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四年二月二日,英文《亞洲周刊》刊登澳大利亞記者韓培德(Peter Hannan)的文章,他親自到蒙古走訪,實地觀察林彪座機的逃亡飛行路線,以及溫都爾汗墜機現場情況。他還轉到台灣訪問了張式琦將軍,再次報道了林彪、陶鑄二人聯名信函與國府聯絡的經過。
韓培德還訪問了台北淡江大學政治軍事學者李子弋致授,李教授引述蔣介石總統秘書陶希聖先生(與林彪同系湖北黃岡人)生前所透露: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後,中共想了解國民政府對中共軍事上有何意圖,毛澤東曾派林彪到重慶面見國民政府委員長蔣介石。林彪為黃埔軍校四期學生,他十分恭敬稱呼蔣委員長為“校長”。蔣問:“你們共產黨還用這種呼嗎?”林彪回答:“我儘管身在共產黨內,將來校長一定曉得我能為國家做甚麼事。”又說“毛這個人疑心太重”。
張式琦將軍為國軍著名儒將,軍事與情報素養俱高,離開軍職後創辦淡江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並任所長。一九九四年夏天,張將軍電召筆者,面交其親筆抄謄的三封信件。這三份抄件,即林彪、陶鑄二人聯名信、國府回函及中間人蕭正儀來信。
林彪與陶鑄為黃埔軍官學校第四及第五期先後期同學,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一日來信時,中華民國總統即為前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林、陶二人並非直接致函國府,而系托與林彪同為四期的同學蕭正儀密攜赴港,找到在香港的同期同學周遊將軍,請協助與國府聯絡。周遊曾任國軍華南補給區中將司令,中共建政後赴港定居,以“全不足觀閣主”筆聿名,為《春秋》等刊物撰稿,與國府間已無聯繫,但與滯港之前國軍將領有來往。
周見信後即找到在港之保定軍校八期畢業之前輩鄧樹人將軍,研究如何處理。鄧將軍素得人望,深受當時滯港前國軍官兵敬重,曾在香港獲得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自序》原稿,送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典藏。鄧將軍之子鄧合龍先生與國防部前特情室關係密切。蕭、周、鄧三人研究後,決定將密函交鄧合龍送台,蕭正儀則留在香港等候國府回應。
林彪、陶鑄二人聯名密函如下:
鐵兄:久未通信至念,回憶當年共硯黃埔,恍如隔世,兄天姿明敏,正應為國效力,乃退閑蟄處,殊為可惜。此因文灼兄南行之便,特修寸楮致侯,祈加指示,吾人處危疑之局,過多疑猜忌之主,朝榮夕枯,詭變莫測,因思校長愛護學生無微不至,苟有自拔之機,或不責已往之錯,肺腑之言唯乞代陳為感,此頌
道安
學弟
尤
同啟
鑄
十一月一日
周遊字“鐵梅”,林彪字“尤勇”,“文灼”是蕭正儀之字。這封信撰寫時,林彪、陶鑄二人於八月晉陞為中共第二和第四號領導人物,林彪並被毛澤東欽定為接班人,地位崇高,似乎沒有任何理由讓二人背棄毛澤東,尋求與國府聯繫投誠。但因此信除陶鑄外,均使用各相關人的字號,只有親近人知悉,且中間人蕭正儀又同為黃埔同期同學,蕭正儀錶明,林、陶二人地位越接近毛澤東,越是感到朝不保夕,陶鑄當前因批鬥劉少奇不力,遭到毛澤東和江青指責,地位岌岌可危。游因此肯定此信絕非虛構,認為林、陶二人亟謀與國府聯絡,必然面臨重大困境,尋求協助。
另據情報局前退休高級幹部彭新有將軍回憶:“約在一九七四、一九七五年期間,曾陪同時任國防部部長高魁元出席立法院秘密質詢會議,高部長答詢詩,證實林、陶密函為林彪親筆。”高魁元與林彪同為黃埔四期同學,且同班同寢室,一九六六年任陸軍總司令,一九七三年出任國防部長。
張式琦將軍接獲這封密函後分析,中共自一九六六年五月以來,毛澤東發起之文化大革命,正在大陸各地如野火般蔓延,對劉少奇的鬥爭面不斷擴大,高幹人人自危,“林、陶在此情況下,思慮再三,認為只有與台灣蔣總統取得聯繫,為唯一途徑”。亦相信密函的真實性,於是向當時國家安全局局長夏季屏報告,經夏安排,張將軍持函面報蔣經國先生。蔣經國未質疑來信真實性,但顯然存有疑惑,只指示“研究!研究!”未作具體載示。
這時已接近一九六六年年底,陶鑄正面臨被斗危機,蕭正儀急於返回大陸,了解實情。張將軍決定保持蕭正儀這條線,並為取信蕭正儀,以保證政府不會拿此信要挾林彪、陶鑄二人,而將原函送回香港交還蕭正儀。由於當時台灣公務機關尚無影印機,且為保密,不宜假手他人,故由張將軍親筆謄抄留下記錄,及請周遊將軍先行回函林、陶,以穩住二人,並提示回函要點有三:嘉許二人來聯,但不宜貿然行事;鞏固現有地位,待機而動;台灣願予充分支援,然尚需進一步研究。
周遊將軍即依此三原則撰妥回回函,交蕭正儀攜回大陸。覆函內容如下:
尤、鑄兩兄如面:別四十年矣,處境各殊,徒勞想念,正儀兄遠訪,承頒手示,且喜且驚!猶憶黃埔分袂時,與尤兄合攝一影,由弟就操場上率題十六字曰:‘跨太平洋,極崑侖頂,既闊且高,具斯人影’,影雖落佚,語則未忘!今尤兄已按宇去做,弟則促處海隅,真有愧見同硯之感!時局瞬息萬無從捉摸,姑無論局外人如此,即局中人亦不例外。所示原則,實可辦到,前途且無任嘉許,只以弟之處境特殊,而尊處根深蒂固,恐不能輕易發動,遂不敢貿然承諾,延滯至今,實緣慎之又慎,非敢緩之又緩,或不重視,由衷之言,端在察諒中也。今局勢演變,頗符理想,敬請急起直追,對人類國家有所貢獻,最好正儀兄能面領機宜,再遣來港,俾獲較具體之指示,庶劍及履及,獲致機先,萬分企盼,余情特請正儀兄代陳不具,現據報載,兩兄處境,容有小歧,則請酌而行之,幸不膠柱勉強,百拜百拜,此頌
戎棋
弟
鐵梅手啟
一月十二日。
發信日期已是一九六七年初,內容為何未使用蕭正儀之字“文灼”,則無從了解。蕭正儀回大陸前曾與周遊約定此後彼此聯絡方式。蕭返抵上海後,有一函回復周遊:
鐵兄如面:返國之行,在穗在漢均有逗留,輾轉逾月,始抵滬濱,稍事摒擋,方克修書道意,乞恕無可免之稽遲為幸。刻經多方設法聯繫,始獲尤、鑄兩兄誠懇表示,無改初衷,祗以鑄鋒芒太露,處境較艱,其實人人如此,朝不保夕,睡不安枕,清算之來,匪可逆料之事,幸尤更為發揚蹈厲,頗抱樂觀,雖屬特殊驕子,但亦非常審慎,免蹈覆轍,滬事重要,需弟料量,惟北上謁尤、鑄面陳面商,更為重要,刻正請示進止,必有以報雅命,弟哀不知貴方反應如何?殊為惴惴,此何等事?非具大無畏之毅力,則不足多談,高明以為然否?又此信未知能否得達?必要時,如時間環境許可,願再赴港面躊陳緬縷也,春寒尚厲,珍重萬千,手此敬頌
新禧
弟
正儀手上
二月一日
蕭正儀自上海來信後,即失去聯絡。周遊回函日期是一月十二日,蕭正儀良自上海來信是二月一日,相距不過二十一日,何以蕭信說“輾轉逾月”,若非時間只是隨意估算,就是去信或來信書寫發信時間時,故意延後或提前,以掩耳目。可惜,周遊後於一九六八年病歿香港,蕭正儀這條線隨之中斷。
蕭正儀在一九六七年一月自香港返回大陸時,陶鑄已被囚禁,故蕭來信說,“刻經多方設法聯繫,始獲尤、鑄兩兄誠懇表示,無改初衷,只以鑄鋒芒太露,處境較艱”,“北上謁尤、鑄面陳面商”等語與事實比對,蕭正儀已無法與陶鑄取得聯繫,是否曾與林彪聯繫?無從了解,從來信分析他已了解陶鑄處境困難,而他提到要北上見林、陶二人,顯示他並不清楚陶鑄已被囚撩,或者他為穩定我方,而有此說,此後蕭正儀即與周遊失去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