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員姚文田,是浙江湖州人。嘉慶己未年元旦,他的一位同鄉夢見自己來到一所官府中,在一片喧譁中,聽見有人大聲傳道:「狀元榜出來了!」但見朱門大開,兩個紅衣官吏手持黃旗步出,旗尾各掛著同色布條,分別寫著「人心易昧」「天理難欺」。這人醒後,不解夢中之意。姚文田考中狀元後,有人把這個夢告訴了他,姚文田沉思許久,猛然驚覺道:「這是我去世高祖說過的話啊!他當年任職皖江提刑時,獄中有兩人遭人誣告而被定死罪,我的高祖查明此事沒有證據,準備釋放他們,此時誣告者送來二千兩銀子,請他務必判那兩人死刑。我的高祖說:『人心易昧,天理難欺。如果拿了錢枉殺無辜,天理不容啊!』堅辭拒收賄賂。遭人誣告的兩人後來無罪釋放。旗尾上所書的,難道是這件事?」姚文田持己方嚴,為官耿直。嘉慶四年高中狀元,道光七年遷禮部尚書。(《北東園筆錄》)
儀州華亭有一位醫生,醫術頗為精湛,名叫聶從志。他的同鄉邑丞的妻子李氏曾經罹患重疾,一度生命垂危,幸得聶醫生的治療,得以康復。一天,她的丈夫前去鄰郡辦理公務,李氏謊稱舊疾復發、水腫,派人去請聶從志。聶從志到了之後,李氏對他說:「上次險些病亡,幸得先生治療,得以復生。考慮到世間之物不足以報答先生救命之恩,今天我願以身相報。」 聶從志一聽,驚懼不已,婉言力拒。李氏哭著哀求著,堅持委身相報。聶從志是位正直之士,豈會做這等有辱醫風醫德之事。他急忙轉身離開,逕自火速回家。李氏再派人去請,聶從志終是不來。等到夜裡,李氏盛裝打扮,直接推門進入聶的屋室。不知廉恥地糾纏著,聶從志奮力掙脫而去。這件事便到此為止,聶從志從來沒有對人提起過。
過了一年多,儀州推官黃靖國患病,昏迷之中被陰差帶入冥界作證,他本未到壽,冥官令陰差送他還陽。黃靖國還陽之前,有一個冥吏叫他稍留片刻,帶他來到一條河邊,只見獄卒揪著一個婦人,持刀剖她的腹部,為其洗腸。此時,旁邊忽來一位僧人說:「這個婦人是你同僚的妻子,曾想與聶從志私通,聶從志沒有答應。聶從志見美色而不動心,可謂善士。本來聶從志壽數六十,因拒色積德,神明為他延壽一紀(十二年),並每一世賜予他子孫一人當官。這名婦人則減壽十二年。為了去掉她的淫心,所以在此為她洗腸。」黃靖國素來與聶從志有往來,交情頗深。他醒後,專程趕至聶家,向聶從志詢問此事。聶從志聽罷,吃驚地說:「李氏與我私語時,沒有任何人聽到。而且她到我家時,只有我一人獨自在家。此事就我和那婦人知道。您是從何處聽來的?」黃靖國就將去地府的所見所聞,全都告訴了聶從志。過不久,此事漸漸地就傳開了。聶從志去世後,他的一個兒子科舉登科,他的孫子聶圖南則於紹興年間,做了漢州雒縣縣丞。果然應了僧人所說。(《夷堅丙志》)
福州有個廖封翁,年輕的時候做過郡吏。清嘉慶年間,海寇朱渥投誠,廖封翁獲得沿海居民通聯海寇的名冊,不下數百家。只見廖封翁說:「賊寇既然已經投降,那些人就不用再追究了。」於是將名冊投入火中焚毀。一會兒,他的上司有按冊誅殺的意思,卻遍尋不著名冊,只好作罷。廖封翁的一念之仁,使得幾百戶人家免遭滅門之災,救人的功德可謂無量。後來,廖封翁的五個兒子都登甲第,最小的兒子榜眼及第,官至尚書。廖封翁八十餘歲去世時,異香滿室。人做善事時不求回報,但善報之理卻往往真實不爽!明朝時,有一年輕人做買賣賠光了。一日走在街上,遇見一和尚,和尚對他說:「你是外鄉人吧?趕快回家吧,否則,你的屍身便扔在異鄉了。」年輕人聽後半信半疑,心想:如果是真的話,回家先把訂的親退了吧,免得誤了人家終身。於是拾掇行李匆匆往回趕。
這天行至一片小樹林,想歇息片刻,忽然發現路旁有一包東西,打開一看,啊,珍珠、瑪瑙、玉器閃閃發光。心想:這一定是給官家押送的,如果丟了,這押送人會招來殺頭之罪。於是包好東西守在路旁,一直等到傍晚時分,一差官騎著馬跑到近前,跳下馬來滿頭大汗,問年輕人可否見到一包東西。年輕人問包內何物,差官一一說明。年輕人一聽都對,把東西還給了他。差官檢視完畢,撲通給年輕人跪下,感謝救命之恩。並拿出重金答謝,年輕人執意不收,又匆匆趕路了。 一天夜幕降臨,又下起了小雨,正好行至一廟前,推門進去避雨,見一年輕姑娘也在避雨,他馬上退了出來,將廟門輕輕帶上,自己則在門外站了一宿。雨停了,天放亮,年輕人又趕路了。姑娘回家向兄長道說避雨之事,其兄長感嘆還有這等好人,騎馬追上年輕人,要將妹妹許配給他,並挽留多住幾日,年輕人說明緣由,一一謝絕。又一天行至一河邊,蹲下洗臉,一窩螞蟻順水漂來,他隨手撈起輕輕放在岸上,又開始趕路。
回到家鄉第一件事先跟岳丈說明緣由,提出退親。岳丈不允:生是你家人,死是你家鬼,此乃父母之命,豈能違背?嫁妝一切由我承擔,你只管成親吧!無奈只好順從。成親後,一天晚上,窗外電閃雷鳴,早起發現窗外地上有裂縫,剝開地面,露出兩大箱黃、白整壹千金銀元寶。從此年輕人又從新做起生意,買賣越做越大,成為本縣首富。他行善好施,救濟天下窮人,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善人,人稱「王善人」。但是他因此而不信和尚了,訂了一條規矩:施捨任何人,就是不施捨和尚、老道。一天濟公和尚登門化緣。門官稟報,王善人聽說是和尚非常生氣:和尚、老道一概不見!濟公和尚念了幾句詩,順著門縫吹了進去。王善人聽罷大驚:這和尚怎麼知道自己做的幾件事情?並點明自己做了善事改變了命運。王善人猛然醒悟:頭上三尺有神靈,做好事、做壞事上天都記著呢!善惡有報。為自己執迷不悟、怨恨和尚而感到慚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