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5年9月5日 星期六

日本“家庭婦男”的煩惱


現在日本社會大量女性參加就業,家庭日常開支男女雙方共同負擔,如此日本“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被打破。日本男性多數是公司職員,現在的收入僅靠工資獎金,根本不能維持生活開銷,在夫妻不得不共同出來工作,成為“雙職工”的前提下,傳統日本男性的“大男子主義”不再。日本丈夫在妻子們步入社會工作的同時,不得不為此付出分擔妻子家務,共同照顧孩子的代價。如此日本現今社會產生了不少,所謂“家庭婦男”型男職員。比如經常為了孩子請事假,為分擔家務不主动加班,妻子產後丈夫請產假照顧,因家庭事務拒絕海外出差等等。分擔家務照顧家庭的職場男性,在如今日本社會已經形成風尚,特別是在年輕男性職員中越發普遍。




日本厚生勞動發佈的統計資料顯示,近年春季畢業的女大學生就業率,平均增加2%已經達到94.7%,女大學生就業率高於男大學生。據最新調查顯示現在25-39年齡段,日本女性參加工作比率近7成,已經創了歷史最高水準。2012年全職工作女性,平均工資較上年增長0.5%,每月為23.3萬日元,日本男女之間的工資差距,也縮小至歷史最低水準。日本總務省2012年公佈的勞動力調查顯示,高級職員除外的一般職員,女性職員數量同比增長9萬人,總數達到2288萬人,已經是日本歷史最高紀錄。特別是在醫療福利教育等領域的女性,就業人數更是大幅增加。資料說明日本女性正在成為職場上的主力,日本社會 “女強人” 越來越多。




“家庭婦男”型男職員數量增加,雖然日本職場普遍來講對此,難於接受甚至有些歧視,主要原因是多數公司的高管都是中老年男性,對於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根深蒂固。他們認為男職員所以因家庭事務影響工作,主要是事業心不夠強,只考慮家庭問題,不在乎公司利益;日本傳統就是男性工作女性照顧家庭,現在男人不安心工作肯定是家庭不和睦,還有就是妻子不賢慧;日本公司評定人員的標準不是看能力,而是看年資和工作態度。因家事下班後不加班,早會經常不出席,為家庭瑣事請事假的職員,即便是能力再強,也是不安心工作。因此遇到晉升提拔的機會,此類職員首先會被排除在外,因為他們以家庭事,連專心工作都不能保證。




何況日本常年經濟不景,能夠保住工作已屬萬幸,員工為求表現在公司謹小慎微,更何況為了家庭孩子經常請假調休,即便是有正當理由,上司對於這類“婦男型”職員印象負面。所以儘管日本政府媒體呼籲,夫婦雙方共同工作,共同負擔照顧家務,男性應該主動承擔部份家務,最少在週末節假日照顧孩子。日本政府最新出臺的2014版《男女共參予白皮書》裡,稱這應該成為新型日本家庭關係,但實際日本已婚男性陪孩子做家務的時間,每天連1小時都達不到,大部份日本男性還是以工作為主,對於家庭事務孩子很少問津。




日本女性實際上也仍對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生活存有好感。直到2012年有近50%的日本女性,仍然表示希望過傳統家庭生活,婚後情願做家庭主婦也不願出來工作,並表示婚後工作主因是家庭經濟所迫。日本是傳統男權社會,女性想在事業上做出成績,要付出比男性更大的犧牲,甚至是婚姻和家庭,可以說代價相當大。因此日本女性選擇結婚後,放棄工作成為主婦,在日本稱之為“專職家庭主婦”。日本社會無論男女,只要參加工作必須繳納,政府規定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退休金,健康保險等各種費用。但這些費用並不適用於家庭主婦,因為沒有正式工作妻子不需交稅。而且作為丈夫的撫養者,可以不用付保險金,但享受同等保險待遇。65歲以後還可以拿國民年金,也就是日本政府發的養老金。




職業婦女必須向國家交納各種稅項,不工作的家庭主婦反而既不用向國家交錢,又可以享受各種待遇。如此使得部份日本女性,寧願選擇婚後放棄工作。日本女性入讀大學比率高,取得高學歷的不在少數,高學歷女性在日本非常普遍。但是,據日本內閣府所做調查,受過高等教育的日本女性即便擁有高學歷,最嚮往的仍然是傳統相夫教子,家庭主婦的生活方式。並不因為學歷高而希望在在職場上打拼,相反是仍然情願回歸家庭,在家裡過相對輕鬆的主婦生活,並且以照顧丈夫子女為樂。厚生勞動省的調查顯示,日本社會感覺幸福度最高的女性族群,30多歲的家庭主婦占主體。




如此種種矛盾現今在日本造成古怪社會現象,“家庭婦男”型男職員響應政府號召,主動料理家務照顧家庭減輕妻子負擔,但在公司職場受到歧視失去機會。“女強人”雖然大量參予職場工作,但心裡卻仍然想回歸家庭,過悠閒的主婦生活。日本政府宣導新型夫妻生活,雖然得到年輕夫婦的贊同,但卻在職場受到歧視和反對。如此進退兩難的家庭生活,實在是令日本家庭傷透腦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