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6月5日,安倍再次提出刺激經濟新措施不久,日本股市迎來了今年第3次暴跌,大幅下插522點,3.9%,而且是本周的第2次。本日又再下跌110點。從今年初日股由於安倍積極的日元貶值政策開始,日股短短5個月上升50%,才兩個星期,升幅已經跌掉近半。10年期債息再次抽升,從0.833厘上升0.855厘。這次下跌是市場對安倍新經濟政策,投了不信任的一票。那麼,安倍打算採取什麼樣的刺激經濟措施,才會使日本資本市場有如此反應。
安倍公佈政府將成立經濟特區,吸引外國技術,人才和資金。計劃將國民收入在未來10年內,每年提高3%或以上,10年後每人收入增加150萬日元。將電力資源投資,提高10萬億日元,還會增加30萬億私營企業投資。開放能源,基建和衛生市場。政府建議將規模112萬億的退休基金,撥出更多資源,投資在股票市場,減少債券比重,目前兩者比重是67%比11%。2008年停售的通脹掛鉤債券,即將重新發行,規模達6000億日元,因為政府有信心通脹重臨。本來昨日日經指數開市曾升了1.31%,安倍新政公佈後,股市急轉至下,報兩個月來低位,避險情緒升溫,日元兌美元再次跌穿100,低見99.10日元,今天到了96日元。
日本居然要搞經濟特區了,真是令人驚異!從80年代日本進入先進國家行列,設立經濟特區一直是發展中國家,中國,越南,菲律賓等國的專利。目的是採取優惠政策,吸引外資,擴大出口,促進經濟增長。想不到日本居然要學中國的深圳蛇口,搞經濟特區來刺激經濟。設立經濟特區,按中國的經驗來講,首先要有特殊的優惠經濟政策,在引進外國資金技術人才設備方面,必須有全面配套。而且,在經濟特區的基礎建設上,政府必須進行全方位的投資,針對本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做出相應的改革。以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特區來看,最重要的還是成本方面的優勢,日本在這方面無疑是短板。如何能夠在中短期內,吸引外國的投資,況且到目前為止,此政策只是停留在口頭方面,沒有相關政策措施出臺,連預先的調研也沒有,哪怕就是先搞個試點。這個所謂新政,沒有實質意義可言。
市場最期待的改革勞工市場,減低企業稅率,這些對日本企業有實際幫助的政策,安倍基本沒有提及。稅務改革等迫切問題,他更是避而不談,即便是稅務優惠,也要到下半年,才會開始討論實施。日元大幅貶值政策,雖然使得日本大型出口企業,扭虧為盈利潤大幅增加,但對於占日本企業90%的中小企業,不但毫無幫助,反而是舉步維艱。今年來央行黑田實行的弱日元政策,已經短期內使日元貶值20%,使得生產資料進口成本,迅速增長20%,產品價格上升,利潤下降,中小企經營非常困難。即便日本大企業收入增加,但沒有一家企業為員工增加工資,去年3.11地震日本所有巨企,基本都處於大幅虧損狀態。現在通過扭曲匯率增加了利潤,但日企都實行年度企業固定匯率,即便結算,財務年度也要到明年3月份。利潤增加給員工加工資,利潤減少是否可以扣工資。這還是大型出口企業,會出現利潤增長,中小企業營業額有限,基本沒有受益,反而因進口原材料成本增加而受害。
政府將利用退休基金增加購買股票,這也是空談居多,因為牽涉到法律方面的問題,而且基金投資由專業機構負責,靠政府行政命令增加持股比率,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做到的。投資債權是為其有穩定的利息收入,投資股票必須冒下跌的風險,日股市場現在大起大落,政府退休金入市,短期內可能提升股市,但中長期股市的發展,還是要看經濟運行的好壞。另外,日本政府發行債權過度,之所以沒有受到海外金融機構的衝擊,正由於日債70%,由日本政府,企業和國民持有。如果政府故意令基金降低持有比率,很可能使債券市場產生動盪。以日本現在的股市來講,從今年初至今,升了5千點,最近回跌2千點,雖然仍有升幅。但是,日本股市主要是海外資金利用杠杆炒作,股市利潤並未反應到普通日本國民身上,也沒有反應到日本實體經濟上,更沒有反應到刺激消費,恢復到通脹上升到2%上。
日本經歷了20多年的經濟衰退,國民的收入一直在不斷縮水。從80年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出生到現在,都處於經濟衰退中,根本沒有過度消費的習慣,也沒有在資本市場投資的意識。何況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裂,股市由39000點跌了20多年,房地產也是只跌不升,今年雖有部份升幅,但前景未有明朗,日本人投資股市的情緒不高。日元貶值物價上升,日本60%以上的農副產品,生活資料依賴進口,物價大漲工資不漲,哪裡還有閒錢投資於資本市場。6月4日,安倍呼籲日本企業界巨頭,給員工“輸血”加工資,他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企業界回應冷淡。就是有錢也是先還銀行貸款,何況去年都是虧損的。老闆們更關心美國會否因為經濟改善而提早退市,不退市美元維持貶值現狀。美國經濟轉差美元再度濫發,導致貶值的話,日元想再跌就難了,反過頭來會升值。安倍如意算盤豈不落空,政治承諾就不能實現。企業家不會光聽安倍那一套說辭。
日美之間是政治軍事外交同盟,從來就不是經濟同盟。日本之所以經歷20年的經濟衰退,主要是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前期,歐美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大幅升值。很短時間就從300日元兌1美元,升到90左右。日企成本上升,出口下降,利潤低下,只得遷居海外,本國產業空洞化,製造業大軍消失。日本90年代,經融泡沫的原因是美國當時實行弱美元政策,國際資金大量外流日本,當年明治神宮附近的地皮價格,等於半個加州了。炒高資產價格後撤出,美國加息美元呈強勢,資金獲利回吐,從日本抽出回到美國。日本經濟衰退25年,89年日本股市近40000點,08金融海嘯後7000點,回到當年是不知道等多少年了。反而,美國90年代初開始,推行高科技產業經濟蓬勃,將當年不可一世的日本經濟,日本強大的製造業推倒,美國格林斯潘又實行低利率政策,消費帶動增長,經濟增長了15年直到海嘯。日本已經五癆七傷不足為懼了。
日本現在貨幣貶值是在歐美大幅貶值之後,因為人家已經調整完了,如果歐美貨幣沒有貶值,諒安倍沒有膽量,競爭性貶值日元,增強出口優勢,打壓歐美市場。即便如此,美國已經劃定底線,20%左右可以接受,無限制是不可能的,日本汽車出口美國關稅不會下降。安倍政府執政之前,貨幣貶值各界政府都有實行,但是由於日本政黨門閥政治,政權變動過多過快,所以沒有連續性。另外,日本央行是獨立於政府的經融機構,對於日元貨幣貶值有分歧,不希望政府人為改變貨幣政策,使央行失去獨立性。現在,安倍的貶值實質是政治行為多於經濟行動,央行黑田的激進日元貶值政策,在銀行界也是引起廣泛爭議的。
安倍經濟新政下,日本很快走出困境談何容易。小泉當時的經濟政策,比安倍高明得多,而且執政期間經濟是增長的,他任期一過,日本經濟又回到負面。安倍上次執政走的是亞洲路線,主動與中國發展關係,因此被美國很快搞下臺。如果,日本想日元貶值增加出口,那麼必須與周邊國家搞好關係,因為日企生產消費製造都在海外,1/3以上產品中國生產,日本貨品消費最大也在中國。從現在安倍對中國的強硬路線看,參照他過往言行,美中對他的態度,未見得他就是成熟的政治家。上周日股的恐慌性拋售,只是10年期債息升了1%,直接跌了1100點,毫無承接力可言,說明有機構在大手沽空日本國債,並非由於日債7成都有日本人持有,日債就不會受到外來衝擊。日本政府負債率過高,效仿美國大量發行貨幣,不是沒人需要買單的。
美國是世界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第一大國,國際資源價格是美國以美金定價,日元不是世界通用貨幣。美金貶值造成的資產價格損失,其實是由各國買單的,也包括日本。所以,美國可以想多少印多少,日本債券自己吃虧,印得太多日本人自己買單。現在平均日本人近800萬日元債務了,再高整個國家破產,再遭金融衝擊,就成了日本金融海嘯。日本整體經濟的基本面沒有改善,靠玩弄貨幣政策只是一時之效,況且匯率本就是浮動的。中國對其政策反應冷淡,主因是中日交易都是美元計價,沒有太大直接衝突。日本資源貧乏,生產生活資料大量進口,中國是日本最大資源進口國之一,日元貶值進口變貴,中國反而受益。再說日本產品在中國,屬中國生產中國銷售,沒有太大匯率風險。日債息上升,日本政府連國債利息都還不了,唯一手段就是發新債還舊債。債券暴煲就是去年的歐洲,日元暴煲就是再一個希臘。雖然,日本龐大的外匯儲備,世界最強製造業,即便推倒重來,問題仍可解決,非希臘之流可比,但這就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了。
美國經濟有所恢復,歐洲貨幣已經穩定,中國勉強還有增長。全世界看美國,按美國的恢復速度,如果能夠復原,日本出口自然增長。美元經濟增長,相對美元強勢,日元不貶值也能增加出口。安倍不冒險其實採取守勢也無所謂,貶值日元股市上升,債券發行過量,債息上升,攻勢未必就有便宜。開個玩笑中國在釣魚島與日本打個小仗,日元會遭到恐慌性拋售,債息不升才怪。中國所持日本國債最多,拋售部份其它國家就會跟進,到時候日本就麻煩了。何況還有索羅斯,高盛等大鱷等著開飯,盯著的就是日本國債。
日本是美國過去的敵人現在的朋友,這個朋友是以不侵害美國利益為前提的,中國與美國還是戰略夥伴關係呢!以往將日本經濟打沉的就是美國,日美經濟上是敵人,事實已經證明瞭,同盟也是形式上。日元現在貶值,美元並未開始升值,第四次量寬QE剛實行了幾個月。升值要到美聯署公佈退市時間表之後,現在美元還是貶值的,而且貶過頭了,所以允許日本部份升值。安倍的經濟政策有其可取之處,起碼是有所作為。但是當選數月政治經濟軍事,動作不斷過於頻繁,想一夜之間改變日本,衰退了25年的經濟,這是不可能的,手段過於急躁。不是成熟政治家的表現,經濟基本面不改,玩弄貨幣手段,不會產生長期效果。
安倍許諾國民收入增長,每年要達3%或以上,10年後人均收入增加150萬日元,約11萬港幣,這又是一張空頭支票。10年後他早就不在首相位置上了,隨便說說又如何。本人曾在日本生活,能講流利日語,非常瞭解日本文化,政治,經濟和國民性。所以對安倍經濟新政,不持樂觀態度。分析日本的經濟問題,不但要從經濟層面,更重要是在政治和社會層面入手。外國人看日本經濟,實際上很難看得透徹,分析容易簡單化。教科書式經濟刺激理論,政治家口中經過包裝,通過玩弄貨幣政策,很快就能實現,這完全是空談。每年收入增加3%,理據從何而來,日本從1973年開始到現在,每年的經濟實質增長,均值也就3%。每年收入增加3%,10年增長3成,談何容易。明年的消費稅增長到10%,等於國民收入的10%用來交稅,這還不包括日本繁雜的其他稅項,國民年金,健康保險,失業保險等等。
通脹目標2%,日元貶值20%,物價上升收入不增加,3%收入增長早就抵消掉了,。完全是政治家口頭承諾而已。日本人 衷 瓢脖 新政 “ 伽 ”也就是錯誤的意思。雖然,他在民眾中的人氣很高,支持率已達70%,但是經濟新政究竟效果如何,仍需最少一年時間觀察,簡單認為安倍新政,可以使日本擺脫25年來的衰退,此種想法過於理想化。如果認為日本的經改是美國的授意,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和首肯,這是罔顧事實的說法。安倍今年初才上臺,奧巴馬也是剛連任,怎麼可能對日本新任首相的新經濟政策,採取全面的支持態度,美國最少也要一段時間評估。任何的聯盟都是以本國的國家利益保障為前提。
安倍上任之始立刻想出訪美國,後者明確通知他不行,最快要在2月下旬以後,此已屬非常罕見的外交行為。如果認為這是逼日本加入TPP施加壓力,這就太過武斷了,安倍剛剛上臺,具體政策還沒全面出臺,他對TPP也沒有明確表態。新政的成效如何,現在還不能做最終判斷,但安倍冒極大風險是絕對的,一旦失敗日本經濟將受到嚴重衝擊。安倍的首相位置必然受到影響,畢竟民生才是第一位的。安倍上臺後經濟上的所謂“三枝箭”,前兩枝效果明顯,後一枝如本人所言,多數是願景式口號,沒有實際效用。市場早就有所預料,此乃安倍為參眾兩院選舉鋪路,所以待其公佈政策後,市場狂沽日股,而且年初至今升幅過巨,到了獲利回吐的時候。
雖然每月7.9萬億量寬,美國也沒有退市時間表,日股回吐回到合理值,海外氾濫的資金流,還會回到日本市場,日股未必會進入熊市。安倍希望加入美國主導,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以自由貿易區的外部壓力,倒逼國內市場開放、改革經濟,釋放活力,單是平息國內反對勢力的聲音,沒有2,3年時間不行。這也是日本各派政治勢力,近期不斷有高層人物,訪問中國的原因。何況鷹派安倍控制參眾後,下一步很可能為日本擴張軍力鋪路,下月贏得選舉後,很可能提出修憲,基於國內外綜合反應,經濟改革恐怕要大幅滯後。讚美安倍貶值量寬經濟學的是國際金融炒家,狠沽日元催穀日股,目的是圖利而已,對於實體經濟並無效果。日本經濟由於人口老化,出生率低,勞動人口下降,日企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光靠“三枝箭”,恐怕是射不中什麼的!
(本文部份內容編自與博友關於安倍日本經濟新政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