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6年12月5日 星期一

五十年代香港的上海女人


姑母已經去世十幾年了,回想當年與她相處的點滴,可以勾勒出幾十年前,五十年代舊香港的一些風貌。姑母大約是和張愛玲差不多時間,五十年代初期從上海到香港定居,同船的還有不少上海親友,其中有個幾歲大的小女孩,長大後成為影視明星,名字叫汪明荃。至於,姑母從上海移居香港的最大原因,據她說是因為上海那時候豬肉供應不足,市面上已經很難買到。她不得以在給姑父燒菜時,紅燒肉裡多兌了點油豆腐,誰知卻惹得姑父大發脾氣,張口就是一句,“那能啊,我沒巴銅鈿儂買肉啊!”(怎麼啦,我沒錢給你買肉啊!)結果導致姑母下決心,隨姑父到香港定居,其實姑父早就勸她赴港,姑母實在是故土難離。後來,姑母每回想此事總感慨道,“男人啦,沒肉吃會發脾氣的”!




姑母總是用習慣性的一句話開場,香港那晨光得上海比啊不好比的。就銅鑼灣有一條算是像樣眼(點)馬路,上海那時候四馬路多少寬啊,香港地方小路又窄,好眼(點)的馬路都沒幾條。後來,來了老多上海人做生意開工廠,慢慢才超過上海了。香港老早廣東女人上海女人,一看就分得出來,廣東女人皮膚又黑又粗,人又長得老矮,上海女人皮膚白身材高。所以香港幾十年来,廣東人聽到儂講是上海人,一定會講上海人皮膚好,算是拍阿拉上海人馬屁的!老早上海女人對廣東女人有點看大不慣,儂去看好了廣東女人,上身衣裳著得再好,總歸腳上一雙拖鞋,上海女人覺得象啥腔調啦。上海女人不管進進出出,就是樓下買份報紙,總歸是女式皮鞋,多數高跟皮鞋。後來廣東女人學上海人,開始穿高跟皮鞋了。




香港廣東女人老早老滑稽,看到馬路上外國人走過來,頭都不敢抬低之頭過去。看到警察是更加了,嚇得不得了,看到印度警察,就是老早上海人叫“紅頭阿三”,廣東女人會低頭鞠躬,人倒退了回去避開,根本連閒話(話)都不敢講。阿拉上海人不吃這一套,看到外國人正常來西(正常得很),碰著警察更加勿用講了,有啥事體對牢之警察,手指一伸儂過來,警察就跑過來了。當年多數印度警察,還是從上海跑到香港來,老印度警察上海幾十年,上海閒話講得好來西(好得很),看到是上海人總归客客氣氣,上來就是一句上海閒話,太太有啥事體啊(事情)!




跑到香港來的上海人裡面,交關多(很多)洋裝裁縫師傅,因為上海那時光西裝旗袍,已經不大把人做了,洋裝裁縫師傅沒生意,只好跑到香港來。特別是有點名氣,老早大店家師傅,才(全)跑到香港來了。老法男人著西裝,女人穿旗袍,不興到店裡去買的,叫伊(他)去也不去的。剪刀口上下來的衣裳,做起來才一樣的,拿能好著啦,(怎麼能穿啦),才是到店裡訂做。樣子款式尺寸料作,才(全)是量尺寸訂做,否則是根本沒辦法穿得出去。當年香港人西裝旗袍總歸要到,上海人開的店家去做,師傅夥記裡外全部上海人,否則就勿算正宗。西裝旗袍新款式,才是上海人帶過來。後來生意越做越好,香港訂做西裝開始有名氣了,外國人到香港才會訂做幾套西裝,做得又快又好就此出名了。




上海人剛來香港主要住在北角,紅磡,土瓜灣比較多,當時叫“小上海”。北角住的上海人比較有銅鈿(錢),所以北角老早開了交關(很)多上海菜館子。從老闆,廚師到夥記全部上海過來,店裡講上海閒話,就算有廣東客人,上海夥記不管客人,聽得懂聽不懂,全部講上海話,反正廣東話也講勿來(不會講)。老早香港的廣東生意人,基本上才聽得懂上海話,否則生意勿要做了。老後來上海館子才開始,聘用本地夥記講廣東閑話。老早香港做大生意,開廠多數是上海人,廣東人搭之潮州人是老後頭(很後)才發起來。上海人談生意经喜歡到飯店,飲茶之類不行(音,hang,流行)的,所以上海飯店除吃飯,還有就是生意人談生意。老早蘇浙同鄉會開春茗不得了,飯店裡几百桌才是上海人,江浙一帶闲话才(全部)聽得到。



老早出門不行(音,hang,興)坐飛機,價錢貴又不方便,全部都是坐輪船,上海做船務生意的是寧波幫。後來寧波幫全部跑到香港,香港就成了世界船務中心。包玉剛,董浩雲,趙從衍全部是上海人,後來是世界三大船王。寧波幫跑船,最早多數用上海人,船長都是寧波同鄉。早年從上海到香港不是老難,因為上海和香港有定期輪船。五十年代中後期,雖然已經不能隨便出來,到外头也不是沒有辦法,到後來是徹底不讓出來了。五十年代初,上海想到香港不難,反正幾百塊洋鈿交把船員,就可以坐輪船帶到香港。上海人不象後來老多廣東人,都是六十年代從上頭游水過來。




個晨光大陸窮得嗒嗒地,(那時候大陸很窮),阿拉才從(我們全從)香港寄油寄米寄銅鈿,還有寄一桶桶豬油到大陆。後來偷渡到香港的人越來越多,從邊境過來游泳過來。邊境鐵絲網圍牢過勿來,發覺有人偷渡大陸要打槍的。想要偷渡到香港來的人太多,當時實在窮得沒飯吃,到底幾十萬條人性命,香港政府只好睜隻眼閉隻眼,就才(都)偷偷放過來了。反正只要偷渡過來,成功跑到香港市區,被警察抓牢登記,就發香港身份證…… 

香港沒有多少人知道的香港鳳凰衛視

香港鳳凰衛視雖然名稱上是香港電視媒體,但只限於有線電視頻道播放,因為鳳凰衛視只是總部位於香港在香港取得的是“非本地電視節目服務牌照”。多數香港觀眾根本就不知道鳳凰衛視,即便擁有家庭有線電視的香港觀眾,真正經常收看鳳凰衛視節目的也是少數。香港無線電視廣播必須由政府發牌,審批程式極為嚴格,涉及司法程式,還要接受公眾諮詢。香港政府最近除無線和亞洲電視外,經審定又批出了兩個免費,無線電視播放牌照。香港經營無線電視頻道,需要巨額資金投入,並且保證節目質素,還受到政府和市民的監督。



香港鳳凰衛視在中國國內以香港電視臺的形象出現,但是長期以來並不製作與香港有關的節目。只是近年鳳凰衛視,才開始多元化發展,在香港成立近20年後,總算推出廣東話綜合頻道,鳳凰衛視香港台,但由於播放的限制,多數香港電視觀眾根本不知道,鳳凰衛視有廣東話節目。而且,鳳凰香港台製作的廣東話節目,主要針對華南地區的大陸觀眾,因此節目不符合本地觀眾口味,在香港缺乏基本吸引力。鳳凰衛視相當長時間,娛樂綜藝等節目製作比較少,即便偶爾播放的也是外購電視劇,而且是比較過時的舊劇。衛視電影台不斷重播,幾十年前的香港老電影,而且新片數量十分有限。




鳳凰衛視中文台,針對全世界華人觀眾,主攻國內外時政新聞,大陸記錄片,紀實報導,時事主題類節目。由於在香港註冊的便利條件,在節目風格上比國內大膽,內容評論相對寬鬆自由,比起大陸同類節目質量高,因此在國內廣受好評。但是,鳳凰衛視的時政節目製作,無論在節目品質和觀點尺度上,與香港本地以及國際媒體,製作的同類節目相比較,水準上應該說相差比較大。由於香港資訊發達,多年來是國際資訊情報中心,鳳凰製作的節目主要以大陸觀眾為主,因此節目觀點有很大局限性,總體來講節目質素有限。




風凰時政節目觀點偏向保守,製作上完全是大陸風格,所謂針對全球華人,無非是住持人方面,加插些臺灣海外面孔而已。對於香港本地時政,基本上完全不關注,報導的都是國際國內要聞。雖然名為香港的電視臺,但節目與香港毫無關係。除幕後製作人員中有不少香港雇員外,大多數鳳凰人都是不通粵語,對香港本地文化不瞭解的大陸媒體人。多數節目在大陸製作,根本就不是在香港完成。鳳凰製作的節目由於不涉及香港題材,基本不針對香港觀眾,只能算香港的大陸電視臺而已。鳳凰衛視多年來,每晚黃金時段主打的,全部是新聞時政節目,當天新聞觀點綜述,國際熱點分析,焦點問題討論等。此類節目形式雖經包裝,但內容觀點保守,缺乏真正的國際視野,實際上是製作成本很低,專業素質一般的節目。




鳳凰衛視在主持人方面比較多元化,大陸臺灣海外華人皆有,唯獨沒有比較純粹的香港本地主持。雖然臺灣主持人數量頗多,但近年主要節目,多數由大陸主持負責。鳳凰衛視由於節目缺乏娛樂性,收視方面因播放限制,因此各類廣告比較少。除每天新聞時政外,鳳凰衛視受歡迎的節目,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主要有竇文濤主持的清談節目《鏘鏘三人行》。此節目在北京製作,每天深夜12點半後播出,時間只有近20分鐘。雖然主持人主持風格大膽,語言幽默風趣,每每能觸及敏感話題,但節目形式相同時間有限,播出時間太晚不利收看。胡一虎的辯論節目《一虎一席談》,也是在北京製作完成,針對國際國內熱門話題,分正反兩面觀點邀情嘉賓辯論。尉遲琳嘉的《傾傾百老匯》,純粹是他個人的脫口秀。沈星主持《娛樂大風暴》,由於沒有明星與鳳凰簽合約,因此只是八卦新聞播報節目。




鳳凰衛視在香港只能算非主流的小臺,節目製作雖然目標是全球華人,實際上針對的主要是大陸觀眾。雖然在國內具有相當知名度,但在香港的電視媒體中沒有影響力。實際上是經過包裝的大陸電視臺而已,香港多數觀眾根本就沒聽說過鳳凰衛視。 

要是大陸小童在新加坡当街便溺


大陸孩童在香港隨地大小便一事,網路上鬧得沸沸揚揚。一方說是香港小題大做,明顯歧視大陸遊客,另一方則稱如果大陸遊客,不遵守香港社會秩序,最好不要到香港來!中港各種衝突矛盾時有發生,每隔幾年就會發作一次。然後,此類事件必然在媒體被爆炒,然後引發部份別有用心之人故意挑撥,引出什麼豬狗之類的爭論。如果跳過中港兩地現實環境,假設此事在第三地發生,試想會造成什麼後果?新加坡也是華人社會為主,新加坡的嚴峻法律,與其城市環境美麗,同樣是聞名於世。假設大陸夫婦,由於小孩忍不住,廁所要排隊,在新加坡大街上,隨地大小便,試想會有什麼結果。




新加坡法律規定,往地上扔一個煙頭,罰款1000新元,相當於4000港幣,還要罰在公共場所,清掃大街幾個小時,記者拍下照片,登在當地報紙上,讓當事人顏面無存。法律懲罰是手段不是目的,用以培養人遵紀守法的習慣,養成維持社會秩序的風尚。如果違反法律即便有種種理由,也不能姑息遷就,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清潔的城市。即便是遊客在新加坡,也必須隨時注意保護環境衛生,隨便吐痰丟棄雜物,要罰款1000新元。對於任何形式亂丟垃圾的初犯者,法律規定罰款1000新元,而對於有前科者,則處罰2000新元,並當眾清理一處公共場所以示警告。禁煙區吸煙違罰款500新元。翻越欄杆罰款50新元。香煙和口香糖是不許進口,攜帶食用者罰款。




試想大陸夫婦到新加坡旅遊,事先不做好準備措施,在馬路上隨地大小便,最後結果可想而知。估計那怕就是和法官哭訴,什麼廁所排隊小孩忍不住之類,也不會得到法官的原諒,因為父母對此事的發生,負有不可逃避的責任,估計掃大街上電視,罰款肯定是跑不掉的。新加坡針對外國遊客,破壞公眾環境的清潔衛生,處罰與新加坡本地人一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外國遊客入境前,新加坡政府就通過各種途徑,宣傳有關法律條款,違反規定則照罰不誤。遊客要被罰清掃大街一整天,甚至要強制上電視亮相。所以新加坡環境優美,名符其實的花園城市。




觸犯法律必受懲罰,香港有法例就應該遵守,不應該強調客觀,事後強詞奪理吵架,動手打人搶東西,那就更不應該了。而且,只要打人搶東西,就已經是刑事罪的範疇了。中國大陸也多年提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1994年,美國青年邁克別人汽車上塗鴉,被判四個月徒刑,3500新元罰款,笞刑六鞭。美國總統克林頓求情照打不誤,只是為了維護美新關係,算是少打三鞭子。帶刺藤條打三鞭子,饒是三鞭也是血肉模糊。新加坡還使用鞭刑,與笞刑一樣要求,一鞭下去皮開肉綻,打完一鞭後送院檢查,不能承受者停止,三個月傷好後再打。而且,行刑時各報館記者拍照,第二天登在全國報紙上。




2005年月12月,二十五歲的澳大利亞青年阮祥文,偷運毒品在新加坡被執行死刑。為營救阮祥文,澳大利來總理親自出面求情,前前後後達五次之多。外長唐納更是多次接觸新政府,經過無數次求情之下,最後仍然是赦免無望,最後總算是讓阮母親,擁抱一下而已。阮只不過攜帶毒品396克而已,不是什麼大毒梟販毒頭子,而且他是過境當地,並非在新加坡當地販賣,照樣被判死刑絞死。據說他是為哥哥償還高利貸,他自己也沒有前科,所攜帶毒品也數量也很少。




香港有所謂“法律不外乎人情”一說,可找不到廁所就可以隨地方便,犯了錯還理直氣壯吵鬧。無論大陸香港海外,你跑到別人家門口,隨意大小便不挨駡才怪了,居然還敢動手打人搶東西。如果到新加坡去以身試法,看看會否受到應有懲處。在香港隨地大小便,不過是與幾個路人理論,別人拍下照片作證而已。況且,香港法律並不完全按成文法內容,是否違反公共場合法律法規,判定在於法官最後裁決。法官會根據實際情況,考慮一定酌情權,並會具體分析案例。




香港法律如果也和新加坡一樣,用普通法條例內容執法,恐怕最後的結局是父母背著孩子當街掃地,而且還會在電視上直播。現在拍個照片算是客氣的,還因此動手打人,早就改判刑事罪了。所以,“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 


難道沒有自由行香港就完蛋了


香港政府正在討論將每年大陸訪港人數消減20%,並且主要針對一證多簽多次往返香港的大陸遊客。如此言論剛出臺即遭到香港商業團體反對,而且近日公佈的香港消費零售数据,大幅轉差下跌近15%左右。針對大陸來港遊客,對於香港經濟民生的影響,香港社會爭論日趨激烈。香港市民普遍認為大陸遊客“自由行”,每年3千多萬的大陸遊客,對於一個只有7百萬人的小城市,在香港社會民生方面,造成沉重壓力,已經影響到了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然而,大陸部份媒體,遊客和個別知名人士,卻普遍認為“沒有自由行香港早就完蛋了”,因此引發的中國矛盾加劇,近年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究竟香港沒了“自由行”,是否經濟就真的完了,實在是值得討論的問題。




香港財政司曾俊华近日發表文章,公佈的一些資料解釋了這一疑問,大陸遊客香港“自由行”,對香港旅遊和零售業非常重要,訪港遊客對本地經濟,每年貢獻800億港元,並且提供了22萬個相關職位,其中多數是低技術職位。但是,800億港元的產值,只占到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3.9%而已,22萬職位已經包括酒店,餐飲,運輸,零售等行業,創造的職位只占香港總就業人口的6%。所以,所謂香港經濟完全依賴內地“自由行”,“沒有大陸遊客到香港消費,香港早就完蛋了”,此一說法完全就是無稽之談。2013年香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38074美元,中國大陸約6788美元,兩者之間還是有一定差據,因此談不上大陸富裕遊客,不到香港旅遊購物,本地經濟就會垮掉。




再看大陸遊客到香港購物的原因,主要是香港是免稅港,消費產品價格比國內低,香港貨物品質有保證,真材實料沒有假貨,而且人民幣兌換港元,在匯率上有優勢,部份貨品只計算匯率差價,在香港購買比國內,相當於便宜了20%。香港服務在近年也有改善,並且在對大陸客戶的服務方面,比起十年前也進步不少。簡而言之大陸遊客到香港購物,主要是因為在香港購物有各種優勢,並非單純只是為促進香港的經濟,事實上雙方是互惠互利的關係。香港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大陸遊客在港既能旅遊觀光,又能在購物方面得到實惠。如果,香港購物成本高於其他地方,價格昂貴服務不佳,自然也吸引不到大陸遊客,多次到香港旅遊購物消費。




香港雖然因為大陸遊客人數下降,會對本港消費零售業有所影響,而且近日公佈的相關資料,下跌的幅度比較大,但是其中原因很多,並非完全與大陸遊客訪港數量有關。近年香港地產蓬勃發展,地產價格屢創新高,因此店鋪租金成本大增,影響到本港中小企業,尤其是餐飲零售購物等行業,因為租金高昂無法承受,提前結業不再經營。特別是旅遊旺區的店鋪,業主瘋狂加租金的情況下,只有售賣奢侈品的店鋪才能承租,搶高鋪租價格使得很多中小型,有特色的行業店鋪食肆結業,很多已經無法經營下去。香港從“沙士”引入“自由行”之後,已經經歷購物消費零售業,近十年的飛速增長,經歷了每年兩位數的增長率後,現在出現放緩也很正常。



中國大陸新政嚴厲打貪,主要針對高官和高管,此往年的“灰色”奢侈品消費風光不再,也影響到香港的消費增長。事實上大陸遊客對於黃金,首飾,名表,珠寶,品牌箱包,高級化妝品等奢侈品的高消費,對於多數香港市民來講,並未帶來直接受益,而只是促進了某個行業,或者說某些財團的發展而已,非相關行業的普通人,實際上並未從中得到好處。相反,由於大陸遊港的數量不斷增多,對於香港市民的出行消費,乃至生活的各方面都造成壓力。提供大陸遊客的服務設施,無論酒店交通等各方面,也跟不上遊客人數的增長。全港的公共設施和服務,主要滿足本港市民和一定數量的遊客,香港1千平方公里的本土面積,其中4成以上作為郊野公園,保留而並未開發,市民集中居住區域小密度大,如何能夠應付不斷增長的自由行遊客的需要。




正如香港財政司曾俊華在文章中所言,香港經濟過渡依賴內地的說法,完全漠視了過去半個世紀,香港經濟發展的歷史和軌跡。中國兩地經濟從來不是“誰依賴誰的關係”,而是兩地互相利用對方優勢,豐富本身經濟不足的關係。 所以,適度修訂每年大陸訪港遊客人數,對於兩地來說也是完全有必要的。大陸訪港人數減少,減緩了本地市民的民生壓力,香港也可以提供大陸遊客,更好更優質的服務,兩地人民都可以相互受益。


日本自來水還能喝

要是和日本人聊天多數話題差不多,經常提到的有天氣,汽油價格,AKB48,飲用水等等。日本人對自己國家的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感到很自豪,而且對與水質非常關心,認為水質好等同於環境好。基本上日本人都認為中國的綠茶好喝,但是水質比較差。日本人覺得飲用水的好壞,甚至關乎一個國家的先進程度。

五六十年代以前,香港的日常用水完全依賴雨水,儲存在多個水塘裡。隨著香港人口的不斷增加,這些天落水自然不夠使用。後來,香港政府與中國達成協議,從廣東省買水引來香港,這就是著名的所謂“東江水”,直到現在亦是如此。這幾年,東江水源頭水質不斷惡化,不時有香港記者進行專門報道。不過與大陸整體污染狀況比較,還算是程度輕的。每次媒體報導,香港政府必然會作出聲明,東江水引入香港後水務署會進行處理,然後才供港人飲用,水質受嚴格監督。並且,馬上與廣東省的有關部門檢討,對方也會盡速作出改善,畢竟香港是付了錢的。

基本上,香港的水質還是能夠得到保證,衛生方面沒有問題。本人記憶之中沒有發生過什麼太大的事情,就是多年前讀大學期間,曾經有一段時間,自來水裡發現一種叫“阿米巴蟲”的微生物,據說會使眼睛感染,特別是對隱形眼鏡配戴者,受到感染的機會比較大。那也只是很短一段時間,很快就平息了,因為自來水消毒的時候用氯氣,可以殺死阿米巴,不用過渡擔心云云。記得那時大學校刊和學會很多都改名叫“阿米巴”,此名也算是盛極一時。饒是如此,香港的自來水是不能直接飲用的,這在香港也算是基本常識。

歐洲多數國家的自來水可以飲用,因為自然環境保育比較好的關係,其中也有例外,法國的自來水南部的沒問題,北部的就不能喝,說是會得斑禿病。中國就不用說了,絕對不能喝生水。本人從來嚴格遵守不喝生水的規定,可能是小時候喝上海黃浦江水的關係,那水就是燒開了都是一股氯氣味!說來也沒什麼可以奇怪的,世界工廠在中國,污染自然是中國最嚴重。歐美現在都是消費型經濟,除了高科技以為,幾乎不出產什麼工業產品。國家主要依靠金融,貿易,旅遊,服務,消費,高科技,文化,創意等產業也來支撐經濟,製造業已經沒有了,污染自然小很多。再說人家環保意識強,教育水平高,保護環境是全民意識,國家自然清潔。

英國以前在工業革命時代,環境污染非常嚴重,倫敦被稱為“霧都”,就是因為煤炭燃燒的雲煙太重,粉塵與空中的水汽結合,久散不去而造成,下起雨來就是酸雨了。現在,英國當然是環境優美了,倫敦去了好幾次,無一不是天高雲淡,天藍氣清。本人在英國居住經年,水質是肯定沒有問題的,可以直接飲用。英國人有喝茶的傳統,雖然經常燒開水,但很少看到暖水瓶,飲水機之類的東西,甚至很少用水壺在煤氣爐上燒水。多數是用kettle電水壺來燒開水,速度快效率高,而且也很清潔。從英國回港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本人都習慣用電水壺。

當年在日本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東京的水質很差,雖說可以飲用,但總覺得有點怪味。任何國家就算自來水可以飲用,水中雜質還是比較多的。拿一瓶蒸餾水做比較,很容易看出來,再有就是嘗嘗水的味道。當年,本人就是用此法在日本人面前比較,自來水確有點暗,味道也很一般。當時,很多日本人也都認為自來水味道差,不能直接喝,但東京都政府說沒有問題。日本樣樣東西都貴,就是礦泉水和蒸餾水不貴,2L大瓶裝也就100日元,有的才80日元,按當時匯率算也就5-7塊港幣一大瓶。大瓶的綠茶也就120日元,這簡直太便宜了。那時,本人每天都買一大瓶,從來不喝自來水。

日本是第一個將綠茶作為軟飲料推出市場的,最早是“伊藤園”公司開發的。日本喝綠茶,烏龍茶,玄米茶,麥茶也很流行。前幾年,本人與日本人到大陸出差,他們無數次問我同樣的問題,中國人為什麼在烏龍茶裡加糖?總算這兩年好了,不怎麼看到甜烏龍茶了。日本自動販賣機到處都有得賣瓶裝茶飲,冬天還有加熱的綠茶飲料。本人從小不喜歡喝熱辣辣的東西,唯有那時在日本,冬天會買熱綠茶來暖暖手,奇怪的是我從來不買熱咖啡暖手。在日本我每天喝飲料都有程序,上午打工或上學前,喝一種棕色瓶裝的維生素飲料。學校裡和多數同學一樣,上課時喝“老頭牌”小罐裝咖啡。中午是中瓶裝綠茶,打工前後是小瓶裝Ginger Ale或利賓納葡萄汁飲料。晚上是朝日或麒麟無糖份啤酒,或者是日本清酒,還有就是大瓶礦泉水,基本每天如此。

近年,每當我談及日本水質的問題,日本人幾乎異口同聲地反駁我說,這已經是以前的事情了,東京的水質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完全可以放心饮用!而且,日本人的態度非常認真,好像是要糾正我犯的一個嚴重錯誤。這次本人事隔多年到日本出差,按以往的習慣,買好大樽裝綠茶飲用,根本沒有想過要喝自來水。偏巧一天晚上茶喝完了,遂打開自來水龍頭,心有餘悸地喝了一小杯,味道果然比以前大有改善,有點礦泉水的味道了。據說東京市府前幾年終於承認水質有問題,花大力氣改善,看來還是卓有成效。也許對日本人來說,這比政治問題更重要!


血色的櫻花


看櫻花出名的自然是上野公園,其實也有很多其他地方開得更好,但是上野公園最出名。剛到日本時遇到櫻花盛開,便相約幾個香港朋友去那裡賞櫻花,結果是人山人海,公園面積本就不大,與其說是看櫻花,不如說是看人更合適。按照日本的習慣,櫻花盛開時約三五知己好友,坐在樹下賞花,唱歌,喝酒好不自在,在學校時,有一次岸本老師帶我們去新宿禦園賞花,還帶了她自己做的什錦拌飯(散らし丼)給學生們品嘗,只可惜沒有酒!  


武士追求的是櫻花般一夜間的群體凋零,此乃武士的無尚光榮,此種死亡的美就象櫻花一樣。武士切腹並非完全因戰敗而感恥辱,而是任務完成後必須死亡。戰死沙場的才是好武士,武士並不脆弱,自殺是因為盡到最大努力而心願已了,完成使命後就應該象櫻花一樣毫無留戀地凋謝。


失敗的武士自殺,感到後悔和屈辱的同時也感到最大的滿足,自己人生的目標已經實現,自己因努力得到了機會,在戰鬥中使自己的人生綻放出最大的光彩,光輝之後的人生就沒有意義了。所以無論目的是否達到,武士最后選擇死亡是最高境界。


真正的武士是輕生重死,武士道就是對死的覺悟,舍己一命才能取敵性命,對主君的絕對效忠,這是武士的最高原則,在二戰時就是效忠天皇。所以,經常在影視片中看到信奉武士道的日本軍人切腹自殺,其實並非懺悔,而是為了實現他們作為武士的最高境界。


香港人去日本賞櫻花也算是特定節目,每年都有不少人特意去日本賞花,可是大多數人不知道櫻花作為日本的國花,在日本人心中的含義。下次如果再去的話,甚至聽到日本數之不盡讚美櫻花的歌曲時,你最好要注意了---櫻花的確很美,但是櫻花在日本文化中象徵的意義卻是殘酷的!

在日本買衣服的事

通常來講日本買的衣服只能穿一季,每年流行的顏色和款式都有不同,今年的流行款式到了明年就沒人穿了。就算想買件去年款式的衣服都很難,當然這裡說的是流行服飾。即便一些經典的,新舊款差不多,只要仔細看肯定有細微變化。比如說去年紐扣是黑色塑胶质地,今年就會是金屬刻印花紋,總之日本時裝款式每年有變化,很少有雷同。

日本一年有夏冬兩次大減價。冬季在11月中下旬到12月底,夏天7月中下旬至8月底。其他時候雖偶有減價,但是幅度不大,只有這兩次可以打對折。日本如香港般所謂12折的東西很少,基本上比較好的品牌服飾,最多就是半價。如果遇到很便宜的,最好也不要買,肯定品質有限。減價期間商家也是各出奇謀,務必將換季存貨清掉。最著名的是所謂“福袋”,就是將多種減價貨品放在袋子裡特價發售。日本的百貨公司還會將鑽石戒指,金表,項鍊等獎品也夾雜在福袋中。部份福袋客戶會象抽到大獎一樣,無意間發一筆財。

這也是每年刺激消費的固定花樣,但是日本商家保證福袋裡裝的東西,肯定低於原價,而且物超所值。日本的家庭主婦經常結伴一起去買福袋,買來後將裡面的東西互相交換,各取所需,買多一點抽中獎品的機會也更大。不但是衣物,各類商品都有“福袋。大減價時買福袋也是日本習俗,多買多福啊!現在香港好象個別商家也開始引入,推出類似的超值優惠品,吸引顧客光顧。
自己的感覺,日本每年的流行元素都在變化,因此有的日本衣服講究風格款式,但是不太耐穿。很多衣服買回來時很光鮮漂亮,洗兩次就不能穿了。因為有的衣服加了熒光增白劑和增色劑,不能多洗,反正就是穿一季。特別是夏季衣服尤其如此,秋冬季服装好一些。所以,減價期間在日本買服裝雖是很便宜,但基本都屬舊款式!如果買回香港穿無所謂,日本的流行款式,在香港多穿幾季也沒問題,特別是男裝。女裝變化快一點就要挑挑了。

去原宿“潮拜”買衣服的香港人很多。其實,原宿是日本年輕人,特別是高初中女生去得最多,年齡稍大一點的日本人不去那裡買衣服的,最多就是逛逛。原宿也就那麼幾條街而已,那裡有的款式其他地方也有。代官山,目黑區其實選擇更多更好,檔次也高一些。下北澤是近年來才流行,原來日本人不去的,最早是賣一些手工定制服裝,現在外國人去得多,也就熱鬧起來!開在原宿裡面的時裝店其實每年變化都很大,今年這個牌子這家店,明年就改頭換面,消失無蹤了。所以,“猩猩頭—APE”之所以出名,原因是它在那裡生存很久,僅此而已!不知道為何在香港如此出名,其實以前店面非常小的。

香港很多流行雜誌對日本的服飾潮流品牌介紹非常詳細,情報更新也很快。本人當時在日本時曾有瞭解,事實上很多香港搜腸刮肚介紹的牌子,在日本本土多數人不知道,甚至根本沒有聽說過。他們自己追求的是歐洲大牌子,歐美時裝系為主。本土品牌再好,日本人也沒有多大興趣!還有就是日本人對時裝潮流的把握,主要是通過數量眾多的各類雜誌的介紹。日本各類服裝設計學院,專門學校也很多,服飾設計方面的人才層出不窮。順便說一下,本人曾被惠比壽服裝設計學院錄取,只是後來沒有去。

當年,在日本買衣服,很少去那些流行地方,主要是價格太貴了。一般都是到O1O1男裝部看一下流行款式,然後去池袋北口,東口sunshine city,以及附近的一些普通店鋪去找類似款式,然後自己配搭,這樣價格方面便宜很多,日本人其實很多也是如此。那時每月都會花費一定费用買衣物,有時居然12萬日元也可以從頭換到腳。日本人穿衣服會先建立自己的形象,再按個人style 配襯,並不是有貴買貴,瞎買一氣。日式服裝尺寸更適合亞洲人,裁剪很服帖,款式轉得快,非常適合香港人。有意思的是在日本看到有些很“和風”的香港人,给人的感覺是格格不入。氣質上不象,穿著再相似也沒用。舉手投足馬上就看出來,而且很顯眼!
日本衣飾的“配搭风”即便在歐洲也是很出名的,但是歐洲人惊诧的是日本年輕人衣飾搭配中的怪異,並非完全欣賞其風格,其古怪搭配無非就是將歐洲風格極端化,電玩化,甚至卡通化而已。日本服裝界在世界上已經自成一派,在歐亞風格結合上做得相當好,而且對周邊國家影響很大,出了不少世界級时装大師。在國際時裝界有一定實力和地位,但是在設計理念上仍是深受歐洲风格影響。香港人崇拜日系服裝和設計潮流,日本人自己始終崇拜的是歐美!

東京剪髮物語

老是觉得日本女孩子剪頭髮總是興師動眾,認識的那些無一不是每次都事先半個月就預約好,而且是固定同一髮型師。经常是每次剪完,本人總看不出到底修剪過沒有,既然看不出明顯的變化,那究竟算是剪得好還是不好?日本人認為,髮型師專門設計的髮型肯定是最適合自己的,所以一般不會隨意改動。當然,熟悉的髮型師也更容易溝通吧。

 
本人當年剛到日本數月,日語還不會說就找到了兼職工作,在眾所周知的那家飲食店。按照店規是不可以留長髮的,而且本人又是被破格錄用,因此齊耳長髮是肯定保不住了!男士在日本剪髮,洗剪要5-7000日元,如果包髮型設計最少15千左右。那时還是第一次在日本剪頭髮,既然只是剪短,那自然是便宜一點为好。七找八找看到大久保有一家店才1500日元,還是套餐服務,毫不猶豫就進去了。那家店在地下,上面沒有樓面,只有招牌,下到底下看看滿嚇人的,為了價錢合算,也就只有硬硬頭皮了。

 
裡面人不多,一位戴眼鏡,長臉,戴著口罩的理髮師招待本人。怎麼剪本人也說不清楚,他簡單問了一句,就開始剪起來。慢悠悠剪完後,突然從座位前面拉出一個抽屜,裡面居然是洗髮的設備。洗完後讓我躺下,用熱毛巾焐臉,開始幫本人刮鬍子。問題是本人根本就沒留鬍子,他也照刮不誤。全程沒有一句話,氣氛冷颼颼的。這才明白,套餐服務原來是包括刮鬍子。再後來才知道,那家店是專服務老年人的,年輕人不去。好在你也不用多說日語,原本就沒有髮型設計,說了也沒用!第二天到學校,就這髮型和之前相差太大,雖不能用“冬菇”來形容,但是象半个倒扣西瓜是得到大家一致肯定的!

 
外國人和本地日本人分別最大的除衣著外就是髮型,一看就知道,即便在香港算是很過得去的,到日本也顯得有點與眾不同。很多日本人的发型也弄得太有型了(かっこういい),本人自然也想改改才行。離家最近的美容店在超級市場樓上,抽出時間就去那家,况且已经學了有關剪髮的不少生字。那裡有位中年女髮型師,腰系工具袋,顯得頗有點氣勢。這次有經驗了,指着桌上雜誌的照片說就這種,她滿不在乎看了看就開始剪。可是邊看邊剪,動作雖多,可就是沒多少頭髮下來,沒多少時間就說剪好了。就剪這兩下那錢也太好賺了,況且和照片也不象啊!改變主意說還是剪短,再短一點,剪完後和想像的髮型差很遠,不過錢倒是省了!後來才瞭解,髮型設計還是要去專門店,本人去的那家不行。日本髮型雜誌上都有照片,上面標明店名地點和料金,還有髮型師的名字,看完了按圖索驥就可以了。很多酷髮型一般店是不會剪的!價錢自然貴一些,最少在23萬日元左右。

 
其實,很多髮型都可以用髮膠和髮蠟自己整出來的,不用專門去剪!香港人喜歡用髮膠,日本多用髮蠟,但是這裡也有技巧,不然很難弄得好。這個問題曾經在日本困擾本人很久,因為本人頭髮是又濃又密,長得還特別快,所以試了很多不同種類的髮蠟,總算是勉強弄得象樣一點,但是每天都要整理也真麻煩!平時睡不好或者趕時間就隨意弄幾下,髮蠟多了沒有弄開。用手指匆匆抓一下就完事,家裡看看還可以,風一吹就不行了。有時到了店裡,日本人說你頭髮上有東西,還幫我清理了一下,其實就是沒有完全化開的白色髮蠟,弄得本人滿尷尬的!


不久,日本又有新式理髮店興起,就是“1000日元理髮店”,這幫了本人大忙!進店自動買票,店面很小,沒有髮型設計,按顧客原髮型剪短,再用類似吸塵器的設備,把剪下的頭髮吸乾淨,前後15分鐘搞定,長短隨意。剪髮工具都是一次性,有的放在紫外線燈下消毒,清潔衛生又快捷方便。


 
在香港本人還是習慣用髮蠟,洗完頭吹幹用髮蠟先在頭髮上抓幾下,但是不用手指而是擦滿全手黏在發根上,然後是整理外面。再用Gel擦滿全手重點補充,風筒吹幹就可以了。就算頭髮長一點,固定一整天都沒有問題!雖說現在對外表並不在乎,香港也比較隨便,髮型沒有必要弄得太好。但是本人外出的時候多少總要整理一下,這可能也是在日本養成的習慣吧!

日本情人節

香港情人節是男士買禮物送給女朋友,朱古力,玫瑰花加燭光晚餐也就差不多了,其他女方喜歡的禮物随意。今天真怪了,超级市場居然大排长龍,很多人買夀司,還有士多啤梨,大概是有不少在家里過節。其実,花和水菓本人最近画作里就有不少,用来借花献佳人也不错!情人節送花到公司裡来也很常見,香港男士就算很不錯了。在日本情人節習慣與香港正好相反,很有意思,一般是女孩子主動!



日本情人節如果雙方已經確定戀愛關係,那麼情況和香港差不多,無非是兩人一起吃飯,不過日本男子送花並不常見,可能日本人更含蓄一些,兩人慶祝一下是有的。日本情人節女孩子會給喜歡的男孩子送朱古力,以此表示愛意,這才是日本情人節最重要的!收下朱古力一個月後,如果男方有意,那麼314日那天,男方會同樣送朱古力給女孩子還禮,表示接受對方。反之,則當沒事發生。所以,日本情人節是日本女孩子對男子表達好感的日子。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實際情況又有不同。日本女孩子並不一定只會對喜歡的人送朱古力,很多時候在公司和學校裡,女孩子會買不少朱古力分給大家以示好感,完全是社交性的,不包含感情因素,所以不能理解錯誤。日本女孩子通常是不會大庭廣眾之下將糖果單獨送給某人的,而是很大方地送給很多人,或者拿一些大家一起吃。其實這樣好處很多,既改善了人際關係,也可以對多人同时示好。雙方如果有意自然領會,再說如此一来更加隱蔽,不露痕跡,收到朱古力的男方也不會尷尬,應該說這樣很得體,很有技巧。

 

那天男孩子也算是有點“壓力”,大家互相會問,今天有沒有收到朱古力啊?收到多少啊?沒收到的也只能自我解嘲了。香港據說女士沒人送花,不少自己叫花送到公司裡來給自己,日本沒有那麼誇張!收不收得到,對於男士其实是無所謂的,何況是外國人。當然如果有自然最好,完全沒有多沒意思!學校裡外國女學生多,入鄉隨俗也會拿糖果來派,但畢竟是外國人,其中的意思又有不同。多數是圖熱鬧,每個國家風俗不同,並不和日本一樣。據說韓國和日本有接近的情人節風俗,但是也不算普遍。



剛到日本才四個多月就已經和日本人一起打工,年輕日本女孩子很多,不少是早稻田大學及附近高校的女生,新宿所有分店都在同一事務所,換制服都是在一起,進進出出男女幾百人,本人當年是唯一外國人,自然吸引眼光。第一次情人節不太懂規矩,但還是收到很多糖果,學校裡也得到不少。本人不喜歡吃甜的東西,結果都拿回家。室友問起有沒有收到朱古力,結果口袋裡拿出來一大把,都讓他們吃了,也記不清是誰給的,反正都是工作的日本人和學校裡的韓國女孩子送的,再说也未必都有那層意思在裡面。



肯定地說日本女孩子是不喜歡外國人的,特别是外表相同的亞裔,至少也不是最佳选择。一來,本地日本人中很多男生就很帥,衣著入时也有品位;再就是語言不通,雙方溝通不了,话都說不清楚,又有何可談。還有就是文化隔閡,互相從衣著打扮,行為舉止,风俗习惯,各方面很大程度上有距離感,雙方接近不易。所以,一般來說,就算是香港男士,到了日本99%都很難得到日本女孩子青睞,即便有也是其貌不揚的那種。

 

本人所幸運氣好,屬那剩下的1%,圍在本人身邊的日本女孩子不在少数,從到日本的第一天起到走的那天為止,總有不同日韓女孩子圍著,根本不用特意找,練習語言更不在話下。韓國女生就差沒把本人當明星了,本人是正宗雙眼皮啊!可能外表介於中日韓之間,有點象又都不完全象,经常開口閉口中日英混合語,她們也搞不清楚吧!



美好时光总是不长久的,回到香港這種豔福就沒有了。日韓女孩子多数溫柔大方,举止得体。身材好,人漂亮的也不在少數,香港女孩子差遠了。本地雖然也有少数優秀的,可惜本人接觸不到!碰到的多數欣賞自己,遠大於能夠被別人欣賞......

可憐的日本上班族


日本把上班族形象地稱作是“サラリマン”(Salary Man),就是“靠工資吃飯的人”。戰後日本為了維持公司的穩定發展,採用“終身雇用制度”,这也被認為是公司的社會責任。年輕人進了公司等於有了鐵飯碗,除非公司倒閉,終身都有安定的工作。公司內部的晉升採用,“年功序列制度”,主要由年資,服務年限和忠誠度來決定,以經驗資歷為先,能力反倒是其次。應該說日本戰後經濟得以迅速發展恢復,社會繁榮安定,此類制度是起了關鍵的作用。

經濟泡沫時代,大量海外資金進入日本,在资本市場狂炒房地產,股票,債券。日本企業也是盲目擴張,投資過度。日元因《廣場協議》而被迫大幅升值,企業出口縮減,盈利減少,導致企業大量倒閉,特別是大型金融機構,能夠生存的企業也舉步維艱。海外资金获利后抽走,导致資產價格大幅滑落,股票由89年接近4万點跌到剩下1/4,地產價格也是多年连续下跌。上班族收入下降,生活又是高消費,苦況可想而知。

日本大學生畢業前一年就開始找工作,參加大量企業說明會,然後遞履歷,參加面試,還有各類訓練課程,運氣好的話大學畢業前就已經找到工作。日本學生歷來喜歡去大公司,因為工作穩定福利好,真正的“鐵飯碗”。工資收入嘛,一般來講20幾歲就是20幾萬日元,3030萬日元,如此類推。能夠熬到部長級,年紀雖然不輕了,月收入也有五六十萬日元,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國民年金,失業保險,健康保險等等,需要在收入中扣除,有的是公司負責,有的是個人直接繳付。日本是高消費的國家,百物騰貴,每月日常開銷,煤氣,水電,手機,交通,房租,交際各類費用算下來所剩無幾。大學畢業起薪點也就20萬日元左右,專門學校以下的17萬日元上下。

當年,金融泡沫沒爆破之前,日本人收入曾經到過離譜的地步,一個中年女銀行職員,年終分紅都可以拿到1千萬日元,但是這種日子早已遠去不再了。20年前日本開始經濟不景,為了維持收入相當,把加班費也算入工資。結果,很多職員為了維持家庭的開銷拼命加班,由於工作時間長,造成很多“過勞死”。家庭關係疏離,效率也不高,形成很多社會問題。近年,很多日本公司已經取消加班費制度,不鼓勵員工多加班。

由於日本企業雇請員工要負擔保險,年金等很多額外成本,使得企業經營困難,為了減省成本,企業開始大量聘請兼職和臨時工(フリタイム&バイト),這樣可以少交很多费用,特別有益中小企和服務業。中大型企業也不斷精簡人手,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日本製造業大量移轉海外,使得本地就業機會減少。再有就是本地人材的競爭力有待提高,日本企業開始大量聘請留學生及外國雇員,這樣使得本地就業職位更嫌不足。日本各類大學眾多,教育水平參次,大學生比率很高,但是,優秀的人材不多。一般日本大學生連最起碼的外語能力也不具備。

上班族想要買房,现在就算到了40歲也未必能夠實現。買了也是負擔很重,而且樓價只跌不升。當然,日本由於多年通縮,供樓利率很低,但是日本社会多是丈夫為養家主力,等有了小孩,供樓更加吃力!萬一沒了收入,房子也會被銀行抵押掉。所以,很多日本年輕人都不買房子也買不起,更多的選擇不結婚,婚后也不要孩子。這樣又使得日本產生“少子化”的社會問題,孩子生得少,勞動人口大減。現在年輕人所交各類保險等費用,可以負擔這一代老年人退休後的生活,等他們自己老了反而無人供養。

日本企業文化等級森嚴,前輩後輩次序分明,就算是能力再強也未必有發揮機會,等到真的掌握權力,收入增加,年齡也就快到了。公司每年的工資加幅,晉升都有嚴格規定。工作上稍有差錯,那就可能前功盡棄,工作壓力是很大的,多数人的心态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日本是男權社會,女性在公司發展機會不多。日本經濟已經衰退20年,此次的經融海嘯日本也是重災區,目前雖然正在恢復,但是速度很慢。日本經濟政策多年失當,每年勞動力市場需求有限,在日本現在能成為靠工資吃飯的打工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女高中生的援助交際

日本女高中生的行為即便在日本也被當成是一種社會現象來看待,甚至在大學裡有專門的課題,留學生經常把女高中生作為日語討論的題目。高級日語教科書第一篇就是相關的課文,本人第一次寫日語作文亦是以此為題。


女高中生日語叫女子高校生(じょしこうこうせい)簡稱女子高生(じょしこうせい)。標準裝束是校服超短裙,標誌是裙子極短,都快到大腿根了。黑鞋白襪,有的會穿鬆動的白色襪套,冬天通常會加一條Burberry圍巾,商標一面向外。一年四季裝束皆是如此,冬天室外氣溫也就幾度,照樣是超短裙露大腿,凍得臉色通紅,大腿發白,看著都替她們冷。香港天氣溫暖,冬天多数是十几二十度,但周圍卻多了港女又戴圍巾又穿大衣,當時就想“別裝了”!


日本的校服很普通與香港沒啥區別,裙子長度大約在膝蓋附近也不算短,在學校裡看起來沒什麼不正常,只要一出學校,女生馬上就把校裙往上面卷,三兩下就變成性感迷你裙了。相比香港裙子稍短一点就要打底,有的居然还穿PE裤,日本女孩子没有那么造作,露的就是青春!當然也得付點代價,有的為吸引眼球,無所不用其短,結果是上天橋擋後面,坐下來擋前面,日本本就多偷拍盗摄(とうさつ),這就自取其煩了。


一般來講學校是不可以化妝的,淡妝勉強可以。出了校門,日本女生必備化妝袋,馬上精心打扮一番。於是乎超長假睫毛,眼簾黑白色,臉部深啡,頭髮茶黃,水晶甲長長綴珠片,手機上吊的多種飾物足有一公斤,各色中學美少女在鬧市留連說笑,這也是東京市街一景。


夏天東京本來就很熱,裙子長短無所謂,冬天室內都有暖氣,室外時間畢竟少,堅持一下沒有問題,“要靚不要命”,並非日本是這樣。另外,日本有一種辣椒膏擦了以後腿會發熱,不感覺冷。最主要日本人對小孩遠沒有中國人般嬌縱,從小培養他們獨立,很小就自己上下學,冬天學校也鼓勵學生少穿多運動,男女一樣都是校服單衣,大冬天女孩子都是短裙,即使在苦寒的北海道亦是如此,從小習慣了就不覺得冷。


提起女高中生自然回避不了援助交際的問題(えんじょこうさい),在日本這已存在幾十年了,司空見慣,已經算不得熱門話題。都說東洋人對性本就持開放態度,父母忙於工作,與子女缺乏溝通,年輕人貪慕物質享受,所以才援助交際賺錢。這也不儘然,日本社會富裕,錢可以向家裡要,而且日本16歲就可以打工兼職賺錢。調查顯示援助交際很普遍,很多女生家庭條件良好,沒有生活困難。家裡是乖乖女,學習也很好,根本不需要為錢去交際。當然,不能不說錢是主要誘因,日本物質發達,商業繁盛,各類商品可愛又吸引人,很多援助交際無非就是為了買部新手機。從另一角度講,她們想賺快錢,不依賴父母,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在當今社會也不能單純以世風日下,道德淪亡,貪戀物欲,出賣青春等純粹的道德角度去評價。


援助交際分兩層意思,援助多指“色迷迷”的中年人,(えろおやじ),年輕人很少對援助有興趣,交際者自然是女高中生了。有時在週末或放學後,大群女生在涉谷中央街,晚一點在新宿東口留連,簡單搭訕一下就跟你走,然後是吃飯唱歌,娛樂後再盡興,最後付錢走人。記住留電話是禁忌,基本上是不見第二次的,省得麻煩!外國人或是不會日語的困難點,她們害怕不知道被帶到什麼地方去出危險,日本人多是禮貌懂規矩的。


當年,一幫剛從香港來的學生想去涉谷,死活說就想開眼界,不為援助交际。本人早來日本幾個月為前輩,推辭不過只得答應帶去逛逛。大隊人馬居酒屋飽餐一頓後直撲渋谷。可到了那里都八,九點了,时间太晚早就散了,轉了半天無非都是些夜場。出了中央街大家说分散看看,没什么也只能回去了。本人走不多時,前面突現两位中學美少女,坐在欄杆邊聊天,遂獨自上前搭訕道,“一起去玩吧!(遊びに行きましょか)”,她们笑笑道,“是吗?(え……)”。


这在日本美女只要不拒绝也就差不多了。剛聊上兩句那幫傢夥就突然冒出來了,意思是要一起去。美少女看到這十幾條大漢花容失色,驚嚇之下轉身就走了。害得本人難得想援助一回,也沒交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