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中國造成了菲律賓尋求國際仲裁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7年劃定“十一段線”。國民政府退守臺灣後,中國繼承了十一段線為海上邊界線。然而,當年因為與越南“同志加兄弟”關係,中國自動放棄越南北部灣的兩條線,如此就剩下現在的所謂“九段線”,如此造成現在南海的所有問題。現突將九段線當成國家核心利益,越南菲律賓自然有想法。再看所謂“九段線”的定義,至今沒有國家機構的任何正式解釋,完全就是個自說自話的模糊概念,九段線連中國人自己都不知道。




所謂海上領土就是12海裡領海,12海裡毗鄰區,176海裡專屬經濟區,加起來就是200海裡。問題是中國的領海範圍到底如何計算,具體從何處開始向外推算12海裡,簡而言之領海基線到底在什麼地方?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表聲明,中國決定採用採用12海裡領海,但是具體領海的計算範圍語焉不詳,美國,印尼等國家都希望中國指出具體範圍,否則牽涉到航海,海事,軍事,救險,海盜,商業,運輸等多方面問題的執行處理。





中國一律不予回答並拒絕發表領海海圖,主要怕公佈海圖必定與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日本,韓國等的關係,因海洋領土衝突關係惡化。中國拖延不公佈領海海圖,周邊國家自然也就擱置此事,反正等中國宣佈海洋邊界後再抗議不遲。美國作為海洋大國為避免發生衝突,通過各種管道甚至通過波蘭,打算瞭解中國指定領海的具體範圍。




中國就是對外不公佈,於是美國只能通過行動,試探中國領海究竟範圍何處。從此《人民日報》數天發表一次聲明,“中國政府強烈抗議美國悍然入侵我國領海”,美國回復也是千篇一律,“中國沒有公佈領海邊界,進入所謂領海是誤入。”數年間美國海空軍共計,“入侵“中國領海領空500餘次,然後突然停止了不來了。90年代初,中國總算有了《領海法》頒佈,宣佈領海基線時美國主動提供了一張參照圖,完全與中國自定邊界一致。這張圖就是美國從外海往內推直接中國抗議,然後退出後在海圖上標記座標,5百次後中國領海線清晰了。




80年代,鄧小平就提出解決海洋問題的基本方針,所謂“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個方針本身就存在極大問題,以此做為中國面對海洋爭端的戰略方針,基本上沒有實際意義。既然“主權在我”是前提,那又何來爭端,既有爭端,不可能共同開發。既然中國擁有主權,為何又要擱置。這就說明在海洋資源的歸屬上各有各的說法,達不成共識。在爭議沒有得到解決之前,又怎麼能夠進行合作,連基礎也沒有。所謂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完全是一廂情願的說法。反之,跳出中國提出的主權框架,各國自行開發相關海洋資源,獲得的利益哪個更大,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80年代提出這個說法到現在,沒有哪個國家接受中國的主張。都是各自聯合外國公司進入相關海域,自行開發海洋資源,至今已經幾十年了。中國多年來的態度,基本就是默認,最多是發表一些措詞強烈的口頭抗議和聲明,實際行動上沒有任何反制。中國雖然聲稱對爭端海域擁有主權,同時又對他國的實際資源佔有不聞不問。這不禁令人懷疑,中國所謂主權的實際意義。




在提出此主張的幾十年內,中國自身對相關海域的油氣資源開發進展緩慢。官方的理由是中國不具備遠洋開採石油的相關技術,這簡直就是莫名其妙。越南在南海海域開發石油十幾年了,累計開發了上億噸,已經成了越南換取外匯的最大宗商品,中國反而沒有相關技術。越南連工業國家都不能算是,遠洋石油開發技術無非就是國外引進,海洋石油開採項目都是與國外公司合作,中國難道連引進技術都不會。




“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此方針不是針對與中國有海洋資源爭議的國家,基本目的就是消減國內對於政府主動放棄海權的政治壓力。當時中國採取如此措施有其客觀限制。30年前中國國力有限,雖然,陸軍在本土作戰尚有相當武力,海空軍最多也就是近海水準。飛機飛南海半路燃油耗盡會掉下來,沒有地面雷達指引,在空中無法作戰。軍艦裝備老舊基本就是活靶子,根本不具備全天候遠洋航行能力。無法對遠洋海域區進行實質軍事管控,連巡航都做不到,那麼空談主權又有何意義。




中國當時的國策是全力進行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增強國力,因此最重要的是爭取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不得不放棄一部份主權,韜光養晦,忍氣吞聲一段時間。這個時期他國自然不會放棄此等機會,基本上在中國變相的默認下,對中國周邊的海洋資源進行了實際的佔有和瓜分,造成既成事實幾十年了。中國現在國力非當日可比,軍事能力隨之發展,必然要改變以前的放任態度。各方自然發生沖突,要讓他國輕易放棄既得利益談何容易。拉攏美國做其後盾,使事態複雜化,這是基本步驟。




整個90年代至近年,美國戰略中心在中東,根本無力顧及南海,中國當時在那裡也無動作。與其說美國勢力重歸亞太,不如說美國勢力透過日韓,根本從未撤出亞太,無非現在是全面加強而已。中國30年經濟的迅猛發展,使得資源消耗過快,已經觸及了未來經濟持續發展的最大瓶頸--資源。以前中國可以漠視他國在互相有爭議的海域進行資源開發,現在中國能夠有效利用,以維持未來發展的只有海洋資源。因此不得不對以前海洋政策作出修正。




從漠視不理到寸土必爭,目的就是與其他國家爭奪海洋資源的開發權。這就觸及了其他擁有海洋資源國家的根本利益,正是由於中國長年來對爭議海域海權的漠視,變相造成了各國對相關區域海洋資源的積極開發,況且這裡還牽涉到很多協作開發資源的外國公司的利益。即使別國可以接受主權歸屬,中國也沒提出過任何進行共同開發的利益分配方案,比如海洋油氣資源的開發成本分擔比例,出售石油的利潤分配方案,基本的提議雖有口頭的協議框架,但實際的舉措沒有,別國也只得找外國公司參與。




中國聲稱的南海諸島主權屬中國,其理據無非以下幾點。首先,中國有足夠證據和文獻說明,中國早在古代就有先民在島上居住;其次,中國曾在歷史上將該等島嶼及相關海域納入版圖;最後,多數現在聲稱島嶼主權歸屬的國家,在數十年前曾承認島嶼歸屬中國,而且多數國家以前並未將爭議海域納入己國版圖。這些說法雖都有道理,但是非常牽強,經不起推敲。




正式文獻有記載也多是片言隻語,根本沒有詳細全面完整的文字記錄。所謂證據無非是少量生活用品,陶瓷碎片,古時誰都可以擁有,說明不了問題。中國是陸上文明國家,古時海南島已經天涯海角,怎麼會對遠離大陸的荒島有興趣。再說中國提出的所謂歷史版圖早在元明,這種行政版圖其實毫無意義。中國歷史版圖最大,國土疆域最穩定的就是明清兩朝。即便如此,在不到百年的時間裡幾經歷史變遷。拿前朝地圖來比對現在國土,也算是有點荒唐。




基於各種歷史原因菲律賓提出國家仲裁很正常,島嶼在人家近在咫尺,遠離中國數千公里之遙,到底屬於誰可以各自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