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6年12月6日 星期二

我心我畫


家長如果不是想讓小孩將來走專業美術的道路,只是拿繪畫作為愛好,培養小孩子對藝術的興趣和審美,最好不要過早地接受正規素描,國畫,水彩畫的訓練。小孩子本身的對藝術的感知與成年人不同,審美觀還沒有形成,孩童的繪畫能力與生而來。在沒有形成成熟的語言溝通能力之前,孩童通過繪畫來表達感知。孩童長大可以通過語言,文字和動作與人交流時,這種原始的繪畫能力就逐漸消失了。


本人在英國留學時參觀過眾多美術館,在很多美術館的油畫名作下面,都會放一個大木箱子,裡面是名畫的拼圖積木,很多家長帶小孩來欣賞名畫後,將箱子裡的拼圖積木拿出來讓小孩子玩,真是融藝術教育入娛樂之中,而且還是在利物浦這樣的大美術館裡。小孩子有自己的審美,不要過早地強迫孩童去接觸成人的藝術觀。如果認為藝術是靠人工培養,而且越早越好,所謂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完全是大錯特錯的想法。如此天賦的藝術感覺很快就會消失,而後迅速地沒泯滅掉。



很多的兒童繪畫班簡直就是扼殺孩童藝術天賦的溫床,老師教兒童畫一些程式化的東西,按規定的方法來構圖,填色和造型,然後根據老師的審美來評判孩童的所謂繪畫能力。這樣等於逼小孩畫成人畫,或者成人認定的兒童畫,接受成人的審美觀,兒童很快就會被逼定型,個性和感覺就沒有了。大人覺得好的畫,不是真正的兒童畫。兒童繪畫教育的重點是培養興趣,盡情想像,自由發揮,寓教於樂,儘量不要去限制兒童。簡單講就是多看多玩,少教少學。等兒童長大,藝術感覺逐漸形成,讓其自由選擇發展空間。



國外沒有送孩子去繪畫班學畫的傳統,中國卻很普遍。近日看到國內居然有少年抽象繪畫班。抽象畫派屬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哪有專門學畫抽象畫的。細看原來是模仿畢加索和馬蒂斯的一些名作,例如,畢加索的《夢》,《朵拉肖像》等等。所謂抽象的意思就是人體線條誇張,臉部五官重疊,人體與動物連接,最重要的就是身體上下多畫眼睛,這就是繪畫班的抽象藝術學習。用現在的話來說,在2D畫面上畫3D五官,也不能說是抽象畫。嚴格說來是野獸畫派到立體主義的過渡,特別是《夢》這類作品。畫中形體誇張,線條幾何化,但畢竟人物的表現還在的,畢加索創作時仍然用了模特,只是手法上誇張一點而已,當時是作為一種形式上的探索,而且這種風格很快就消失了。



保羅尚塞屬印象派後期畫家,他曾說色彩豐富畫面自然充實,人無需再現自然,因為人即代表自然。”馬蒂斯言,“繪畫的色彩來自思索,憑藉的是想像。” 中國培養出了大量好畫家,卻是培養不出藝術家,很多人懂繪畫,卻是不懂藝術。中國美術教育體系培養藝術人才的標準,注重的是對自然界的客觀描摹,學習的是對現實景物的拷貝技巧,以描摹程度,象形高低,作為評審藝術的規則。歐洲文藝復興到早期印象派,過渡到後期印象,直到抽象藝術形成,發展到表現主義等眾多門類,已經是成熟的現代藝術形態,而且推陳出新,不斷還在發展中。



古典主義對自然描摹的技巧只是歷史的一個階段,重視古典傳統固然重要,但是忽視現代藝術的發展,沉溺在象形技巧中意淫,這是十分不可取的!現代美術最強調的是表達畫家的個人情感,意識感覺。畫家通過繪畫宣洩情感,表達客觀事物的個人理解,簡而言之就是“以我心為心,我心畫我畫”。在表現手法和技巧上來講,成熟的技法固然可以借鑒,更注重的是內容和效果。技法的最高境界就是沒有技法,能夠表達內容的技法才是最高技法,能夠產生共鳴的技巧才是真技巧。藝術不是學出來的,而是表現出來的,技巧不是模仿出來的,而是體驗出來的。藝術家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歷練出來的。



繪畫的最早功能是溝通,在文字和語言沒有出現之前,人類是用簡單圖形最為一種交流的渠道。中國的文字就是由繪畫而來,繪畫是一種溝通語言,畫家用形狀和顏色來說話,通過繪畫來互相交流,沒有交流互動的藝術不是藝術。教堂是建築,禱告是形式,與上帝的溝通才是內容。繪畫只是形式,技巧只是表現,產生溝通和共鳴才是內容。認識繪畫語言是人天生就具備的能力,這是從原古遺傳在人類基因裡的,即便現在語言動作不能溝通,簡單畫圖能使得怕非洲土著,明白你的意思。小孩子的繪畫能力是天生的,人類解讀繪畫語言的能力也是天生的,畫家要學習的無非是怎樣來表達而已。



真正的藝術家是用其獨特的藝術語言來表達思想和情感,並且使觀者產感覺和共鳴,互相通過繪畫藝術的語言來溝通。在網上看到大量的描摹繪畫作品,運用所謂技巧千篇一律,表現所謂內容大同小異,分別只是程度高低,經驗多少。有形態沒有靈魂,有象形沒有精神,有主題沒有思想,有色彩沒有情感,從作品中根本看不出作者想表達什麼。與其看這種描摹,不如去看攝影網友的作品。現代攝影家用相機代筆來畫畫,很多畫家卻用畫筆代相機來拍照,不言而喻哪個才是真藝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