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老闆黎瑞剛出來公開批評節目老化應該向大陸製作學習之類,現在的無線根本不是過去的TVB,背後早就是紅色資本控制,只是股權上婉轉一些,其實后面就是中宣部。“華文文化”集團包括阿里巴巴,騰訊,招商銀行等等,完全是中央控制的央企,背后是紅二代背景包括那位人頭徐濤。況且其股價已經在老闆收購後的2012年高峰下跌到幾塊錢的水準。實際上無線早就處於破產邊緣,原本每年電視廣告收入每年平均有40億,但近年年已經出現3億虧損,并且還會持續下去。
該公司的資產主要是3方面,廠房,版權和固定資產,其他的不值一提。版權現在多少還值點錢,廠房算工業用地不能出售另做他用,至於固定資產視作負債也不為過,因為近年公司根本就不賺錢。現在找來曾志偉和王祖藍之類不會產生實質影響,前者因藍潔瑛事件聲名狼藉,他本是屬于本地老牌“公樂”社團成員,多年來與上面走得很近,與成龍是一線的紅色背景。后一位經營藝人公司主要在大陸賺錢有一定人脈。找此二人開展創意節目拓展之類,目的是開發大灣區市場迎合大陸口味。
港人對無線的反感不但在于節目質量,更重要的是政治取態。誰都知道TVB和以前是兩回事。媒體“姓糖”是大陸的基本原則,移植來香港不過是時間問題。政治控制媒體影視是大前提,談不上創意之類根本不可能的。況且政治正確是首要的,主要是宣傳“糖的”方針和政策,至于利潤和滿足觀眾要求是次要的。TVB在品牌方面還是有傳統優勢,當年在東南亞歐美華人影視市場很有影響力,而且成敗影視娛樂業數十年之久,如此也是收購控制該媒體的價值所在,本身也屬于大外宣的需要。不過,近來背后的大金主“兩馬”之類受到打壓,其控制的媒體很快會被收繳,所以無線今后的控制還會有變動。
公司的主要收入還是依賴電視廣告,目前多媒體網路娛樂節目眾多的情況下,電視雖然還是主流媒體但人氣不在,因此影響到廣告收入。況且年輕人看電視的只是少數,無線電視還是多年來汪明荃,薛家燕佔據螢幕的情況下又有多少年輕人會看。況且還有政治取態問題,黃絲把在無線打廣告的商家全部查個一清二楚明言杯葛,最後連老闆也承認對收入有影響。老闆稱背靠大陸投向大灣區,當年憑著邵逸夫爵士的大陸人脈,整個華南地區都免費收看TVB節目一分錢都收不到何況現在。類似製造設備老化之類的說法,購買一些高清攝錄設備又值多少錢。
製造方面要大陸化更是無稽之談,真的弄成大陸節目了誰還看無線。TVB現在被成為中央電視臺香港分臺,央視的節目又有多少人看。雖說多年靠慣性收視壟斷地位,在本地其他電視臺實力有限的情況下,無線還是能夠維持一定地位。但已經多年沒有生產出有影響的劇集和綜藝節目,也就是成本低廉的烹飪節目多少還有些新意。整體來說電視行業衰退是大勢所趨,即便是多元化發展下也難有進步。照此發展除了紅色資本繼續輸血,維持不下去遲早也是亞視的下場。無線說到底背后的金主根本就不缺錢,問題是到底是否愿意大量投入。最近,突然有老板跑出來說三道四,你看最近被罰款的科網大佬就知道。
現在商家在無線落廣告都要考慮再三,況且香港問題本身在國際上已經被關注,因此也牽涉到很多方面有所顧慮。如果無線的地位是大灣區走大陸路線,放棄本土製作無疑會死得更快。華南地區的觀眾數十年來只看香港電視,如果沒了香港兩個字和大陸一樣,誰還會有興趣收看。大陸影視劇近年來的蓬勃發展說到底還是資本投入,現在隨著經濟衰退疫情等影響,現在也逐步走向低落。無線想生存下去只能是國營化,靠紅色資本豢養也無所謂收益。否則長期發展下去背后的金主出問題,萬一解決不了資金問題,最後也只能是亞視的收場。
所以香港人都知道屬于香港的繁盛年代,隨著97年回歸后已經不存在了,當年趨之若鶩的TVB金漆招牌早就成了過去式,加之近年的政治因素無線電視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影星巨星,經典劇集,綜藝節目等不會再有了,只能有得其自生自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