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從“粉腸蛋散”到“金胖胖胖”
要求朝鮮停止核試人家根本“不屌你”,朝鮮要求中方禁用“金胖胖胖”一詞,後者居然迅速照辦無誤。朝鮮當局正式照會中國,大陸媒體,政府官員及人民群眾,不得直呼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名諱,更不能稱什麼“三胖”。
現在“金三P”成為敏感關鍵字禁止搜索,朝鮮要求中國人必須敬呼,“金將軍”,“金委員長”,或 “金主席”。堂堂我族,泱泱中華。藩屬小邦,指手畫腳。大國臣服,辱沒先祖。北方人稱此“慫包軟蛋”,廣東人美其名曰“粉腸蛋散”,其實意思都大同小異。
《環球時報》辯稱網民稱“金胖胖胖胖”是“指桑罵槐罵中國”,這叫啥子“法克魷”邏輯辯證法。網民唯有創造新詞“金胖胖胖”代之,此事被美國公共電台NPR在新聞中調侃。金委員長掌權後亂世重典,2百多高官殺戮近半。金正日“顧命大臣”經炮轟到犬決,能活下來的沒幾個。
美國國務院稱“只有朝鮮這樣殘暴的政權才能做出”。中方外交部發言人看不過去了,立馬挺朝鮮B“這是朝鮮的內政”。當年志願軍流血犧牲抗美援朝,就養肥了幾個金胖子而已,剩下幾千萬面黃肌瘦的苦難平民。白天沒糧食晚上沒電,茍延殘喘苦熬日子活受罪。
從小還要被“真理部”和“友愛部”,嚴格管束洗腦麻痹神經。朝鮮“吃住穿用”全部中國製造,居然還能禁止後者網路搜索,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估計流氓國家思維邏輯差不多,所謂大國崛起就這麼個屌樣。
瑞士媒體評“海上絲綢之路”的矛盾
瑞士《新蘇黎世報》以“中國和海洋”為題,刊發客席評論指出中國還無法成為,能與美國抗衡的全球性海洋大國。“隨著奧巴馬政府推行重返亞洲戰略,中國覺得受到了地緣政治上的挑戰。西方輿論常常充滿恐慌地就警告稱,中國正想要成為世界霸權。不過這暫時還不會發生”。
文章認為,“除了迅速擴充海軍力量,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計畫,並不僅僅是帝國主義邏輯的產物。海上絲綢之路並不是依靠強大的國力就能強行建成的。要是沒有周邊小國的合作意願,中國提供再多的經濟實惠也是白搭。這些周邊國家都有著各自的利益訴求,中國政界既不能用自負的姿態來強迫潛在的合作夥伴,但也不能給人造成軟弱的印象。這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所存在的諸多矛盾之一。”
客觀上說“海上絲綢之路”路線制定本來就有問題,完全是中國式邏輯下的“怪物思維”。南線泉州-福州-廣州-海口-北海-河內-吉隆玻-雅加達-可倫坡-加爾各答-奈洛比-雅典-威尼斯,也就是從東南亞直達南歐。 中國想在東南亞發展避免不了南海問題,自新人上臺後中國放棄多年保守立場,採取填海造地武力進入的攻勢,加速了東南亞國家對與國的對立。
導致東南亞國家引入美國日本勢力,聯合起來對抗中國,況且冷戰時東南亞國家,與美國本就是軍事同盟國關係。國際仲裁結果傾向菲律賓,雖然杜特爾特上臺有所緩和,但長遠來說海洋權益矛盾難解。“海上絲綢之路”不可能成功,原因是完全不考慮,東南亞地緣政治影響,各國的客觀實際國情,相關國際法律法規設計。不經長期嚴肅詳細論證,匆忙上馬必敗無疑!
設計此路線的人是文盲,批準此路線的人是流氓。根本不考慮牽涉國家的根本利益,不經對方同意擅自制定規劃,完全是“大國沙文主義”作祟。“海上絲綢之路”出廣西,連第一關河內都通過不了。越南和菲律賓發難中國所謂“九段線”合法性,並且將中國告上了國際法庭。中國以九段線作為依據,維護海洋權益理據不足,可以說根本沒有東南亞國家認同。
中國對於東南亞國家影響力,僅限於有限的局部經濟層面,在政治軍事外交上,東盟國家以美國為中心。在經濟上真正對東南亞國家,有決定性影響力的是日本。在文化宗教生活方式上,東南亞國家完全是印度化的國家。客觀上說東南亞國家脫離歐美殖民,主因是借助二戰的日本力量。日本的影響力在東南亞絕對在中國之上,常年來日本對東南亞直接投資排在首位。二戰前除泰國東南亞全是歐美國家殖民地,“太平洋戰爭”日本侵略奴役東南亞各國,同時也打破了歐美殖民體系。因此很多東南亞學者認為,日本發動侵略戰爭帶來災難的同時,也有部份“積極意義”。
緬甸的昂山將軍昂山素季之父,菲律賓現在的總統阿基諾三世祖父貝尼尼奧·阿基諾一世,都是二戰與日本全面合作的甲級戰犯。當年的東南亞獨立運動的領導,大都與日本關係密切。緬甸昂山在日本的幫助下,訓練軍隊配合日軍趕走英軍,然後由日本宣佈緬甸獨立。印尼前總統蘇加諾,在日本的支持下成為印尼獨立領袖,後趕走了荷蘭殖民者獨立。前仰光大學教授B.R.帕爾在《東南亞導論》一書中,稱東南亞“殖民地政權被日本打敗,日本給予民族獨立原則的鼓勵,在東南亞人民身上自然有著深刻的影響”。
中國在東南亞的文化影響力遠低於印度,華僑雖然控制了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命脈,然爾在政治上被完全孤立。大部分所謂華僑已經當地化,根本談不上什麼血緣關係。在文化上印度對東南亞國家影響更大,從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尼普蘭巴南神廟,從東南亞上層的婆羅門主義,民間印度傳統佛教的影響,體現到東南亞人生活的各個方面。東南亞國家天然對印度有著親近感,而印度作為美國勢力的附庸,為防止中國經巴基斯坦對南亞的滲透,明確表示反對“一路一帶”不會參與。印度會利用對東南影響力,抵制中國的南線發展。
中國當年對東南亞國家輸出革命,大搞共產主義革命運動,改革開放後停止,但東南亞各國對此心有餘悸。中國既沒有美國在東南亞的絕對領導地位,也沒有日本和印度所擁有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影響。越南與中國關係十分緊張,早年邊界戰爭近年打砸搶燒。緬甸昂山素姬親歐美政府上臺,去年發生軍機轟炸中國雲南邊境事件,無非意味與中國劃清界限,柬埔寨都叫停了中國大型基建項目。
東南亞各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雖然落後,中國出人員資金技術設備搞基建,項目建成後中國參予管理,將來通過合作經營收回投資成本。如此豈非控制該國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變相控制了該國的經濟命脈。中國政府將以有償無償低息貸款的名義提供資金,項目能否收回成本則無從知曉,收回資本需要多少時間,合作經營如何操作,所得利潤如何分配等,諸多具體問題都是黑箱作業。
按照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官商勾結貪汙腐敗,在第三世界國家法律制度不健全,普遍貪腐盛行的情況下,允許中國以基建名義投入項目,難保中國不會通過黑金手段,控制當地政府官員,進而影響該國政局。高鐵,港口,發電專案建成後,中方參予經營維護管理,該國重要基礎設施等於由中國掌控。再說給中方幾十年本國鐵路港口,重大交通運輸的經營權,如此豈非重現當年歐美殖民政府。
中國政府勞民傷財,投資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收回成本的項目。揮霍從老百姓手中刮來的民脂民膏,本身就是世界獨有的中國特色。從現在實行的成果看,不但舉步維艱,而且根本沒有成功的希望。
卡斯特羅“早死早托生”人民也安心了
菲德爾·卡斯特羅去世,對於在邁阿密的“小哈瓦那區”,從古巴逃出來的移民開車巡遊慶祝,總算這個“老傢夥死了”,他再不死古巴人沒法活了。從古巴前後逃出來150萬人,幾乎都住在百公里外的邁阿密,現在都是拿美國護照。
現在古巴是世界最貧窮國家,國民年收入559美元,多數人月收入20美元,GDP總量772億古巴比索僅32億美元。古巴的主要收入都來自美國, 2014年來自美國的匯款30多億美元。每年邁阿密寄30億美元,給古巴窮親戚維持生活。
中國作為“難兄難弟”推崇卡斯特羅,昨日有人在古巴大使館門口,獻花紀念念悼詞,還有唱國際歌的。1966年老卡藉口“大米事件”,全面反中決裂又忘記了,古巴從來是蘇聯盟友,從來不在中國這邊。別稱人家“反美斗士”,自作多情沒意思,人家根本就“不尿你”。
卡斯楚早年革命起義被捕,法庭上發表著名自我辯護詞《歷史將宣判我無罪》,大聲疾呼追求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政府不能使人民滿意時,人民有權更換!“判決我吧,無關緊要,歷史將宣告我無罪。”卡斯楚也是打著為民爭自由民主旗號,結果暴力下政權到手,卻是更專制殘暴的專政,經過五十多年古巴封閉統治之下,古巴人民與外界隔絕,經濟凋敝民生困苦,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但凡共產國家都差不多,中國也是一個娘胎裡出來的,反正就是說一套做一套,最拿手的就是欺騙群眾。卡斯特羅躲過638次美國暗殺之類,你去朝鮮看金氏家族紀念館,看外國政要送贈的“禮物館”,一整天時間都看不完。古巴首都哈瓦那有一個博物館,專門展出暗殺古巴革命領袖的物證。卡斯楚和金家大同小異,其實不用美國暗殺,90歲怎麼都走了。
卡斯楚在位多年頭銜無數,總理,總統,總書記,主席,革命委員會主席,三軍總司令等,甚至棒球隊都是老大,反正都是他一個人。什麼帶給古巴人民帶來更多自由幸福生活,古巴從此不會再有獨裁之類都是騙人。他上臺後古巴人民各種自由徹底剝奪,計劃經濟人民苦不堪言,血腥鎮壓反對派和異見者,古巴精英大量逃亡美國。
古巴一個資源豐富美麗繁榮的國家,五十多年後人民窮困一貧如洗,超過150萬人逃離古巴到美國生活,包括他親生女兒和妹妹。古巴難民到了美國邁阿密,把這個小漁村發展成發達城市,拉丁美洲各國企業家,帶著大筆資金來到邁阿密,將邁阿密佈瑞肯大道變成“拉丁華爾街”。
卡斯楚革命前古巴經濟和基礎設施,在拉丁美洲應該算最靠前,中產階級多人民生活富足,法律完善經濟發展。卡斯楚革命後國內經濟接近崩潰,10年前不得已將“爛攤子”,交給弟弟勞爾.卡斯楚,暗中“改革開放”才能勉強度日。對反對運動的壓制日益增加,醫療衛生教育無法與西方相比。年輕一代夢想就是移民國外。
甚至古巴政府公佈的民意調查都顯示,多數的古巴人早就對菲德爾·卡斯特羅不抱希望。人民將他看作是一個“老不死”,時不時在媒體上喋喋不休一下,內容包括拯救地球,阻止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水平面上升,植物潛在營養等等。然而,對古巴成千上萬人民,因颶風離失所無家可歸,住在破敗的安置點房屋裡,生活衛生條件極差,卡斯楚對此視而不見。
現在總算卡斯特羅去見馬克思了,估計老馬日子不好過了,主要是卡斯特羅嘴碎說起話來每個完,世界領導人最長演講記錄,就是他創的超過4個小時。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