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蹄膀篤篤 (3 pics)



                        
                        德國豬手+大火煲滾+小火過夜+日本鹽漬海帶+黃芽白

迷離花欉


日本自來水還能喝


要是和日本人聊天多數話題差不多,經常提到的有天氣,汽油價格,AKB48,飲用水等等。日本人對自己國家的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感到很自豪,而且對與水質非常關心,認為水質好等同於環境好。基本上日本人都認為中國的綠茶好喝,但是水質比較差。日本人覺得飲用水的好壞,甚至關乎一個國家的先進程度。
 

五六十年代以前,香港的日常用水完全依賴雨水,儲存在多個水塘裡。隨著香港人口的不斷增加,這些天落水自然不夠使用。後來,香港政府與中國達成協議,從廣東省買水引來香港,這就是著名的所謂“東江水”,直到現在亦是如此。這幾年,東江水源頭水質不斷惡化,不時有香港記者進行專門報道。不過與大陸整體污染狀況比較,還算是程度輕的。每次媒體報導,香港政府必然會作出聲明,東江水引入香港後水務署會進行處理,然後才供港人飲用,水質受嚴格監督。並且,馬上與廣東省的有關部門檢討,對方也會盡速作出改善,畢竟香港是付了錢的。

 

基本上,香港的水質還是能夠得到保證,衛生方面沒有問題。本人記憶之中沒有發生過什麼太大的事情,就是多年前讀大學期間,曾經有一段時間,自來水裡發現一種叫“阿米巴蟲”的微生物,據說會使眼睛感染,特別是對隱形眼鏡配戴者,受到感染的機會比較大。那也只是很短一段時間,很快就平息了,因為自來水消毒的時候用氯氣,可以殺死阿米巴,不用過渡擔心云云。記得那時大學校刊和學會很多都改名叫“阿米巴”,此名也算是盛極一時。饒是如此,香港的自來水是不能直接飲用的,這在香港也算是基本常識。

 

歐洲多數國家的自來水可以飲用,因為自然環境保育比較好的關係,其中也有例外,法國的自來水南部的沒問題,北部的就不能喝,說是會得斑禿病。中國就不用說了,絕對不能喝生水。本人從來嚴格遵守不喝生水的規定,可能是小時候喝上海黃浦江水的關係,那水就是燒開了都是一股氯氣味!說來也沒什麼可以奇怪的,世界工廠在中國,污染自然是中國最嚴重。歐美現在都是消費型經濟,除了高科技以為,幾乎不出產什麼工業產品。國家主要依靠金融,貿易,旅遊,服務,消費,高科技,文化,創意等產業也來支撐經濟,製造業已經沒有了,污染自然小很多。再說人家環保意識強,教育水平高,保護環境是全民意識,國家自然清潔。

 

英國以前在工業革命時代,環境污染非常嚴重,倫敦被稱為“霧都”,就是因為煤炭燃燒的雲煙太重,粉塵與空中的水汽結合,久散不去而造成,下起雨來就是酸雨了。現在,英國當然是環境優美了,倫敦去了好幾次,無一不是天高雲淡,天藍氣清。本人在英國居住經年,水質是肯定沒有問題的,可以直接飲用。英國人有喝茶的傳統,雖然經常燒開水,但很少看到暖水瓶,飲水機之類的東西,甚至很少用水壺在煤氣爐上燒水。多數是用kettle電水壺來燒開水,速度快效率高,而且也很清潔。從英國回港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本人都習慣用電水壺。

 

當年在日本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東京的水質很差,雖說可以飲用,但總覺得有點怪味。任何國家就算自來水可以飲用,水中雜質還是比較多的。拿一瓶蒸餾水做比較,很容易看出來,再有就是嘗嘗水的味道。當年,本人就是用此法在日本人面前比較,自來水確有點暗,味道也很一般。當時,很多日本人也都認為自來水味道差,不能直接喝,但東京都政府說沒有問題。日本樣樣東西都貴,就是礦泉水和蒸餾水不貴,2L大瓶裝也就100日元,有的才80日元,按當時匯率算也就5-7塊港幣一大瓶。大瓶的綠茶也就120日元,這簡直太便宜了。那時,本人每天都買一大瓶,從來不喝自來水。

 

日本是第一個將綠茶作為軟飲料推出市場的,最早是“伊藤園”公司開發的。日本喝綠茶,烏龍茶,玄米茶,麥茶也很流行。前幾年,本人與日本人到大陸出差,他們無數次問我同樣的問題,中國人為什麼在烏龍茶裡加糖?總算這兩年好了,不怎麼看到甜烏龍茶了。日本自動販賣機到處都有得賣瓶裝茶飲,冬天還有加熱的綠茶飲料。本人從小不喜歡喝熱辣辣的東西,唯有那時在日本,冬天會買熱綠茶來暖暖手,奇怪的是我從來不買熱咖啡暖手。在日本我每天喝飲料都有程序,上午打工或上學前,喝一種棕色瓶裝的維生素飲料。學校裡和多數同學一樣,上課時喝“老頭牌”小罐裝咖啡。中午是中瓶裝綠茶,打工前後是小瓶裝Ginger Ale或利賓納葡萄汁飲料。晚上是朝日或麒麟無糖份啤酒,或者是日本清酒,還有就是大瓶礦泉水,基本每天如此。

 

近年,每當我談及日本水質的問題,日本人幾乎異口同聲地反駁我說,這已經是以前的事情了,東京的水質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完全可以放心饮用!而且,日本人的態度非常認真,好像是要糾正我犯的一個嚴重錯誤。這次本人事隔多年到日本出差,按以往的習慣,買好大樽裝綠茶飲用,根本沒有想過要喝自來水。偏巧一天晚上茶喝完了,遂打開自來水龍頭,心有餘悸地喝了一小杯,味道果然比以前大有改善,有點礦泉水的味道了。據說東京市府前幾年終於承認水質有問題,花大力氣改善,看來還是卓有成效。也許對日本人來說,這比政治問題更重要!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湖底珍藏


香港的上海菜飯

昨天下班後特意到大埔墟買東西,突然瓢潑大雨下起來,索性就在那裡吃飯。本想到大明裡的“一樂燒臘店”吃燒味,但感覺裝修已變,不太象以前的那家了。結果,還是到一家京滬川小店吃飯。馬蘭頭拌香乾,麻醬雞絲粉皮,豆芽炒鱔糊,東坡肉百葉結,菜的份量都很少,價格卻是不便宜,居然還不收信用卡。老闆娘問要不要飯,店裡有上海菜飯,我說有啤酒就可以了,先來一瓶大樽裝青島。


香港人到上海飯店,多數會叫“上海菜飯”。現在,比較注重飲食健康,多肉少菜的飲食習慣已經開始有所改變,香港不少中青年女士對健康飲食的注重,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當然相當部份是減肥的壓力。飯裡有菜既減了飯量,又多吃了蔬菜,真是一舉兩得。上海菜飯製作簡便,口味獨特,現已經成為一種健康飲食。


香港廣東潮汕人多,很多家庭煮食蔬菜的方法,與江浙上海大相徑庭。通常鍋裡放水燒開,水裡直接放食鹽和油,將蔬菜放進去汆一下,顏色轉綠撈出來。吃的時候蘸蠔油,直接吃也可以。由於只在水裡煮一下,菜的顏色青綠,水裡放油使菜的外觀油亮。煮食的時間只是幾十秒鐘,蔬菜的營養成份也沒被完全破壞,應該說是比較健康的煮法。上海人的傳統是蔬菜加油快炒,加蓋燜煮一下出鍋。由於習慣不同,上海人吃廣東蔬菜,覺得“菜腥氣”太重,就是菜有股生的味道。而且蠔油口味極重搶了味道,沒有炒菜好吃。


香港煮菜飯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門,雖然名義上叫“上海菜飯”,實際與傳統上海做法不同。前幾年,公司附近有家上海飯店,外賣菜飯極簡單,就是將飯和水煮青菜拌一下。現在樓下茶餐廳也有菜飯,飯裡拌點炒椰菜,就是捲心菜。這種拌菜飯已經成了潮流,很多地方可以吃到,但味道實在一般。稍好的上海飯店,菜飯也稍講究。蔬菜用油炒好後,拌在煮好的飯裡燜幾分鐘。由於時間比較短,菜的顏色也不會變黃,影響菜飯的賣相。更講究一點的,那材料真是五花八門,什麼雞丁,冬筍,胡蘿蔔,香菇等都加在飯裡,其實都快成什錦飯了。


這種什錦飯的口味,估計是受了香港煲仔飯,臘味飯的影響。煲仔飯就是蒸飯,將食材與米放在一起蒸。比如雞肉塊,金針菇,香菇等一起蒸好,吃的時候放點醬油汁,這就是“北菇蒸雞飯”。最常見的是鹹魚,肉餅,鹹蛋黃放在一起,就是“鹹魚蒸肉餅”。臘味飯是秋冬才吃,所謂“秋風起食臘味”,此時也是吃蛇羹的季節。有些蛇店秋冬才開,每年只做幾季生意。臘味飯用糯米,材料自是臘腸,油鴨,叉燒之類。糯米吸油後,飯粒晶瑩通透,臘香味撲鼻,吃之前淋上醬油,風味的確不錯。就是吃多容易食滯,而且熱量比較高,材料按現在來講,不能算健康,而且口味太重,遠不如菜飯來得健康。


小時候家裡偶爾也會做菜飯,多數是臘腸丁和細碎青菜末,煮法與一般白飯無異,只是多加點材料而已。臘腸的鹹味和油脂融入飯中,又有蔬菜的清香,應該說相當可口。我和弟弟每遇菜飯,一般多吃幾碗,但那時做菜飯多數是父母沒有時間,而且吃菜飯沒有其他菜可吃。特意煮菜飯的時候很少,而且有好菜,誰還吃菜飯。



當年物質條件也一般,吃菜飯是不得已為之。而且,傳統菜飯加豬油和鹹肉,根本談不上健康。要說菜飯現在能變成健康食品,那時候恐怕是想不到的。

順流之下


海汀裡的亭子間


亭子間屋頂削去一半,有個漂亮天窗。英國冬天狂風暴雨大作,下午4點就天黑,持續下雨到第二天早上,海洋性氣候颳風的聲音,嗚嗚地像是鞭子抽。房裡孤伶伶吊著個15瓦燈泡,不經意碰到晃動不停。身影孤單,燈光黯淡,室外狂風雨嘯,要是樓下有個年輕女人,郁達夫寫《斯人獨憔悴》也就這意境。可惜,這幢洋房是校外男生宿舍,沒有女生居住。房間陳設簡單,英國大學統一宿舍傢俱。木制單人床,沙發椅,大書桌,衣櫃,小書架,椅子,茶几。從合租公寓裡搬出來,學校申請到的就是這裡。  

 

英國舊區按字母分區,A區叫ArmleyBBarnley,法蘭住H區,名稱是Headingley,海汀裡。舊街區交通工具是巴士,距離市中心大約30分鐘。如果走著到學校,距離不算遠,15分鐘左右。途中經過海德公園,其實就是個大草坪,還有幾條林蔭路。搬到海汀裡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將燈泡換成40瓦,房間一下子光亮起來。然後,傢俱重新擺放,書桌放中間,沙發椅靠床邊,租了電視機,放對床的茶几上。接好迷你錄放機,當年流行的MD機,手提電腦,列印機,這下有點工作室的味道了。房間右側是三樓廁所,也是斜屋頂,上面的牆皮剝落,裡面的磚牆也露了出來,所幸不太嚴重。左側房間裡住了位西班牙學生Kim,蓬亂的捲曲頭髮,一副黑框邊眼鏡,手上一把破吉他不離手,房門敞開不停地邊談邊唱,有時法蘭休息都受影響。 

 

經常到Kim房裡聊上幾句,反正被他吵得不行。法蘭雖也能彈幾個和絃,但水準跟他沒法比,所以也就不獻醜了。只是他那把吉他音色實在不怎麼樣,而且他彈琴用的還不是Pick,而是個硬幣。他是歐盟國家交流生,歐洲各國學生可以選擇到歐洲其他國家,交流學習一年,他就來到了英國。在利茲大學選修西班牙文學,法蘭笑他西班牙人到英國學西班牙文學,簡直是浪費時間。法蘭也知道他只曉得彈琴,上課完全是無所謂的,反正留學一年就要回去。他問法蘭為何要研究亞洲太平洋地區的政治和經濟,你不就是來自亞洲。法蘭一時也解釋不清楚,就說法語和英語很象,但卻是兩種語言。 

 

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是英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課系涵蓋所有領域。教職員有34000人,外國留學生比例很高,在英國本土也很受歡迎,報讀此校的英國學生非常多。英國大學排名有兩種,一是按照每年《周日泰晤士報》的年度大學排名,計算方法是根據學校的學生成績,就業率,學術水準,政府經費等各項綜合指標評定,然後按照得分來排名。每年最高的自然是劍橋和牛津,然後是倫敦大學,王子學院,愛丁堡大學等,前十名基本固定。歷史越悠久名氣響的大學排名最高。報讀牛津劍橋學生的入學成績,以英國高級程度會考來講,基本都需要滿分,就這樣還得面試,競爭非常激烈。 

 

當年特意到牛津和劍橋遊覽參拜。牛津城就是個大學校園,特色是騎自行車穿梭,穿學校西裝的大學老師,有的頭髮已經全白,別有一番氣質。英國大學碩士課程分兩種,一種是教學式需要上課,時間是12個月。研究式需要2年,不用上課,只要彙報研究進度給教授就行了。據說牛津沒有碩士課程,如需碩士文憑,到校務處商店買一張就是了。因為牛津本科畢業,等於其他大學碩士水準。到牛津參觀校舍,只有肅然起敬的感覺,因為解說會和你說,這個教室已有5百年的歷史了,出的名人實在太多。馬路上隨便走走,都有驚羨之地,著名學院比比皆是。往那一看,這不是《烈火戰車》拍攝的地方,比賽跑步的環形走廊。偶然碰到牛津留學的亞洲學生,怎麼男生都是身材矮小戴眼鏡,非常禮貌的傢夥,外表都好像一模一樣。 

 

劍橋有點貴族氣質,法蘭和Janice曾經租了自行車在劍橋橫衝直撞,視交通規則於不顧。市中心有個大圓草坪,在那裡可以休息讀書。整個劍橋鎮由各學院和研究所組成,建築體系化,古老而有規則,但沒有牛津的人文氣氛。出牛津站,就是個很大的酒吧,名字叫鴉片。劍橋則嚴謹得多,進入對公眾開放的學院,必須收取門票,價格也不便宜。中國人自然要看看,徐志摩《別在康橋》,到底是怎麼一番景致,原來就是窄窄河巷而已。前面走來兩位穿著花麗馬術服裝的青年學生,頗有點古典貴族派頭。反正牛津劍橋法蘭是沒機會的,英國學生進去都不容易。那是對現代人類文明,做出過卓越貢獻的地方,人文薈萃名人輩出,英國首相不稀奇,諾貝爾獎多了去了。法蘭輩俗人只有高山仰止的份,難得到了智慧和知識聖地,多吸兩口空氣帶回去吧! 

 

利茲大學成立於1905年,之前是醫學院,後來合併成大學,並由喬治五世命名。按歷史來講不算很悠久,光緒末年成立的。按英國大學排名來講,從11名到30名,每年競爭非常激烈。進入前20名的都是國際著名學府,曼徹斯特大學,蘭卡斯特大學都在此列。2030名也都是名校,利茲大學就在其中,反而名氣很響的利物浦大學,多年來排在30名之後。還有一種排名按學科來分,比如愛丁堡大學的醫科,倫敦大學的理化,利茲大學的教育,牛津大學的英國文學,威裕大學的電腦,蘭卡斯特的會計統計等等。法蘭的學科當年排名英國第二,僅次於劍橋,高牛津一位。利茲大學本系老師都是劍橋博士,只有一位新來的年輕代課女老師牛津出身,系主任卻是利茲大學的博士。利茲大學也是博士碩士成堆的地方,掃廁所的都是學士學位,法蘭比清潔廁所好一點,小小碩士而已。 

 

西班牙Kim的藝術家氣質,表現在他不修邊幅的性格上,吉他是破的,毛衣也是破的。他高興的時候會說,法蘭可以教授西班牙的加特萊語,那是法蘭居住的地方。藝術家很快找到女朋友,好像是位南美女生。她見到法蘭的第一句話,居然是法蘭的麂皮靴不錯,她特意低下頭仔細看,還問法蘭外衣哪裡買的。法蘭說香港買的法國Chevenon冬天系列,當年香港年輕人喜歡的牌子,並不是很貴。Kim讀了半個學期就走了,接下來住的是一位葡萄牙博士,主修化學顏料,小名叫Jose荷塞。他堅持要法蘭這麼稱呼他,因為他母親在家裡也這麼稱呼。荷塞皮膚粉白發亮,頭髮捲曲,額線很高。戴副小眼鏡,但眼睛非常亮,一看就知道很聰明。 

 

他和二樓哥倫比亞學生很好,那是個圓臉壯實的小個子,臉上泛著紅暈,兩人都說葡萄牙語,所以特別親熱。哥倫比亞學生也是博士,主修是汽車引擎設計。法蘭笑他學成回國會找不到工作,因為那裡沒有汽車工業。哥倫比亞出名的只有兩樣,優質可卡因和當年的足球明星。有金毛獅王之稱的華特拉瑪,瘋狂守門員希基塔,亂槍掃射而死的愛斯高巴,他聽後大笑。法蘭們常在一起聊天,他也是吉他不離手,而且還多一樣,南美風格音樂一起,他必定和朋友起舞,而且跳個不停。最後,影響到法蘭也跳起來,還到利茲市有名的南美舞廳,跳整晚的薩薩舞。哥倫博士瘋狂喜歡上一位,身材瘦小的泰國女生,並決定畢業後到泰國去。為約她見面,連法蘭都得做電燈泡。博士喜歡吃,會做簡單食物,無非是三明治之類。

 

他經常邀請女同學到家吃晚飯,多數是亞洲女性,有時法蘭也不得不作陪。其中有一位非常特別,她的英語法蘭整晚都沒聽明白,所用詞匯太難,完全不是口語。博士雖稱不上風度翩翩,但很有教養,以他國家的文化背景,最少家裡也是個莊園主。有時他和Kim兩把吉他彈起來,法蘭只有做小聽眾的份。法蘭也曾披起格子窗簾布,冒充墨西哥人跳上那麼幾下。博士身材粗壯個子不高,有些南美人的外表,很有點象中國人,他戴金絲邊眼鏡,更有點象了。一次,法蘭將超市里的三文魚塊去皮切片,用酒醃漬去腥味,買了一種甜辣醬,牌子叫半個月亮,拌成甜辣汁三文魚刺身。偶然請他吃了一塊,怕他不吃生的,特意囑咐不喜歡可以吐出來。誰知他吃個不停,停都停不下來。自此之後,他就不再請法蘭吃飯,反而老要看法蘭吃點什麼了。 

 

渡假期間借他的房間開派對,法蘭的亭子間太小,法蘭煮中華料理,請了班裡同學聚會,他後來知道後老說,要法蘭再來一次,他也想試試。葡萄牙,哥倫比亞兩博士形影不離,前者搬出去之後,法蘭們有時也會一起看電影,或者去酒吧,不過次數不多。學期快結束時,哥倫博士看上了法蘭的手提電腦,原因是法蘭曾抱怨不是新款的,他提出要幾百英鎊購買,當年手提電腦雖不稀罕,但也不便宜。法蘭拒絕了幾次,兩位博士還是堅持想買,最後法蘭只得解釋,還得用來寫論文。三樓另一間房,住著年近50的美國人Bob,絡腮鬍子禿腦袋。法蘭發現有智慧的人,多數腦瓜禿,但兩側頭髮不少。兩側頭髮少又禿頭,有錢商人居多。他是個神經質瘋子,主修電腦合成音樂,當然也是個博士,音樂家還懂電腦,基本是神經病無疑了。他還是單身,幾乎每天和遠在美國的母親通長途電話。每晚11點過後,他害怕聽到一丁點的聲音,哪間房聲音稍大,他就大喊大叫。甚至就在你房門口,或者樓梯下長時間偷聽,稍有響動就大叫一番。 

 

此幢洋房沒有走道燈,晚上走廊漆黑一片,可以想像門外黑暗中,有個人站著偷聽的可怕樣子。他經常寫信到校務處,投訴舍友發出噪音,校務處見怪不怪。有一次居然還來調查法蘭,隨便問幾句,反過來安慰法蘭,Bob就是這個樣子,不用太介意。某夜,美緒穿了法蘭的內衣去廁所,突然在黑暗裡看到他,把她嚇得半死。法蘭倒是沒與他起過什麼衝突,雖然他老投訴法蘭太吵。每次樓下廚房見到他,他都很禮貌,好像沒事發生一樣。而且,還面帶微笑看著你,讓你感覺晚上黑暗走廊上,Bob拿刀等在你門外,出來看到他,肯定就是這副笑容。唯一對他不在乎的是住底樓的Simon,他父母卻是法國人,他在英國出世。 

 

極短的頭髮濃重的鼻音,鷹鉤鼻子長條臉,外表像法國文豪。他是主修法語的學士,平時話不太多。底樓沒有廁所,他老三躥兩蹦地上二樓洗手間,開關門砰砰響,Bob卻無可奈何,因為Simon根本就不理他。有一次,法蘭拿文章讓他改,他拿回去半天,總算改了出來。文章上都是墨水筆塗的墨團,字母小難於辨認,這可真是大文豪的手筆。底樓還有位愛爾蘭人Michael,當年36歲。身材矮小,頭髮疏落,外表像是市場裡賣魚的小販,衣著也非常普通。法蘭喜歡叫他Mike,兩人關係不錯,還邀請他參加了法蘭的派對。他有幾件事令法蘭非常吃驚,他是主修生物化學的學士,理科出身文科不行。法蘭讓他修改文章,他一個錯都看不出來,居然還問法蘭interesting怎麼拼來者,老哥你不要太誇張啊!他嗜酒老是醉醺醺的樣子,法蘭和他去酒吧喝酒參加派對,回來的路上他會隨地小便。忘帶鑰匙就翻牆,拉在屋裡就敲玻璃窗。他人很老實臉色暗紅,說話永遠是模棱兩可的態度。 

 

每月學校會派人清理廚衛兩次,三樓沒有花灑只有浴缸,基本是法蘭在用,歐洲人不天天洗澡。法蘭當時長髮過肩,隔天要洗頭,長頭髮容易斷,常要用護髮素。不注意的話,頭髮留在浴缸,清理起來要花點功夫,有時候會聽到清潔工的抱怨。學校發了表格,調查學生居住環境,上面有很多選項,法蘭填了衛生間房頂。沒多久來了幾個人,一下午拆了廁所屋頂重新裝修,還安了個漂亮天窗。美緒高興地拍手說,這下你可以泡著熱水澡,看星星了。法蘭很嚴肅地回答,蒸汽會遮住天窗,要泡也是兩個人一起,不用擔心別人看見。學期末,回家的,渡假的,畢業的,回國的,都走了,法蘭的課程年底才能結束,洋房裡就剩法蘭一人,而且租約也快到期了。美緒有時來坐坐,基本是冷冷清清。好在法蘭和她預訂了到法國的機票,然後到義大利後和希臘。 

 

英國夏天的天氣最宜人,晚上9點天還亮著,白天十幾二十度,天氣非常乾爽,夜晚稍有涼意。溫度濕度不高,根本不用空調,整天都天氣朗清,而且藍天白雲,人的心情也會好。經歷整個冬春的陰雨狂風,英國可愛的夏天終於來了。兩個季節的活動,都是室內為主,終於可以外面走走了。經常你會在馬路上看到,不少青年人赤腳走路,踩著路上的陽光樹影,享受美好的天氣。呼吸著黃昏涼爽的空氣,走在大學附近的綠樹林蔭道,散步回到海汀裡住處,拿出鑰匙正準備看門,發現原來門口有棵櫻花樹,平時根本沒有留意到。那樹忽然間綻放出粉白色的滿枝花朵,風吹櫻花舞動婆娑。法蘭看了一會兒,拿出鑰匙打開門,獨自回到三樓的房間。

 

關羽鬥岳飛




香港有個有趣的文化現象,警察和黑社會都拜關帝,就是《三國演義》裡與劉備“桃園三結義”的關羽關雲長。雖說都是拜“關二哥”,但是所拜內容和意義不同。江湖兄弟拜的是關爺的“義气”。關公,降漢不降曹,身陷曹營十二載,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金下馬銀,金錢美女,封其“漢壽亭侯”,可謂恩高祿厚。關羽得知劉備消息,掛印封金,千里尋兄,單騎護嫂,過五關斬六將,真可谓氣千秋!


警察拜關羽是敬其勇武,關羽武藝高強,早年溫酒斬華雄,誅河北名將颜良文醜,三英戰呂布,後來斬龐德擒于禁,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這裡需要說明幾句,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在《三國志》及《後漢書》裡有記載。“上馬金,下馬銀”並非指錢財,而是指上下馬時牽鞍墜鐙,可见曹操待军侯不薄。



從歷史上看,關羽被封為“武聖”是受到皇帝正式冊封的,清朝封其“武聖”,要知道“文聖”是萬世師表的孔子,可見其地位之高。其實,當時在民间岳飛的聲望更高一些,但他的敵人“金”,那是滿族人先祖,即便岳武穆名望再高,也不會獲選!那麼,能否“關公戰秦瓊”將兩者粗略比較一下,应该很有趣!



以武功來講兩人皆是“萬人敵”,本領高強,而且歷史上都有記載。特別是關羽“胯下赤兔胭脂馬,掌中青龍偃月刀”,“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在中國婦孺皆知。岳飛長於野戰,將金太子兀術殺得大敗。但是,大家熟知的關羽英雄事蹟多出自《三國演義》,羅貫中杜撰居多,而岳飛戰績都是有歷史記載的。三國時作戰,並非完全是馬上作战。有的人《三國無雙》打多了,產生誤會。



據考證那時戰馬有鞍無鐙,馬鐙還沒有發明,那麼在馬上不大可能發力。因此,打仗如不是馬車上對戰,就是後世所謂槍騎兵,屬騎裝輕步兵,主要任務是偵查和奔襲,行军骑马,打起仗還是下馬當步兵使。如果是這樣的話,肯定南宋的岳飛武力佔優勢了。好象是《宋史》記載他曾率百餘騎,殺入敵陣斬敵數千,斬對方“千夫長”數十人,“千夫長”管千把人,也該是營團一級的校官了吧,正史上也說其尤善野戰。關二哥的戰績民間傳說居多,正史筆墨比岳飛少。所以,单以裝備角度分析是岳飛優勝一些。

 

從軍事的角度看,岳飛率軍打到河南朱仙鎮,已經收復大半國土,而且所率軍隊戰力強盛,軍紀嚴明,屡败金兵,連金軍亦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感慨!若非宋高宗12道金牌詔回臨安,冤殺於風波亭。從當時軍事態勢看,以其軍事才能及部隊實力,如果得到有力支持,收復國土是有可能的。這方面關羽就有點失色了,如非他大意失荊州,就不會導致劉備為報仇,破壞“孫劉聯盟”。攻打東吳被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大败虧輸,悔恨交加,白帝城托孤。可以說劉備之死就是源於失荊州。




以吾觀之,劉擁荊益二州,益州今為四川,雖為天府之國,民豐物富,但四面環山屬盆地,地形上說是守地,不利進攻。失了荆州等於出入口被封,已成瓮中之势。進逐中原路途遙遠,進出不便,談何容易!孔明七出祁山,司馬懿只守不攻,等其糧草耗盡,自然不戰而退。诸葛又不肯纳魏延出子午谷之奇计,次次走同样路线,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焉能不败!所以,戰略上荊州一失,荊益互失犄角,蜀漢敗局已定。






關羽出身低級軍官,“斬華雄”時為“馬弓手”,為袁紹輕視。學問如何不得而知,但喜夜讀《春秋》,這是一本編年史書。岳飛也是行伍起家,據說愛讀《孫子兵法》。“用兵之法,存乎一心”,即是飛名言。其詞《滿江紅》慷慨激昂,稱之為千古絕唱也不過份。岳飛書法作品也有流傳,其所寫“還我河山”草書,相當有氣勢。《竹詩》是關羽臨別曹操所作,據說原為一幅竹圖,將字融入圖中成詩。如果,單以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來講,宋詞是不能不講《滿江紅》的。兩人結局都是被殺,岳飛是以“莫須有”罪名冤殺於風波亭,關羽則是走麥城,被東吳擒殺。岳飛忠君而死,千古忠烈,歷史上都是正面評價。關羽則人多言其“大意失荊州”作為警訓。



人們崇岳飛是崇敬其忠,拜關羽是拜服其義。兩位都是歷史上的大英雄,受到後代萬世的景仰!岳飛時代的敵人,其後裔滿族人後來統一中國,成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關二哥義字當頭,終受“武聖”香火,警匪势成水火,但同拜闗雲长,也算香港文化奇景,而且也证明了警匪所拜老大,原来是一家的。

黄昏村莊


水土不服的東京


當年剛到東京已經一段時間,開始慢慢習慣日本的生活,可是一些意想不到的煩惱隨之而來。首先,就是有關吃的問題,對於吃慣香港早茶,餐蛋面,叉燒切雞飯,鮮蝦雲吞的人來講,日本的飲食過於清淡了,而且份量還特別少,老有一種吃不飽的感覺。日本日常飲食少油少鹽,份量比香港至少要少一半。中國人的肚子一沒油,二沒鹽,三量少,人就老感覺想吃東西。  

 

开始打算自己家里做,反正我和三师兄廚藝不错,结果发現日本買来在家里烧煮很不合算,比如说牛肉饭在松屋吃,标准份量(並み)也就290日元、特大份量(大盛り)390日元,要是自己分开買,光是牛肉就要好几千日元,日本大米更是贵得驚人。不是家裡人員多,以學生來講,還不如在外面吃,既方便又便宜。日本牛肉飯肯定份量夠,但也是肉片在水裡汆一下,沒有什麼油水。剛開始的時候,牛肉飯吃得最多,吃午飯都不叫午飯,改叫牛肉飯時間了。 

 

日本消費水準之高,就算從香港來的學生也都有點吃不消。同屋幾個年紀小的室友無所謂,沒了家裡的約束,吃起零食來豪無顧忌,手指餅,薯片,朱古力條等不停口。我們幾個年齡稍長,有工作經驗,過慣了正常作息生活的,正餐吃不飽,就好象缺點什麼。其實不是真餓,就是想要補點油水。结果,還是大师兄出去打探,说是大久保車站旁的巷子里,有家中国料理有食べ放題,就是有时间限定的自助餐,大约是每人1500日元的样子,這價錢實在划算了。於是,幾個人約定去加油打氣,做一回酒囊飯袋 

 

晚上到了那裡一看,的確是1500日元,但時間只有40分鐘。這也太短了,跟按摩院學的吧,小姐按摩一個鍾,按40分鐘算。如果,超過時間就要3500日元,這是正常價格。來也來就進去吧,雖說3人吃頓飯過千港幣,在香港吃廣東菜,可以吃到撐了。店裡下層是火鍋,上面還有自助小菜,而且菜式居然是本人喜歡的上海菜。三人先叫了火鍋,這東西在香港不算什麼,一年四季都有得吃,而且便宜得要命,但在日本還是第一次。幾位斯斯文文地沒吃多少久,我看這樣不行,3500日元也是有時間限制的,別一本正經,還是放開吃吧!大家醒覺過來,收起了以前在寫字樓當白領的作派,大吃大喝起來。 

 

可問題又來了,香港人吃火鍋必吃海鮮,起碼蝦總要有的,這家店裡出菜非常慢,海鮮一出來就被人搶光,怎麼都輪不到我們。弄得最後要派個人,站在那裡才能弄到一點,這吃起來太辛苦!還有,上來吃火鍋就是個錯誤,這家並非火鍋專門店,火鍋食材並不很多,再說吃火鍋沒啤酒,那味道就差遠了。要酒自然不難,但要另加錢,1000日元中杯。只得再叫啤酒,可喝開了一杯哪夠啊!更大的問題是這段時間縮著個胃吃飯,在香港練就的自助餐肚子沒了,火鍋一吃就飽,不多久就有點吃不下去的意思,樓上的上海菜可還沒吃到啊! 

 

算了,既然來了就別管什麼時間限制,價錢多少了,反正慢慢吃飽了為止。這下索性放開了,樓上吃到樓下,喝酒吃菜,足吃足喝。結果,買單每人近1萬日元,大大超乎預算,1500日元的確便宜,進去了1500日元,哪走得出來啊!幾個飽得都快走不動了,最搞笑的是那位同屋三師兄,回到家居然躺在床上亂哼哼,說是肚子撐爆了,要上醫院去掛急診。本人被他煩不過,拿出沉香白鷺片讓他服下,並告訴他這是本人祖傳秘方,今日為救其性命,只能忍痛。他將信將疑地吃了藥,本人以前有胃病,這中西合成藥是常備的。才幾分鐘他就消停了,稍睡片刻說好了,居然說肚子又餓,沖了個杯面吃起來,剔著牙問我,到底是什麼靈丹妙藥。 

 

這次酒囊飯袋行動才一個禮拜,新麻煩又來了。三師兄嘴唇腫得象金魚,大師兄牙肉紅腫,本人喉嚨痛得要命,還有的渾身起疹子。要說剛來日本,學校家裡作息正常,也沒得什麼傳染病,怎麼都病得厲害,而且還是同一時間。坐在廳裡大家商量,到底本人久居英倫,海外生活經驗豐富,分析是水土不服。氣候飲食不同,身體自然會有反應,各人點頭稱是,可這又如何是好。在香港根本不算個事情,家家有煲湯,本人家裡是上海人,青紅蘿蔔瘦豬肉加點羅漢果之類的,過不多久就能喝一次。要不街上喝點24味,吃碗龜苓膏,來杯銀菊露,或者火麻仁,腫痛也就消了。這裡哪有這些個,什麼都木有啊! 

 

三師兄從行李裡翻出個極小塑膠袋,裡面是一小撮幹泥土之類的東西,說是家裡關照,萬一水土不服,可以合水服下。可這麼多人,就這麼山楂片大小的東西又有何用。大家決定還是煲湯,材料只能就地取材,本人提議超市有賣蓮藕,這是去火的,又買了紅蘿蔔和瘦豬肉等,大大地煲了一鍋,順手將那山楂片也扔了進去,每人一大碗。本人又將所帶杭白菊貢獻出來,煲了大壺菊花茶,各房間一大瓶。 

 

要說香港煲湯和藥茶真是靈驗,就喝一兩天,眾人的毛病就全好了,真是立刻見效,一試就靈,不試不靈,萬試萬靈,而且自此就沒犯過。看來治水土不服,本人發明的蓮藕紅蘿蔔瘦豬肉湯也是妙方之一。

 

路邊花草系列--紅五角星 (2 pics)



電視裡認識李小龍


今年是李小龍逝世40周年,電視台播放了專題節目,重播他的成名作。我對李小龍認識較晚,主要在英國留學的時候。當年,英國週末晚上Channel 4會播一些亞洲電影,主要是香港電影。李小龍,成龍,周潤發,吳宇森,王家衛作品是少不了的。《猛龍過江》,《唐山大兄》,《英雄本色》,《喋血雙雄》,《重慶森林》,《花樣年華》等名片是一播再播。很多英國人都是通過港產片瞭解東方文化,居然不少人說起來頭頭是道。我在英國電視看的第一部香港電影,就是李小龍的《唐山大兄》,第二部是王家衛《重慶森林》。以後這成了我週末的習慣,也算一解鄉愁吧,雖然我並不怎麼想家。

李小龍的電影其實我在香港看過很多次,但海外再看又是另一番情景,而且隔壁宿舍英國男生,我的好友Inn也在看,正好我宿舍房門上貼了李小龍的海報,這下可就更應景了。順勢在海報兩旁貼上他電影裡的名句,“雖然我讀的書少,但是不要欺負我”。可這樣一來實在太顯眼,兩條白底黑字對聯,顯得非常突兀,最後還是收將起來,只留Bruce Lee替我看守房門,他的名氣可遠比門神大。室友Inn看完電影很興奮,特意跑出來對我說,兄弟你也來兩下功夫表演吧!我隨便擺了幾個架式,不料還搏得不少掌聲。


英國是個島國,雖然大英帝國曾經聲威遠播,殖民地遍佈世界,英國人對海外文化,有著強烈的興趣。英國人到海外工作,求學,旅遊的比例非常高,在英國本土居住,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也非常多。英國人在思想意識上,遠比移民國家美國,來得更國際化一些。但要說英國人對於中國真有多大瞭解,那也實在不見得,特別是英國年輕人。知道最多的就是幾位國際知名的香港演員,李小龍,成龍,李連傑等。只要知道這些也足夠了,談起來就有話題。其實,我與英國人溝通絕無問題,同學朋友間話題很多,男人喜歡的無非是政治,軍事,體育,女人等等,這些話題都算本人強項。


比較起成龍和李連傑,李小龍在歐洲,完全是另一個檔次。李小龍是改變中國人海外形象的武術家,成龍所謂的功夫喜劇就是個小丑,李連傑的武打完全就是舞蹈演員的水平。全世界人盡皆知的中國人只有兩位,毛澤東和李小龍。在英國尤其如此,英國電視裡評選的時代人物,影響世界的政治人物,毛澤東必然當選。影響世界的武術大師,功夫電影開山鼻祖,首位好萊烏華人電影男明星,自然非李小龍莫屬。但凡成名成家,必備具備三個條件,理論,實踐和作品。“沒有實踐的理論是死理論,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瞎實踐”,這是蘇聯伏龍芝軍校的名言。哪怕功夫再好再強,沒有自己的獨立理論,絕不會成為大師級人物。沒有令人信服的成名作品,很難為專業界認同。沒有大量的社會實踐,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稱不起大師級人物。


1960年,李小龍進入位於美國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主修戲劇,哲學及心理學。他在學校開辦“振藩國術館”,教授武術和哲學,推廣中國功夫,並自創截拳道。他將哲學理論結合到武術發展上,雖然他的哲學理論本身,採取各家之長,並非自己獨創。例如,他反復強調的“Be Water”,其實就是中國傳統道家,老子“上善若水”的一種解釋。截拳道的技擊方法完全是西方式的,參考的是西洋拳擊和擊劍技巧,與中國傳統武術理論大相徑庭。李小龍生前大量研究各派武術理論,擊技技巧與訓練方法。留下了七本武術筆記體會,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記錄》,《雙節棍棍法》,《布魯斯-李拳術圖解》,《布魯斯.李武術技法》,這些著作不少是後人根據他的筆記整理出版,他的基本武術理念,從筆記得以體現。其內容相當繁雜,有大量其他武術理論摘抄,李小龍將其綜合起來,融化到自己的功夫中去。


現在世界知名的詠春拳是顏詠春女士首創,南派武術拳種裡屬極小門派,以前根本不為人知,正是由於李小龍的推廣,才使此拳風行世界,而且令乃師葉問,成為國際武術宗師。李小龍其實是混血,他有1/4德國血統,而且在美國三藩市出生,應該算正宗美國人。他在強勢的歐美電影文化中,可以打出一片天地,與他的血統也多少有點關係。他是美國亞洲裔代表人物,也是美國精神的代表。但李小龍的成長卻是在香港,他18歲回到美國讀書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美國公民在海外,18歲前必須回美國,否則得不到公民身份。第二,他在香港屢屢參加街頭打鬥,黑社會鬥毆屬不良青年,父親李海泉希望他回美國讀書,脫離香港的朋友圈子。李小龍在大學期間開設武館,教授美國人功夫,哲學和擊技等,當時曾遭到當地華人武術社團的抵制,警告多次未果後,派出黃姓武師與他比武,結果敗于李小龍拳下,此事後來不了了之。


從他早年在美國某天臺,與人打鬥比武的錄影帶中看出,他最初用的仍是傳統中國武術套路,打鬥用繞圈式推搡技巧,近身擒拿搏擊,這是受詠春的影響。但李小龍很快覺得這種傳統打法,不能一擊即中迅速制敵,反而消耗自己,給對手以可趁之機。而且,套路練習複雜,掌握技巧緩慢,個人發揮受約束。他對中國武術的門派之見,招式路數,擊技方法等產生很大疑問。自此開始研究西洋拳術,擊劍術,日本柔道,空手道等各派武術,看了大量拳王阿裡和路易斯的拳擊錄影帶。對阿裡迅猛靈活的刺拳,推崇備至不斷學習。還有阿裡的步法,李小龍是1957年香港恰恰舞冠軍。李小龍將恰恰舞的步法,結合到功夫步法上,形成他獨特跳躍式的靈活步法,通過不斷的位置移動,找到最佳攻擊點,令對手反擊困難處於被動。


李小龍著名的“李三腳”,不但借鑒日本武術的側踢,而且結合中國傳統連環腿。李小龍的站姿不是中國傳統的平面站樁,而是側身減少對方的攻擊面,隔擋對方的進攻後,迅速制敵打法簡單至極,沒有中國傳統武術固定的套路招數,只有置敵死地的技巧手段。打法只求進攻,不講究防守,按對手具體情況,採取不同戰術。這種因應對手的戰術手段,不是通過練習招數套路得來,而是通過專心一致的身體訓練,大量實戰練習,身體遭擊打後的自然反應,得到擊倒對方的靈感。由於沒有固定套路,可以自由發揮,讓對手難以捉摩,使對方防不勝防,處於完全被動之中。進而發展到預測對方攻擊,中途將對方攻擊阻截破壞,就是後來的截拳道。截拳道沒有固定打法和招數,只有阻截對方攻擊,置之於死地的手段。例如,對方欲起腳飛踢,可先踩對方腳趾,或踢對方小腿脛骨,使之起腳不成等等。


李小龍在美國因扮演《青蜂俠》中的加藤一角成名,但這並為給他事業帶來更多的幫助,他與琳達婚後生子,買房後經濟拮据,產生回流香港的想法。最終,他關閉了美國拳館,回到香港發展。因當年他在美國影視界已有名氣,自己又是香港童星出身,演出過20多部電影,對香港電影圈熟悉。香港人以為他在美國成名衣錦還鄉,實際上李當時的境遇,反而是想在香港找出路。當年香港影壇是邵氏獨大的局面,李小龍與其合作很快告吹,後者在美國雖有名氣,但邵氏開出很低的片酬,李要求的1万美元,对方只肯给2500美元,對於李的票房前途也不看好。邵氏有自己培養演員的習慣,以流水線式電影製作聞名,並且霸佔整個東南亞電影市場,因此對李並不太重視,李只得與從邵氏獨立出來的鄒文懷合作,拍攝了他的成名之作《唐山大兄》。隨即創造了當年的票房奇跡令李小龍一舉成名。


影片拍攝的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導演羅維仍是邵氏作派,幾欲和李小龍決裂,因後者希望按照自己的風格,拍攝功夫電影,兩人發生多次衝突。羅覺得李不會表演,打鬥動作不好看,往往一兩下解決對手,觀賞性不足,除連環腿外,都是一招致敵,給李小龍起了個“李三腳”的花名,諷刺他只會這麼兩下。當年所謂武俠片,武打動作設計是邵氏傳統的那一套,動作類似京劇裡面的架子套路,演員用設計繁複的動作互相比劃,為了使動作在鏡頭前有交待,每個武打動作都有一秒鐘的停頓。一場打鬥往往需要很長時間,翻筋斗跳躍加雜耍,其間還要加插大量國語對白。當觀眾看到李小龍真功夫電影,一招制敵快如閃電,被這種後來稱之為功夫片的電影驚呆了。當李小龍和妻子琳達坐在後排,參加電影首映式時,兩人其實心裡也沒有底。結束後戲院裡鴉雀無聲,幾分鐘後突然爆發出狂熱的掌聲和歡呼聲,觀眾將李小龍抬起來以示慶祝他終於成功了。


鄒文懷由於發掘了功夫巨星李小龍,從邵氏獨立出來後他也很快成功了,並且他爽快地答應了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功夫電影的要求,全權由李小龍負責影片的製作,他只管電影的發行和票房,這其實就是香港電影獨立發行的雛形,直接導致了邵氏電影公司的衰亡,也間接使李小龍英年早逝,此是後話另文述之。當時,全球各地的影迷被李小龍電影,獨樹一幟的打鬥方式,緊湊驚險的情節,暴風驟雨般的暴力打鬥,一招致敵的武打技巧,震驚了全世界。他的功夫電影被稱為打鬥的芭蕾舞,暴力動作的藝術,後來全世界的功夫動作電影,莫不受李小龍影響。



其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他在香港拍了4部半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龍爭虎鬥》,《猛龍過江》,《死亡遊戲》,3次打破空前票房記錄,其中《猛龍過江》破亞洲電影票房記錄,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2.3億美元。李小龍迅速成為國際巨星,而且成為文化標誌。他在羅馬鬥獸場單挑羅禮士,掐斷對方脖子的場面,迅速標誌為有色人種,反美反白種人歧視的精神圖騰。他在影片表現出來的中華民族,強烈愛國主義情緒,感動了每一個看過電影的中國人,並由此產生由衷的自豪感,大漲了民族志氣。86年足球世界盃,馬拉多納靠一己之力打敗英格蘭,挽回阿根廷在馬島戰爭中,喪失國土的恥辱。李小龍在《精武門》中大敗日本浪人,洗刷當年日本侵略中國的恥辱,李小龍成為中國人的民族大英雄。李小龍生於1940年,少年時見過日本軍隊侵略香港的情景,並且留下深刻印象。他的家人稱他自小在家陽臺,每看到日本兵經過,都怒不可遏。


可就在李小龍事業鼎盛,準備拍完新片《死亡遊戲》之時,1973年7月20日,他突然在女影星丁佩家中逝世,終年才32歲。李小龍的突然逝世對於影迷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難以令人置信。他死因至今都有很多講法,正式說法是死於腦水腫,一種處方止痛劑Equagesic,導致的罕見藥物反應。無論如何英雄已逝,李小龍是真正的武術家,功夫電影王者,截拳道創始人,中國武術代言人,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他給世界武術,中國功夫,動作電影的發展,帶來革命性的影響。李小龍全球擁有2億以上影迷,去世後威名不減反增,他將kungfu功夫一詞,寫入英文詞典。他主演的功夫片至今風行海內外。李小龍用四部半電影,就在世界上締造了不朽的東方功夫和電影傳奇。


我碩士畢業論文完成後,在英國利茲市以看書和煮食為樂,曾在英國書店裡,看到不少有關李小龍的書籍,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卻是個美國人寫的自傳體小說,主要內容是李小龍對他成長的影響。他長大後不遠萬裡,一定要到李小龍的成長之地香港,探尋一番他心目中英雄的成長足跡。然而,他到香港後大失所望,本地對李小龍的歷史遺跡,似乎並不特別重視,沒有特別的推廣和保護,他只能通過自己搜集的資料,還原當年李小龍的方方面面,並且將此探索李小龍的故事,編輯成書以饗讀者。


我站在書店裡看完此書也是感慨萬千,香港政府除做點推薦旅遊的表面文章,對推廣香港文化的實際工作,幾乎是袖手旁觀。服務性小政府的效率雖高,但創造性不足,缺乏創意和主觀能動性。花數百萬納稅人金錢,找公司設計代表香港的標誌,結果得到的是一個古怪“龍頭”的標誌,在市民普遍要求之下重新設計,結果那家公司在龍的身邊加了幾條彩帶。這難道就是香港的標誌?花納稅錢設計出俗不可耐的無聊標記,這簡直就是一個笑話。就算以龍代表香港,那也應該是條真龍,李小龍才是香港真正的標誌。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哥哥”張國榮的死因



張國榮逝世10周年,看了紀念他的演唱會,除了久未露面的張學友和梁朝偉,還有容祖兒,陳慧琳,張敬軒,太極,達明一派黃耀明等。《風繼續吹》使人回想起“哥哥”磁性嗓音,追憶粵語流行曲的黃金歲月。

張國榮於2003年4月1日,下午6點41分,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24樓健身中心跳樓自殺身亡,終年46歲。死因主要有以下說法,抑鬱症,感情問題,愛滋病。甚至有說謀殺,太小看香港員警破案能力了。


《異度空間》撞邪是無稽之談,張演藝經驗豐富,過於投入也角色,不至於到自殺的地步。他跳樓與那部電影情節雷同,故有此說。此片拍攝於2001年,距他辭世有2年之久。如果撞邪可請師傅化解,張常年篤信泰國白龍王。


2003年是香港電影低潮,又有沙士病毒肆虐,他想執導電影《偷心》,在各方聯絡妥當的情況下,因投資方退出作罷。這只是部低成本愛情片,開拍不成以後仍有機會。況且,張拍片沒有任何經濟壓力,劉天王自資拍片虧損多年,最近才開始賺錢。


他與唐鶴德的戀愛關係,95年為媒體曝光,張遂在97年公開戀愛關係,並通過媒體釋出其性取向。兩人青梅竹馬,相處融合。所謂“七年之癢”,2002年後感情出現問題,多次在寓所吵鬧。


張分手之際意識到,所有資產由唐打理,戶口都是兩人聯名,分開談何容易,遂與唐維持表面關係。暗中著手安排退出聯名公司,平時他則與年輕助手相處。香港警方調查發現,他亦在同性網站結識朋友。


張當年是少數公開同性身份的藝人,他在演唱會穿高跟鞋,戴女人長髮穿裙子,對男友發表愛的宣言。目的是從偶像派,走向另類成熟風格,演唱會大量同性元素,過於前衛大膽,當年廣受媒體批評,為此他飽受壓力。


李熬說他是愛滋病,基於張拿到一份醫檢報告,不久就自殺了。愛滋病帶菌者不發病與常人無異,發病後通過藥物治療,仍能延長生命,但只能控制症狀,病後病菌破壞免疫系統導致死亡。他是公眾人物,即便發現是帶菌者,也并未病發,但因此患上嚴重抑鬱症。


抑鬱使張長期失眠,大量脫髮,面容憔悴,情緒失控。爆發點是他崇信的泰國師傅來港,通過林建岳安排見面,約會前一小時突然取消,師傅傳話“不必見了,幫不了他”。張接電話絕望下以求解脫。 

蘆葦河塘


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火山爆發


魚香肉絲 (2 pics)



茄子切條燜煮+肉絲先炒熟備+糖盐味精醋辣椒酱日本酱油豆板酱=快速翻炒+葱花少許

唐僧的《心经》密訣


《西遊記》中的三藏法师就是唐僧。历史上的真实的唐僧就是玄奘法师,俗名陳,法名玄奘。他是中國佛教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佛學家,翻譯大師,旅行家,佛教法相宗創始人。他在唐朝時歷經千辛萬苦西行印度學習,在印度多家高级佛教學院留學數十年,精通佛法,梵文的造詣非常高他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佛學家,很多佛經正由於他的翻譯編撰整理,才成為最終正式的版本,對後世影響巨大。



唐僧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但是他如此出名並非单因其佛學造詣,反而是拜明朝作家吳承恩所寫的《西遊記》所赐。吴承恩將他去印度取經的故事作為背景創作了著名的《西游记》,成為中國小說四大名著之一。玄奘作為唐代大佛學家,翻譯家,旅行家,本來形象滿好,不知哪里“得罪”了吳承恩老先生,在西游记里他就摇身一变成了唐三藏。按本人研究所得,吳承恩寫《西遊記》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崇道抑佛,贬低佛教。所以,他在小说裡把唐僧個性中的虚伪懦弱,膽小怕事,不辨忠奸刻画得淋漓尽致。



《西游记》里很多神仙化作凡人對他進行測試,考驗他西去取經的意志,基本上他也是僅僅合格而已,很難說他是意志堅定。仔細看過《西游記》的人都會發覺,面對金錢美女他也並非鐵板一塊,經常差一點就立場動搖了。特別是對於美女多有心動,女兒國,盤絲洞也就不用說了。就是見到白骨精,他也是三言兩語就被騙倒,還把个大徒弟孙大圣趕走,差点被美女妖精吃掉。好在,唐僧还算是出言謹慎,膽子又小,所谓“有贼心没有贼胆”,所以最终还是勉強把持住自己,过了测试,取得真经,得到正果。



其实想来也難怪三藏师傅膽小,四人里面他不象孫大聖神通廣大,搞过武装割据,自称过大圣。八戒是天蓬元帥,屬天庭水警司令,沙僧也担任天庭捲簾大將,玉帝大帝保安總隊大隊長。就是唐僧肉體凡胎,既没神通又沒武功。他又不听徒弟的话,动不动就被妖怪野獸精捉住,每次都差點被吃掉。不是要被清蒸作点心,就是被生吃当刺身。所以,他經常被吓得魂飛破散,简直是魂不附體。每次遇险他都是口中念念有詞,除诵经避險也别无他法。那么,他每次念的是什麼經,說起來就是觀音大士傳授於他的《心經》。佛经里确有此经,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



小說裡唐僧每次遇難,嚇得魂不附體時都是默念心經。现實中這部佛經就是玄奘大師翻譯的,而且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修行的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此經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巨大,其中“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一句,在中國人盡皆知,可谓深入民心。本人甚至認為看懂《心經》就掌握了佛教基本教義的一半,现附玄奘版经文如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本人不是佛教徒,對佛學也研究不深。經文裡面最重要,也是經常在現實生活中被引用的兩句話“空即時色,色即是空”到底說的是什麼。很多人認為此句是勸導人不要沉迷色欲,本人認為其中的確包含了此意,但是单以此来解釋层次上就有点膚淺了!本人的理解,色,指欲念,貪欲。色欲,情欲,物欲,自然包括在内。現代人所謂“物質欲望”也是这个意思。空,指不能滿足,不能得到。整句的意思就是說塵世間“人的貪欲是不能滿足的,不能滿足的就是人的貪欲。”大致上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佛教首先教導人的就是去除贪欲,這样才能得到心靈上的解脱和自由。



經文的最後是一句梵文咒語,很有意思。本人理解咒語就聲控密碼,就像銀行提款機一樣,密碼對了就可以进入系统,经提示操作,最后提出款项。有了咒語的引导,人就可以進入某種狀態。按字面來看最後這句咒語是梵文音譯,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要是硬要解释,那也不叫咒语了。但去年本人看了某位神人所寫破解《西遊記》密碼一書,就此本人對西遊記的理解大為改觀。历史上本来就对此书的创作目的有多种说法,猜测也很不少,现在看来此真乃奇書也,前人对其的理解太肤浅了!以后有机会本人著文详述之。





此君文中對《心經》最後咒語亦有所破解。當時唐朝首都长安,就是今陝西境內的西安市。武则天时迁都洛阳,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當時說的都是古漢語,發音就是当地方言。本人是深谙多种方言的,如果你按陕西及河南方言多念幾次,其音調與以下意思很接近,翻譯如下: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給他給他,把這給他,把這些給他,不提,捨不得。



這下與唐僧遇險時的表現就對上號了,既不會武功又沒有神通,遇到危險默念《心經》可以保持镇定。不求反抗,滿足對方要求,舍物保平安,爭取時間,等待徒弟來救,這就是唐僧的保命大法。這對於現代人來講,也是有參考價值的,遇險不妨學學唐僧。念經保持冷靜,不要與盜匪正面衝突,舍物保命,贏得拯救時間,最重要的就是錢財身外物,該舍就舍,“不提捨不得”。

切爾西:馬塔救命


週六切爾西(車路士)客場對熱刺,保亞斯和摩連奴師徒之爭。本賽季隨著各強隊教練大地震,大量新晉實力球員的導入,各強隊競爭更趨激烈。傳統4大班霸的格局有所改變,現在是6大強隊競爭,甚至中下游球隊都屢有驚喜,曼聯曼城都在週末被弱隊擊敗失分。現在真是各隊拼個你死我活,雖然是賽季初段,但每場都不容有失。
 

季初熱刺賣走貝爾賺了8千多萬磅,大肆購買多名實力球員,實力已經今非昔比,穆帥強力回歸,輔以多位年輕才俊,雙方大有較量一番,師徒互鬥爭高下的態勢。可是,從上半場比賽來看,似乎是徒弟明顯超過師傅,中場搶斷後防穩固,中路突破多次造成威脅。反觀藍軍中場銜接混亂,簡直一盤散沙,組織不起有效進攻,基本就是亂踢,毫無章法可言。要說外國人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穆帥也不能逃脫規律,葡萄牙人歷來與西班牙人不睦,賓尼迪斯重用3個西班牙人,新帥上來就是不用。艾斯比利古達,馬塔,費托壓到後備席凍到冰硬,中場主打奧斯卡,被譽為球隊新核心。中國原有江核心,後有姚核心,現在車路士樹立奧核心。

 

馬塔能傳能射不但能進球,而且是助攻王,去年賓尼迪斯後期依賴的就是奧斯卡,馬塔,夏沙特組成的中場,大衛路易斯打拖後中衛,艾斯比利古達打右邊後衛,依雲奴域中堅,頂下球霸泰利的位置,林帕德長居後備,然後由拉米內斯頂上。貝禿知道這樣才能控制球隊,否則老的必然因過往的恩怨,在球隊中出工不出力,何況他來就是救費托的,老闆喜歡這個前鋒小白臉,費托在他手下也算起死回生,對弱隊和歐聯進球不少。現在,摩聯奴回來另起爐灶,貝禿所用之人一概掃地出門,理由也很簡單馬塔攻強守弱,艾斯守強攻弱,大衛路易斯守弱攻強,費托攻守都弱。老臣子全部正選因為都是心腹,泰利現在踢球都認真起來,其他幾位就別說了,米基爾都千年開花進球了。

 

馬塔4千萬鎊身價打替補,經常入選不了大名單,對於他理由就一個,你必須參加防守,當年祖高爾打邊路突破,也不願回來防守,結果雪凍幾個月,硬是改造過來,前後場來回拼命。所以,穆帥說喜歡Box to Box,就是兩個禁區來回跑的球員,實際就是說給馬塔聽的。奧斯卡就是能跑,實際上他在中路傳不出好球,他仍然適合邊路,雖有一定進球能力,但還是工兵型非創造性球員。奧斯卡,馬塔,夏沙特的三架馬車,馬在中夏在左奧在右,夏奧經常換位馬在中路上下走,這個基本格局不能變,貝禿已經打造好了,穆帥根本就拆不開。對熱刺上半場如此被動,下半場沒有辦法的辦法,馬塔打中路奧斯卡回到邊路,場面一下子就活了。馬塔主罰任意球,泰利頭球追平,而且場面極度占優,若不是熱刺練就的造越位絆馬索頻頻湊效早就領先了。要知道近50場比賽,主隊才贏了5次而已。

 

偏偏此時費托紅牌被罰下場,又是10打11的局面,最後十幾分鐘等於白白放棄,雙方握手言和。要說費托本場表現可以,以後如此可競爭正選了,說來簡單他終於知道車仔打法,站在那裡等全隊喂球不行,而且藍軍前中後場,個個球員都能進球,不會這麼就傳給他。費托索性來硬的學杜奧巴,中路硬沖硬扛反而機會多。平局便宜了阿仙奴和利物浦,後兩者風頭甚健,都排到頭二名了。不過賽季展開後,打到一定程度球員受傷,此二隊必定滑落,而且歷來如此,現在領先不必多慮。前幾場包括歐冠賽事爆冷,愛華頓客場失利,原因都是中場組織效率低下,球隊雖拼命但不得其法,簡直就是亂踢一氣。教練想通過依杜奧進球能力,威廉的邊路突破打開局面,但是兩人剛來球隊狀態不能保證,因此效果不佳,看來還是應該慢慢上力,逐漸增加上場次數以利適應,不應該急於求成。

 

馬塔上場後球隊盤活,馬塔中場能控能射,夏沙特可以專心邊路突破,奧斯卡回到邊路如魚得水,可以不再兼任防守之責,否則雖然兩頭奔走,但兩邊不到岸,既不能專心進攻,又要不停防守。中路有連接進攻自然順暢,右邊路依雲奴域可插上助攻,各帶刀後衛泰利等也能頻頻上前,拉米內斯和林伯雙後腰,主攻進退有章法,上半場拉米打前衛,自己都覺得彆扭。車仔下半場的表現,其實最多發揮了6成,很多配合都沒打出來,即便如此都壓得熱刺氣喘,真要打出來那就不得了,現在中前場人才濟濟,這場比賽也給穆帥一個教訓,用人還是要惟才,英雄莫問出處。馬塔打中路兩邊配合,大衛路易斯拖後中場,依雲打回中路配泰利,艾思比力古達打右邊路和依雲互換。拉米和林伯雙後腰拆開,林伯上前踢他習慣的中路位置,禁區外遠射也有了。前鋒丹巴巴租借,1月份將盧卡庫收回,費托伊杜奧可以分開,也可以打雙箭頭,這個陣容就有點像樣子了。

 

不要管此陣是否是貝禿所創,只要有效即可,老闆最近面色可不好,就是看在穆帥以前面子,自己不好隨意發作而已,就最近歐冠輸球,已經跑到更衣室視察了,再這麼亂踢搞摸索,弄不好又會出事情了,老闆脾氣和耐性有限。週二要客場對布加勒斯特星隊,最近連著4個客場,要是歐冠小組賽再輸,很有可能就會出局,到時候穆帥手裡大把好牌,卻是提前出局,且不說老闆的反應,就是球隊收入也會大受影響,近年的引援就是用的歐冠奪冠的錢,老闆再津貼一點而已,要是失了歐冠結果可大可小。

 

貝禿在拿波利混得不錯,已經開始說車仔風涼話了,我執教時就知道後來者是穆裡尼奧,結果還不如我呢,誰說長得帥就一定行,我半路接手還拿了歐聯冠軍,人肥頭禿就是有本事的象徵,小白臉威得一時,不能一世啊!所以,穆帥那麼聰明的人還是要以大局為重,球隊還是要成績的,改革不奏效還是用老一套先穩定球隊,慢慢練著再改革也來得及!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粉霞滿天

                        

水中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