但當時他與兩任政委,劉少奇和饒漱石,關係十分緊張。陳毅遂被召回中央,軍長一職被張雲逸取代,直到抗戰結束。劉饒對陳毅評價都不高,但對粟裕卻非常讚賞。饒在工作上向來大力支持粟裕,對他的軍事才華很欣賞,稱粟是模範布爾什維克。饒與陳毅是冤家對頭,1943年借“黃花塘事件”批陳,將他趕出了新四軍。48年,陳又一次被調離華野,由粟裕取而代之,劉饒都非常支持,也是幕後主使之一。劉少奇覺得陳毅能力有限,“陳毅在山東很多有能力的幹部,他沒有充分利用起來,很多事情他攬在自己一個人身上,結果這些事情也沒有做好。”

 

 

此番身兼四職於一身,陳毅來到山東,“新官上任,司令將兵”,陳毅欲在華東大展拳腳。陳毅算政工幹部出身,曾在中央蘇區擔任過江西軍區司令,但沒從事過軍事工作,主要負責軍區建設。中央紅軍長征後,陳因傷留在當地,職務也不高,中央留守處主任。三年遊擊時期,中央分局書記項英,躲在贛南廣東交界的小山上。名義上項英統一指揮南方所有紅軍,實際上一無所為。連電臺也沒有,與中央和各地紅軍皆無聯繫。陳毅當時就是與他一起的十幾個人之一,除寫了他詩作中比較著名的《梅嶺三章》外,也無任何作為可言。

 

 

1946年,粟裕在蘇中以少勝多,3萬部隊對抗國民黨12萬,出奇制勝連敗強敵,蘇中“七戰七捷”,還將海安之敵包圍,部隊提前進入休整。毛對之大為讚賞,不但通令嘉獎,還號召其他部隊向粟學習。此時,陳毅急切感到不打幾個勝仗,改變一下淮北的局面,無法向中央交待。陳毅鑒於國民黨主力15個團,沿隴海線兩側進攻,陳雖有22個團部隊,但在數量上形成不了優勢,欲將主力轉至靈壁,泗縣,消滅桂系第723個團,然後轉出津浦路,攻擊宿蚌一線。理由是桂系4個團,分別駐防五河,靈壁,泗縣三處,而且互相間隔大,有七八十裡之遙,陳部隊數量占絕對優勢,可以一舉殲滅。

 

 

華中分局鄧子恢,張鼎丞在蘇中與桂系部隊交手多年,感覺以陳的力量,很難將戰鬥力極強的白崇禧部隊聚殲,還是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先打蔣軍。官司打到中央毛澤東那裡,毛834日多次來電,主張先打有把握之敵,不宜先打桂系第7軍,“凡只能擊潰不能殲滅之仗不要打,只要主力在手總有機會殲敵,過於急躁之意見並不恰當。”“你們手上有5萬機動兵力,只要有耐性不性急,總可找到各個殲敵之機會。”陳毅哪裡聽得進去,眼前22個團打桂系第72個團,基本是手拿把攥。“我決心消滅桂系在泗縣2個團,並調動其增援部隊,逐次消滅其2-3個團,以定午夜攻泗縣不再變。”

 

 

82日,陳毅和宋時輪已經下達,攻擊泗縣的命令,“陳毅軍長袖中的小老虎”8師及93個主力團主攻,7師和2縱負責打援,總攻發起時間87日午夜。1946年夏,暴雨山洪,8師師長何以祥,政委丁秋生來到泗縣城外,觀察完地形後,心裡涼了半截。連日暴雨,河流氾濫,泗縣周圍5條大河環繞,周圍是湖沼開闊地,城外壕溝深過5丈,寬有3丈多。而且,城防堅固,四角有炮樓,城牆每隔百米有重火力點。打這種攻堅戰,沒炮兵支援不行,可炮兵因大水,根本上不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8師還是發起攻擊,一度攻入城內,立腳未穩又被敵人反出來,與守敵打成拉鋸。

 

 

88日,宋時輪到泗縣前線指揮,陳毅命令“今夜如已總攻,望堅決打,如今夜不能總攻應後撤。”8師苦戰一整天傷亡過大,已無戰鬥力,92縱增援部隊,又因大水過不來。89日,7縱與敵五河增援部隊交火,主攻部隊仍在與敵拼消耗,戰機已逝,敵增援上來,結果只得撤退。泗縣沒打下來,8師傷亡2400多人,不得不撤出淮北,退到淮海分區休整。桂系3個團戰鬥再強,怎麼能夠抵擋22個團的進攻,原因是陳毅主攻泗縣只用了6個團,並且還抽調其中一部,負責掃清外圍,攻擊沒有形成優勢兵力。

 

 

本人認為最重要是戰前只考慮對方僅有2個團的兵力,实际打起来是3个团的编制。沒有考慮山洪暴雨,地形守備,炮兵支援等各方面的因素,盲目發動進攻。特別是8日,打成膠著時,沒有能夠下最後最大決心。既然雙方都在拼消耗,要麼出動全部兵力,畢其功於一役,堅決打下泗縣,部隊當時已經部份突入城防。要麼收攏部隊及時撤出,減少傷亡來日再戰。陳卻發出個模棱兩可的命令。“能攻則攻之,不能則撤之”,如此,前線指揮員如何下決心指揮,到底是進攻還是撤退。

 

 

829日,毛來電“你率主力應在睢寧以東地區待機,仿粟裕辦法,集中主力殲敵一部,如此長保高度士氣,紀律亦可改善。”,“每次殲敵一團一旅,打56次即可造成有利局勢。”陳老總早已被打得有點後怕了,此時消極避戰以保實力。集中優勢兵力殲敵一部,22個團打2個團,兵力那麼集中都沒打下來。毛又來電催促,“9月正是作戰時機,劉鄧軍中原軍,均希望你軍配合。此時不打,敵占地愈多,威風愈大,我士氣民氣均將受損,故必須尋機作戰,滅敵人威風,長自己志氣。”陳毅仍沒表明態度,毛也考慮到陳的確軍事上不行,遂提出中央派徐向前來山東,負責軍事方面的工作。

 

 

陳毅終於感到問題的嚴重性,當即表示歡迎,然後決定在徐來之前,打幾個漂亮仗,挽回目前的情勢,改變中央對他的態度。當時的首要任務是守住兩淮,可陳軍長此時信心又回來了,他這次不打2個團了,下決心要打1個師,徹底改變戰局。911日,陳電告毛並粟,“山野決心在淮泗間殲敵,以保衛兩淮,改變戰局,部隊明晚即可部署就緒,分批殲敵2-3個旅是有把握的。”當時,國民黨的戰略是“明攻沐陽,實取淮陰”,相比沐陽,誰都知道兩淮更重要。再看國民黨動用的部隊,桂系第7軍,中央軍主力第5軍,整編74師這等頭號主力,豈是為小小沐陽準備的。陳軍長沒看出來,始終認為敵目標是沐陽,在兩淮重地只佈置了筋疲力盡的9縱。陳把主力拉到沐宿之間,目的還是集中兵力,先殲敵桂系一部,打個像樣的大仗。如此將主力4萬調出,兩淮兵力空虛了。

 

 

 

粟裕早看出來這種佈置有問題,他在94日和8日,兩次來電指出,這種佈置是錯誤的,如此一來兩淮危矣。陳毅稱這是他與山野各師會商的結果,各部都主張殲滅宿遷東進之敵,如此可以保證改變戰局。粟裕再三陳詞,並且打算放棄包圍的海安之敵,回師增援陳毅保住兩淮。陳毅不領這個情,電告中央粟仍應在海安圍敵休整,不必北上增援。中央開始不瞭解情況,聽了陳的一面之詞,也認為粟應先殲海安之敵。粟裕再發兩份電報,向中央陳述實況,陳如主力北上,9縱無論如何,抵擋不住南犯強敵,兩淮必失。此時,毛也發覺了事態的嚴重性,電粟裕即刻放棄海安之敵,北上增援陳毅。並告陳毅務必阻敵等粟裕來援,並且強調“此戰關係全域,望集中全力以赴。”

 

 

913日,粟裕坐汽車先行到達淮陰,可是敵整編74師也已趕到,當地只有華中9縱,粟裕增援部隊由於天雨道路,河流阻隔還沒有到。918日,粟裕電陳毅,趕快放棄主力待機殲第7軍幾個旅的打算,留下部份部隊牽制,主力迅速南下攻擊整編74師,等待華中增援部隊到達,爭取保住兩淮。華中部隊從海安到淮陰,最快也要6-7天,陳毅最近的部隊,最多一個晚上即可到達。可是,陳毅此時做著,圍殲第7軍幾個旅的美夢,先說派26個團南下增援,後又稱受敵3個團攻擊,增援部隊只能來1個團。陳軍長4萬人馬,居然連3個團都派不出來。

 

 

陳毅以主力8師及2縱,攻擊桂系第7171師。算盤打得滿響,打掉171師自然改變戰局,淮陰之危可解,打不下來形成僵持,則可牽制整編74師,減輕兩淮壓力,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可就是這個桂系1718千多人馬,整整將陳軍長主力4萬人牽制了1星期,而且防守起來顯得毫不費力。910日,第7軍主力突然南下,突破華中9縱防線,12日打下泗陽。主攻兩淮主力整編74師,從第7軍後面殺出,繞過泗陽於次日打破第二道防線,這下淮陰失守全線震動。粟裕增援部隊尚未趕到,基本上敗局已定,陳軍長才知道上當了。而且,他攻擊171師毫無進展,該師根本沒把陳毅放在眼裡。防守山野用3個團還嫌多,居然抽調1個團,幫助整編74師,攻兩淮搶頭功去了,剩下6千多人頂住陳的4萬部隊。

 

 

19466月至10月,兩淮失守,全域震動,連戰皆敗,華中危矣。陳毅此時才不得不,低三下四向粟裕認錯,“你們對山野行動意見正確,同意辦理。此次出毛病,沒有估計到敵迅速南下,原想避開桂軍,控制主力于河北,不料蔣軍又不來……,此次淮北作戰,由於主觀指導錯誤,貽誤全域,五內如焚,力圖挽救,當尊重兄等建議。”101日,陳再向毛認錯,並且表揚粟裕,因毛本就讓他學粟的戰法。他向中央打保票,定能改變戰局。確實他也改變了戰局,兩淮丟失無法挽回。“兩次到分局會議,他們戰爭方針正確。但我至淮北,戰局顧慮太多,決心不夠,沒能發揮山野力量,有負黨和人民付託。”“今後集張,鄧,粟在一起,軍事上多由粟下決心,定可改變局面。”

 

 

毛沒有過多則難陳,通知他徐因病不來給陳減壓。陳毅向毛粟檢討過關,事情可還沒完。由於陳毅的瞎指揮,部隊連番受挫,傷亡不斷增加,指戰員情緒大牢騷多。104日,陳只得以給8師負責人寫信的方式,承擔了戰役失利及錯誤決策的責任。“由於三月來戰爭,山野在淮北未獲連續勝利,既未完成截斷津浦的任務,內線亦未殲敵,而且喪失五個城,部隊撤退多,前進沒有轉移多,疲困病苦,與兄弟兵團如劉,鄧,粟,陳賡等比較,相形見絀。”“未打好不是部隊不好,不是師團幹部不行,不是野戰軍參謀不行,主要是我這個統帥犯兩個錯誤。一個是先打強,不應打泗縣,一個是不堅決守淮陰。我應以統帥身份負擔一切,向指戰員承認這個錯誤。”“過去黨內同志曾有公論,認為我這個人最善於打敗仗。”

 

 

野戰軍司令當到自己罵自己,最善於打敗仗,必然是在部隊中不再有威信。結果,連解放區首府臨沂,都有陳毅司令不會打仗的傳聞,部隊那就更不用說了。“粟司令打仗仗仗勝,陳司令下棋次次贏,可見陳毅軍事上的名聲。陳口頭上說,當尊兄之建議,就是今後多聽粟裕的,實際又不這麼做。不久,他就提出自己帶部隊回山東,華中部隊接管淮海。幾個月來陳毅在華中連吃敗仗,把粟裕打下來的大好形勢,搞個一團糟,華東情勢危急,陳現在打算分開獨行其事一走了之。華中分局張鼎丞,鄧子恢,曾山對陳毅的所作所為,實在忍不下去。

 

 

104日,三人聯名向毛打出了那封著名的,揭發陳毅瞎指揮,不會打仗的電報。全文近千字對陳毅在華中的指揮表示極大不滿,提出陳毅應交出部隊歸粟裕指揮。“這完全是由於陳毅對用兵開玩笑所致,對陳此部署決不同意。”,“陳,粟,譚應會合一起,不宜分開,使粟能助陳下決心,並便統一指揮山野。”而且,竟然連留在山東的張雲逸和黎玉都站在張,鄧,曾這邊,認為山野回山東對華東不利。這下毛都忍不住了,1014日致電陳毅,提出嚴厲批評。“現在因感渡運河向西作戰困難,而主張全軍入魯,假如入魯後仍感作戰困難,打不好仗,而蘇北各城盡失,那時結果如何?且渡運作戰是你自己曾經同意之方案。此次你與張,鄧,曾會商,亦以渡運作戰列為方案之一。何以元亥電又不相同?如按元亥電實行,你與張,鄧,粟,譚諸同志間關係是否將生影響?請對各方厲害分析再告。”

 

 

毛電報口氣如此強硬,陳知道不留在華中,肯定不行了,遂表示願意留在淮海,準備打幾個好仗。1015日,毛來電以後部隊交粟指揮,“決心在淮北打仗,甚慰。望你們集中山野華野全力(決不可分散)殲滅東進之敵,然後全軍西渡收復運西,於二至三個月內,務殲薛嶽七至十個旅,就一定能轉變局勢,收復兩淮,並準備將來向中原出動。為此神聖任務,陳,張,鄧,曾,粟,譚團結協作極為必要。在陳領導下,大政方針共同決定(你們六人經常在一起以免往返電商貽誤戎機),戰役指揮交粟裕負責。”陳毅只得將兵權交給粟裕,甚至陳以個人名義向中央發出的電報,中央收到後都要詢問,是否與粟商量過,只有得知粟裕商量過,毛才會同意回復“甚好”,軍事上部下就更不聽他的了,可想而知陳毅的心情。

 

 

2個月後,粟裕指揮兩軍取得宿北大捷,這下部隊情緒好了,“毛主席當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贏。”4711月,陳毅被召回中央彙報工作,長達半年之久,484月才返回華野。可1個月後被調出華野,以協調劉鄧工作名義,到中野擔任職務。他華野的黨政軍職務全部交給粟裕。19491月,華東野戰軍改成第三野戰軍,粟裕任代司令兼代政委,兼前敵委員會書記。陳毅雖身在中野,名義上仍是三野司令員。3年解放戰爭,陳毅2年在中野敲邊鼓,在華東每戰皆敗,被部下逼得交出指揮權,因戰敗向部隊中央同僚作檢討,落得個瞎指揮,不會打仗,擅長大敗仗的名聲。這一切都與他那位正式搭檔粟裕,有著直接間接的關係。

 

 

粟裕的軍事天才指揮得當,反襯了陳毅的軍事能力低下。即便一讓再讓,三讓陳毅,粟裕仍是最大受益者。他領導的華中部隊,合併了陳毅山東野戰軍,奪了他一生之中唯有一次中央大員身份,身兼四職到地方實際掌管軍事,指揮幾十萬大軍的權力。還要假意讓出名義上的華東野戰軍司令,實際上沒有指揮權的空職。淮海戰役粟屢次插手指揮中野部隊,他下命令還是用陳粟聯名,實際上是陳都得聽他指揮。陳毅多年來雖得以保留臉面,但其中滋味並不好受。總算等到十幾年後,1958年粟裕蒙冤,陳毅得以發洩多年之恨。說出了早就想說,當年又不能說的話,“粟裕你去吃屎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