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6年12月4日 星期日

饒漱石的革命風範

饒漱石在共產黨高幹裡是少有的高級知識份子,而且是1925年就入黨的老資格。他不但上過大學,而且還曾經到英,法,蘇等國留學。共產黨高層領導人裡,英語和俄語都流利的有兩位,周恩來和饒漱石。斯諾在延安曾說周英語簡單易明,意思說周英語會話還可以,但饒的水準遠在周之上。



饒漱石當年曾經是“華東王”,抗日戰爭時期曾擔任新四軍政委,解放戰爭期間擔任中共華東局書記,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政委。解放後擔任中共華東局第一書記,華東軍政委員會主席,最後上調中央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他是建國後中共打倒的第一批老幹部,所謂“高饒反黨聯盟”中的第二號人物。中共給他定的罪名級別都特別高,“高崗和饒漱石圖謀分裂中國共產黨,篡奪黨政謀取最高權力”。雖然高饒兩人彼此根本不熟,甚至兩人秘書都互不相識,而且直到現在此案也沒什麼證據。




高崗的遺孀李力群說,“高崗根本跟饒漱石沒有什麼來往。就是他在1952年去過大連。是毛主席讓他去東北,經濟建設搞得好要他向高崗學習。和他沒有什麼來往,只是組織會議上和饒漱石對於劉少奇有意見。是張秀山在那兒發言。高崗根本沒有參加組織會議。在中央跟饒漱石就是工作上有意見,也不能說是反黨聯盟啊!”。整個高饒事件饒漱石完全是被牽連進去的,他自己根本就沒犯什麼錯,而且被冤枉得一踏糊塗。



饒漱石是典型革命家型,戰爭年代艱苦樸素,與普通幹部同甘共苦,吃的是與普通幹部伙食,平時不抽煙,不喝酒,不喝茶,只喝白開水。建國後不跳舞不請客,也沒有什麼愛好,以前有人看到過他在上海打彈子,一個人坐在那裡不聲不響。家裡除了一床被子毛毯什麼都沒有,至於揮霍浪費大吃大喝,生活作風問題更沒有了。他對人對己都要求嚴格,工作上嚴於律己,見到上下平級都很嚴肅,很少說話不開玩笑。工作方面要求嚴格,原則性強作風嚴謹。但由於他個性拘束,有些同事對他印象不太好。當年華東也就張鼎丞,曾山,還有粟裕幾個和他關係不錯。

 

饒漱石唯一拿得出手的罪狀,就是他在1953年中共中央全國組織工作會議期間,批評中組部常務副部長安子文,誰都知道安是劉少奇的親信,批他等於是攻擊劉少奇,配合高崗反對劉少奇,因此饒漱石就等於反黨了,這是中共的邏輯。19532月,饒開始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19539月到10月間,中共中央召開第二次全國組織工作會議。毛澤東指示說,這次會議要對組織工作進行檢討,而且指定劉少奇在會上作自我批評。饒漱石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安排,中共東北局第二副書記張秀山發言,讓他對組織工作提出些批評。



據張秀山后來說,他原來並打算參會發言,中組部副部長安子文堅持要他參加,並且要他在會議上發言。饒漱石也沒想讓張秀山發言,但劉少奇自己說,“我聽安子文同志講,張秀山同志的意見基本上是正確的,可以讓他在大會上講講。”饒漱石按照劉的指示安排張發了言,反饒時說張秀山的發言是高崗有預謀地打擊劉少奇,饒漱石對張秀山發言“極為滿意”,配合了高崗的反劉反黨活動。



事實上在19531013日,張秀山向毛澤東彙報過會議發言內容,主要是中組部在對共產黨員可否剝削,這樣的大問題上有過動搖。張秀山對安子文的思想方法有所批評,實際上是說劉少奇的。毛當場表示支持張,“我支持你的意見你可以去講,但有些問題是屬於少奇同志的,少奇同志會作自我批評的。”張秀山發言後劉少奇對他說,“你會上講的這些問題,有的不是安子文的問題,而是我的錯誤。這在以後適當的會議上,我要作自我批評。”安子文也對張秀山說,他講的問題基本正確。張秀山在回憶錄中寫道:“1954年高饒問題出來後,這個發言成為我‘有預謀配合高饒進行反黨'的證據和罪行’,給我後半生戴上了枷鎖。”



張秀山在大會上的發言安子文,劉少奇和毛澤東,都對他表示贊成,與饒漱石沒有任何關係。但高饒案件發生以後,張秀山的發言則成了饒漱石配合高崗反劉少奇的罪證。饒漱石被迫檢討說:“我對張秀山的發言始終未加批駁,客觀上形成我是在支持張秀山來反對劉少奇同志,這是我意想不到的事,使我感到極為痛心。”其實,饒漱石和劉少奇關係很深,可說饒就是劉一手提拔起來的,從上個世紀20年代後期到40年代初期,饒漱石一直是劉少奇的直接下屬。



1929年,劉少奇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饒漱石任共青團省委書記。1932年,劉少奇任中共政治局候補委員,全國總工會委員長,黨團書記,饒漱石任全國總工會宣傳部長兼秘書長。抗戰期間劉少奇任中共華中局書記,新四軍政委,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新四軍分會主席,饒漱石是副書記和新四軍政治部主任。



劉少奇曾說饒漱石是“優秀的青年革命家”,抗戰還向周恩來推薦,“饒漱石不錯啊,很聰明很能幹,是個年輕的政治家。建議中央很好地重用他”1945年中共七大劉少奇親自為饒說話,讓他當了選中央委員。照理說兩人之間不會有大矛盾,饒擔任中組部長後,對常務副部長安子文有些意見,饒是中組部長但實權都在安手上,實際上就是在劉少奇手上,所以饒對安子文和劉少奇有些牢騷如此而已。



問題出在安子文草擬了一份未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還有中央部委領導名單上,這個單子實際上是劉根據毛的意思,自己私下裡讓安子文草擬的,然後故意讓他輾轉透露給高崗。高看了名單後以為毛要讓他取代劉,因此找陳雲等人準備搞劉的黑材料,還把這個名單擴散了出去,最後高崗下臺就死在這份名單上。



他不但揣摩毛澤東的聖意,變相等於將毛準備搞掉劉的計畫公諸于眾,陳雲在高找他寫劉的揭發材料後,當晚就把這件事情打電話跟毛彙報,最後毛不得已只能將高拿掉。饒漱石知道有這個名單後很不高興,他是中組部長安卻背著他,草擬了一個這樣的名單,他不知道這是劉用來打高的陰謀,因此饒在公開場合發牢騷。



劉知道毛想利用高崗搞掉他,因建國後兩人在很多政策上有分歧,他用名單為高設了陷阱,現在饒出來指責安子文的單子,這是要壞他的大事,遂決定把“忘恩負義”的饒打掉。饒漱石在1953223日的檢討中這樣說:“在對個別同志的看法上,我同劉少奇在一個時期內,有過個別的不同的意見。這就是在對彭真,薄一波及去年以來對安子文的看法上,我與少奇有過不同的意見”。



1953 12月,毛澤東準備拉饒漱石給高崗“陪綁”,意思是向劉少奇示意,他沒有搞掉他的意思。為此毛特別找了饒的死對頭陳毅,這是毛的老套路了,想搞倒誰就找他的“對立面”來揭批,這也是《矛盾論》精華所在。1942年,劉少奇被調往中共中央,他讓親信饒漱石接替他,代理中共華中局書記和新四軍政委,讓軍長陳毅代理中央軍事委員會新四軍分會主席,這下陳毅成了小饒下級了,其實這都是毛的意思。饒漱石上臺後自然和陳毅鬧得很僵,前後鬥了十年之久。



1943年,延安整風期間饒陳在華中局激烈內鬥,並且分別向毛澤東告狀。饒漱石給陳毅列了“十大罪狀”,頭一條是舊事重提,指1929年陳毅在紅四軍第七大上,讓毛澤東落選委書記自己取而代之。陳毅還曾說過,“誰錯了我就反對誰,毛澤東錯了我也會反對。”這記重拳打得陳毅毫無還手之力,陳因此在新四軍和華中局遭到空前孤立,最後被調離了新四軍,饒漱石正式就任華中局書記和新四軍政委。毛澤東對陳毅本來就不放心,因為陳是周恩來系統的人,於是毛用劉少奇親信饒漱石來制約陳毅。



陳毅開始時不知毛的意圖沒敢多說,畢竟饒漱石是劉少奇的人,後來還是楊尚昆根他打了招呼,把毛的意思透露給了陳。陳毅這下終於能把多年苦水倒出來了,還揭發說饒漱石講了許多劉少奇的壞話。然後,毛澤東便讓饒的老對頭陳毅,譚震林和鄧小平一起,主持批判饒漱石的座談會。陳毅做了長達7個小時發言歷數饒的罪狀。



陳揭批說,“在四中全會之前,我到饒漱石家和他談了七個多鐘頭,他親自對我講他有兩種投機。一種是投主席之機,因為他錯誤地認為少奇的威望降低了,少奇跟主席的關係不好,他要向主席表示他不是劉少奇的幹部,因此以種種行為和言論反對劉少奇”。“另一種是投高崗之機,他看到高崗的威望高能力強,高反劉因此就處處設法反劉,向高崗表示態度。但是他在四中全會不講了,把投機和野心安在一個次要問題上。在這次十天的座談會上,凡是接觸到這個本質的問題就竭力辯護”。



譚震林在座談會開始便鼓動說,“老賬新賬一起算。”於是,原來曾經與饒漱石共事的二十幾個人,開始對饒漱石落井下石。饒漱石在黨內既無山頭也沒背景,老上司劉少奇都要搞他,黨內沒人敢出來為他說話。當年,劉少奇離開新四軍,中央就一直希望用饒漱石來控制新四軍,華野幹部自然對饒的所作所為很反感,特別是譚震林和鄧子恢。饒漱石的問題充其量是個人品質有問題,不尊重老上級也不至於反黨,饒漱石當時連政治局委員都不是,如何篡黨奪取最高權,所以座談會結論最初主要說,饒漱石是“資產階級極端個人主義的野心家”。



毛澤東開始還是想保高崗和饒漱石,保留黨籍撤銷職務就算了。但是後來發生的兩件事,使毛改變主意,打算致饒於死地了。195411月,中國公安部逮捕了上海公安局長揚帆,罪名是他在維持治安和鎮壓敵特工作中,實行“以特反特”的策略,重用包庇特務反革命份子3300餘人。批准揚帆實行“以特反特”的,就是當年擔任中共華東局第一書記的饒漱石。



19554月,上海市常務副市長潘漢年,在參加全國党代會時聽毛說“與高崗饒漱石問題有牽連的幹部,本人有歷史問題要主動向中央講請楚”,他42日找到上海市長陳毅說,自己1943年夏天進行統戰工作期間,曾經見過大漢奸汪精衛,當時請示過饒漱石和陳毅,並且得到饒的批准。陳毅說他記不清這件事了,當天將這件事寫成材料送給毛。毛澤東看了材料後當場批示,“此人從此不能信任,立加逮捕。”



根據毛指示潘和饒於43日被逮捕。真實情況是潘漢年當年會見汪精衛,打的就是毛澤東是汪門生故舊旗號,完全是按照毛的授意,否則根本不可能見到汪,毛讓他去和日偽談判,暗中聯手共同對付國民黨。毛和汪可算老相識,1925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在廣州毛就是汪的秘書,深受汪的提攜和關照。毛在汪面前一直執弟子禮,每稱汪是其恩師。



汪亦非常欣賞毛的才華,還舉薦毛接替了汪,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部長一職。潘代毛轉達了對汪的敬意,可惜汪精衛並沒有與中共合作的意思,拖到19429月,潘才在李士群的幫助下,臨時受到汪的接見,陪同者還有那個後來“以特反特的反革命份子”胡均鶴,他是談判方汪偽的代表。與汪的談判不順利,汪對中共並不信任,甚至明確表示不願聯合中共,共同打擊國民黨。



最後,中共通過與日方的交涉,才達成與日偽合作,雙方聯合對蔣的默契。1943年,潘受毛委派再次帶著中共的正式協議檔,展開與日方崗村寧次,還有南京汪偽方面的談判。目的是共同對付國民政府,打擊其軍事力量,雙方制定互不侵犯協定。這個時候潘漢年舊事重提主動坦白,而且說向饒漱石彙報過,毛怕當年機密洩露,自然要搞掉饒漱石免除後患。



毛澤東主持中共七屆五中全會說:“我感覺到饒漱石的罪惡,可能不比高崗小一些。”並堅持“高崗和饒漱石是有一個反黨聯盟的,不是兩個互不相關的獨立國和單幹戶。”,“事實證明他們確有一個聯盟,這個聯盟是搞陰謀的,不是什麼堂堂正正地拿出自己的主張來的,是燒野火,煽陰風,見不得太陽的,這樣來看肯定是比較恰當的。”於是,會議確定存在“高饒反黨聯盟”及“高崗饒漱石兩個反黨集團”。陳毅對饒漱石不滿主要是和饒有十年恩怨,實際上是劉少奇和周恩來的恩怨。



誰都知道陳毅後面是周恩來,饒漱石後臺是劉少奇。饒在中組部任上對劉少奇不滿,劉覺得饒漱石忘恩負義。周恩來想置饒於死地,因為新四軍是周的看家部隊,番號都是他從蔣委員長那裡討來的,陳毅就是周安排的新四軍軍長,但饒不斷從中作梗,最後將陳趕出了新四軍。



中央召開關於饒漱石問題座談會,決定會後決定由鄧小平,陳毅,譚震林三人代表中央寫報告。1954年春,鄧小平等代表中央找饒談話,“你這個人不可交,高崗還為你說話承擔責任,你卻把一切事情都往高崗身上推。”鄧小平,陳毅和譚震林批評饒漱石時還指出:“饒漱石是個‘單幹戶’,專抓同志間的‘小辮子’,善鑽同志間的‘小空子’,當面扯謊說話反復無常,偽裝謙恭的容貌,實際上經常吹噓自己,平時韜光養晦,不到關鍵時刻不伸手”。



陳毅說“就饒漱石善於偽裝穩步前進,可以蒙混人之耳目來說,饒漱石較高崗更為隱蔽奸巧。”中共中央華東局在寫給中央的報告中說,“饒漱石裝腔作勢故弄玄虛,使人莫測高深,是個十分奸猾,善於偽裝的陰謀家”。最後,鄧的報告代表中央作出對饒的結論,送到了毛手上,毛於1954312日寫了批語,將第四頁上的“毛主席”改為“毛同志”,並寫上“其餘均同意”。鄧小平隨後把報告和毛的批示交給政治局。315日,中央政治局批准了鄧陳譚的這個報告,會議同時決定停止饒漱石的一切職務隔離審查。



中國公安部專案組經過一年多調查,實在沒發現饒在“以特反特”上有什麼責任,也找不到他是內奸的證據,但七屆五中全會已經給這個案子定性,公安部上層不顧專案組的意見,在饒、潘、揚三個專案組,聯合偵訊報告中加上一句話,“饒潘揚實際上是一個反革命集團”。這下饒漱石在劫難逃了,開除黨籍不得止,還被關進了監獄。他在監獄中度過了10年,其間也沒走過什麼司法程式,最高法院於1965830日,才宣佈判處饒漱石有期徒刑14年。



此時饒漱石已經被迫害,得了精神分裂症瘋掉了。毛澤東徹底放心,於是讓饒漱石於923日假釋出獄,將他送到一個勞改農場養起來,配一個服務員和一個廚師,每個月發給200元生活費。文革開始後,饒漱石于1967年重新被投入監獄,197532日病死在獄中。



文革後揚帆和潘漢年都得到平反,所謂“饒潘揚反革命集團”根本不存在。饒漱石反黨集團中,揚帆和原中共山東省委第一書記向明都平反了。但平反冤假錯案輪不到“高饒反黨聯盟”這個案子,因為當年的經辦人是小平同志。所以,饒漱石這個真正的“布爾什維克”,偉大的革命家,解放後在沒有任何確鑿證據下,事實上他根本就沒有反黨行為,卻被冤枉迫害折磨致死,直到現在還是個“反革命”。







注: 
潘漢年是饒漱石根據毛澤東的命令派去和日軍與汪精衞談判的代表,而胡均鶴則是前日佔區和汪精衞的談判代表。---以上出自,王明,《中共五十年》,東方出版社,20043月,190-192

「日本都甲大佐說,清鄉的目的是為了強化治安。日本方面目前最關心的是津浦線南段的運輸安全。只要新四軍不破壞這一段的鐵路交通,日方則希望和新四軍有一個緩衞地帶。潘漢年說,新四軍的發展很快,目前正在穩步地鞏固和擴大農村根據地,也無意立即佔領鐵路交通線和其他交通據點。日軍要給新四軍一定生存條件,否則游擊隊就會隨時破壞鐵路交通的。」,出自《潘漢年的情報生涯》,人民出版社19969月版,161

毛澤東一九三七年九月對赴山西作戰的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獨立團團長楊成武指示「中日之戰是本黨發展的絕好機會,我們決定的政策是百分之七十是發展自己,百分之二十為妥協,百分之十對日作戰。」此指示出自,該年八月下旬中共洛川會議秘密決定。

潘漢年要求日本岩井提供在上海的安全保證,條件是潘系情報人員「繼續為『岩井公館』搜集中國內地和大後方的情報。」岩井當即答覆「我們歡迎胡先生(潘汉年)繼續與我們合作。就請胡先生給我們擬一份在上海開展工作的計劃,我們仍將在經費上給予必要的支持。」第二天就以自己的名字在匯中飯店租房供潘專用,還出具了駐上海日本總領館簽發的特別證件,不許日本軍、警、憲、特對持證人「有所查詢」。中共人員享有特權在敵占區搞情報工作。在岩井的引介下,日本駐華特務總頭目影佐禎昭中將也在「六三花園」宴請了潘漢年。出自柯興著《魂歸京都――關露傳》

1955429日,李克農向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寫了正式報告。報告提出了有力的五大反證:
1)中央一再有打入敵偽組織、利用漢奸、叛徒、特務進行情報工作的指示;    
2)潘漢年利用袁殊、胡均鶴、李士群等都有正式報告;  
3)他提供了決策情報,其中包括德國進攻蘇聯時間的準確情報等;
4)組織機密一直未被泄露,直到上海解放;
5)潘漢年所屬的重要關係,當時還正在起着絕密的現實作用,這是毛主席、周總理所知道的。

毛澤東致汪精衛原信
汪主席兆铭先生:(注:汪精卫)
近安!
自民国十三年广州一别来,距今已有十八年整矣!民国十三年国民党一大时,润之承蒙汪主席提携,以布衣之身虚添中央宣传部长之职,先后多次聆听汪主席教诲,让润之受益终身。
遥想庚戌年岁(1910年),汪主席不惜以身犯险,只身刺杀满清摄政伪王载丰。虽说功败垂成,但是汪主席“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之为革命献身之豪迈,却鼓舞了众多仁人志士为国捐躯之勇气。当时年仅弱冠的润之,拜读此诗时,兆铭先生的冲天豪气,让润之膜拜不已。所以次年辛亥岁,武昌起义之偶然成功,终将数千年奴役中华的封建独裁体制,扔进了历史垃圾堆,这其实应归功于兆铭先生前年的光辉榜样。然兆铭先生恢复自由后,并未持功贪恋权位,而是游学欧洲寻求建国大计。中山先生驾鹤西游后,汪主席主政中央,率军北伐成功,一统中华。

惜与蒋委员长政见不一,蒋委员长因疑,苏俄蚕食中华之野心,毅然清党。汪主席再次出游,寻求救国之良方。润之不才,竟然以区区数百之农夫与蒋委员长逐鹿中原。后因日寇入侵,润之和蒋委员长何归于好,共御外敌。
而汪主席不惜自身声名,效法程婴存赵之举,甘冒让世人和历史污赠汉奸之名。前往沦陷区组织政府,服务人民,试图以和平建国运动,图谋保存中华之血脉。其勇气比舍身刺杀载丰,更可钦佩。不论是润之的敌后抗战、还是蒋委员长的正面血拼,或者汪主席的和平建国运动。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存中华血脉之传承。可谓是殊途同归。

今我项英部,因听命于苏俄,致使蒋委员长误会,造成兄弟阋墙,让中华国防力量白白流失。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我部将移防苏北,中间如有和汪主席的和平军有粗误之处,还望汪主席敕令部署,互不侵害。勿使中华国防力量流失。另我部医药奇缺,望汪主席有所周济。
润之

民国31年暮春、于延安拜上!
此信由我党潘汉年亲呈,此人忠信欠缺,看后请立毁此信!切记!切记!

卡達非和杜達耶夫沒得比


利比亞政府軍雖然從表面看來還是在持續進攻,但是隨著西方國家轟炸力度增強,看來政府軍大勢已去,目前只是垂死掙紮,卡達非無非是想對外表明頑抗到底的決心而已。只在数月前,卡達非掌控的政府軍及其雇傭兵與反對派的戰鬥中還佔據主導地位,老卡也洋洋得意,誓言和西方戰鬥到底,要使反對派徹底投降。怎麼短短幾月就形勢逆轉,優勢完全倒向西方,不用政治的角度看,以純軍事的視點,卡達非其實犯了不少致命錯誤。




首先就是在軍事戰略上,採取軍事手段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簡單講戰爭的目的是什麼,本人在前文中反復強調,打的目的就是為了談,打得越狠談判的籌碼就越大。現在的問題是當數月前,卡達非在軍事上取得一定優勢時,他沒有見好就收,反而是變本加厲,希望將反對派置於死地,而且他還表现非常高調,感覺上是以勝利者的姿態頻繁面對媒體,煽動國內仇視西方的情緒。結果招致西方更強烈的報復,而且將打擊集中到他個人身上,簡直可以說是他走到哪裡,導彈追著他炸,連鑽地彈都拿出來了,很快就炸得他不敢出來了。只要他不露面,支持他的勢力就是群龍無首,遲早分崩離析。



  
其次,卡達非數周前取得的無非就是些戰術優勢,根本就沒有到達戰略的層面,利比亞雖是個小國,內戰看上去打得風風火火,其實從真正軍事角度看,這種戰爭事實上非常小兒科,水平也太差了吧!政府軍無論在軍備,人员和火力上都佔優勢,卻和一幫烏合之眾打成膠著戰,要知道那只是些拿著槍的平民而已,根本沒有打過仗,武器彈藥不足,而且不會使用。從沒有受過軍事訓練,打仗也不講戰略戰術,完全是散兵游勇式的亂來,就算是有聯軍撑腰,照牌面看也應該是政府軍占压倒性优勢。就這種地方土族武裝還居然和正規軍和雇傭軍多次打成平手,政府軍連個班加西都打不下來。对手還是恐怕連人民戰爭和遊擊戰术都沒聽說過的反對派武裝。




西方大規模空襲使得卡達非軍力受損,將之前政府軍在戰爭初的優勢消耗殆盡,但是卡達非通過調整戰術,很快又將優勢扳回。例如,將裝甲武器隱藏在城市內,塗裝成反對派的樣子,部隊換稱平民服裝,造成視覺混亂等等,使得聯軍的轟炸成效減弱,加之聯軍又不願使用地面部隊,所以政府軍一度取得優勢,卡達非也就神氣起來,覺得自己又有了與西方叫板的本錢。他被一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你能調整戰術聯軍就不會。只是短短幾周,西方部隊在加大空襲力度的同時,整訓了大量反對派軍隊,發放裝備武器,提高戰術能力。說來也好笑,利比亞平民武裝整訓几天,居然實力就和正規軍相差無幾,可見政府軍本就不怎麼樣。將計就計聯軍空襲的樣式也產生了變化,坦克裝甲車的剋星,武裝直升機出場了,一下子就扭轉了被動局面。



  
武裝直升機出動,使得地面政府軍的炮火和裝甲部隊无所遁形,直接暴露在聯軍的攻擊之下,反對派遇有攻擊可以直接呼叫近距離空中支援,將政府軍的武器摧毀。何況直升機還可以自己獵殺各類目標,利比亞政府軍的大型防空導彈在聯軍首輪的空襲中就被摧毀殆盡,又缺乏中低空防空武器,所以裝甲武器簡直就是活靶子,被聯軍打得一蹶不振。沒了裝甲優勢政府軍的能力,估計和反對派部落部隊大概也沒有太大分別。要知道卡達非上校本來就是不重視正規部隊的建設,他就是政變上臺的,上校重視的是民兵和非正規部隊,現在真出狀況就來不及了,他手上強而有力的正規軍才區區几個旅而已。




聯軍沒有出動地面部隊已經是讓了車馬炮,因為他們怕利比亞戰爭打成伊拉克,阿富汗那樣不得脫身的泥潭,大量地面部隊陷在裡面,面對所謂遊擊戰和人民戰爭的消耗。伊拉克打得是沙漠城市遊擊巷戰,阿富汗是山地遊擊加人民戰爭,還有各種恐怖襲擊,例如,汽車炸彈,路邊炸彈,自殺式襲擊,人肉炸彈等等,就軍事角度而言,美軍多年來面對如此種種,仗打得辛苦!不過,現在看看利比亞的水平,卡達非的指揮能力,他根本不可能有能力與歐美軍隊長期消耗對峙。別的不說了,就拿一個規模更小的車臣戰爭來講,就可以把把利比亞完全比下去。




當年,車臣杜達耶夫將軍指揮的車臣叛軍及雇傭兵,面對俄羅斯的強勢軍力,第一次車臣戰爭竟然取得全勝。第二次車臣戰爭經俄羅斯精心準備後失利,但當時車臣杜達耶夫將軍的實力與利比亞可是相差太遠了。但是從軍事角度看,他戰略指揮高超,戰術運用得當,不但使車臣在第一次戰爭中,徹底打敗強大的俄羅斯武裝力量,而且還取得完勝殊不簡單!他打得就是城市遊擊巷戰,卡達非應該好好學習才是!車臣叛軍才幾千人馬,他們分成34人之戰鬥小組,小組成員各有分工。例如,一人負責聯絡通信及觀察目標,一名步槍狙擊手負責獵殺對方軍官,坦克裝甲車燃料桶,通讯指揮官和駕駛員,一名火箭彈手負責在隱蔽處和死角打擊敵裝甲車輛,主要攻擊側面裝甲和履帶。利用熟識的城市地形地貌,全部隱蔽起來,把俄軍完全放入格羅茲內市區內後全面攻擊,冷槍冷炮打了就跑,要被抓到就扔掉武器,混入平民堆裡,打得俄軍焦頭爛額損失慘重。




當然這裡有俄軍輕敵的因素,開始派出的只是内衛部隊一個團,並非正規軍隊類似國內的武警,此類部隊戰鬥力差,又不熟悉杜達耶夫的戰術,幾天內1000人的部隊傷亡800多,260輛裝甲車被擊毀230輛,26輛坦克被打掉21輛,基本被車臣武裝全殲。後來,俄羅斯更換主力部隊增補人員裝備,攻擊不斷加強,但是開頭就大意在先,戰略上已處劣勢,接下來的增兵就變成“添油戰術”,結果是前後用了10萬人的部隊,傷亡幾萬,消耗了大量人員裝備,也沒打下格羅茲內,要知道那時杜達耶夫手下才数千人而已,可想而知這種城市遊擊巷戰有多難打。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精心準備,特種部隊多次入城偵查,調動的部隊又都是主力正規部隊,準備多時裝備人員多有加強,终于一舉攻入格洛茲內,饒是如此用的戰術也還是飛機大炮坦克將格市轟平而已。最後,利用杜達耶夫手機通信的信號,發射導彈跟蹤將其炸死,否則要是杜達耶夫叔侄不死,這仗可有得打了。



如此再看看利比亞,聯軍不敢出動地面部隊,真是太給卡達非面子了,他哪有杜達耶夫那本事啊!利比亞政府軍與反對派的戰爭,無非就是用常規武器,機槍火箭彈亂轟一氣,哪方火力優勝另一方就開車逃跑了,也就如此水平而已。中國傳統遊擊戰講“敵進我退,敵住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還有近戰夜戰,以多欺少,短速突擊,近距離白刃战,拼拼刺刀,打杀对方士气,這些都是基本要求,其它講究多了!就利比亞政府軍的指揮水平,殺殺手無寸鐵的平兵有兩下子,打仗根本不行!攻擊城市要施行戰術性佯攻,將主要兵力集中在主攻方向上,強力突破,以點帶面打开缺口,然後迅速展開。反政府軍連固定陣地都沒有,更無堅固防線,開車打仗根本守不住。再說就算攻到市內,反對派也沒有能力打巷戰,利比亞的城市才多大,政府军打個班加西之類的城市又有多難。




所以說卡達非雖是學軍事出身,但是他搞恐怖活動可以,真正打仗還是不行的,要是真能打幾個像樣的勝仗,大量殺傷反對派武裝,或者放反對派進入政府軍控制的城市與其打消耗戰,反對派絕對抵擋不住。聯軍有所顧忌不派地面部隊,單純空襲已經被證明不能全面湊效,因此上政府軍就應該與反對派近戰,主動貼住反政府軍混在一起。在政府軍控制的城市,立足打巷戰城市遊擊,將敵人主動放進來打,消耗其武器人員裝備。這樣就能使聯軍的空中優勢不能充分發揮,並且沉重打擊反政府力量。政府軍利用火力裝備的優勢正面攻擊城市,只能引來聯軍的飛機。現在,雖然政府軍戰術有所改變,開始化妆混軍於民,但是其戰術思想不明確,仍是以火力優勢平推,以夺取和占领反对派控制的城镇为目标,不以消灭反对派有生力量为主。




聯軍直升機出動,中低空發動火力強襲擊,政府軍戰鬥力有限,自然招架不住。再說政府軍裝備在戰鬥及空襲中不斷大量消耗,又得不到補充。沒有空中支援,反對派實力又在聯軍幫助下越打越強,誰都看得出來長此以往,卡打非必然會頂不住。究其原因還是卡達非的戰略思想問題,應該是在前段軍事上稍佔優勢,戰術打擊湊效時,儘快主動爭取與西方談判,並且利用俄羅斯中國,許以厚利使其參予調停,以期遏制西方勢力。然後,再導入非盟阿盟,第三方國家,中間勢力從中周旋。卡達非手中抓住大籌碼壓注贏小錢,综合上述本人所言战术,迫使聯軍感到取得勝利將付出的代價很大,卡有实力將戰爭長期打下去,卡再相反擺出低姿態,如此一來他就可以有個體面的下臺。總之一句話,打就是為了談,越早談越好。




現在好了,才取得了局部一時性的優勢,卡達非就自已為是,以為一己之力就可以搞定,希望西方各國主動找他談條件,現在是適得其反自食惡果。再說他太自視過高了,以其軍事實力,最重要的是軍事指揮水平,要說和杜達耶夫比那也太抬舉他了,雖說撐到現在也實屬不易。但是,就他這點水平還非洲軍事強國呢,卡達非雖是軍校出身,但上校的軍事水平實在不敢恭維,戰略判斷失誤,戰術安排也不高明,明明有機會不能把握,就這兩下子搞到現在不可收拾,就算被聯軍炸死也是自取其辱!

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機槍

中國抗戰影視劇兩種武器在鏡頭裡必定出現,一是德國毛瑟公司出品的駁壳槍,中國人稱其為“盒子炮”,還有就是捷克式輕機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如果單以機槍而論,中國戰場上沒有比捷克式輕機槍,影響力更大的武器了!ZB-26輕機槍是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國營兵工廠,20世紀20年代研製的一種輕機槍。中日大戰捷克式是中國制式裝備,對手是有名的日本“歪把子”,大正十一式輕機槍。此两种两種机枪的對決,說起來也很有意思。


1923年,捷克國防部徵選自動步槍或輕機槍供捷克陸軍使用。此型採用伸縮槍托兩腳架,可迅速更換槍管。射擊精確性能可靠,很快被捷克陸軍採用,成為制式裝備。曾經在測試中連續射擊數千發,精度沒有大變化。ZB-26輕機槍7.92mm口徑,發射7.92×57mm槍彈,採用20發子彈彈匣供彈。彈匣位於機匣上方,從下方拋棄彈殼。由於彈匣在槍身上方中心線,因此瞄準具偏出槍身左側。該槍瞄準裝置採用由普通準星和蝸輪式缺口照門組成的機械瞄準具。


捷克出口最少3萬挺新舊機槍到中國,後來國軍還想方設法搞到仿製圖紙,自行生產製造維修。更多是各地軍閥自行“山寨”逆向仿製。當時,遍佈全國各地的幾十個兵工廠,都生產和維修過捷克式輕機槍,很多仿製品的品質高低不齊,部份更是粗製濫造,連外形都有異同,零部件不能互換。從數量上看,當時中國軍隊裝備各型此槍及其仿製品,最少也有10萬挺。捷克式作為輕機槍製作工藝並不複雜,堅固耐用射擊精度不錯,對於裝備極差的中國軍隊,捷克式可真是寶貝啊!


捷克式的真正考驗,自然是抗戰中對付日本“歪把子”---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了。捷克式7.92mm口徑,大於後者6.5mm口徑,殺傷力自然更大一點。只要能及時更換槍管,捷克式連續射击沒問題,而且槍體鋼質極好,不受惡劣氣候影響,槍管打紅了可以直接放到水裡冷卻。大正十一式樣子很古怪,不用彈匣裝彈,而是有個漏斗式裝彈口,子彈放進去就可以射擊。但是這樣裝彈比較容易卡殼。設想打起仗來手忙腳亂,抓一把子彈放進去,要是有個別子彈放反了,彈頭朝後連發的時候豈不麻煩。所以,歪巴子一般專門派個供彈手,準備彈藥排除故障。


捷克式比較輕便,有握把提起來就走,“歪把子”比較重,也沒有握把。雖然也可以單人舉槍射擊,但感覺比較笨重,移動速度就慢了。而且单人没有供弹手,不能連續持槍射擊,走動慢射速也就相應低了。捷克式彈容20發,換彈匣非常方便。雖然不出故障,“歪把子”連續射擊也沒問題,而且可以單發聯射,精度比較高,但是在實戰環境中,理想的射擊狀態是不常見的,“歪把子”遠沒有捷克式方便可靠。


所謂“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機槍”,機槍說的就是捷克式。由於射擊精度高,只要是被瞄住了,就很難跑得掉。大陸抗戰電視劇,主角抱一挺捷克式拼命掃射,常達15分鐘之久,鏡頭切來切去,慢鏡頭大特寫,這太誇張了!總共才20發子彈,哪怕鏡頭裡出現一兩次換彈夾,這也真實一點,捷克式怎麼可能如此掃射。以前,打捷克式都是二三長短點射。這樣既能發揮捷克式精確射擊的長處,還可以計算用彈量以便及時更換彈夾。捷克式的射擊節奏是很有名的,就是“嗒嗒,嗒嗒嗒,嗒嗒……”的聲音。


日本人後來從繳獲國軍捷克式輕機槍受到啟發,照抄設計造出了所謂“七七”式輕機槍,除彈匣是彎曲形狀,可以裝彈30發,火力持續性更長一點。開始的時候想用6.5mm口徑槍彈,這樣和三八式步槍用彈一致,結果發現同三八式一樣口徑太小,作為輕機槍殺傷力不夠。再改用7.7mm口徑彈藥,和九九式步槍相同,所以叫“九九式輕機槍”。捷克式受到日本陸軍認可並進行仿製,可以看出捷克式在性能上,全面優於日本“歪把子”。


就是對付日本重機槍,捷克式也並非沒有優勢。日本“九二式”重機槍笨重射速慢,影視劇裡經常可以看到。九二式直排式入彈方式,很容易卡殼,需要彈藥手托住子彈夾送彈,否則由於子彈重量,彈夾彎曲下垂送彈受阻,射擊自然受到影響。射速慢的情況下,遠距離重機槍雖然能壓制对方火力,但只要靠近到中等距離,捷克式完全可以用射速壓制住九二式。如果能有23挺封住角度,任它是重機搶也不佔優勢。何況中國軍隊當時難得有重機槍,有幾挺捷克式就不錯了!


抗戰中日雙方軍事實力相差太大,日軍已經是現代軍隊,飛機坦克裝甲車大炮先不去說,班排連都裝備了足夠數量輕重機槍,步槍彈藥齊備,還有小鋼炮(迫機炮)和擲彈筒。這些武器雖說無論在設計,生產工藝,火力精度,與歐美同類武器不能比,但是對付中國軍隊足夠了。中國軍隊裝備實在太差,很多连枪都没有,只好用冷兵器充数。國軍頭等主力部隊,每團能有個50-60挺。一般部隊或者雜牌,連排單位有一挺半挺很不錯了。共產黨部隊是有名的“窮八路,土八路”,那就更慘了,一個團有兩三挺捷克式,那就是主力團了!


無論國軍共軍能夠在抗戰中與日本人耗八年很不容易了,最後敖到美國對日宣戰,同盟國大反攻,蘇聯紅軍橫掃70萬關東軍,中國抗戰才能取得勝利。說實話中國一己之力,抗戰再打10年也勝利不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國軍隊裝備太差。還好裝備了捷克式,至少在輕機槍方面還不至於太落後於日軍,否則這仗就更難打了。

中日釣魚島爭端的現狀分析


單從媒體的報導認為,中國近來在釣魚島問題上取得優勢,或者有什麼進展的話,那肯定是大錯特錯了!從最根本上說,日本與韓國,俄國都有島嶼爭端,但後者是實際島嶼的佔有者,中國只是口頭上聲稱擁有主權。即便,中國最近態度突然強硬,但談不上有任何主動權,釣魚島實際控制權仍屬日本,沒有任何改變的跡象。

日本野田政府將釣魚島收歸國有,導致了中日間因領土爭端關係惡化。由於中日間文化不同,對於事件的取態也不一樣,使得雙方在解讀問題上產生差異。野田收歸國有的目的,主要是想平息事態。避免對中國採取過激行動,即便釣島收歸國有,日方仍會保持以往的默契,就是“你不來,我不往”。相反,如果石原慎太郎以東京都的名義收購,後續刺激中方的行動必不可免。島嶼通過出售名義業權改變,購入者在島上採取任何行動,受法律保護,日本也是三權分立的國家。政府再想插手幹預就困難了,而且會觸及複雜的法律問題。

中方的解讀自然不同,如果日本中央政府反對東京都地方政府的購島行動,應該制止其行為。中央政府出面購入島嶼,等於將其以法律的形式主權國有化。在中日雙方對釣魚島領土有爭議的前提下,單方面收歸國有,等於間接侵佔中國領土。如此一來中國只有採取強硬措施,堅決抵制日本政府行為。對於日本將釣魚島收歸國有的行為,雙方解讀差異很大。因此在問題發生後的應對上,反應也有所不同。

中國海監,漁政,甚至漁船,頻繁進入釣魚島海域,並且在那裡進行漁業操作,目的是宣誓主權。按照領海12海裡屬該國海洋國土,200海裡屬經濟專屬區,宣誓主權的活動,不要說12海裡,甚至連經濟專屬區,也沒有大規模進入。雙方目前起衝突的區域,仍然是中日傳統形成的分界線,偶而进入所谓争议水域。媒體上看到的所謂中日艦船衝突,無非就是個形式。中方適時進入傳統分界線,靠近日方一側,日方海巡署船隻靠近,利用媒體造成政府正在採取激烈行動之假像。

中國數月來突然行動高調,改變一貫被動立場,主動宣誓釣魚島主權,並且採取一系列相對過激行動,主要目不是收回釣魚島主權,而是平息國內外,對於釣魚島主權,對中央政府施加的壓力。數十年來無論大陸還是臺灣,兩地政府對於釣魚島屬日本管轄,基本採取的都是默認態度,此次保釣與近40年來組織的保釣行動一樣,都是民間自發的,中港臺民眾參予。香港保釣船已經沖島成功了,中方才有反應。现在中国政府的保钓行动,无非是个形式,没有单方面改变任何现状。

最初,除外交部發言人,發表一些無關痛癢的聲明外,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官方媒體甚至還有,民間保釣人士沖島,不是愛國行動,而是害國行動的荒謬言論。所謂的過激行動都是表面的,真要宣誓主權,自然是海軍出動,全面進入釣魚島12海裡主權領海,海軍陸戰隊登島,這才是宣誓主權,證明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現在,無非是在雙方的傳統分界線,以及争议水域做點文章而已。
  
直到日方利用中方的曖昧態度,以政府名義提出收購,中方才有所反應。實際上沒有中方一味的隱忍偏袒,日方不敢購島。事後面對中方突然的過激反應,日本甚至覺得難以理解。中國以往對於日本在釣魚島採取行動,都是默認的態度,為何此次反應過敏。以日本的理解,歷史上釣魚島就是琉球附屬島嶼,琉球改歸沖繩,成為日本領土已成既定事實。中方當年不爭琉球,現在反要其附屬島嶼,這是本末倒置。70年代美國將沖繩交與日本政府託管,是否保含釣魚島,即便算帳按法理也該找美國去談。

中方突然對日本採取強硬立場的真正原因,不是想收回釣魚島,而且希望通過激烈手段,對日本政府施加壓力,逼迫野田政府儘快下臺。野田解散國會重新大選,民主黨連任的機會很小。中国的如意算盘是,如果自民黨當選的話,以其一貫比較務實的外交立場,相對於民主黨缺乏執政經驗,可能與中方更能達成默契。当然,事实证明这又是中方一厢情愿的想法。中方突然的行动過激,都是針對民主黨政府而言。中方的假设認為一旦自民黨執政,可能會在釣魚島問題上有所讓步,只要雙方能夠回到以前互不激化矛盾,保持相對克制的立場,達到維持現狀的目的。中方仍會默認日本對於釣魚島的實際佔有。结果,自民党安倍晋三如愿当选,但表现得比民主党更右翼,中方再次失算。

國內的對日的遊行抗議,除個別的打砸搶燒屬個人行為外,多數還是在政府控制和組織下進行的。民間由於歷史原因,確有強烈反日情節,也會產生過激情緒,但事實上中日戰爭發生70年後,雙方主體關係和大局還是好的。至於,此次在經濟上由於中國購入日本車數量減少,民眾減少購買日本商品,部份工廠因安全問題停工。這都不是政府層面的行動,而是民間自發的行為。日方在中國有近25千家企業,雇用1000萬名工人,輸入大量技術設備,培養大量技術人才,這也是客觀事實。

如果以政府層面進行经济抵制,對中日雙傷害都很大。且不說日企在中國交稅,產品都是中國生產製造,而且就地銷售。就是日企撤資,大量工人失業,造成的影響也難以估量,何況在目下的經濟情況下。相反,中國對日出口數量甚巨,但在日本投資設廠的中國企業甚少,如果進行全方位經濟對抗,對雙方都會造成很大影響,也很難說哪方受損更大。世界第二三大的經濟體系,相互經濟抵觸,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何況事情總會有解決的一天,全面經濟制裁是雙方政府都不願看到的。

分析一下對於釣魚島問題歐美的立場。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問歐洲各國,目的是解釋日本釣島立場,爭取獲得歐洲國家的諒解和支持,但未獲預期反應。國內媒體解說,日本單方面的購島行徑,在國際上得不到支持云云,這也是隨意解讀。涉及領土方面的爭端,按國際慣例,不涉及利益的他國,一般都不發表意見,表明立場。況且,玄葉此行主要訪問的英,法,德,本就是二戰相關國家,二戰後的遊戲規則英法是參予制定者。德國就更不好開口了,2008年才將二戰所有賠款還清。何況作為當事人的美國還沒有發表立場,其餘國家怎麼能夠表態。三國發表聲明,希望當事國以談判的方式解決問題,基本保持中立,已經很給日本面子了。

美國的取態就更複雜了,雖然在軍事上強力表態支持日本,反復強調美日軍事合作重要性,安保條約的有效性。與日本舉行軍事演習,航空母艦例行出動監視,但在政治外交上,此次卻顯得比較保守。強調中日雙方應以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問題,以雙方的溝通為前提。這種表態大出日本預料,本來民主黨預見美國,定然堅決站在日本一邊,支持日本購島行動。並會在政治軍事上給於支持,這也符合美國重返亞洲,建立東亞小北約的既定戰略方針。目前美國相對模糊的立場,使民主黨政府反而陷入被動。

國內媒體聲稱在中方的壓力下,美方取消了與日本進行的奪島演習,這種說法更是荒誕。美日演習本就是例行的,而且已經進行了,只是取消了反奪島項目而已。美方相對保守的立場很容易理解,野田政府很快下臺,新任政府未定,美國自然不會將寶壓在野田個人身上。何況一個政治混亂,經濟滑坡的日本,更便於美國控制利用。美日曾是太平洋戰爭的對手,與其說日本在美國保護之下,不如說日本在政治外交軍事方面,完全在美國的控制之下更合適。美國正處金融後的恢復期,還在進行國內大選。釣魚島問題與美國牽涉很深,在選舉期間民主共和兩黨候選人,都很難對此問題作出明確表態。所以,美國拒绝了安倍即时赴美的请求,最快也要等到奥巴马,再次当选總統之後。结果,拖到2月底美国大选停当后,安倍才被允许到访。

中日美關於釣魚島的問題,牽涉的是全世界前三位最大的經濟體國家,現在世界經濟衰退,金融次序不穩,美國經濟在恢復,歐洲陷入衰退,中日經濟也處在下滑局面,此種情勢上因領土爭端發生衝突,其實對各方都不利。美國重返亞洲不假,事實上美國在日韓菲等地長期駐軍,根本就沒有離開過亞洲,現在只是將重心從中東移回亞洲,因為中東問題基本解決了。亞洲小北約還未完成,美國針對中國的佈局還未達成之前,美國不會單方面對中國採取過激行動。

雖然此次釣魚島衝突中日解讀不同,但畢竟是日本單方面挑起事端。民主黨作出島嶼收歸國有的行為,完全是出於自身黨派利益,決定太過倉促欠考慮,完全忽視中方反應。從此可以看出民主黨,對於處理外交事務缺乏經驗,野田的預判能力十分有限。民主黨完全可以採取另外的方式有效解決,或者繼續拖下去,即便石原的東京都收購釣魚島,中央政府不能阻攔,中央也可以宣佈此地方政府行為,並不代表中央政府立場。

美國將沖繩交於日本託管,很快就將滿50年,按國際法規定,實際管轄50年以上即成領土。再過幾年,在國際法認定下,自然屬日本所有。即便中方採取激烈措施,軍事手段反制,只要美國駐日軍事仍然存在,中方必然有所顧忌。何況一旦開戰,周邊各國和地區,韓,日,印,菲,泰,台,新,甚至澳,紐等國,為自保必加入美國陣營。這些本就是美國傳統軍事盟友,亞洲小北約馬上形成,中國即便拉上北韓也是勢單力孤。美國的手最近都伸到緬甸和柬埔寨了。在釣魚島的問題上,維持現狀對美國有利。相反,在沒有佈局完成之前,因釣魚島問題中日發生全面衝突,拖美國下水,這樣對美國不利。

日本國土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94年國際海洋法規定,領海12裡屬海洋國土,200海裡經濟開發區,這樣一來釣魚島周邊海域,使日本多了200萬平方公里海洋國土面積,而且日本是釣魚島的實際占有方,戰略上有利,背後還有美國的支持,日本是絕對不會放棄釣魚島的,前駐中大使丹羽發表的言論,言下之意就是如此,周邊島嶼附近的資源開發還在其次。況且,二戰打下日本的是美國,主導戰後日本發展的也是美國,中國在二戰後日本領土劃分上,根本就沒有發言權,主導權更談不上,何來釣魚島歸屬問題上的決定權。

與美國二戰後商定臺灣硫球歸屬的是國民政府,大陸執政黨還未奪得政權。從釣魚島的地理位置看,距離臺灣百多海裡,甚至比日本還近。臺灣目前是獨立於中國大陸的政權實體,民族感情是一回事,實際政治生態是另一回事。釣魚島按現今的海洋法算,應該是臺灣領土,將來臺灣回歸大陸後,釣魚島自然屬中國領土。就目前情勢看,臺灣保釣仍是民間為主,政府立場非常克制。總統馬英九當年雖是保釣青年,博士論文寫就是中國對於釣魚島主權,但觀察他近來對釣魚島的言論,基本上是消極的,進一步行動更欠奉。這裡涉及到兩岸政體問題,臺灣問題尚未解決,釣魚島問題即便要操作,也是臺灣政府出面。臺灣在軍事政治上都依賴美國,釣島歸屬決定權還是在美國。

綜上所述釣魚島問題發展的實質框架就出來了,中國與日本會因釣魚島問題,發生海上行政衝突,甚至是局部小範圍,有限的軍事摩擦,但因美國在日本的軍事存在,決不會發生大規模的軍事正面衝突。如果中國與美日發生全方位對抗,導致的後果必然是周邊國家聯合,投入美國軍事同盟懷抱,中國不會中圈套冒此風險。經濟層面上各方的相互制約更不用談了。中日釣島的底線就是維持現狀,各自表述,策略上還是“你不來我不往”。

中方中短期內的策略,就是飛俠發明的抵消戰術,日方克制,中方克制;日方激進,中方激進;敵進我進,敵退我退;雙方形成僵持和對沖,並爭取突破傳統分界線的制約,在各方面與日本保持,一定程度地不斷摩擦和消耗。與此同時,中方儘量利用矛盾使其在釣魚島的巡航制度化,合法化,規模化。使釣魚島問題儘量國際化,複雜化,長期化,使日本在實際佔有釣魚島的同時,不敢輕易在島上建立設施,對周邊海域進行開發。以長遠發展來講,中國進一步爭取發展時間,無非十數年,待國力遠在日本之上,收回釣魚島自然穩操勝券。  

黄岩岛绝不轻易用军事手段


中菲黃岩島爭端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就目前來看形勢並明朗,雙方處於相持階段。令人奇怪的是中菲無論是在政治,經濟,軍事都不處於一級,現在竟然是菲律賓小國採取主動,與中國玩起了國際政治遊戲,並且場面上不落下風。反而中國給人的感覺是畏首畏尾,沒有採取明確強硬立場,使在黃岩島問題上顯得被動。現在,中國社會主流普遍的聲音是希望能夠以武力的方式,教訓一下菲律賓使其有所收斂。

菲律賓的軍事實力來講,即便在東南亞也是屬中下水準,與越南,泰國等國家都不能相比。其軍事能量與中國相比較,簡直可以忽略不計。這也是不少人主張採取武力手段的原因之一,即便中國小打一下,菲律賓也沒有還手之力。黃岩島事件發生以後,其海軍旗艦即時開往現場,與中方發生對峙,所謂主力艦無非就是美國60年代,海岸警衛隊採用的艦隻,而且還是二手的,根本談不上有何戰鬥力。眾所周知菲律賓之所以有膽量與中國叫板,仰仗的無非就是背後的美國,根據雙方簽署的共同防禦協定,美國有義務在菲律賓受到軍事威脅的時候,提供必要的軍事協助。

然而,就在菲律賓認為手拿這張王牌,中國礙於美國勢力,不敢對其怎麼樣的時候,最近美國政府的表態反而是耐人尋味。美國公開宣稱,有關中菲黃岩島問題,希望雙方以外交談判的方式和平解決,完全沒有替菲國出頭的意思。美菲軍事協議簽署於51年,而中菲黃岩島問題97年後才發生。在此之前菲完全沒有提出對黃岩島的領土要求,對於黃岩島屬中國這點,也沒有任何異議,基本就是默認接受的泰度。直到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沿海區域200海裡屬此國的專屬經濟開發區,才有了黃岩島屬菲律賓的想法。

這裡必須強調一下概念,沿海12海裡屬沿海國家領土,再往外200海裡屬專屬經濟開發區相關國家享有開發,利用,養護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資源的主權。按距離黃岩島大約距離菲律賓200多公里,中國是1000多公里,因此黃岩島確屬菲律賓的專屬經濟區內。按此條件計算中國離島很遠,與經濟專屬區沒有關係。中國認為黃岩島及整個南海屬中國,主要理據基於歷史上南海屬中國版圖以內,中國政府所轄行政管理範圍而且還有很多歷史文物證據,顯示中國最早發現南海在其所屬島礁有中國先民遺留的長期居住的大量證據,因此中國認為南海屬中國領土。

國際海洋法規沒有正式生效之前,對於南海各國都採取放任的態度。但是,自從海洋法將領海200海裡劃分經濟專屬之後,牽涉到經濟利益,各國才爭相將其據為己有。中國本就是農耕民族,對於不能耕作的土地歷來不感興趣,何況遠離陸地的海洋。自明代中後期就採取閉關自守政策,實行嚴格的海禁,因此歷來忽視海洋領土權益,直到清末百年巨變,西方列強從海洋而來,侵略瓜分中國領土因此中國對於海洋權益,海權意識多年來無從談起。從近來講,南海雖然資源豐富,但是開採起來成本大,技術難度,路途遙遠物流運輸也成問題。最主要的是中國是傳統陸權國家,陸軍實力曾居世界前列,海軍49年後在前蘇聯的幫助下建立,實力非常弱,根本無法在南海實行有效的軍事管制因此南海歸屬中國也就是形式上的。

美國正在將戰略重心從中東轉到太平洋,重點自然就是中國。雖然,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包圍圈在50年代就已經形成,但是70年代初,隨著尼克森訪華,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蘇聯,直到80年代末,中美基本就是准軍事同盟關係。20年來美國戰略重心始終在中東,要使冷戰時形成的包圍圈,重新有效運作,目前看尚需時日。南海有關的東盟國家,現在是政治上依靠美國,經濟上依賴中國。如要打破這種聯繫進入南海以美國來講需要正當理由。所以,此時菲律賓就跳出來頻頻有所動作。如果,美國進入南海首先必須修改立法,美國法律規定美國不參他國牽涉到主權的糾紛,對美國將採取中立態度。其次,美中為戰略夥伴的關係,經濟不可分,因此美國不會為他國與中國產生正面衝突,影響自身利益

黃岩島其實不能算島,基本上是冒出海面的礁石圈,當年美國交還菲律賓時,其附近區域屬美國海軍的打靶場。菲在51年公開承認此島並非其領土,直到94年海洋公約法出臺以後。即便是10幾年前,美國移交黃岩島給菲律賓後,菲也沒有特別重視,反而中國趁在島了設施,基本是島礁的實際佔有者。菲以黃岩島與中國發生衝突,試圖拉美國下水,提供美國回歸亞太的絕好藉口。阿基諾三世在國內政治經濟上毫無建樹,過與中國發生衝突,可以轉移國內矛盾視線,而且可以向美國爭取軍備壯大軍事實力,加強其軍事同盟關係。既便美國不願出頭,菲律賓可以反過來作讓步,主動與中國改善關係,經濟上獲得更大利益。所以,黃岩島之爭對阿基諾來講是一舉數得的大好事。

從戰略地理情勢上看,東北日本與中國相隔日本海,兩國並不接壤。韓國與北韓對峙,中國也有緩衝區。東南臺灣有臺灣海峽,西南印度有青藏高原相阻,北面俄羅斯是名義上的戰略夥伴。真正與中國接壤的就是東南亞國家,中國為保戰略大後方安全,在90年代初就致力開闢南下通道特別是在97年亞洲金融海嘯後,通過人民幣不貶值,建立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逐步打通了南下通。從東盟的新舊10個成員國來看,中國與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關係緊密,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文萊等也有經濟利益,關係相對差一點就是菲律賓與越南中國對東盟各國加強經貿合作的同,政治上採取互信。對於具體各國,採取分而治之,平衡各方關係的策略

雖說武力手段解決菲律賓易如反掌,但這樣做的後果不言而喻美國會以維護南海和平,保衛國際航道的名義,堂而皇之進入南海。美菲現在的聯合軍事演習毫無意義兩國在軍事實力上不是等量的,但菲基於安全理由,比如受到中國軍事攻擊請求美國為其艦隻護航,這樣中國等於引火上身。而且,其他國家也會效仿菲律賓與美國結成軍事同盟,聯合起來對付中國那麼加上日韓印澳台,美國在亞太針對中國的小北約就成形了。


東盟屬結構鬆散,以經濟貿易為主體的機構組織,如果中國與東盟關係全面惡化,使其投靠美國,形成准軍事同盟,那麼性質就完全兩樣了。其後果是中國南下戰略通道被截斷,戰略後方頓失南海問題正是中國與東盟各國,能否繼續保持合作關係的癥結點。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文萊,越南都與中國有南海島礁糾紛,中國不到萬不得以,不能輕開戰端對菲律賓動手,等於使其所願,在國際形成中國大欺小,大國以武力脅迫小國的形象東盟各國基於自己的軍事實力弱,受到中國強大威脅,投靠美國也就理所當然了

所以,中國目前對於中菲黃岩島事件的處理方式是正確的,就是不輕易以軍事手段解決,可以採取針鋒相對,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的方法。對方派艦船到黃岩島,中方可以派更多海監,船政,甚至漁船到該區域,與其對峙並且將此對峙長期化,潛艇和護衛艦在暗中監護。菲方如扣押逮捕中方漁民和船隻,中方亦可如此,與其針鋒相對總之,菲律賓採取何種手段,中國也才取同樣手段,予以還擊,這就是飛俠所研究的抵消戰術。

與此同時利用國際國內媒體宣揚中國對黃岩島權的理據。菲律賓一旦對中國採取軍事行動,中國以此作為理據,在國際上採取主動,將菲律賓從領土麻煩的製造者,推向戰爭的發動者。占取國際媒體制高點,反復對其打壓,然後順勢在黃岩島建立大型永備駐守設施,將黃岩島對峙,變成中國海軍宣誓主權的定期巡航,使其成正常化。但是對菲仍是捏其把柄,圍而不打。如果,菲律賓仍想通過武力手段,將事態進一步擴大化,中國可以利用大量潛艇和軍艦,將其包圍逼迫投降,以菲的軍事實力無法與中國正面匹敵。至於很多人所關心的由於路途遙遠,產生補給困難的問題,解決起來也很簡單。利用海空軍護航大型油輪,萬噸集裝箱運輸船,都可以輸送物資。

如果,菲律賓一意孤行,仍想利用軍事手段,造成既成事實打擊中國,那麼到時候中國再採取有限度的軍事行動,那就理所當然了!所以,中國對於黃岩島絕不能首先採取軍事手段,而且必須一忍再忍,採取抵消戰術與其消耗。如果,輕易動武,正如美國不知名的媒體人所言,小打一下無妨,那就正中了菲律賓的下懷,所以千萬要謹慎從之!

中國應在釣魚島海域試射導弹


客觀上講安倍晉三的激進右翼化外交政策,對中國來講也是適當其時,正好利用釣魚島問題與日本攤牌,破壞美國東亞小北約之建設步驟,使得整個東亞地區的政治外交格局發生變化。安倍倚仗的《美日安保條約》實際上非常脆弱,從歷史上看美日之間的安保條約,實際就是保護美國的安全條約,並非保護日本的安全條約。此條約基礎就是日本在美國的全面軍事管控之下,作為二戰敵對的國家,美國在日本建立的是佔據絕對優勢的主導軍事地位,日本在條約的管束下,建立的是不能獨立於美國而存在的,有限的戰術性軍事力量。

安倍希望通過對幾個東盟國家的訪問,提出圍堵中國的政策框架,並以經濟利益作為引誘,如此就能在東亞小北約中擔任主要角色,形成對中國圍堵的戰略目的,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日本如欲對中國實行強硬手段,首先就必須對憲法作出修改,日本和平憲法規定日本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力。如果發生戰爭必須經國會和民眾通過,才能有權開戰。國會通過談何容易,即便自民黨能夠操控國會,試圖投票通過修憲,在野黨肯定會提出彈劾,現在鳩山由紀夫來華,就是作出此番表態。民眾這關就更不好過了,《讀賣新聞》最新民調顯示,近50%受訪者反對修改作為和平憲法支柱的第二章第九條。說明即便在日本國內,反對修改和平憲法,反對發動戰爭的勢力仍是主流。一旦因修憲激發國內矛盾,即便為此進行全民公投,也不可能輕易通過。何況和平憲法是由美國在1947年制定,如果日本單方面提出修改,可想而知美國的反應。

中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現在聯合國構成的安全框架,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世界格局。《聯合國憲章》第53條、第77條、第107條的內容,主要就是針對德,意,日等國的所謂“敵國條款”。為防備敵對國家再施侵略政策之步驟。(53)。憲章強調:本憲章並不取消或禁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本憲章任何簽字國之敵國,因戰爭所採取或受權執行之行動。”(107)。簡單理解,無須經聯合國安理會討論並授權,對於當時的敵國,可以直接進行自衛反擊。也就是說,針對當時的敵對國家日本,中國可以不通過聯合國,主動採取自衛式的軍事行動,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脅的前提下。自身安全就目前的情況下,自然是日本因釣魚島問題,對中國採取激烈手段,包括安倍所謂的警告性射擊之類。

日本1956年加入聯合國,比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要早,從60年代末,日本就試圖去除敵國條款,但到目前為止未能如願。主要原因也是美國從中作梗,而且在美國的幫助下,中國大陸取代臺灣,獲得聯合國席位,並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本身就是對日本的最大制約。對此,當時日本的第一反應就是跟進美國,盡快與中國建立正常外交關係。日本雖10次當選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但理論上日本仍然是非正常國家,根本沒有資格擔任常任理事國,因為日本仍是戰敗國身份,對其制約條款並未解除。以聯合國憲章的基礎來看,中國可以主動採取任何武力手段,針對日本發出的武力挑釁,發動攻擊而不違背國際公法,無需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相反,日本如若對中國採取軍事行動,受到聯合國制約,而且還受到本國憲法的限制,屬違法行為。

打破二戰後由美蘇英法中,通過聯合國制定的國際安全準則並非易事,何況除中國外,俄羅斯也與日本有直接島嶼紛爭,中俄同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在聯合國的框架內,日本想要解決釣魚島問題,雖有美國的幫助,實際上並不佔優勢。即便從軍事的角度講,日本也無力發起與中國的長期軍事對抗,安倍單方面挑起中日軍事爭端,然後將壓力推向美國的做法,顯然十分幼稚。美國斷然不會為日本的所謂國家利益,而與中國發生正面軍事衝突。從歷史上看,無論朝鮮還是越南,雙方發生軍事對抗必然是兩敗俱傷。

中國可以採取的最有效軍事手段,不是日本想像的軍機飛入釣魚島上空,日本空軍攔截,然後雙方互相攻擊拼消耗,也不是海軍艦艇在釣魚島附近進行水面作戰。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只是訓練艦,還未形成戰鬥力,主要用來進行測試和訓練。航空母艦要形成航母戰鬥群,聯合艦隊才能有真正戰鬥力,目前還差得太遠,沒有十幾年的時間不行。再說航母艦載機攻擊戰術,本就是日本發明的,對於航母反制並不陌生。海軍三大艦隊除非組成聯合艦隊,配合海軍航空兵,才能有效對付日本海軍。況且即便如此,在美國協助的前提下,中國海軍未必是日本海軍對手。中日空軍戰機對抗,如果美國軍機予以幹擾和制止,中國不得不考量與美軍直接對抗的風險。

中日發生的任何形式的軍事摩擦,都必須以考慮美國直接或接見參與為前提。中國的基本原則是儘量打擊日本,不牽涉或少牽涉美國。中國現在的軍事策略是不斷顯示軍事實力,表明中國有能力制衡美國對亞太進行的直接或間接的軍事滲透,如果美國強行幹預,必將付出高昂代價。近日,中國發佈的中程彈導導彈攔截,東風21導模擬彈攻擊航母,導彈十發齊射攻擊同一目標,目的皆是如此。中國可以在釣魚島周邊指定區域,在指定時間,進行指定課目的導彈試射,並且規定相關航道的一切船隻,在試射期間不得通過。此方式在96年臺灣大選時已經實行過,在技術上並無難度。釣魚島離江浙三四百公里的距離,根本無須出動東風21,中短程導彈即可,甚至中國開發的射程250公里以上的火箭炮都可以射擊。導彈發射演習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舉行,向日本提出嚴正警告。

與日本有島嶼爭端的不僅是中國,俄羅斯和韓國一樣面對如此問題,中日因釣魚島問題發生軍事衝突,一旦日本在美幫助下佔據優勢,必然會對俄韓形成壓力。中國可以利用俄韓與日本的島嶼矛盾,成立針對島嶼紛爭的中,俄,韓,聯合組織,以三國聯合的名義將東亞安全爭端,提交聯合國進行協調,以中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身份,迫使日本接受聯合國的調停。中俄以維護地區和平的名義,展開海上軍事演習,並且邀請韓國參予。

安倍上臺後表面上態度極其強硬,頻頻以釣魚島試探中美底線,拖美國下水,與中國展開對抗。從戰略上看,因釣魚島爭端將中國推向戰爭邊緣,無論美國是否參與,受壓最大的仍然是日本。從國內形勢看,如果安倍一味採取強硬態度,無異於接民主黨挑起的民族主義情緒,與周邊國家引起領土糾紛的火棒。通過對中國挑起軍事衝突,進而修改憲法,擴大軍備,破壞地區安全平衡,突破聯合國憲章規範,以此引起的各方後果,並非安倍所能承擔。安倍在實現競選承諾後,將中日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順勢交由美國調停,與中國緩和衝突,如此仍不失為一個成熟政治家。《孫子兵法》曰,“辭卑而備益者,進也。辭強而進趨者,退也。”反之,一味鋌而走險,他的首相生涯將很快再次被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