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6年12月6日 星期二

俄羅斯決不會放棄克裡米亞


蘇聯時代如果失去烏克蘭,那麼蘇聯就不能成稱之為,橫跨歐亞的大國,最多只能算是亞洲國家。現在,烏克蘭的變天對於俄羅斯來說意義相差不遠。當年,作為幅員遼闊的封建沙俄帝國,農產品出口歐洲的唯一通道,就是通過烏克蘭經黑海直達歐洲。彼得一世與土耳其整整打了15年才吞併了烏克蘭,克裡米亞是黑海北部海岸上的半島,毗鄰歐亞兩大洲的兵家必爭之地。



烏克蘭雖然與俄羅斯都屬於東斯拉夫人,烏克蘭俄羅斯族裔人口約占到15%,但大多居住在俄國邊境地區。烏克蘭絕大多數還是烏克蘭人,占到總人口的78%。不僅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保持了一定的民族獨立性。在沙俄治時代,烏克蘭人被迫學說俄語,蘇聯時代烏克蘭語人口減少,但在蘇聯解體後,烏克蘭重新回歸本土化。烏克蘭除在東部三州,喀什米爾,頓涅茨克,盧甘斯克三洲,主要是俄羅斯裔居住區,其他東部各州都是烏克蘭人占多數。如果當初選舉時僅以民族劃分,親俄的亞努科維奇根本不可能上臺。況且本次反政府衝突,東部三州也有民眾參予。即便那些親俄的俄羅斯裔烏克蘭人,對俄羅斯的感情不會比烏克蘭深厚,畢竟還是烏克蘭人,根本取向還是以烏克蘭的整體利益為依歸。



本次反親俄政府的衝突,東部各州都有參予。烏克蘭歷史上被俄羅斯吞併300多年,如果烏克蘭1991年獨立建國起,不進行脫俄入歐的政策仍然走親俄路線,最後結果肯定是回到前蘇聯時代被徹底俄羅斯化。歷史上烏克蘭最大的敵人就是俄羅斯,這就是為何當年德軍進攻蘇聯,烏克蘭人將德軍視作解放者的原因。烏克蘭加入歐盟可以最大限度保證,烏克蘭作為主權國家的獨立性,不會繼續被俄羅斯牽制同化。烏克蘭所以願意加入歐盟,主要是歐盟政治體制前提,就是保證歐洲各國民族的獨立性。加入歐盟的願望對於烏克蘭來講並非出於經濟利益,而是維持民族生存發展的政治決定。



烏克蘭是歐洲除俄羅斯外,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原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之一,僅次於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1991年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獨立,東連俄羅斯,南接黑海,北與白俄羅斯毗鄰,西與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莫爾達瓦諸國相連。烏克蘭地理位置重要,屬於歐盟與前獨聯體國家,俄羅斯地緣政治的交叉點。烏克蘭是世界上第三大糧食出口國,新興自由市場經濟體,工農業都比較發達,重工業所占比例大。特別是烏克蘭的軍事工業極有基礎。烏克蘭歷史上被俄羅斯侵略,而且舊賬新仇不斷。俄羅斯在193233年間,人為地對烏克蘭製造了大饑荒,餓死人資料雖有爭議,最高估算達480萬,最低也有250萬人,按中間數字算約300萬人。烏克蘭本就是世界著名產糧區,農業非常發達的國家。根據戈巴契夫公開化運動解密的檔案,蘇共當年有意製造糧荒,餓死大量烏克蘭人,目的是懲罰“不聽話”的烏克蘭。實際上是假借糧荒對烏克蘭,實行種族滅絕政策。與此同時,蘇聯對持民族主義觀點的烏克蘭知識份子和民族文化精英進行了清洗。




2004年,親俄的總統亞努科維奇大選獲勝,可是被聯合國,歐盟和美國派駐的觀察員,揭露選舉嚴重舞弊。重新大選後親歐的尤先科獲勝,可他差點被普京派人下毒暗殺。親歐政府一上臺,普京就利用能源問題,全力打壓烏克蘭。2006年寒冬,俄羅斯單方面停止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09年迫使烏克蘭以當時國際市場價2倍的價格,每千立方450美元購買天然氣。最後,造成烏克蘭債臺高築經濟危機,直接導致季莫申科政府垮臺,並且以瀆職罪入獄判刑。2010年,親俄的亞努科維奇上臺後,開始走徹底親俄路線。普京為拉攏烏克蘭又打天然氣牌,將供烏天然氣格降定為每千立方270美元,並且宣佈購買烏克蘭100多億美元國債。201311月,烏克蘭宣佈徹底停止與歐盟談判,結果引發大規模民眾抗議,政府與反對派暴力衝突不斷升級,發展到現在政府垮臺總統出逃。




俄羅斯寧可由烏克蘭倒向西方,也覺不能失去克裡米亞。克裡米亞是烏克蘭的一個自治共和國,首府是辛菲羅波爾。面積25,500平方公里,人口250萬。克裡米亞當年是沙俄控制黑海沿岸,地中海,巴爾幹地區的基地,黑海艦隊司令部所在,現在對於俄羅斯克裡米亞的重要性,與沙俄時代沒有分別。1918年,克裡米亞歸屬俄羅斯, 1954年赫魯雪夫為紀念烏克蘭與俄羅斯聯邦合併300周年,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下令,將克裡米亞州劃歸烏克蘭,但當時烏克蘭是用土地交換,並非無償得到。1992年,克裡米亞議會先後通過“克裡米亞國家獨立法”和“克裡米亞共和國憲法”。此後,由於烏克蘭政府的反對,該憲法被取締。蘇聯垮臺後,92年俄羅斯杜馬單方面通過一項決議,宣佈54年劃界決議為非法,克裡米亞仍屬俄羅斯,結果引發外交衝突。





對於俄羅斯普京來說,雖然他以政治手段強硬著稱,但是烏克蘭問題也是騎虎難下。烏克蘭是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如果採取簡單軍事手段等於侵略,必然受到聯合國的干預,引發歐美等各方面的制裁。此無疑將烏克蘭緊張局勢擴大化,提供歐美國歐盟插手烏克蘭,使問題國際化的藉口,況且烏克蘭也不是格魯吉亞。而且,任何形式的軍事手段,有引發針對俄羅斯“新冷戰”的危險。相反,根據烏克蘭的現實情況和與俄羅斯的歷史淵源,即便是烏克蘭倒向歐盟也是在政治上,經濟上仍然必須得到俄羅斯的幫助。俄羅斯可以利用經濟手段,保持對其的影響力,況且烏克蘭的政經實際情況,也不允許徹底走向單邊。但是,從長遠來看烏克蘭成為歐盟成員國,對於俄羅斯相當不利,北約東擴都已經到波蘭,如果將來在烏克蘭搞導彈防禦系統,對於俄羅斯的軍事威脅,簡直是芒刺在喉。


日本企業“大鍋飯”害死人

終身雇傭制是1918年,松下公司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提出。大意是松下公司絕不解雇“松下人”,如此企業可以穩定員工隊伍,保留優秀員工,員工得到保障,對企業更加忠誠,雇傭雙方受益。此種用工模式被眾多日本企業仿效,成了約定俗成的慣例,為二戰後日本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貢獻甚巨。終身雇傭制度有很 康姆 定性,優秀員工得以保留,避免了人員流失,勞動力有保障。二戰後日本企業普遍採用,企業從學校畢業者中募集人才,獲得聘用一直工作到退休,企業儘量避免解雇員工。



在日本終身雇傭制只是企業的用工制度,國家法律並沒有相關規定。除終身雇傭制度,日本企業還實行“年工序列制度”。整個50年代到70年代,隨著日本經濟增長繁榮,產生勞動力不足和人才短缺問題,理由不言而喻大量日本年輕男性,在二戰中被消耗掉了。由於,人口的結構性問題,企業用工不足現象嚴重,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因此,日本企業為了挽留優秀人才,穩定企業生產隊伍,防止員工流失,實行了所謂“年功序列制度”,簡言之就是“論資排輩”。根據員工的學歷工齡決定工資的多少,工齡越長工資高,職務晉升快,工齡短工資低,晉升機會靠後,學歷能力相同,工齡長者為先。工齡指在同單位連續工作的年數,不同公司的工齡不能相加。



“年功序列工資制”增強企業的凝聚力,防止經驗員工技術骨幹的流失,穩定了企業的發展。由於工齡只計算同一公司企業的服務年限,跳槽對員工來講損失很大,一旦進入新單位工齡從頭算起,年均收入不增反減。況且,日本的社會保險制度以公司企業為單位,養老金由企業和保險公司共同負擔。保險金的一半按比例從職工月工資中扣除,另一半由企業主交納。換工作後要將前單位繳付之養老金,轉到新公司牽涉相當複雜的手續。傳統的武士道精神講究忠誠,工作上就是對公司的忠誠。經常轉工會受到新單位老員工歧視,新公司有機會也是自己培養的人才優先。新公司覺得此人必不可靠,將來說不定會再離職他去。日本企業講究忠誠度以公司為家,當企業遭遇困境時,員工會與公司共渡難關,主動放棄獎金降工資共渡時艱。



當然,公司企業分配制度上的平均主義,最終必然導致日本“大鍋飯”,產生各種弊端不可避免。在不嚴重違反公司制度紀律,不出重大責任事故,不主動辭職的情況下,工作直到退休不會被解雇。工資收入靠工齡不看能力,必然導致工作積極性受壓制,員工主觀能動性不高,不思進取缺乏效率。過於強調集體主義的環境下,個人才能和創造受到壓制。人才缺乏流動性,有才能資歷不夠,很難得到重用,影響了個人積極性。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主觀能動性被消磨殆盡。企業體制日漸僵化死氣沉沉缺乏創造性。隨著90年代經濟泡沫的破裂,日本經濟常年不景,日本企業對維持終身雇用制度和年功序,變得進退兩難。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591家企業中,9.5%的企業表示堅持“終身雇傭制”,而38.3%的企業覺得不需要。但是,一方面為了維持企業的穩定,不得不保留相當部份終身雇員,即所謂“正社員”。同時,企業經營困難下不能裁員,成本不堪重負之下,只得和部份員工簽訂臨時合約,即所謂“派遣職員”,就是合同工。企業為 “正社員”提供優厚福利待遇,但合約雇員不能全部享受。合同工30歲後工資基本不會再加,主因是日本勞動法規定,外派職員雇用年齡不得超過40歲,這意味著合同工合約到期後,面臨的是失業風險。



日本法律規定非正式雇傭員超過合同時限,要麼轉正,要麼走人。企業經營舉步維艱的情況下,精簡人手都來不及,何況增加人手了。轉正後同樣工作收入評定大不一樣,正式員工收入超過臨時雇員,還有各方面的福利,企業多數在轉正前將合同工炒掉。而且,每到經濟危機來臨或企業陷入困境,首先被裁減的便是合同工。90年以來非正式職員比例直線上升,2011年日本全國普通職員約4918萬人,正式職員3185萬人,合同工1733萬人,兩者間的待遇就更不用提了。合同工雖然工作量大,但是前途不穩定,收入遠比正式員工少,而且不能全部享受公司福利,工作上經常受正式員工歧視。



20-30年齡段為例,正式職員年薪約384萬日元,非正式職員年薪約262萬日元,足足少了1/3。合同工即便拼命工作,到了三四十歲能夠轉正只是極少數,大部份成為企業犧牲品,被解雇後重回失業大軍。由於,年齡漸長技能有限,再找工作變得十分困難。最後只得靠打短工,工作一天算一天,賺取微薄收入勉強過活,看不到前途下混日子而已。 


烏冬麵简单才好吃

本人一向不喜歡吃烏冬麵,香港茶餐廳有一種麵叫“上海粗炒”,拿捲心菜和粗麵放醬油,亂炒一通,炒好後是又黑又油的一盤。以前這種炒麵還用粗麵來炒,後來為了方便就直接用烏冬炒,麵粗而油膩,就更不好吃了!小時候在上海,炒麵都是用細麵,放一點雞毛菜之類,從來也沒聽說過什麼“上海粗炒”。另外,香港有的烏冬的確口味一般,咬上去麵粉感太強,麵條形狀就象白色的球鞋帶一樣!

當年八佰伴在黃埔遊船還沒結業時,地下食品街有一家很小的檔口,賣特製的鐵板烏冬麵,那是本人唯一吃得下去的烏冬,韭菜,火腿,肉絲,芽菜,胡蘿蔔絲等用醬油炒好,“新鮮滾熱辣”放在鐵板上端出來,配上超大杯味道有點象“司樂冰”的飲料,吃起來頗有豪氣,本人前後吃過多次。

多年後到了日本,烏冬麵的原產地品質自然不同,日本烏冬的歷史遠比拉麵悠久,據說唐代時已經傳入,各地烏冬的吃法也多種多樣。由於過去不怎麼喜歡吃烏冬,雖也吃過幾次,但絕不會特意去點,反正其他選擇也很多。後來搬到中野那邊和朋友一起住,課程有時不那麼緊时,也會看看電視,日本有很多專門介紹當地特色料理的節目,主持人隨走隨看随品尝,瞭解當地飲食文化。

有一次,節目偶然介紹了一家由一位80多歲日本老婆婆經營的烏冬面店,她每天4點鐘起床搓麵粉做烏冬麵,然後自己起鍋煮麵來賣。一碗居然只賣200日元,顧客盈門,賣完即止,多年來都是如此。最特別的是她的烏冬不加調料,她介紹的吃法簡單極了,熱水裡撈起來的烏冬裡放點日本醬油或者是鹽,然後打個雞蛋,放點蔥花,攪拌一下就可以吃了,她說這樣吃最好吃!店裡雞蛋,醬油和切好的蔥末放在桌上,客戶隨意加減,連付錢都可以隨意。

原來還是簡單的是最好的,我本來就喜歡吃蔥和蛋,遂照老婆婆的方法試做了一次,果然味道不錯!這種烏冬最大的優點是速度快,比沖杯麵還要便捷,但是味道卻好很多,也算是另類快餐,非常適合忙碌的人。後來烏冬反而成了本人吃得最多的食品。

回到香港後生活又恢復原狀,自己慢慢開始對烏冬又不感興趣了。不過,現在不是好不好吃的問題了,可能是生活沒有以前那麼緊張,不用再吃“烏冬快餐”了吧!

就和八爪魚过不去了

有的人以為日本人每天都會吃刺身(さしみ),在香港本人是每週吃一次,日本人平時也差不多。三文魚是香港人的至愛,嚴格來講三文魚不算是正宗的日本刺身,因為日本海不出產三文魚,即便有也是產量很少,所以日本人以前不吃三文魚。現在的三文魚多產自挪威和蘇格蘭。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刺身是(まぐろ)金枪鱼,吃刺身的时候没有它就不算正宗。
在日本時有關刺身的趣事也不少,戶田公園附件的超級市場照例有刺身專櫃,和香港一樣晚上830以後價格減半,因此香港學生多是看好時間去買。去得多了就隨便,很多時就站在店員旁邊,他一寫“半額”就馬上拿走。一次很多同學去買,可到了時間店員遲遲不出來減價,大家索性就靠在刺身櫃檯前等。裡面的人就是不出來,最後是耗到店要關門,大隊人馬才悻悻地撤退。那家店後來改變戰術,不再定時減價,可還是防不住香港人的“偷襲”。是啊!都買半價,正價的就沒人買了,香港人買得多,其他客戶就買得少。再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那家店不得不取消了優惠降價。

有時難得可以早回家,每次總是先到超級市場買東西。下午4點左右是主婦最集中的時間,有很多食品可以试吃。半圓玻璃罩裡放一大盤切成粗粒的金槍魚,那是一種冷凍魚,剛化凍沒多久,淋上日本醬油,試吃做推廣的。顧客走過去用牙籤插一兩塊嘗嘗味道。可是遇到本人就沒那麼客氣了,牙籤一插就是幾塊,弄得象串燒一樣,一根不夠再來一根,看上去倒是吃得满斯文。吃完一次就去買他東西,然後轉一圈再来一次,幾次下來居然可以半飽,感覺也很爽!留學生嘛,也就這樣了!

 
本人最喜欢的刺身是蛸(たこ),就是八爪鱼,不是在香港常見的切成片的那種,那是大八爪鱼的一條整須切開的。那在日本是要包著保鮮紙,用木錘把筋肉打散後才切,直接切就算是薄片也是又老又韌,吃時弄不好會把假牙都咬下來。在香港还有一种塗著調料的(たれ)小八爪鱼,口感還不错,但是味道太濃,已经不是原味了!在日本八爪鱼的吃法很多,生切,炭烧,最为人熟悉的是燒八爪魚丸(たこ焼き)。
本人喜歡的是一種成年人拳頭大小的八爪魚,新鮮捕獲後馬上放在鹽水裡煮好,呈淡紫紅色。買回來要切成2釐米左右的粗方粒直接吃,味道新鮮爽口,肉有彈性,魚本身有的鹽香味恰到好處!一定要新鮮飽滿的才好,切開後有的甚至可以看到八爪魚的頭眼,還有的是大魚切開後的一部分。另一种吃法是将日本胡瓜切成鱼大小相同的方粒,加日本芥末(わさび)和酱油做沙律,味道也很不错,都是喝酒时绝佳的开胃菜(つまみ)!
香港日本料理已經盛行10幾年了,刺身都是空運來港非常新鮮,價格雖然是日本的一倍左右,但是品質是有保證的!种类雖不很多,但是基本的都能買到。每週一次本人總要買不少刺身,佐以大罐裝啤酒,大塊朵頤一番,當然最少不了的自然還是本人至愛---八爪魚!

日本饅頭有點誇張

麵食是中國北方人的主食,種類很多,分得也清楚。饅頭是饅頭,包子是包子,簡單講沒有餡的就是饅頭,有餡的是包子,絕對不可以搞錯。一到南方可就變了,基本都是饅頭包子不分。上海人饅頭包子一律稱饅頭,無論是什麼餡的都叫饅頭,比如肉饅頭,豆沙饅頭等等,唯一的例外就是蔬菜餡饅頭,上海人叫“菜包子”。


說實在的,好的菜包子真是太好吃了,裡面蔬菜餡,講究一點的有豆腐乾,香菇等等材料。有的吃起來包子裡面有很香的素油流出來,實在是好吃之極。但是,可能是做菜包子太花時間,遠沒有肉包子方便,光是將蔬菜弄成餡料就頗費工夫,所以小時候難得吃到菜包子。就算是吃到,那也是水準一般的居多,一咬一口麵粉。再後來記得上海的肉饅頭也開始面多肉少了,所以小時候本人極討厭吃饅頭包子一類的麵食。


上海的菜包子雖然好吃,但是如果誰姓蔡,或者臉圓一點,稍稍胖一點,那就算倒黴了,無一例外的花名肯定就是“菜包子”。上海在香港北面,對麵食分類已經不怎麼在乎了,到了香港可就更分不清楚了。居然一律叫“包”,叉燒包,上海包,小籠包。麵包也叫包,當然分得比較清楚,菠蘿包,奶黃包。中西麵包饅頭包子,統稱“包”,這也太籠統了!特別是到香港的老式上海餐館吃飯,有一種麵食叫銀絲卷,放在油裡炸一下叫金絲卷,其實在上海就叫“淡饅頭”,遠沒有金絲銀絲叫得好聽,而且還是小號的。上海的淡饅頭沒有味道的,就是個發完蒸好麵粉塊,這是本人小時候最討厭吃的東西之一,僅次於肥肉。


在日本也是饅頭包子不分的,都統一叫饅頭。而且也到處有賣的,最方便買到的就是便利店,價格也非常便宜,不到100日元一個,而且還是熱的,或者放在微波爐裡加熱再吃。可是外形上就如同中國的饅頭,雖然都是有餡料的,所以其實應該叫包子才對。中國北方人在做包子時通常都會有花紋,饅頭沒有花紋。日本全部都是沒有花紋的圓饅頭形狀,而且日本饅頭絕大多數都是甜的。雖然也有不少肉餡和特製口味,但那都要到專門料理店去吃。日本饅頭最普遍的還是以豆沙餡居多。本人不喜歡吃太甜的,所以只能偶而吃幾次。還有,日本的饅頭又松又軟,咬下去感覺1/3都是空氣,也不知道麵粉是怎麼發的,雖然看上去尺寸與中國饅頭差不多。


小時候在上海時如果饅頭是甜的就只有兩種餡,要麼豆沙,要麼黑洋酥,就是磨碎的黑芝麻。日本沒有黑洋酥,大都是豆沙餡的,其他餡料雖然也有,比如說日本人也很喜歡的各種肉餡包子,“肉饅”。但是在便利店好象並不多見。可能日本大福餅就是豆沙餡的,所以日本饅頭也喜歡這個味道。而且,日本人還加以發揮,弄成很多非常小的饅頭,有的去掉水分就像是小餅乾,小面餅的樣子,哪裡看得出來是饅頭啊,完全就是借用饅頭的名字而已,而且味道五花八門,帶巧克力味的就算正常的,沒弄出點咖喱味道的就算不錯的。不過,買回來送送人還是滿好,反正也無所謂饅頭包子,老送大福餅也沒什麼意思。


本人當年在日本實在是忙碌,三餐裡必有一餐是便利店隨意買點東西吃,其實日本很多人也是如此。吃得最多的是日本飯團,有時候也換換口味,吃幾次日本饅頭。據說近期有一款日本饅頭在日本人氣很高,其實就是一般的日本甜饅頭,只是在饅頭的面上印上小熊維尼的圖案,居然就大賣特賣,而且深受男性工薪階層歡迎。小熊維尼弄在饅頭上,這好象有點太可愛了吧!

在東京吃壽司


如果在東京新宿逛,你肯定会听到有地方在播“さかな、さかな、魚をたべると、あたま、あたま、頭がよくなる”的歌,那是日本回転寿司(かいてん寿司)店的招牌歌。回轉壽司據說是臺灣人發明的,發揚光大的自然是日本,且不說到底是誰發明這種吃法,但是說起回轉壽司,無疑聯想到的肯定就是日本。

剛回香港的時候在大埔墟一家回転壽司店吃過一次,那家店生意很好,直到現在都開得好好的。裡面設備裝修和日本大同小異,但是本人吃一口就發現有問題,壽司不是師傅捏出來的,而是用模具壓制而成。米不是日本出產,偏硬沒有粘性。食材不是當日新鮮進口,多是冷凍品。手卷是先卷好再往裡塞東西,拿起來一捏就癟下去,裡面餡料很少,唯一象日本的是日本綠茶。可惜,居然连酒牌也没有,想喝一杯都不行!價錢是便宜,大小一律10港幣,這種回転寿司也真可以算是“天下一品”(てんかいっぴん)了!

新宿東口銀行旁邊第一個路口向前走,過馬路再走幾步有一家回転壽司店,大大的招牌,店在地下一層,非常很好找,以前經常在那裡吃回轉壽司。這家店算是很大,又開在鬧市區,如果中午吃飯時間去,要等一會兒才有座位。綠色碟100日元一碟,白底藍邊200日元,餘者300,吃完按碟算錢。經常看到有的遊客可以吃到碟子堆得老高,能吃幾十碟真是厲害!剛到日本時喜歡新鮮,同學間經常一起去吃,但是大家都不敢吃太多,因為一不注意就幾千日元沒了。在日本住久了,胃口自然變小,就算想吃也吃不了多少。

茶杯在龍頭下一按就會有熱水出,泡好日本茶,放好日本酱油,酸姜片,說聲“いただきます”就可以開動了。在日本綠芥末(わさび)师傅一般在寿司裡面已經放了,如果再要的话可以和师傅說。自己放的話,一點點就可以了,香港人喜歡在醬油裡放很多,雖然方便,其實沒有必要。日本也不象香港一樣,芥末好象不要錢似的堆成小山一樣,而且也不象香港那样辣。吃酸薑的目的是去腥味,再喝點綠茶可以去掉嘴裡的魚腥味,不影響再吃其他味道的壽司。本人覺得不喝綠茶來2瓶朝日啤酒,吃壽司味道會更好!

日本壽司師傅是要受嚴格訓練的,學徒很久才能自己獨當一面,刀工純熟,切成的魚片形狀大小完全一樣。壽司所用的飯必須用日本米,因其有粘性,捏制的時候蘸點醋水,防止沾手。做壽司所用力度,手勢都很有講究。日本魚的種類多,壽司的種類自然也不少,隨著回転壽司的普及,現在香港也隨處可以吃到。日本正如本人前文所寫,金槍魚(まぐろ)才是正宗日本壽司,香港叫吞拿魚,各部份的價格也不一樣。大托羅(だいとろ)最貴,因為是魚脂肪最多也是最肥美的部份,其次是中托羅(中とろ),最後是一般的赤身(あかみ),也最便宜。還有就是海膽軍艦卷(うにぐんらん巻き)也很好,主要是日本海膽很新鮮,北海道新鮮海膽沒有海水味,味道清甜完全不苦。以上香港雖然都有,但就不是日本這個價钱了。

東京很多大的火車站裡基本都有回転壽司店,價格稍貴一點,但是勝在方便。很多時等人等車在裡面正好,象香港人在茶樓拿份報紙看也行!在日本很多時候,不少人走累了就到回轉壽司店坐一下,吃點東西休息。有的甚至就泡一杯綠茶,最後走人連錢都不用付!

日本餃子一張皮

在日本超級市場裡有賣一種很便宜的中國式餃子,一盒子10幾個才100日元,另還有一款燒賣也是同一價錢,兩者都是同一家公司出品,而且包裝也都是暗紅色。說實在的,雖然放在冷凍櫃裡賣,但實在是不起眼,除了價格可以外,好象沒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

室友老是買這兩款食品,三天兩頭就吃一次,這才引起本人注意,畢竟100日元可以吃飽,無論如何在日本來講都算便宜的。日本人喜歡吃的是煎餃,中國人平時吃的湯餃反倒是不太受歡迎。100日元的那款也是日本煎餃,鍋裡放點油,生餃子直接放進去,蓋上鍋蓋燜一會兒,然後加入適量的水,蒸汽出來後自然燜熟,然後開鍋放掉蒸汽,再煎一陣,等餃子底部焦黄发硬,就可以出鍋了,這大概也算是日本餃子的正宗煮法。與中式完全不一樣,中式的是煮好的餃子再煎,所以兩者看似相同,其實完全不一樣。日式餃子其實就是上海鍋貼的作法再簡化一下。

本人現在煮餃子多數也是日本式,主要是貪快貪方便。由於那款日本餃子實在太便宜,所以有一段時間本人也經常買回來吃。說實在的這種餃子的味道實在不怎麼樣,煎好後外表看看滿好,金黃焦脆,吃起來一股麵粉味道,也不知道是什麼餡料。有一次,本人特意看了一下成份,蔬菜,肉類,調料,居然寫了十幾種,老實說根本吃不出來,估計是用機器攪拌的餡料,混合得太充份,反而吃不出味道來了!由於口味實在一般,很快就很少買了。

学习日語有一篇課文的內容就是說包餃子,而且還是中式餃子,學校裡居然還找了一段電視片段放給學生看以作參考,看到裡麵包的新鮮豬肉白菜餃子,突然覺得要是能吃到真正的中國餃子就好了,其實以前本人談不上喜歡吃餃子,再說我們上海人家裡都是吃上海雲吞,不吃餃子的。不過,課文內容反倒是很快就記住了。要是自己包餃子,本人也算會一點,到外面專門去吃中國餃子,好象又沒什麼意思。雖說在日本吃餃子的店很多,但大多是日式餃子。後來,東找西找在日本的中國食品店找到了一款,味道正宗,韭菜豬肉,白菜芹菜等口味都有,冷凍餃子幾十個才1000日元,所以經常買來吃。甚至,每週固定的室友“飲み会”,本人也經常貢獻餃子。


要說這日本人吃中國麵食也是源遠流長,中國餃子在日本十分受歡迎,已經算是日本食物的一種了,非常普及,可以說到處有得吃。日本料理店裡也有,而且款式五花八門。不過,你想要吃到正宗中國口味反而不易,要麼是哪裡的中華街,要麼就到橫濱去吧。再說日本餃子都是以日本人口味為主,中國味道人家未必接受。日式餃子本人覺得就是吃一張皮,日本人喜歡吃煎餃,就是“焼き餃子”,講究外皮薄脆焦黃,咬起來口感爽脆,反倒對裡面的餡料不太講究。所以日本餃子只要外表看起來金黃焦脆,吃起來口感好,那就算好吃。日本人吃餃子除醋和醬油外,還會放點辣油,香港人是不放的。


中國北方人自然對餃子講究得很,那是人家的主食啊,皮都是手擀,餡料也好,而且多數北方人都會自己做餃子。相比來講,南方人對餃子就沒那麼在行了,在日本的中國北方人對日式餃子,很多都不屑一顧,那也叫餃子啊?本人開始的時候也吃不太慣日式餃子,味道一般外,還有就是皮太薄沒有嚼勁,日本餃子的皮都是機器做的,象意大利餃子似的都是切出來的,不是手擀的當然味道一般。再說中國餃子餡要麼是肉,要麼是菜,要就是兩者都有,而且都吃得清楚。日本人有時將很多種餡料混在一起,反倒是味道吃不出來。而且,包的时候用模具压,不是用手包,自然味道差很多。

時間是可以改變很多東西的,包括口味,本人住了一段時間後,自己的口味也開始日本化,對於日本餃子也就接受了。在日本吃拉麵很普遍,到哪裡都有一款拉麵套餐,就是日本醬油拉麵加一份餃子,日本拉麵本來就是湯多面少,但是加上份餃子,就正好夠吃了,所以本人那時經常就叫這種套餐,不到1000日元的價錢,實在又經濟有合算,就是這樣慢慢開始接受日本餃子。

其實,吃日式餃子喝日本啤酒也是絕配,要是吃日式餃子喝中國啤酒,或者反之口味就覺得有點不順了。在香港也可以買到日本餃子,其他各式冷凍餃子百佳裡面多得是,但真要說哪種特別好卻也說不上來,吃得入口的也就那幾種。日本餃子香港超市裡面也有不少,水准都差不多。本人偶爾也會買來品嘗,當然就未必一定配日本啤酒了,香港雖說是多元文化的地景,其實很多方面還是很傳統,但就是在飲食上例外,很能體現多元來。


周恩來文革不保劉少奇真相


最近看到網上一篇被推薦的博文,《周恩來文革中為何不保劉少奇》,其中的觀點竟然是“贊同打倒劉少奇對周恩來個人來說,無疑又是一次痛苦的違心之舉,但對黨和國家的江山社稷來說,確又是一種明智的選擇。”看完此文後覺得作者實在是對中共黨史所知甚少,連最基本的史實都不尊重,這種文章居然也能獲得推薦,實在是不知所謂!


  

按資歷來說早年劉少奇與周恩來根本沒法比,周曾長期擔任中共領導人,共產國際中國代言人,毛澤東多年的頂頭上司。周恩來在中央紅軍長征時,他都是黨政軍第一把手。劉少奇在黨內的攀升得益於他與毛澤東的關係,兩人在搞安源煤礦工人大罷工時就已認識,最後劉通過樹立毛澤東思想,取得信任成為毛得力助手。周恩來與劉少奇的衝突起于抗戰,王明於193711月受蘇聯指派到延安,目的是讓中共聯合國民黨,全面抗戰拖住日本,減輕蘇聯衛國戰爭壓力。當時王明提出“一切服從國民黨,武裝保衛蘇聯”的口號。毛則認為抗戰乃是中共發展自身力量的天賜良機。




毛澤東19379月,對赴山西作戰的八路軍115師獨立團團長楊成武指示,“中日之戰是本黨發展的絕好機會,我們決定的政策是百分之七十是發展自己,百分之二十為妥協,百分之十對日作戰。”此指示出自該年8月下旬,中共洛川會議秘密決定。因此毛澤東與王明展開激烈衝突,王明到中共武漢的長江局,在那裡向延安發號施令,實際上等於另立中央,與毛澤東唱對臺戲。周恩來看到王明有蘇聯支持,自然是豪不猶豫站到王明那邊。劉少奇和彭真領導的華北局執行毛的方針路線,因此周就跑到華北局讓他們服從長江局的領導,為此彭真代表劉少奇與他發生激烈爭吵,算是周劉間第一次衝突。




周恩來堅決站在王明一邊,如此與毛劉派系勢同水火。毛澤東針對王明採取的方法是利用康生,在延安開展整風運動,進行殘酷的幹部審查,借此打倒政治對手。整風運動如果從19415月,毛澤東同志在延安高級幹部會議上,作《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開始,到1945420日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為止,延安整風加上審查幹部,前後經歷了4年左右。延安整風運動中整肅的主要是兩派,首先是王明代表的所謂“左傾錯誤路線”,其中不少就是當年中央蘇區整毛的那批“留蘇派”,還有就是周恩來代表的“右傾投降路線”,都是從毛手中奪過權的黨內實力大員。周當年是共產國際在中國的代理人,毛澤東多年來的領導和對頭,整風運動的最後結果是周恩來徹底認罪,王明則被清除出權力核心。康生領導的整風運動在黨內造成嚴重分裂,朱德、周恩來、彭德懷、張聞天、劉伯承、葉劍英、博古、王稼祥等領導人,受到嚴厲整肅清算,配合毛澤東整人的則是劉少奇、彭真、賀龍、陳毅、特別是康生起了至關重要的關鍵作用。




劉少奇借整風運動對周恩來派系人馬進行了殘酷的鬥爭,所用藉口就是康生在整風運動中發明的紅旗黨政策。所謂“紅旗黨”和“紅旗政策”是1942年,康生延安開展整中搞出來整周恩來等人的手段,當時牽連甚眾甚至像河南,甘肅,四川等多個地方黨委,全部被誣陷為“紅旗黨”。康生將國統區從事過地下工作,曾被捕後釋放的白區幹部,抗戰爆發後經黨組織介紹,從各地奔赴延安,大多數青年學生均打為“紅旗黨”。1943年春中共為防止黨內出內奸,在延安整風尚未結束時,又開始了審幹運動。所謂“紅旗黨”即國民黨“紅旗政策”下的假共產黨,假冒共產黨的國民黨特務組織,通過引誘進步青年滲入共產黨內部,達到分化破壞瓦解共產黨的最終目的,簡單概括為“打著紅旗反紅旗”。張克勤原名樊大畏,193610月在西安參加革命,抗戰後由八路軍西安辦事處派到蘭州做地下工作,1937年加入中共。後經林伯渠同意送延安深造,在社會部所屬的西北公學學習。因其父親在蘭州被敵人逮捕自首,本人對領導提意見偏激,加上魯藝有人檢舉他是特務,所以被康生下令看管起來。




19歲的張克勤受到六天六夜逼控和假槍斃威脅,在坦白可以保留黨籍的誘逼後,他招出甘肅地下黨是打著紅旗反紅旗的“紅旗黨”,國民黨“紅旗政策”產物之類的假口供。他在1979年寫給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信中說,他當時並不知道“紅旗黨”和“國民黨的紅旗政策”這一類詞,全部是審訊他的人的提示。對此康生讓張騎大馬佩紅花到各機關學校作講演,介紹他的“特務”經歷和反悔過程。宣揚“紅旗政策”是國民黨對共產黨內奸政策的新策略,從而得出在國民黨統治區的黨組織不可靠,必須重新估計的錯誤結論。並且,以此作為打擊周恩來白區工作主要領導者的地位,如此周恩來成了反面教材,白區工作錯誤路線的代表。19433月劉少奇經毛澤東提名擔任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在黨內的位置居於劉之下了。王明在整風運動中被毛徹底打敗,延安整風運動過於殘酷,甚至驚動斯大林出面干涉,要求毛澤動停止整風運動。莫斯科的季米特洛夫給毛髮出絕密電報,時間是19431222日,要求堅持國共統一戰線,停止迫害王明和周恩來,並對中共某些幹部,對蘇抱有不健康情緒表示擔憂,還特別點了康生的名。毛遂將康生拋出來做替罪羊,他則演出解救眾人的好戲。





最後蘇聯也只得接受毛勝利的事實將王明拋棄,周恩來由於此次押錯寶投機徹底失敗,從此在黨內地位直線下降,已經不能與劉少奇相提並論。周恩來垂頭喪氣在黨內日子難過,甚至重慶都感受到周的沮喪,等著周來做第二個張國濤。毛於是讓周回延安參加整風運動,劉少奇彭真對周進行激烈批判,彭真提議乾脆將周開除出黨。周屢次檢討都不過關在黨內抬不起頭,周恩來本來是中共在白區工作的奠基人,劉少奇多年來都是在周領導下工作,直到1937517日,召開蘇區黨代表大會,劉少奇做了《關於白區黨群工作》的報告,劉少奇才算成為中央在白區工作的合法代表。劉少奇的貢獻與周不能相提並論,源于上述原因劉成了白區唯一正確路線代表,周恩來反而成了錯誤路線代表。






在七大選舉上周恩來得票排在22位,最後還是毛拉他進了政治局,否則說不定周真就去找校長了。在1945423日至6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劉做了《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提議把“毛澤東思想”寫進黨章,作為今後指導的一切工作的指標,還將毛澤東思想上升到,與馬克思列寧主義同等的地位,將理解執行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共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1945420日,中央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主要是讚揚毛澤東親密戰友劉少奇的功績。黨內最早提出毛澤東思想概念的是鄧拓,但真正將其系統理論化的市劉少奇,並且公開大力宣傳作為中共黨員的應盡義務。如此劉少奇成為毛最信任的助手,並在後來的黨章中將其定為接班人。周恩來則是徹底被壓制,甘居劉少奇之下了。





建國後毛澤東和劉少奇在很多政策上產生分歧,當時毛想通過高崗來敲打劉少奇。高崗得益于他在東北執行社會主義改造,取得很大成功得到毛賞識,從而坐直升機進了中央。19539月到10月間,中共中央召開第二次全國組織工作會議。毛澤東指示說,這次會議要對組織工作進行檢討,而且指定劉少奇在會上作自我批評。饒漱石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安排,中共東北局第二副書記張秀山發言,讓他對組織工作提出些批評。事實上在19531013日,張秀山向毛澤東彙報過會議發言內容,主要是中組部在對共產黨員可否剝削,這樣的大問題上有過動搖。張秀山對安子文的思想方法有所批評,實際上是說劉少奇的。





毛當場表示支持張,“我支持你的意見你可以去講,但有些問題是屬於少奇同志的,少奇同志會作自我批評的。”問題是高崗的黨內鬥爭水準實在太差,劉少奇看到毛讓高打壓他,就通過親信安子文草擬了一份,未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還有中央部會領導名單,這個單子實際上是劉根據毛的意思,自己私下裡讓安子文草擬的,然後故意讓他輾轉透露給高崗。高看了名單後以為毛要讓他搞劉自己取而代之,因此找陳雲等人準備搞劉的黑材料,還把這個名單擴散了出去,最後高崗下臺就死在這份名單上。他變相將毛準備搞掉劉的計畫公諸於眾,最後毛不得已只能將高拿掉。高崗感到難以理解覺,不能接受現實之下自殺了。高崗的死令毛極為震驚,因為毛原本還是想保高崗,保留黨籍發配到西北先掛起來,然後找機會再起用,畢竟高是為毛在辦事,現在高居然被劉整死了。





毛對經濟建設本就不甚了了,嚴重缺乏自然科學知識,所以想以社會科學經驗,領導所謂的大躍進,其實很程度也是受了劉少奇的誤導。劉任命的地方大員多數是實幹派,總體素質普遍比較差,只知道惟劉馬首是瞻,沒有什麼領導經濟的知識和經驗。只會胡亂蠻幹瞎指揮,謊報成績欺瞞上下,亂報產量放衛星,結果自然是搞得一蹋糊塗。但劉在毛面前卻強調成績突出不能再好,而且完全走的是毛的群眾路線,因此取得了前無古人的驚人成就,毛完全被他牽著鼻子走。大躍進失敗劉要負主要責任,最後導致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劉卻把責任往毛身上推,使彭真在七千人大會上鼓動代表向毛進攻。直到廬山會議最後攤牌,毛當時也發覺到大躍進中發生不少問題,所以召開廬山會議總結經驗打算收旗了,所謂“白天出氣,晚上看戲”本意是糾左的。





彭德懷卻在此時不合時宜“為民請命”,自古軍人干政總不會有好下場,彭就是典型的軍人涉政,結果毛將“糾左”變成“反右”,變相為大躍進做了總結。劉少奇利用批判彭德懷轉移視線,將自己的責任推個乾淨,“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最早是他喊響的。毛打掉彭德懷自然在黨政軍民都中不得人心,劉順勢向毛反戈一擊,將責任全部推到毛身上,以便自己取而代之。劉少奇所以此時敢冒天下之大不諱,取決於此時他手上的資本,而且機不可失毛已眾叛親離,劉主席勝券在握。黨內政經地方大員中陳雲,彭真,陸定一,鄧小平,薄一波,楊尚昆都站在他這邊。軍隊方面是賀龍和羅瑞卿,國務院周恩來也對大躍進反感。各方壓力之下毛也只能唱“獨角戲”,不得不全部承擔責任。不過通過廬山會議批彭,以及接下來發生的系列事件,毛這下總算看清了劉少奇的本來面目,原來身邊還真有個“赫魯暁夫”,毛澤東於是下決心將劉少奇搞掉。






毛發動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打倒劉少奇,此次毛親自擔任總司令,具體行動的執行者是周恩來,林彪,江青和葉劍英。周雖然在大躍進中與毛有矛盾,但是對劉手下人的瞎胡鬧也很反感。忌憚于毛在整個大躍進中走在前臺,毛有說他離右派只有五十米的話,周雖然心裡對彭德懷的意見贊同,實在也不好有什麼表示。現在,毛主動向周表露要搞掉劉,周毫不猶豫地沖在前面。況且,周恩來與劉少奇新仇舊恨,現在他終於等到了機會,所以周在批劉行動中,表現得異常積極和興奮。毛首先是清理外围,製造了彭真,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反黨集團,將劉的主要助手幫兇全部打掉。還迫使劉少奇鄧小平主持批判工作,負責給這些人定罪自取其辱,讓其在黨內顏面盡失。





然後在北京成立首都安全工作小組,這一步驟非常關鍵,小組長由毛點將,十大元帥中老末,葉劍英元帥擔任。小組其他成員則由周恩來提名,並報請毛批准由周恩來領導,並且直接聽命于毛。葉劍英本就有當年四方面軍電報之功,雖然建國後主持過地方工作但不算得志,毛對他還是信任的,而且他也是周的人,現在既然被點將,自然是盡心盡力。況且,劉少奇雖然擔任過新四軍政委,他本身在軍隊裡沒勢力,葉與劉也無太大交往。文革後鄧小平主張給劉少奇平反,葉劍英堅決反對,因為他是打倒劉少奇的幹將之一。





劉少奇畢竟是個文人,大躍進後三年他領導經濟工作卓然有效,劉主席在黨內聲譽隆起,況且他長年控制了中共的黨務政務系統,地方大員都是他任命的親信。更重要的是他以為周恩來也站在他這邊,國務院下屬各部委国企等於也受他管控,如此劉少奇以為控制了國家機器的運作。所以此時他志得意滿打算進一步擴充勢力,讓老婆王光美搞了個“桃園經驗”,準備借“四清”把農村基層幹部,全部換成忠於劉主席的人。首都安全工作小組為何建立,具體負責什麼工作的?安全小組負責首都的安全,北京所有軍隊和警察歸小組領導,而且调度上还特意安排个元帅。劉少奇已經成為甕中之鼈了,雖然他本人未察覺到。毛此時居然出京半年之久,到全國各地觀山閱水,目的是麻痹對手,周將駐守北京的衛戍部隊,以拉練的名義調得七零八落,等周恩來將“安全問題”解決,毛回京主持打倒劉少奇的工作。毛讓林將38軍調到北京,接管所有媒體戒嚴後,劉少奇束手就擒。在毛面前劉少奇太幼稚了,以為掌握了國家機器,就等於控制了國家的運作。





毛泽东是什麼人,搞掉一個劉少奇太簡單了,正如毛指著劉說的,“你有什麼了不起,我動一個小指頭,你就完了!”周恩來負責劉少奇的定罪工作,毛對周給劉少奇定的“內奸工賊叛徒”很滿意。當時周恩來曾要求槍斃劉少奇,但毛沒同意只許開除黨籍,讓劉暴露在全黨全軍全民之下受到唾棄,使他成為文化大革命運動的反面教材。周恩來深知劉少奇如果不死,在政治上借屍還魂絕不會放過他。最後劉少奇被周恩來安置在開封,並於19691112日被迫害致死,他是怎麼莫名其妙死的,周恩來心裡最清楚。毛澤東的口頭批示:“自作孽,不可活。” 林彪批示:“骨朽人間罵未銷,燒掉”。周恩來批示:“照林副主席說的辦,以火焚之”。还什么周恩来明智抉择,根本不懂政治历史瞎放屁胡说!

安倍手中日元貶值這把刀


安倍晉三上週五的再一輪量寬出乎市場預料,用的居然是日本退休保險基金入市這招。很快 1萬日元兌港元跌破700港幣大關,近7年來首現115日元兌1美元。應該說安倍算是近20年來,日本首相中最有魄力的一位,甚至比小泉純一郎,在經濟政策上更大膽。他的經濟改革頗有些武士道的感覺,日元大幅貶值這刀砍下去效果如何,目前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國際上對新一輪日本量寬,事先沒有估計到的原因,主要是日本剛將消費稅,從5%提高到8%,稅收增加必然影響消費意欲。日元再貶值導致進口商品價格變高,影響到能源和食品價格上升。日本由於311地震後核電廠關閉,發電基本靠進口油氣煤炭,去年開始由於日元貶值,進口能源費用增加,電費已經加價2成。另外,麵粉等進口食品等,加幅也在2成左右。現在,短期內日元再度貶值無異雪上加霜。燃料費上升使得日本國內,生產產品成本也有所上升。日本自上世紀80年代廣場協議後,日元大幅升值引致廠商大量遷居海外,所謂“日本商品”現在多數在海外生產。產供銷都在海外的情況下,日本本土生產的產品由於成本壓力,生產數量很少。海外產品多數以美金在當地結算,然後再將匯回日本換成日元。所以,對於日本海外生產商日元貶值,實際上也談不上刺激多大出口。




安倍量寬雖然師承美國,但是美元是國際貨幣,世界能源價格以美元定價,所以美國無論發行多少美元美債,都可以由全世界各國買單。日元只是區域貨幣,沒有美元的國際地位,所以大量發行之下,究竟是否能夠刺激日本經濟,目前還有待於觀察。再說日本政府稅收不足,沒有足夠開支的情況下,不得不長期大量發債。日本國債7成由日本企業和國民持有,海外持有的數量有限,否則日本早就受到,國際金融大鱷衝擊,發生金融海嘯了。問題是日本政府不停發債的情況下,等於變相向日本國民借錢,用舊債還新債將政府債務,轉嫁到日本國民身上。現在日本國民平均,每人攤分到750萬日元的債務。日本政府發行的國債,差不多是日本國民生產總值的2倍。




日元不斷貶值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日本生活消費指數變高,日本人民生活受到影響,不但消費稅增加,基本生活費也不斷攀升,在收入沒有提高的前提下,只得儘量節約生活開支。雖然,日本年初從表面上看,已經結束了長年的通縮狀態,但主要是受能源進口價格,因日元貶值升高的影響。日本人實際消費意欲是在減弱,所以日本其實還是處於通縮狀態。再說日元貶值是否能夠刺激,日本大企業出口增加也很難說。日本企業在產品競爭力不足,日本企業內部效率低下缺乏創意,對應市場反應遲鈍,策略變化緩慢。近年來在中美韓企業的不斷衝擊下,日本企業巨頭如索尼,松下,東芝和日曆等,都受到很大程度的衝擊,很多原本強勢的製造部門關閉。索尼將旗下手提電腦業務賣盤,松下將電視生產線出售等等。




日本產品缺乏競爭力,即便日元貶值幫助也不會太大。安倍對中國進行打壓的目的,其實為他在國內進行經濟改革,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轉移視線。目前的情況是日本民眾對安倍上臺後,進行的種種經濟政策,開始產生負面厭煩情緒。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安倍的執政,畢竟物價飛漲生活困難,才是民眾最能夠體會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