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24年5月22日 星期三

唐人元神離體入冥府測算前程分毫不差

 


唐代讀書人李敏求屢次參加進士考試屢次落第,前後十多次,生活越來越潦倒失意。他無家可歸,又沒有兄弟親族可以投靠,終日忙碌奔走,只求一飽,覺得人生毫無生趣。唐文宗大和初年的一天夜晚,他獨自一人困坐長安旅店,在床上發愁。一時忽然感到全身輕飄飄的,像雲氣一樣飄蕩,漸漸來到一處荒郊野外。他看見山川草木和人間的一個樣,只是不知道在什麼地方。過了很久,前面出現一座城鎮,他便走了進去,看見街道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人聲嘈雜。



他眼前來了一位穿著白色衣服的人,向他行禮。李敏求詢問道:「你難道是我以前的僕人嗎?」那人回答說:「小人就是張岸,您十年前雇用了我。那時我隨您到涇州河邊,不幸身亡。」 李敏求又問:「你現在在這裡作什麼呢?」張岸回答道:「自我來到此地,便一直跟隨柳十八郎,為他服務。柳十八郎現任太山府君的判官,地位崇高,每日忙於審理案件,不易見到。您與柳十八郎舊日有交情,您今日的事必須他才能辦,我將先行通報去。」



片刻後,張岸走了出來,帶領李敏求走進官署大門。李敏求看見院子正北有座大廳,紅柱子白粉牆,極為壯麗;又見西面有一排房子,門外有許多穿黃衣服和綠衣服的人聚在那裡;還有一些人穿著紫紅色的衣服,手裡拿著書簡站立等候著;還有一些人穿著白衣露出髮髻倚著牆站著;還有一些人戴著枷鎖,被人牽著等候提審;還有人抱著公文案卷準備進門去,一共大約有幾百人。張岸揮手對其他人說:「有客人來了!」馬上有人俯首為李敏求帶路,又來一人作揖請他進去。李敏求看到一個身穿紫衣服的官員站在台階下,上前行禮,抬頭一看,卻是自己的舊識,已故的秀才柳澥。



柳澥注視著眼前人,不由得大吃一驚,說:「不應該在這裡和您見面。」立刻請他進屋裡坐下,親熱地同他談起往事。柳澥說:「陰陽殊途,今天你來這裡,真是意料之外的事。是不是有人錯誤地把你攝來了?幸好我在這裡,必然替你作安排。」李敏求說:「並沒有人傳呼我到這裡。」柳澥沉吟一會說:「可能你命中有此一安排,但要趕緊離開這裡。」李敏求說:「我貧困潦倒,你在這裡執掌大權,不能幫助我改變一下命運嗎?」柳澥說:「假如你在陽間當官,難道可以假公濟私嗎?如果有這樣的企圖,難逃被處罰貶官。但是你如果想要知道自己命中食祿,我倒可以幫忙。」於是命令旁邊一個穿黃衣服的官吏說:「帶領李二郎去曹司,簡單給他看一下三年的情況。」



李敏求跟隨著身穿黃衣的官員步出大廳,穿過東側,進入了另一座院落。這院落四周環繞著六七間房屋,每間的窗戶都敞開著,室內擺滿了書架,上面排放著黃紙和白紙的文卷書簿,每卷都附有標示簽紙,數量繁多。黃衣官員在其中一個書架中取出一卷,翻開到某頁後折起,只露出十幾行文字讓李敏求閱讀。文字記載著:「李敏求於大和二年停止科舉考試,當年五月獲得二百四十貫錢。(旁邊用紅色筆跡注寫著)這筆錢從伊宰賣莊院所得錢中支付。三年獲得官職,任職地為張平子。」當李敏求看到此處時,黃衣官員將文卷闔上。李敏求懇求把其餘的部分看完,但黃衣官員拒絕了,將他領出來。他們經過一個大門,門扇半開,李敏求伸頭往裡看,見四面也是大房子,屋子裡都有床,上面有銅印數百顆,還夾雜著長著紅色斑點的蛇,大大小小有幾百條,再沒有別的東西。



李敏求詢問那位穿黃衣的官員:「這些東西有什麼用途?」黃衣官員只是笑著,並未作答。返回柳判官處時,柳澥對李敏求說道:「不是好友你是看不到這些的。雖然我想留你多待一會兒,又擔心耽誤了你回去的大事。」兩人握手告別後,柳澥又對他說:「這裡很難得到揚州的氈帽,回去後請你寄送一頂給我。」然後他對張岸說:「你帶上一兩個幹練的人,騎馬護送李二郎回去,切勿隨意閒逛或觀望,以免驚動不認識的人。」李敏求離開官署,騎上馬匹,兩名人員在前引領,張岸控轡。馬速如風,很快地他們來到一處,天地漆黑。張岸告別他說:「二郎珍重。」此時,李敏求感覺仿佛被推進了一個大坑中,隨即便醒來了。黎明的天色還未朗亮,他發現自己仍在昨晚坐著發愁的旅店內。


 

李敏求此後不再追求功名,幾個月後,他又窮困又飢餓,更是不堪。幾年前,大將軍伊慎(諡壯繆)的幾個兒子曾請求李敏求作他們的妹婿,但當時李專心於科舉,未曾答應。這時候,當此事再度被提起時,李敏求就迅速答應了,在短短十天內結了婚。伊家共有五個女兒,其中四個已婚。李敏求的妻子是家中最小的一個。她的哥哥伊宰剛賣掉城南的宅院,得了一千貫錢,將這筆錢平分給了五個妹妹。李敏求婚後,領到了二百貫。四位姐姐考慮到妹妹年紀最小,李敏求又貧窮,各自再出十貫錢來資助他們,於是李敏求共得到二百四十貫。



李敏求曾經擔任低級官吏,長期未能晉升。這一年,他用這筆錢參加了上級的選拔。次年(大和三年)春,他被任命為鄧州向城縣的縣尉。到任數月後的一天,他閒遊於縣城外時,在一片荒荊漫棘叢生的廢墟殘垣中,發現了一座文字磨損的古代石碑。李敏求請人清除碑上的青苔並仔細辨識,最終辨出碑上篆刻的字是「張衡碑」(張衡字平子,東漢太史、科學家、文學家),他恍然大悟,冥間官吏給他看的文卷中所記載的「任職的地方是張平子」果然真準確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