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簡體字是給文盲用的


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簡體字是給文盲用的”。香港教育界近日為繁體簡體字展開爭論,其中就有人提出上述言論。其實南師所言非虛,簡體字大陸當年推出,目的就是為了掃盲。按照當時的客观情况而言,實行簡體字普及識字率,應該說是做了好事。



中國自晚清自民國百年積弱,舉國教育落后过敏多數文盲。不少知識份子都覺得,要透過普及教育來使國家富強,為提升識字率倡議簡化文字,在当年来说是大勢所趨。當年大教育家胡適,語言學家錢玄同,毛澤東主席都認為繁體字,筆劃多而難記不利掃盲。簡體字筆劃少容易記憶,對於掃除文盲普及教育大有功效。49年后,國務院成立《漢字簡化方案審定委員會》,1956年通過的簡化字515個,1964年再推出簡化字總表,即是國內現在通行的簡體字


不過港人一向用繁體字,多數人覺得繁體字更具美感,畢竟是古代的傳承。很多香港人反對簡體字,覺得簡體字破壞中文字體結構,書寫難看缺乏韵味汉字美。其實簡體字的筆劃改動,也都是有根有據,很多是取自於書法中,行書草書的簡化筆法,古時就有並非都是獨創。象形文字演化成後來的隸草行楷,期間都經歷過繁化或簡化。北周楊堅封“隨王”,他嫌隨有“走”的意思,將“隨”改成“隋”但凡中國學者进行文字改革,絕對不敢毫無根據地乱改漢字,因為這是中華民族的根本,華夏古老文明根基就是漢字。



其實,大陸簡體字教育和港臺繁體字,應該進行雙向交流取長補短。大陸可以繼續實行簡體字教育,但應該鼓勵中青年人,學習看懂部分繁體字,畢竟繁體字才是中華5千年文化傳承。可以不會寫不能不會看,況且現在已經沒有掃盲問題了,對於繁體字排斥大可不必。港臺地區也應該多瞭解簡體字寫法,大陆將漢字用羅馬字注音,並且發明簡體字應該說是創舉,在漢字普及化教育和现在國際化方面功不可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