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20年6月14日 星期日

十萬億新基建爭奪科技話語權就看這兩把刷子了



上面正在宣導一項「新基建」計畫,試圖諸如5G和人工智慧等領域與美國爭奪科技話語權,但兩大因素導致「新基建」計畫發展受影響。據《華爾街日報》統計,今年年初以來,北京、上海和其他十幾個省市的政府已承諾向這項行動投入人民幣6.61萬億元,合9350億美元

按照工業和資訊化部今年早些時候對這項被稱作「新基建」計畫的描述,在未來五年發展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移動通信和其他專案的努力,將帶來大約1.4萬億美元約合10萬億人民幣的投資。共總理在5月結束的兩會上表示,「新基建」將是未來投資的重點,強化高新科技的基礎設施建設

「新基建」似乎是「製造2025」產業政策的升級版本,但提法不同可能是想逃避美國的制裁,但更加集中在尖端科技,側重於升級整個經濟領域的技術,並依賴民營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投資,而不是國家政府的支出。地方政府已紛紛出臺各自的投資計畫。上海市政府今年4月表示將在人工智慧、工業物聯網和其他先進技術上投入人民幣2700億元;江蘇省表示計畫投資人民幣1820億元建設新基礎設施項目

一些商業巨頭參與了「新基建」計畫。騰訊上月表示,將在未來五年投資人民幣5,000億元,用於雲計算和網路安全等新的基礎設施技術。該公司是微信的運營商。電商巨頭阿裡巴巴集團也承諾未來三年進行人民幣2000億元的類似投入。外國公司不太可能從「新基建」中取得多少意外收穫。況且即便是想分一杯羹,也會受到美國的壓力和制裁

儘管雄心勃勃但兩大因素阻礙「新基建」,目前在技術上擺脫對美國依賴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新基建」離開了美國技術的支持很可能變成「空芯菜」。但兩國關係正在全面惡化新冷戰開打,在政治、經濟、金融和技術領域的脫鉤不可逆轉。下一步美國會發動全面的科技戰,一個晶片戰就導致了華為在170多個國家3千億美金的項目受阻。後續的制裁會陸續有來導致更大的不確定性

除了技術層面制約外,本身制度的低效和浪費,導致至在實施過程中,滋生缺乏監控下的腐敗,弄虛作假下的好大喜功,最後可能變成半途而廢的又一個大白象工程,這幾乎成了近年所有號召下大項目的共同結局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