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挺進大別山,經略中原的戰略目的,始終非常模糊,所謂“付出代價站不站得住腳”一說,都是後人的附會粉飾。按官方說法,當時華中,西北,華北,華東等根據地壓力過大,毛澤東主張另闢戰場,減輕其他戰區壓力。大別山東探南京,一江之隔,又是紅4方面軍老根據地,群眾基礎雄厚。按毛的說法“在敵人心臟裡插了一把尖刀”,將戰爭引向敵佔區,從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這完全是一廂情願的說法,挺進大別山避開正面之敵,繞遠路進山區,還要過千里黃泛區,不但黃河氾濫,影響部隊行動,黃泛區泥漿深陷,根本不利大部隊行動。別說重武器裝備輜重,正常人走路都十分困難。這種地域長途突進,前有阻截後有追兵,空中飛機轟炸,簡直是讓隊伍送死。
千里躍進更是莫名其妙,當時劉鄧魯西南戰役勝利之師,10餘個縱隊28萬人馬,完全可將阻前之敵擊潰,掃清前進道路後,從容進入大別山區。非要將當面之敵放過,自己繞道千里,主動進入人員裝備,行動不便的黃泛區。不但路程遙遠,過程損耗極大,丟棄所有輜重,前有黃河阻絕,後有敵兵追擊,大軍深陷死地,完全是自殺式前進,根本不符合軍事常識。到達大別山區,難道就可以威脅南京,不要忘記還有長江之隔,沒有渡江船隻也是枉然。而且,進入山區面對的是國民黨軍中,在此經營十數年之久,最精銳戰鬥力最強的桂系部隊。以勞師遠征,消耗過大,即無補給,又無裝備,減員嚴重,不善山地戰的疲憊之師,進入桂系勁旅,經營多年的包圍圈,無疑自尋死路。
其實在挺進大別山之前,劉鄧與陳粟都對毛不要後方根據地,採取千里躍進方式,向國民黨統治區出擊的戰略決策,反復提出過疑問。多次以條件不成熟,應依靠根據地,以內線作戰為主,有序進入敵佔區為由,屢次拒絕執行命令,甚至毛派份子鄧小平都非常猶豫。毛最後以“陝北處境十分艱險,急需南線我軍有大的戰略舉動,以迫使陝北敵人回援。”,並且威脅如劉鄧不按計劃,避開正面之敵,千里繞進大別山,減緩其他戰區壓力,置中央於不顧,等胡宗南解決陝北延安,主力轉移到你們那裡,壓力就會更大。意思是如不執行命令,丟失延安的部份責任就在中野,最終後者不得不就範。
大別山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淮河又是南北氣候分界線,本就是非常貧瘠的山區,經濟上根本養不起10幾萬部隊。山區氣候潮濕多雨,晝夜溫差變化大,山林密佈無路可行,有路也是田埂小徑,不便大部隊展開,對於北方籍戰士,山地作戰更不適應。毒蛇蚊蟲,瘧疾流行,部隊非戰鬥減員嚴重。由於遠離根據地,別說傷員得不到治療,連找嚮導抬擔架都找不到人,部隊士氣極其低落。中野過黃泛區,遭國民黨圍追阻截,到了大別山後在武器,裝備,物資,糧秣,鞋襪,被服,醫藥,人員等各方面都得不到補充,部隊損耗過大,疲憊不堪已無戰力。1947年8月至48年2月,短短半年時間,部隊損失即達5萬以上,還不包括轉到地方的3個多縱隊。
晉冀魯豫野戰軍的前身,主要是紅4方面軍,紅25軍,紅28軍,新四軍5師的老底子,很多部隊幹部就是大別山本地人,但老根據地的群眾基礎早已蕩然無存。以前的紅軍家屬,農會土改,積極份子,同情群眾等,多年來早已被國民黨清剿殆盡。何況紅軍當年發展,均屬“流寇”性質,往往遭到打壓後,盡竭將當地青壯年擴紅帶走,多年來都沒有恢復組織,在當地進行發展,何來所謂深厚群眾基礎。反而是國民黨桂系部隊,常年在大別山附近駐守,部隊上到師團長,下到連排幹部老兵,娶的都是當地的媳婦,沾親帶故軍民一家,遠比共產黨部隊民眾基礎好。
國民黨當地設有嚴格保甲制度,維護地方治安。地方武裝民團“小保隊”,不但熟悉當地民風民情,遊擊戰術也非常精通。大量殺害部隊傷員,地方幹部,革命群眾,民眾生怕與共產黨部隊有瓜葛,從而遭到殘酷報復。別說地方政權建立不起來,就是建起來部隊撤走,馬上又恢復原狀。桂系部隊在當地經營多年,圍繞大別山區,建有完整的交通運輸網絡,部隊調動非常靈活,桂系部隊擅長山地作戰,戰鬥力非常強悍,而且有群眾基礎,地方武裝支援,情報消息靈通。中野輾轉大別山期間,除高山鋪和張家店戰役略有收穫,基本沒有打過什麼像樣仗。1947年9月,部隊進入大別山初期, 2次圍殲58師,1次85師,都因部隊缺乏裝備,不熟悉山地戰術,結果反被對方擊敗。
劉伯承對遠離根據地,孤軍千里深入,往敵人包圍圈里鑚的做法,存在強烈抵觸情緒。劉作為軍事家,認為此乃兵家大忌,執行如此軍事行動無異送死。為此與鄧小平屢有爭執,最後發展到兩人互不理睬的程度。事實也正如劉所預料,不計算挺進大別山時的人員裝備損失,到了大別山後不到半年,部隊又損失5萬人以上,還不得不將3個多縱隊地方化,以減輕大軍負擔。士氣低落,沒有補充,失去戰力,被白崇禧打得抱頭鼠竄,唯恐避之不及。後來,“小諸葛”白崇禧稱,劉伯承是共軍“第一悍將”,除有抬高自己的意思,實際上嘲笑劉雖有“當代孫武”之名,用兵不過如此,他哪裡知道劉伯承的真正苦衷。
當年,紅4方面軍受毛命令,千里行軍繞行西北,到迪化接受蘇聯紅軍提供的武器裝備。結果,在青海被西北馬家軍全殲,總指揮徐向前都是要飯回的延安。紅4方面軍的遭遇與中野何其相似,況且野戰軍老底子就是4方面軍,毛的眼中釘肉中刺,當年張國燾的起家部隊。紅4方面軍行進途中,屢次接到中央命令,不斷改變行動路線,繞行進入敵方包圍,而且經常在關鍵時刻,中央突然中斷其聯絡。紅4方面軍全軍覆沒,雖然客觀理由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盡在不言中。事後4方面軍的幹部,在延安全部遭到清算,不與張國燾劃清界限者被槍斃。最後,毛看牽涉面太廣影響過大,不得不上演一齣“義釋許和尚”的好戲。長征紅軍主力消耗,隨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與蔣合作抗日大局已成,毛將4方面軍僅剩的幹部,交由劉伯承組建了129師。
就是這個原129師,解放戰爭初期,轉變成晉冀魯豫野戰軍,實力發展為各大野戰軍之冠。兵力有10個縱隊加1個軍共28萬人,劉鄧率1,2,3,6四個縱隊主力,總共12.4萬人渡河南征,魯西南戰役殲敵5.6萬人,正所謂兵強馬壯,裝備精良,士氣正旺,受到總部通令嘉獎。毛又舊戲重演,劉豈能不知其中緣故,開始礙於鄧小平這位監軍不得發作,在進入大別山4個月,部隊遭到極大消耗後,劉最終向鄧攤牌。大別山根本站不住腳,部隊必須儘快撤出,跳出敵人包圍圈,到外線補充再戰,否則有全軍覆沒的危險。鄧小平以毛的戰略正確為由拒絕,結果兩人分道揚鑣。劉帶1個縱隊,軍區及中原局機關,跳出大別山區,運動到淮河以北休整。鄧小平獨領剩餘3個縱隊繼續堅持,鄧將部隊以旅為單位分散活動,除幾次擊潰數百人的保安團外,沒有取得任何戰果。
挺進中原從戰略上看完全失敗,晉冀魯豫野戰軍建立大別山根據地的計劃沒有完成。中野從解放戰爭初期,實力強勁的勝利之師,實力居各野戰軍之首,等從大別山消耗出來,成了實力弱小的殘兵敗將。從效果看挺進大別山,根本沒有威脅到中原腹地,形成所謂戰略上的轉守為攻。威脅南京就更談不上了,被困山中如走獸,自投羅網被圍,又有長江阻隔,別說進攻,自保都不能,戰果沒有,敗績甚多,再下去有被消滅的危險。整個解放戰爭期間,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陳賡謝富治各兵團,先後進入中原地區。中野進入最早,非但沒有扭轉戰局,反而差點被消滅。從48年3月計算,三大兵團共吸引國民黨90多個旅的兵力。中野在1947年底,敵兵力最高峰期,吸引了33個旅,但蔣介石隨後又調回13個旅。因此,中野總共也就牽制了國民黨不到20個旅的人馬。
鑒於中野大別山情況惡劣,48年毛以解救中野部隊為名,命粟裕帶華東野戰軍主力1,4,6縱隊10萬人,不救中野,捨近求遠,赴閩浙贛,欲調國軍回撤江南,以解中原之圍。粟裕以轉戰過程中,預計有5萬人減員為由拒絕。粟堅持進入中原地區與劉鄧會合,然後在江北打大仗,消滅敵3-5個整編師,挽回局面後,爭取打大殲滅戰。這樣既解了中野之圍,避免放棄根據地勞師遠征,又能夠大量消滅敵人,兩軍合併增強了實力。粟是中央蘇區紅一軍團出身,也算毛的舊相識,此次毛沒有再發奇想,聽取粟的意見,解了中野之圍,最終促成以後的淮海戰役。如按照毛的瞎指揮,粟裕脫離根據地主力南下,千里挺進閩贛浙,孤軍深入敵占區,華野主力也將是被包圍吃掉的結局。解放戰爭第二年底,解放軍總數由103萬發展到149萬。東野發展到70萬人,華野35萬人,中野降至15萬人以下。
直到淮海戰役,元氣都未恢復。中野以全部家當,7個縱隊2個獨立旅,向中央保證,3天圍殲黃維兵團,結果21天都沒打下來,而且部隊傷亡慘重,失去戰鬥力。粟裕急調華野參謀長陳士榘率華野3個縱隊及全部火炮,替換中野部隊發起總攻。鄧小平怕任務沒有完成,向中央不好交代,責令中野6縱,拒不向華野交出陣地,反希望指揮華野部隊進攻。陳向粟裕請示,粟命令如中野领导不交指揮權,中野6縱不交陣地,華野增援部隊由陳參謀長原路帶回。鄧這才鑒於軍情緊急,交出指揮權及陣地,華野3個縱隊配合炮兵,組成南線集團發起總攻,一舉將黃維兵團聚殲。
整個淮海戰役,共殲滅國民黨5個野戰兵團,3個綏靖區部隊,總數55萬5千人。5個兵團中4個兵團,由華野部隊殲滅,唯一黃維兵團由中野負責,最後也是靠華野增援部隊,最後發起總攻才打下來,整個戰役中野始終處於輔助被動地位,直到解放战争后期才逐步恢复。這也埋下粟裕1958年反軍事教條化挨整,84年死後都不得平反的伏筆。原因是粟裕當年屢次越級强行指揮中野部隊,居然還敢逼迫小平同志交出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