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國立大學、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及多所歐美大學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上週三(11月18日)表示,該團隊在常溫下對碳進行高壓加工,其壓力大到相當於640頭非洲象在一隻芭蕾舞鞋上保持平衡,最終成功製造出鑽石,僅花費幾分鐘時間。
澳洲國立大學物理學教授布拉德比(Jodie Bradby)說,天然鑽石通常形成於數十億年前,在地球深約150公里的地方,那裏的高壓和溫度超過1000攝氏度。
以前的研究都是使用高壓、高溫的方法在實驗室裡模擬這種環境,從而快速形成鑽石,但是布拉德比和他的同事採取了不同的方法。
布拉德比補充說:「故事的轉折點在於我們如何施加壓力。除了非常高的壓力外,我們還允許碳原子經歷一種叫做『剪切力』的東西,這就像一種扭曲力或滑動力。我們認為這可以讓碳原子移動到位。」研究人員指出,他們現已可在室溫下短時間內製造出兩種結構截然不同的鑽石,一種類似於珠寶中通常鑲嵌的鑽石,另一種是罕見的藍絲黛爾石(Lonsdaleite)。
藍絲黛爾石也是碳同素異形體的一種,在1967年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巴林傑隕石坑內首度被發現,其晶體結構與普通金剛石不同,會比普通金剛石的硬度高出58%,具有非常高的工業價值。「藍絲黛爾石有可能被用於切割採礦現場的超固體材料」,布拉德比說,「創造更多這種稀有但超級有用的鑽石是這項工作的長期目標。」
布拉德比表示,研究團隊通過單純施加巨大壓力來達到效果,而非使用傳統高溫高壓的做法,最終該團隊成功達成目標,並極大地縮短了生產時間,使得效率大增。這個方法未來一旦商業化,預計會給人類帶來相當大的益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