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24年5月22日 星期三

印度空軍司令說本國1架陣風能對付鄰國4架殲-20

 



《歐亞時報》近期的一篇專欄文章表示,前印度空軍司令巴多裡亞元帥透露,2020年中印邊境衝突爆發後,對方大幅度加強了空軍力量。部署的殲-20隱形戰鬥機數量是印度當時新採購的陣風戰鬥機的5倍。根據軍事專欄「零度Military」的報導,巴多裡亞強調了陣風戰鬥機的戰略重要性,稱其為當時「庫存中最強的武器系統」。他講述了第1架陣風戰鬥機的到來,如何促使對方派駐4架殲-20戰鬥機作為回應。將其部署的戰鬥機數量增加到20架,比例達到空前的51。此舉明顯是對印度陣風戰鬥機的反制,這也凸顯了印度空軍的水準之高。


 

陣風只是單發的輕型戰鬥機,即便部署4架不到1個中隊,真正能夠在邊境起到多大作用也很難說,畢竟兩國空軍之前也從未交過手,很難確定何方水準高下,何況這4架飛機還是法國緊急支援的,印度空軍應該還沒有形成戰鬥力。即便對方部署了幾倍的飛機,也不說明印度的陣風能夠1架打對方4架。陣風無論在航電和武器方面都佔據優勢,殲-20雖然非全隱形但還是有部份隱形功能,而且是雙發重型飛機。加裝前翼影響了隱身性但對近戰纏鬥有利,武器方面中短距離的飛彈都具備,考慮到都是部署在爆發衝突的邊境,實際的真正作戰範圍有限,因此形成一定的數量優勢也很正常。


 

-20具體量產數量不明,但是國產發動機始終不敷使用,影響了整體的生產,但安裝了俄制AL-31F的批次,整體來講飛行性能算是相當不錯的。印度方面法國,美國和俄國的各類飛機都有,但是由於並非工業國家,雖然自主研發了輕型光榮型戰機,但是整體上航空工業能力不強,甚至直到現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不能對裝備多年的米格-21進行全面的保養和維修,導致老式戰斗機多年來實失事不斷。與俄羅斯聯合研發的先進戰機最終基本取消,據說會引進美國F-16生產線但也沒有進一步消息。對手數十年來軍事航空工業發展迅速,但整體上與西方最先進戰機的技術水平尚有相當距離。


 

兩國所謂衝突政治做秀目的大於實際軍事衝突,都是由於國內壓力過大想轉化矛盾,為此即便是出動刀槍劍戟甚至近身肉搏,但雙方始終都不敢開第一槍。況且選擇在邊境山區發生衝突,9月份後逐步進入冬季大雪封山也就偃旗息鼓,屆時中方部隊高原上不去,印度駐守部隊也下不來,雙方都面臨補給困難的問題。兩國60年代爆發過邊境軍事衝突,印度軍事上完敗但領土上卻沒吃虧,對手打贏了戰爭卻失去了土地,客觀上說只能算個平手。近年發生邊境沖突的地區,客觀上講根本就不適合空戰,所謂各方部署先進戰機也是象征意義大于實際。


 

印度從軍事能力上看無論人員,裝備和技術,各種客觀條件都基本具備,但軍事能力一般,即便是應付分裂出去的巴基斯坦也不能佔據絕對優勢,否則克裡米亞地區也早就收回了。當然,印度的對手也承平日久戰鬥力腐壞,所謂歷年的邊境問題都是政治操作大於軍事衝突。至於邊境部署20架不隱形的隱形飛機,還是寥寥4架外國先進戰機,在軍事上也根本談不上哪國空軍水準有多高,最簡單實戰一次即見分曉,但各方都不敢輕易動武。何況都是核武國家,也就只有多放嘴炮了。這方面印度傳統上占據絕對優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