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與粟裕的認識在“皖南事變”前夕的1940年。這年10月粟裕和陳毅取得黃橋戰役大捷後,與南下的八路軍第五縱隊會師。長征的紅軍主力與南方游擊隊,六年後再次融合在一起。
粟裕以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的身份,在江蘇海安主持大會,紀念這一非凡的勝利,並歡迎中原局書記劉少奇以及他帶來的八路軍第五縱隊司令員黃克誠等人。
不久,兩支部隊奉命統一指揮成立了新四軍、八路軍華中總指揮部,陳毅任代總指揮(總指揮葉挺未到職),劉少奇為政委。這便是後來新四軍新軍部的雛形。陳毅升職而去粟裕開始獨立打理江北指揮部。
但這時候初來乍到的“中央大員”劉少奇,更多倚重的是早負盛名的陳毅,不僅三個月前就決定將蘇北各部隊由陳毅統一指揮,而且不久後他還向毛澤東提議,重建後的新四軍軍部“以陳毅代軍長”。
“皖南事變”後,劉少奇擔任了華中局書記兼新四軍政委,成為華中戰略區的一把手,一師師長粟裕才正式成為他麾下的戰將。
劉少奇在新四軍的時間並不長,一年後1942年3月就奉毛澤東之命返回延安,成為中共中央書記處成了中央核心領導。但這麼短的時間內,他就敏銳地看出了粟裕出色才幹。
離開新四軍前的1月20日,他在華中局擴大會議總結工作時,給予了粟裕和他的一師很高的評價。“我一師幾年來工作是獲得了最大的成績,在抗戰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勞。在我全軍中以第一師部隊作戰最多,戰果最大。”蘇南的新四軍六師打得不夠好,有不能立腳之勢。劉少奇當即向毛澤東提議,由粟裕統一指揮一、六兩個師。
毛澤東很快予以批准,粟裕也就獨挑大樑,成為唯一同時指揮兩個師的師長。劉少奇回延安後向毛澤東介紹說,在華中局和新四軍工作時發現兩個人才,“一是新四軍四師政委鄧子恢,他是農村工作的專家;二是新四軍一師師長粟裕,新四軍7個師中打仗打得最多和最好的一個師長。”
毛澤東原本和粟裕有井岡山同吃紅米飯的淵源,劉少奇又如此力薦這位“黑馬”,自然印象就更深了。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由劉少奇代理其中共中央主席一職。劉少奇決定讓張鼎丞擔任華中軍區副司令員。華中軍區管轄原來新四軍的區域,與陳毅任司令員的山東軍區平級,此舉無疑是對粟裕相當的信任與重用。
粟裕認為由張鼎丞擔任華中軍區司令員,更有利於工作和團結,因此向華中局建議,改任自己為副職,張鼎丞為正職。劉少奇認為粟裕擔任正職是適當的,依然堅持原來的決定。10月27日,華中局根據劉少奇的批複,再次宣佈華中軍區“以粟裕為司令,張鼎丞為副司令”。
在執行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做出的“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決策過程中,華中局和陳毅認為新四軍除三師全部調東北外,其餘所剩部隊也都有部分抽調去山東或東北。這樣,不管是調往山東、東北的部隊,還是留在華中的部隊,都將打破各部原有的完整建制。
粟裕認為如此不利於部隊的建設和作戰,而應儘可能保留主力部隊的原有建制,以保持傳統的作風和戰鬥力。因此,他多次向陳毅和華東局(華中局改稱)建議,但沒有得到同意。粟裕再次直接向中共中央陳述自己的意見。劉少奇回電說,“其(粟裕)提議是有理由的”,“各師建制應儘可能不分割”。
1948年5月,毛澤東調離陳毅,讓粟裕接任其職,擔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這一決策劉少奇的及時建言,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劉少奇當時說:‘陳毅在山東,很多有能力的幹部他沒有充分用起來,很多事情他攬在自己一個人身上,結果這些事情沒有做好。’
解放後劉少奇短時間兼任過軍委副主席,但主要工作在地方,不分管軍隊的具體事務,不久又相繼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家主席,因此與從未脫下軍裝的粟裕交往不多。
1955年全軍授銜,在粟裕提出辭帥並獲毛澤東批准後的9月9日,負責決定元帥人選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有關元帥軍銜授予問題成為議題之一。兩天後的晚上中央書記處又召開會議,再次專門討論元帥軍銜授予問題。
會上劉少奇提出對陳毅授銜元帥的異議,此前的1954年9月,陳毅被任命國務院副總理,分工為常務副總理,兼管科學院、政法、文化,並“準備做外交工作”。1955年5月,國務院再次分工,確定陳毅分管第一、第二辦公室、民族事務和科學、衛生工作。按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因工作重心在地方而不授銜的標準,陳毅顯然也可以不授銜。
如果陳毅不授銜那麼南方紅軍遊擊隊、新四軍以及華東野戰軍三野,必然要有一位其他代表授銜元帥,時任解放軍總參謀長的粟裕將再次成為當然人選。這是劉少奇在給粟裕爭取授銜元帥的最後機會。但這兩次元帥人選最後確定的會議,中央書記處五大書記之一的周恩來,均因正在北戴河療養而未參加。
當中央書記處委託中央辦公廳主任徵求他的意見時,周恩來主張給陳毅授元帥銜。“1955年9月11日,周(恩來)致函,主張給陳毅授帥,認為給陳(毅)授帥,對陳(毅)現在和將來的工作都沒什麼影響。”因為周恩來的堅持,劉少奇的異議未被書記處通過,粟裕也因此與元帥軍銜再次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