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俄羅斯戰斗民族反正從戰績上是看不出來



俄羅斯是“戰鬥民族”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說法,當然真正對此有研究的軍事愛好者,可能對此說法頗有些不解之處。一戰俄羅斯是戰敗國將烏克蘭都割讓給德國,所幸後者戰敗結果沒有最後賠付。蘇波戰爭波蘭立國還不到一年,蘇軍出動王牌圖哈切夫斯基元帥,最後還是被打得割地賠款。蘇芬戰爭蘇聯提出領土要求,芬蘭小國人口才2百萬,蘇軍部隊都有1百萬,結果不到3萬人的芬蘭民兵,打敗了20萬蘇軍正規軍,還整建制打死了蘇軍2個整師。最後蘇軍動員全國1百萬部隊,最後才算慘勝了芬蘭。

兩次克裡米亞戰爭第一次英法土耳其聯軍,3萬部隊勞師遠征對付堡壘中以逸待勞的俄軍,最後打下克裡米亞,還把30萬俄軍打得丟盔卸甲。第二次二戰曼施坦因元帥,帶領少量德軍連坦克都沒有,帶著一幫戰力低下的羅馬尼亞軍隊,最後打下克裡米亞消滅大量蘇軍。整個一戰俄軍的表現估計比義大利還差,除了人多部隊上百萬連槍都沒有居然向日本買,動員一個師上一個師被打敗一個師,德國人在東線1百萬部隊打得俄軍,割地賠款毫無還手之力。再往早了說俄羅斯還被不到10萬人的金察汗國統治了2百多年,直到現在還被歐洲人鄙視“脫了衣服還是一股韃旦味道”。

再說到二戰不如參考從索科洛夫的《二戰秘密檔案》和大衛•格蘭斯的《巨人的碰撞》中的觀點,外國人說話比較有說服力資料也齊全。70多年前德軍第六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的蘇軍包圍圈中全軍覆沒,這也是眾所周知的二戰轉捩點。但有意無意被忽略的是,斯大林格勒遠遠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勝利”。從第六集團軍19421119日被圍到194322日被殲,“勝方”蘇軍傷亡高達50萬人,而“敗方”第六集團軍不過才被殲滅了24萬人,這是蘇軍動用了110萬兵力才取得的重大戰果。

據索科洛夫的考證蘇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前後,推出的那些“英雄典型”全屬杜撰,號稱蘇軍完勝的蘇德戰爭最大戰役——庫爾斯克戰役中水分就更加離譜了。首先,這是40萬德軍進攻150萬蘇軍;其次,按照蘇聯《衛國戰爭簡史》的說法,德軍在此役中傷亡高達50萬人,“整個世界都在為紅軍的優勢而折服”,而事實上呢,按照當下一些“解密史料”的說法,蘇軍的傷亡至少為德軍三倍,“索科洛夫的版本更誇張:七比一蘇軍傷亡167萬,德軍為36萬。因為怎麼算德軍也沒到50萬人。

以上兩戰還是公認的蘇軍勝仗,如果回到蘇德戰爭前期的那些蘇軍大潰敗,雙方的損失資料的差距更是難以想像。一個最有闡釋性的資料是,蘇軍在戰爭期間被俘接近600萬人,光1941年不到半年就有390萬人,基輔戰役更是誇張到被俘66.5萬人。

按照“親蘇聯”的《巨人的碰撞》統計,蘇軍在戰爭中共損失了2900多萬人,但德軍也有900萬人,大約是三點幾比一;《二戰秘密檔案》的版本蘇軍死亡人數2600萬,德軍則為260萬,十比一!而蘇聯官方資料中陣亡人數僅為900萬不到,當然誰都知道此資料按照慣例,怎麼都得翻一倍才能作準。

蘇軍在前期一些戰役中的損失是德軍的一百多倍,甚至在最後一戰柏林戰役中還出現了兩個德軍機槍手撂倒蘇軍600多人的驚人紀錄,而兩個德軍只死了一人,另外一人已經瘋了——被自己的殺人戰績嚇瘋了。索科洛夫對戰神朱可夫引用另一位蘇聯元帥的話說:“朱可夫必須要有比敵人多56倍的兵力……他根本就不會打仗,他如今的顯赫地位是用無數鮮血換來的。”這句話也適用於史達林,適用於幾乎所有的蘇軍高級將領。

蘇聯靠一己之力擊敗德國也是杜撰,俄羅斯是戰鬥民族的說法非常可笑。按照蘇聯官方的說法,英美的軍事援助至多占蘇聯軍事產量的4%而已。而在上述兩本書的作者看來,西方的援助卻是蘇聯能夠繼續戰爭的決定性因素。在1942年蘇聯已經喪失了大部分軍工生產能力,對於史達林來講戰爭基本就是等死而已。

在戰爭期間英美租借法案提供了一萬八千架飛機,占蘇聯生產總量的30%;給的坦克占蘇聯產量的四分之一;英美給的航空汽油是蘇聯產量的1.4倍;蘇聯在戰時的鐵路運輸基本依靠英美,一半的鐵路鐵軌是英美給的,90%的電氣機車和貨車車廂也是英美給的;一半以上的摩托車是美國給的;80%以上的銅是美國給的;33萬噸鋁是西方給的,是蘇聯產量的1.25倍;一半以上的火藥是英美給的;還有3400萬件軍服,1400萬雙靴子,420萬噸食物。

最重要的援助可能算是高達45萬輛的軍用卡車,戰爭結束時蘇軍三分之二的卡車是英美製造。沒有這些卡車,蘇軍的每一次攻勢部隊到不了前線,無法展開即便打開缺口也無非突破,基本上就是沒車蘇軍連戰鬥都不能打,更何況單獨取得對德軍的戰爭最後勝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