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已經出動100多人1個連外籍雇傭軍到達烏克蘭,而且並未佈置在二線直接去了戰鬥激烈的前線,結果沒幾天就戰死7人還有30多人受傷,雖然只是為了後續部隊做現場的準備和偵查,但已經是傷亡過半失去戰鬥力。法國軍隊在歐洲的整體實力比較強大,總兵力有70萬正規部隊20萬還有50萬預備役。外籍兵團人數其實不多總共不到1500人,但裝備精良訓練好尤其擅長叢林作戰,馬克龍已經承諾部署的就是這支部隊。
歐美雖然對法國出兵意見分歧,英德美都表示反對,但也有不少國家贊同,其中尤其以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最為積極,畢竟無論是歷史經驗還是地理位置受到的威脅最大,立陶宛已經決定派兵烏克蘭,其餘波羅的海兩國出兵也是遲早的事情,波蘭新仇舊恨幾乎可以肯定會在將來出兵,波羅的海軍隊完全是象徵性的,但波蘭軍隊的實力和裝備都不弱。其他國家如芬蘭和瑞典也是俄羅斯世仇,但即便出兵目前來看還是空中力量比較合適。無論是法國出動1個連還是立陶宛1個排,客觀事實就是北約直接參戰,無非現在就是試探俄國底線,然後各國陸續進入逐步增加兵力和裝備。
馬克龍想提振二戰後衰退的法國軍事和國際影響力,鑒於法軍在二戰中的低劣表現和眾多海外殖民地的喪失,相對應的法國軍事力量在國際上也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雖然整體上實力在歐洲位於前列,畢竟法國軍隊在越戰後多少年都沒有參與戰爭了。即便是提升法國的軍事實力和地位,加強在歐洲乃至世界的話語權,而且為連任繼續執政創造條件,馬克龍都要抓住此一難得機會。主導北約的目前至少在大選前還是美國,但基於特朗普當選的危險因素,如果歐洲單獨對抗俄國,法國率先出兵則能夠成為將來的領袖,況且法國歷來對美國的強勢政策不買帳,在各項國際事務上希望保留法國自身的獨立性和發言權。還有個原因是俄國在非洲不斷滲透,侵犯了曾經作為傳統法國殖民地,法國在非洲的長遠利益。
從歷史上看拿破崙是佔領過莫斯科,而且曾經打遍歐洲無敵手,敗退俄國並非軍事原因而是感染傷寒。馬克龍身高1米6幾也是與拿破崙相近的矮個子,重振法國聲威提升個人形象,成為比肩拿破崙的強人,對其政治前途來講至關重要。況且當年英法曾聯合打敗俄國奪取克裡米亞,德國帶領羅馬尼亞也曾重奪克裡米亞,英國在俄烏邊境衝突後就一直在援助烏克蘭,整訓該國軍隊已經超過十年,現在法國進一步參與也是大勢所趨。畢竟英美一體如果特朗普當選後退出,英國未來的對烏政策也會有調整,如果歐盟獨立對抗俄羅斯,在歐洲大陸就只有靠法國和德國。從戰爭開始時兩國的置身事外,發展到現在法德對抗俄國的態度都很鮮明,而且給於烏克蘭的支持不斷增強,最後發展到直接出兵也是理所當然。
既然遲早要出兵還不如現在就動手。法國從軍事實力上來說,20萬正規軍部份出動幾個師3-4萬人的規模是不成問題的。現在出動的1個連已經損傷過半,但《孫子兵法》有雲“餌兵勿食”,就是放過尖兵,偵察兵和先頭部隊,法國正規部隊出動後俄國就是消滅法軍一個班,也給對方進一步強化軍事行動製造了藉口,隨後自然是北約參與度擴大化軍隊直接參戰。立陶宛出兵也是這個理由,三國總共面積還不到20萬平方公里,人口有限兵力不足出兵完全就是姿態。只要這4國先行參與則波蘭軍隊必定跟進,烏克蘭兵力不足的問題雖然不能得到徹底解決,但無論如何都是某種程度的緩解。最重要的是北約空軍可以借機出動,歐美在空中軍事力量方面佔據著從情報到軍備的絕對優勢。俄羅斯目前依賴的地面裝甲,炮火優勢和人海戰術,在強大的空中攻擊面前不值一提。
如此目前俄烏戰爭可以從地面陣地戰壕攻堅戰中解脫出來,轉化成空中武力較量下俄軍的地面優勢喪失,而空中武力恰恰是俄軍的短板。按照目前兩軍地面僵持的狀態,以俄羅斯的兵力和裝備經過長期消耗,烏克蘭很難抵擋住俄羅斯的體量優勢,如果北約進入主導空中打擊則戰場形勢會有很大改觀。雙方的夏季攻勢焦點還是在克裡米亞,歷史將會重演英法烏將重奪該地。只要打下克裡米亞就能延伸到赫爾松以東地區連成一片,如此俄國東南戰線線的連接將被切斷,如此造成俄軍的被動局面,並且在政治上造成的影響更大。如果率先有北約國家的軍隊進入俄烏戰爭,再配合逐漸導入的歐美空中力量,即便是西方出動地面部隊實際上的危險性並不大,畢竟以烏克蘭的實力都能夠抗擊俄軍數年之久。
最初沒有西方的支持俄烏衝突多年前剛發生時,烏軍只勉強抵抗1個月就潰散投降。而現在烏克蘭軍隊不但抵擋住了俄軍瘋狂入侵2年之久,經過戰火考驗烏軍發展到有30多個師的部隊,而且作戰經驗豐富英勇頑強,裝備先進戰術靈活成為歐洲最有戰鬥力的部隊。隨著北約地面空中部隊的逐步參與,俄羅斯的體量優勢將會被消減,進而在消耗下不斷走向衰亡,所以現在法國現在出兵率先帶了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