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官媒報導總書記稱,「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他還稱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對糧食安全始終要有「危機意識」。這是繼上個月考察產糧區吉林省四平市後,再次強調糧食的重要性。7月22日,考察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時稱,「吉林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這是6月30日開始隱身20天後,首次到地方視察。外界認為當時南方洪水泛濫,不去南方災區視察,卻跑到北方的產糧區,凸顯糧食供應存在潛在危機。
7月27日,副總理胡春華主持召開有關糧食的會議,要求各省省長承擔各地「糧食安全」的責任,「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不出現任何閃失」。外界認為當局一直都是缺啥強調啥;現在當局接連二三地強調「糧食安全」,凸顯糧食供應量嚴重不足的問題已迫在眉睫。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胡星斗教授8月11日對香港媒體表示,出現糧食危機絕對有可能也應該擔憂,因為有多於三成的糧食依賴進口,而實際進口數量的比例可能會更高。熟悉糧農問題的胡星斗表示,在中美衝突的影響下,不得不思考糧食問題,因為目前全球糧食交易大部分都是用美元結算。
「如果中美最後經濟上脫鉤,貿易順差就減少,美元可能都沒有。美國也有可能不讓中國使用美元,那就可能不讓其在國際社會上購買糧食。」雖然也很可能試圖會向其它國家購買糧食時,以人民幣結算,但「那就不好說」,因為如果通貨膨脹加劇人民幣也會貶值。胡星斗還強調,聯合國已警告全球有可能出現饑荒,而今年還遇到天然災害,先後出現洪災、蝗災等,甚至各地有虛報糧食的問題,所以「糧食問題不容忽視」。今年6月以來,長江流域遭逢1998年來最嚴重水災,暴雨襲擊了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廣西、貴州、廣東、重慶、四川等27省,淹沒了多達526萬公頃的耕地,有「魚米之鄉」之稱的長江三角洲流域更是重災區。
對於糧食是否能做到「內循環」的問題,胡星斗指「內循環」首先要做到糧食百分百自給自足,而不是現在不足70%,這樣是很大的糧食缺口。如果要彌補這個缺口,則需要時間,也需要提升的農業設備,「中國農業還是在小農生產的方式,跟美國的機械化生產,注重效率,還是相差很大。」其實不用專家分析也應該清楚國際上受疫情影響,產糧國大部分為了應對本國糧食需求都禁止出口,並且多數都是美國的盟友國家,而世界上真有餘糧可供大規模出口的,也就是美加澳洲等幾個國家,特別美國是世界最大糧食出口國。中方是世界最大糧食進口國,今年天災人禍糧食問題必然發生,況且自古水災過後必然是疫病和糧荒,而且在疫情直到目前都無法有效控制的情況下。
即便全面恢復糧食生產全面展開也會拖到明年,中美全面新冷戰爆發的情況下,之前“戰狼亂咬”得罪美加澳,現在對抗聯盟已經形成,限制糧食出口也是手段之一。強國每年要花費大量外匯購買石油,糧食,晶片和高科技產品。晶片已經遭到美國打壓,高科技產品因為自廢香港也遭禁止,科技公司已經開始受打壓,而且還涉及美國所有中概股,接下來必然打擊糧食和石油。美國是世界最大石油輸出國,國際油價用美元結算,目前進口量最大的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石油出口被禁止雖有豁免緩衝,但徹底被禁止也是時間問題。
加之美國在南海部署航母艦隊,目的就是封鎖中東石油經南海輸入,阻絕能源運輸打個小仗即可,況且冷戰對付蘇聯就是聯合沙特,將油價炒高至天價然後狂跌。美國可以用禁止美元交易的方式限制石油出口,進口俄羅斯石油和流失美元差不多,對方絕對會開出天價現在已經如此。現在強國外匯儲備有限,如果被消耗掉,如何購買外國產品包括能源和糧食。至於糧食主要分兩部分,人類食用尚在其次主要是各類飼料需要大量大豆和玉米,否則畜牧養殖業必定受到打擊,現在豬肉天價是因為豬瘟。其他肉類食品再受衝擊必然影響民生導致社會不穩定,如果外購還是要靠外匯進口。
現在狂買農產品就是為了糧食儲備,並非完全為了貿易協定,問題是糧食問題是每年都會遇到的問題,勢必受到歐美打壓而極度被動。只要晶片,高科技產品,糧食和能源被制裁,接下來即便“內循環”也無濟於事,因為國內根本解決不了。現在所有矛盾都集中到“塔尖”一人身上,內外交困下其壓力極大,很多事情都是環環相扣,一步錯步步錯被逼到牆角,最後必定被推出來承擔所有後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