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20年1月10日 星期五

美俄中三方施壓下伊朗只能見好就收了



蘇萊曼尼被炸死後中俄動作頻頻。14日,外交部長王毅分別與伊朗外長紮裡夫、法國外長勒德里昂、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話。對於伊朗對美國的譴責,王毅並沒有附和,反而只是「敦促美方不要濫用武力,通過對話尋求問題的解決」。對法國外長則表示雙方「立場相近」,「不讓襲擊事件影響伊核全面協議的執行」。
而在與俄羅斯外長通話時,則間接批評美國「濫用武力」,「不接受軍事冒險行為」,要與俄羅斯共同發揮作用。拉夫羅夫則稱「俄中立場完全一致。美方行為是非法的,應予譴責」,「願同中方密切協調,為避免地區局勢緊張升級發揮建設性作用」。
16日,外交部網站的消息稱,伊拉克看守政府總理馬赫迪會見中駐伊拉克大使張濤,馬赫迪表示願繼續深化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各領域務實合作,而張軍則提出願意向伊拉克提供軍事援助。17日,王毅訪問埃及,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繼續不點名批評美國的「長臂管轄」。
16日,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與伊朗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巴蓋裡通電話討論地區局勢。雙方一致表示,應防止敘利亞和中東地區的局勢進一步惡化。同日,俄外交部稱從防止核武器擴散的角度看,伊朗宣佈進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最後階段不會構成任何威脅。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敘利亞,8日訪問土耳其。
從表面看中俄都希望避免中東地區局勢升級,除沒有明顯支持伊朗行動升級外,還力圖穩住中東相關國家。不知道這是否與美國展現的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川普捍衛美國人的利益有關。至少保證中東的石油供應至關重要,尤其在國內經濟困頓之際。而且中俄或許更擔心,如果伊朗一意孤行,美國隨之而來的更具毀滅性的經濟制裁和軍事打擊中俄必受影響。
簡而言之美伊全面衝突在戰略上對中俄有利,但實際上伊朗實力難敵美國,發生大規模衝突很快會失敗的前提下對兩者更不利,因此還是希望伊朗克制不要過於衝動,如此在沒有中俄支持下伊朗也就見好就收了。


美軍愛國者-3防空導彈對伊朗的報復都不開機



在美軍炸死伊朗二號人物蘇萊曼尼後,揚言要報復美國的伊朗於當地時間18日淩晨,向駐伊拉克的美軍和聯軍基地發射了多枚導彈。隨即,伊朗聲稱,襲擊造成了80名美國士兵死亡,美軍的直升機和裝備也「嚴重受損」,而且襲擊沒有遇到任何導彈攔截。與之相對的是,來自美國軍方的消息稱,美軍並無人員傷亡。此外,挪威、丹麥和波蘭軍方均表示,他們駐紮在伊拉克的部隊並無人員傷亡.
很明顯,伊朗的說辭是沒有任何可信度的。試想,美國川普總統去年12月底就因為蘇萊曼尼策劃的襲擊造成一名美國承包商死亡、4名美軍受傷,而下令空襲親伊朗的伊拉克民兵組織基地,以及定點清除蘇萊曼尼。如果有80名美軍被炸死,川普以及美國國內的反應,不用想就可以知道。因此,伊朗空襲的結果絕非如其所言,其誇大的宣傳應該是為了欺騙伊朗人而已,以顯示自己所謂的力量,並為自己找台階下。
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一方面深知美國的實力,也非常清楚自己並不堪一擊,擔心衝突升級後對自己不利。但另一方面,為了維持伊朗獨裁政權,遏制國內的反對力量,且業已高調喊出為蘇萊曼尼「復仇」,又不得不進行與美國對抗到底的表演,是以才有了導彈「不精準」的襲擊美軍和聯軍基地的事件。
在喊出向美國報復的同時,伊朗外長在襲擊美軍基地後又在社交媒體上表態稱,伊朗採取了適當的自衛措施,伊朗不尋求局勢升級或是戰爭。伊朗目前主打的是威脅牌,輔以小打小鬧,如威脅襲擊美國平民、退出伊核協議,威脅襲擊美國船隻等,目的是離間美國國內黨派和美國盟友,削弱川普政府的行動能力。
不過,伊朗的威脅的效用迄今仍十分有限,當前美國國內民主黨雖然以此繼續掣肘川普,但尚沒有改變川普的強硬姿態,而美國在歐洲的盟友,也相繼譴責伊朗空襲聯軍基地,譴責退出並敦促其繼續遵守協議。美國斯伯丁將軍在近日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表示,伊朗領導人在襲擊後,應該重新評估局勢,要清楚紅線在哪裡。
川普在4日的推文中寫道:「讓我們以此作為警告,如果伊朗攻擊任何美國人或美國資產,我們就會將目標鎖住伊朗的52個地點(這個數字代表著多年前伊朗劫持的52名美國人質),其中一些地點具有重大意義,並且對伊朗和伊朗人來說是很重要的文化。這些目標以及伊朗本身,將受到非常快速且非常重大的攻擊,美國不想要任何威脅!」
伊朗近一年來針對美國及其盟國的行動升級,比如擊落美國海軍無人機,襲擊兩艘油輪,襲擊沙特煉油廠,背後的策劃應少不了蘇萊曼尼,其背後則是某方對其4000多億美元的投資。美國之音的報導也透露,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在軍事上捲土重來,蘇萊曼尼正是其中的策劃者之一。他與俄羅斯軍方協調空襲,經常前往莫斯科。他是協調阿薩德正規軍與什葉派民兵聯合作戰的關鍵人物。問題是伊朗為其報仇前3小時,按照中東記者報導已經事前通知了美國,結果美國總統在推特上寫“All is well”就完了,連愛國者-3防空導彈都沒開。


美伊沒打起來空歡喜一場後協議還得趕緊老實去簽

國際局勢風雲變化,一日之內,伊朗和美國從開戰在望變成可能走向談判。美國伊朗打不起來了效果立竿見影。遲遲沒宣佈的第一階段簽署時間有下文了。20201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例行記者會上宣佈,應美方邀請,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將於113日至15日率團訪問華盛頓,與美方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這是華盛頓與北京20191213日時候宣佈達成了第一階段協議以來,中方首次宣佈簽署協議的時間。
伊朗作為中方“一路一帶”最大最重要投資國,如果發生全面戰事,況且還是中東最大石油輸入國家,從此角度分析其實對後者不利。但是如果雙方發生全面戰事,即便不通過聯合國框架,美國必然會有求於中國,至少會在近階段的貿易協定方面有所鬆動,或者形成某種形式的緩和。
當年克林頓政府就已經準備圍堵強國,稍後發生了911恐怖襲擊,於是中美謀求反恐合作的情況下,前者得到了15年的長足發展機會,成為世貿組織成員享受終身最惠國待遇,最後發展成經濟強權。因此如果美伊發生全方位衝突對於中方長遠有利,於是在襲擊美方駐伊拉克領事館後,伊朗蘇萊曼尼被暗殺這段時間,有關媒體放出貿易協定簽署有變的消息絕非空穴來風。甚至公開提出會向伊拉克進行軍事援助,按照兩伊關係現狀就是向伊朗提供軍事援助,目的是警告美國讓伊朗直接對抗。從外交部的一系列對事件的評論看,基本上是譴責美國的間接言論居多,相反俄羅斯對此保持異乎尋常的沉默。
稍有些軍事常識的都會知道,且不說美伊之間的軍事實力相差甚大,伊朗現在正處在以色列,沙特,美國軍隊的三方壓力之下,雖然美軍現階段兵力不多,但最多就是將之前部署在伊拉克的17萬兵力調回而已。三方聯合對付伊朗的50萬軍隊不在話下,況且當年對付伊拉克軍事實力強於伊朗,打擊下不過是撐了3個星期,美軍傷亡不到2個連包括誤傷,伊朗現在的軍事實力還不如伊朗,如果發生全面衝突的可能性能有多少。
伊朗在11月發生全民騷亂,政府甚至因此而封網指責美國幹預,實質是制裁下民生不穩反對政府,這才是美伊衝突的本因轉移視線。真正發生全面戰爭的可能性是沒有的,就算是打也是一面倒的局面,所以貿易協定幾天後還得趕緊去簽。還有就是外交部發言的時候措施還是要注意一下,關注事態發展不輕易表態學習一下俄羅斯。




伊朗革命衛隊放狠話對美國人先殺5百再殺5千



伊朗革命衛隊航天部隊指揮官哈吉薩達(Amir Ali Hajizadeh9日向美國撂狠話,稱本周對美軍駐伊拉克基地襲擊只是大規模行動的開始,並揚言提高軍事行動,在第一階段殺死500美國

綜合媒體報導,哈吉薩達9日表示,8日代號「蘇雷曼尼烈士」(Martyr Soleimani)對美軍的襲擊只是大規模行動的開場,未來會持續在整個地區進行。伊方沒有殺人的意圖,他們只是打算破壞美國的「軍事機器」,伊朗革命衛隊精銳「聖城軍」指揮官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遭美國殺害的最佳報復行動,就是將美軍趕出中東

哈吉薩達指出,儘管伊方準備數百枚甚至千枚的飛彈,但僅發射13發飛彈,這次的行動無意造成任何傷亡,但仍有數十人死傷;不過美國總統川普則是表示,伊朗對美軍的襲擊並未造成任何美國人傷亡

哈吉薩達強調,未來也不排除會升高軍事行動,「如果我們想殺人,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設計行動:第一階段將殺死美國500人;如果他們(美國)做出了回應,則在接下來的階段行動中,48小時內將有40005000人被殺。


英美證實烏克蘭客機是被伊朗導彈擊中墜毀



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800型客機,7日從伊朗首都德黑蘭起飛2分鐘後墜毀,機上176人全數罹難,其中有63名加拿大人,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矢言要徹查事故原因。杜魯道9日召開記者會說,各方情資都顯示,該客機是被伊朗的飛彈擊中後墜毀。美國和英國也認為,該架飛機是被伊朗的飛彈擊落。
綜合媒體報導,杜魯道9日在渥太華召開記者會表示,加拿大擁有來自多個管道的情報,包括盟友和自己的情資,都證明這架飛機是被伊朗的地對空飛彈擊落,但強調伊朗很有可能是無意的。杜魯道說,加拿大政府在得到答案之前,不會就此罷休。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也說,「現在有大量的訊息表明,(烏克蘭)客機是被伊朗的地對空導彈擊落。」美國總統川普9日暗示伊朗應該為這起飛機事故負責,並反駁伊朗稱機械問題導致墜機的說法。川普說,飛機很有可能是被伊朗的防空飛彈擊中,而美國並沒有這種飛彈系統。
3名美國官員告訴《路透》,美國政府認為伊朗誤擊了客機。其中1名官員說,數據顯示客機離開德黑蘭機場後2分鐘,當時發現了2枚地對空飛彈的訊號,隨後飛機附近發生爆炸。



2020年1月9日 星期四

外媒分析的伊朗綜合軍事實力到底如何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估計,伊朗共有大約523000名現役軍人。這其中包括35萬常規軍,至少15萬伊斯蘭革命衛隊。此外,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還有2萬海軍,巡邏守衛霍爾木茲海峽。革命衛隊麾下還有一支志願軍,主要負責打壓國內異見人士。該部門有能力徵召動員數以十萬計的民兵。
革命衛隊創建於40年前,主要職責是保衛伊朗伊斯蘭體制,此後逐漸演化成一股強大的軍事、政治、經濟力量。雖然革命衛隊人數不及常規軍,但通常被看作伊朗最強的部隊。蘇萊曼尼生前統領的革命衛隊聖城旅(Quds Force)負責執行革命衛隊的海外秘密行動,直接向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報告。據信聖城旅大約有5000兵力。
聖城旅曾被派往敘利亞,協助效忠總統阿薩德的武裝組織和其它一些什葉派民兵組織。在伊拉克,聖城旅也曾協助參與打擊「伊斯蘭國」的什葉派民兵組織。但是美國說,聖城旅職責範疇更大,曾向華盛頓定性為地區恐怖組織的團夥提供資金、培訓、武器、裝備,包括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
連年經濟困境和制裁限制了伊朗進口武器。伊朗進口武器的規模和地區其他組織相比相對更小。根據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資料,20092018年間,伊朗武器進口總值只相當於沙特同期的3.5%。伊朗進口武器主要來自俄中。
和對手以色列、沙特相比,伊朗的空中打擊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導彈是伊朗軍事實力的一個關鍵部分。美國國防部一份報告形容,伊朗導彈力量是中東地區最強大的,主要由短程、中程導彈組成。美國還說,伊朗正在測試空間技術、開發射程更遠的洲際導彈。
但是,英國智庫「皇家三軍聯合研究所」(Rusi)指出,作為2015年伊朗和國際社會達成的核協定的一部分,伊朗暫停了遠端導彈項目;不過,考慮到圍繞核協議的不確定因素,不能排除伊朗已經重啟遠端導彈專案的可能性。
不管實際情況怎樣,至少,沙特、海灣地區的許多目標、或許還包括以色列境內的一些目標,都在伊朗現有的短程、中程導彈射程之內。去年5月,鑒於與伊朗緊張加劇,美國在中東部署了愛國者反導防禦體系,攔截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和空中打擊。
伊朗目前沒有核武器研發專案,此前也曾多次表示不想擁有核彈。但是,伊朗確實掌握製造核武器所需的許多元素和技術。2015年,奧巴馬任期內美國政府曾經估計,伊朗僅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可以生產出製造核武器的足夠核材料。
當年德黑蘭與世界六大強國簽署的核協議規定,國際社會可以檢查伊朗核開發活動,2018年川普退出核協議。美國刺殺蘇萊曼尼之後,伊朗表示將不再遵守協議限制,但是伊朗還表示,將繼續與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
儘管連年受到強力制裁,伊朗仍然研發出軍用無人機。自從2016年起,伊朗無人機就在伊拉克境內參與打擊「伊斯蘭國」目標。皇家三軍聯合研究所說,伊朗還曾經在位於敘利亞的基地指揮軍用無人機進入以色列領空。
20196月,伊朗擊落一架美國無人機,伊朗稱,美國侵犯了霍爾木茲海峽地區的伊朗領空。BBC防禦事務記者馬庫斯說,有關伊朗無人機計畫需要注意的是,伊朗向地區盟友、代理人出售、轉讓它的無人機專案。
2019年,沙特兩處重要的原油設施遭無人機和導彈攻擊,美國、沙特都認為這與伊朗有關,但是德黑蘭否認,並說葉門的反叛力量對攻擊負責。2010年伊朗核設施遭受嚴重網路攻擊,此後,德黑蘭致力加強升級網路防禦能力。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據信設有網路指揮部,從事商業、軍事情報活動。2012年,美國指責伊朗對美國銀行系統遭受的一系列網路攻擊負責。美國軍方2019年一份報告指出,伊朗還曾針對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國防承包商、能源和自然資源公司、電訊公司展開網路間諜活動。
同樣是在2019年,微軟說,「源於伊朗、與伊朗政府有關」的駭客組織對美國總統大選展開網路攻擊,並試圖侵入美國政府官員帳戶。


大陸網民對蘇萊曼尼被斬首的反應是“讓領導先走”




伊朗在中東當地時間週三(7日)淩晨對美軍駐伊拉克基地發射了十多枚導彈,很快伊朗媒體就聲稱,攻擊造成80名美國軍人死亡,中方官媒也紛紛轉載。
川普在上午11時發表講話證實,攻擊未給美軍和伊拉克公民造成任何人員傷亡,一切都歸功於早期預警系統發揮功效,而基地損傷也控制在最小範圍。伊朗外長紮裡夫(Javad Zarif)在導彈襲擊發生後迅速發推特說,「我們不尋求事態升級或戰爭,但將保衛自己不受任何侵略。」
伊朗革命衛隊頭目蘇萊曼尼被美軍擊斃,伊朗官方「群情激憤」,伊朗官方宣稱正在討論13套復仇劇本,揚言發動「嚴厲且決定性報復」。儘管有很多網上消息顯示,很多伊朗民眾對於劊子手被擊斃感到大快人心。
伊朗7日突然向美軍基地發射導彈的消息,讓一群五毛興奮尤其是伊朗媒體報導指,導彈襲擊事件令80名美軍死亡,美方直升機及軍用設備遭到「嚴重破壞」的消息後。黨媒《環球時報》第一時間轉載,其他中文媒體也紛紛跟進。
英國《衛報》等西方媒體報導,伊拉克總理阿德爾·阿卜杜勒-馬赫迪(Adel Abdul-Mahdi)表示,本次導彈攻擊美軍基地之前,他已被預先告知,他並將警報傳遞給駐紮在該基地(美軍基地)的部隊。
官媒積極轉載伊朗媒體的消息在微博上引發熱議,:「只能說伊朗的戲演得可以拿影帝」,「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愚弄老百姓」,「演戲給老百姓看」,「就是放幾個禮花彈,安慰一下自己的百姓吧!」「不想步薩達姆後塵啊!」「經過祕密磋商,在美軍的允許下,伊朗向伊拉克美軍基地無人區,穩准狠地發射了十幾枚導彈」。
「晚飯沒忍住笑噴了。我們4套節目那個叫什麼的在嘲笑美國佬,說襲擊了美軍基地不報復,以後美國人怎麼混?」「演戲給屁民看,也只有國內那幫磚家會假裝高潮!」對於伊朗宣稱的死亡數字,不少網友表示:「也就給伊朗國內民眾看看」,「這是內宣文稿」,
「想想都知道,伊朗怎麼可能知道美軍傷亡情況!」「我敢說要是死了80名美軍,明天睡醒第三次世界大戰必定爆發!」「伊朗組織了80個人送到美軍基地,坐著等導彈來,這不就解釋得通了嘛!」「某國好像就譴責,連煙花都沒放哦!」
對著伊朗這次「開空槍」,CNN記者帕頓·沃爾什(Nick Paton Walsh)推測,一個可能是伊朗的溫和派得勢,導致在深夜「適可而止地」利用導彈擊中美國軍事目標,為伊朗實現泄忿的空間,同時避免巨大傷亡達成美伊兩國無意為糾紛升溫的惡果,某程度上算是雙贏局面。
英國《衛報》分析認為,儘管伊朗當局給出的死亡人數「很大概率並不屬實」,這卻能令伊朗方面以此自我宣佈「勝利」,足以給哈梅內伊留下保住面子的下臺階。伊朗在報復過後重回代理人戰爭,並為伊拉克提供外交壓力,要求美軍撤出中東。
評論家軍事科技的進步,顯然大大簡化了戰爭。照此發展下去,人類無須再打什麼動輒傷亡數千萬人的世界大戰,或是曠日持久的局部戰爭,只需以最小的成本,定點清除被公認為恐怖分子的戰爭製造者就行了。這類「讓領導先走」的斬首行動,也令世界上存量不多的獨裁者夜不能寐。
蘇萊曼尼被擊殺之後,很多網友也都引用「讓領導先走」,稱讚美國的這種新戰略模式:有網友表示,「這個好,美帝的斬首伊朗戰略,終於使人類真正進入讓領導先走的時代!把全民綁在一起去陪葬的年代一去不返了。」
也有網友說,「歷史上戰爭是獨裁者發動,讓人民去送死的!新戰爭模式是擒賊擒王,以最小代價制止戰爭,降低無辜人死傷。」還有人寫了對聯,上聯:舉頭三尺無人機。下聯:看你誰還敢吹牛。橫批:讓領導先走。
大陸傳媒業者、電影製作人石宇歌造成網友們的觀點為,他說,假設將來的大戰主要是集中在斬首,這樣的話可能讓獨裁者綁架國民的情況完全不可能再成立了。一個獨裁者被擊斃後,很可能會引起內鬥等現象,因為獨裁者大權獨攬,沒有合理的權力佈局,這種新戰爭模式對於獨裁政權很可能是最致命的打擊。


特朗普全國講話對伊朗提出“十項原則”



8日淩晨伊朗以數十枚飛彈攻擊兩座伊拉克美軍基地,一時間劍拔弩張,貌似美國反擊開戰在即。川普總統美東時間8日上午發表講話做出回應,分析川普講話包括十大關鍵內容,開戰陰雲已經消失,伊朗的報仇只是騙伊朗人的嘴炮。
1.永遠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
川普總統開宗明義第一句話是,「只要我仍然任職美國總統,就永遠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王篤然分析,這是第1大關鍵,提綱挈領。
2 伊朗空襲無傷亡 川普判斷:伊朗讓步了
然後,川普宣佈,因為美國成功的預警系統,沒有任何人員傷亡,只有極小的財產損失。川普隨後說,我們偉大的美國軍隊已為應對任何情況做好了準備。現在伊朗方面似乎沒有什麼聲息。這對所有關心事態發展的各方都是好事。
為何蘇萊曼尼必須被終結
川普說:蘇萊曼尼為真主党等恐怖主義軍隊提供訓練,對平民目標發動恐怖主義襲擊。他為整個地區血腥的內戰煽風點火。他採取殘忍的手段造成數千名美軍人員的傷亡,其中包括埋設導致受害者傷殘的路邊炸彈。甚至最近在全伊朗各地發生的多次抗議活動中殺害了1500人。
4 美國不會升級軍事行動 嚴厲制裁伊朗
川普隨後表示,在我們繼續評估應對伊朗侵略的各種方案之際,美國將立即對伊朗政權實施額外的懲罰性經濟制裁。這些強有力的制裁將持續實施,直至伊朗改變自己的行為。美國針對伊朗準備進行新一輪經濟制裁。
王篤然分析,這是第4個關鍵,這是川普擺明立場,伊朗既然讓步不會升級行動,美國方面不會有軍事回應。
奧巴馬簽署的伊朗核協議嚴重危害美國國家利益
川普接著論述奧巴馬簽署的伊朗核協議對美國的國家利益有多大的傷害,但沒有點奧巴馬的名字,川普說:2013年愚蠢的伊朗核協定簽署後,伊朗的敵對行為甚囂塵上。他們得到了1500億美元資金,更不用說還有18億美元的現金。他們不對美國說聲「謝謝」,反而叫囂「打到美國」。實際上他們在協議簽署的當天就在叫囂「打到美國」。
6 美國不需要石油 北約應該來保衛中東
下一個關鍵,也就是第6個關鍵是,川普強調美國已經能源獨立,請求北約組織大大增加參與中東進程。「我們現在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我們不需要中東石油。」
打造空前強大的美軍是最佳威懾力
川普表示,在本屆政府的領導下,美國軍隊已經完全得到重建,耗資2.5萬億美元。美國武裝力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許多高超音速導彈正在建造之中。我們不想使用它。美國的實力,包括軍事和經濟實力,是最佳威懾力。
8 終結蘇萊曼尼向恐怖主義發出最強信號
川普對恐怖主義分子說:你們如果愛惜自己的生命,就不得威脅我國人民的生命。伊朗如若繼續煽動暴力、動盪、仇恨和戰爭,和平與穩定就不可能在中東地區全面實現。
9、國際社會需共同努力達成新協議
川普呼籲包括中共在內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以及德國一起努力,在伊朗核問題上與德黑蘭當局磋商達成一個令世界更加安全與和平的新協議。
川普強調:文明世界必須向伊朗政權發出一個明確、一致的訊息:你們製造恐怖、殺戮和混亂的行徑絕不會再得到容忍。它絕不會得逞。
10 上帝保佑美國,大家共建和平
川普最後表示希望和伊朗達成協議:能讓伊朗繁榮發展的協議,並發揮其巨大的尚未開發的潛力。伊朗可以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國家。一個在國內實現繁榮而且與世界各國和諧相處的前景。


烏克蘭罹難客機有彈孔伊朗不肯交黑匣子可能是被擊落



18日伊朗報復性發射十幾枚導彈襲擊美國駐伊拉克軍事駐地後不久,一架烏克蘭航空班機從德黑蘭起飛後墜毀。目前尚無確鑿證據可證實此事件是否與美伊武力衝突有關,但路透社發佈的幾張墜機現場照片上卻顯示,飛機殘骸的機身上有不少疑似被子彈擊穿的孔洞,引發外界的猜疑。

當地時間18日清晨,烏克蘭航空一架編號為PS752的波音737-800型客機,從伊朗首都德黑蘭起飛後不久即墜毀在德黑蘭省,造成機上176人全部遇難。英國廣播公司記者雜湊姆(Ali Hashem)在推特上發表的影片中可看到,有疑似飛機機身的物體在空中燃燒著向下墜落。這意味著客機在墜落到地面之前就已經起火。

目前尚無證據可以證實這起事故是否和伊朗與美國之間的武力衝突有關。雖然大多數國際媒體在報導這起墜機事件時,都稱疑似技術故障導致發生了墜機事故,但路透社發佈的幾張墜機現場拍攝的照片卻顯示,在殘留的機身碎片上有多處疑似被子彈擊穿而形成的小孔洞

最新的消息是烏克蘭航空墜毀客機的兩個黑匣子已找到,但伊朗當局拒絕交給波音公司或美國進行調查。伊朗、烏克蘭和美國都是國際民航的成員國。按照現行跟國際民航組織規則,墜機事故的調查應在事發地所屬國家進行,但當前有技術能夠對黑匣子資訊進行調查的國家,卻只有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

伊朗航空局在事發當天已發佈消息稱,「不會把黑匣子交予波音公司和美國人……伊朗航空局將展開調查,當然烏克蘭人可以參與調查過程」。



蘇萊曼尼的手機最后居然要了自己的命



美國可能已經入侵了伊朗通訊公司,並完全掌控運營商基站核心網,可以追蹤到任何想要監控的伊朗方面的人。202013日,美軍空襲殺死了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特種部隊「聖城旅」指揮官凱西姆·蘇萊曼尼。
當時,美軍出動了「收割者」MQ-9無人機、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由MQ-9無人機上的AGM-114「地獄火」兩枚導彈襲擊蘇萊曼尼等人的座車,兩輛車上的人員無一倖免。這次行動在軍事上稱為定點清除,在戰爭史上可以算作一個節點,即從冷兵器到熱兵器,再到智慧型武器,世界進入新的戰爭模式。 
但是,定點清除首先要找到目標。蘇萊曼尼既是「聖城旅」的指揮官,也是伊朗擁有最有權力的人之一,負責伊拉克、黎巴嫩、敘利亞、葉門的區域軍事政策。同時,蘇萊曼尼也是伊朗情報中心指揮官,對於諜報、通訊、保密等對一般人更為通曉和謹慎,但為何其行蹤仍然被追蹤到呢?
首先是,他的大意和行動的半公開。其次,美國媒體稱,這一襲擊是利用線人、電子截擊機、偵察機和其他監視技術等高度機密資訊的結合。然而,沒有公開的一個資訊是,手機追蹤和定位。據稱,為了避免暴露自己,蘇萊曼尼使用的是一款老式的諾基亞手機,裡面沒有植入任何APP,並且還經過高級加密,不可能被跟蹤以及竊聽。
但是,人們熟知的在國際上曝光「棱鏡計畫」的美國中情局技術分析員斯諾登指出,蘇萊曼尼被精確追蹤完全是美國「棱鏡計畫」的功勞。原理是,通過監聽通訊公司與互聯網公司資訊和監控蘇萊曼尼的諾基亞手機移動設備識別字等,從而定位到其具體位置,完成對其擊殺。
這說明,美國可能已經入侵了伊朗通訊公司,並完全掌控運營商基站核心網,可以追蹤到任何想要監控的伊朗方面的人,以及與伊朗方面有重要聯繫的人。可以推演的事實是,蘇萊曼尼登上前往巴格達客機時,美國就已經獲取到其行蹤了,無人機也飛往巴格達國際機場上空等候,待伊朗重要人物聚齊後,獲得特朗普授權的美國軍方立刻下令發射「地獄火」導彈,一舉擊滅所有目標人員。


美國準備把伊朗的美制F-14雄貓全部都幹掉



伊朗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個擁有能飛的F-14「雄貓」戰鬥機的國家。根據《飛行國際》統計,伊朗空軍目前有20F-14戰鬥機,但能飛的只有十幾架這些F-14戰鬥機全部部署在伊朗伊斯法罕空軍基地。
伊朗這批F-14戰鬥機,是上世紀70年代末美伊蜜月期美國賣給伊朗的,伊朗也是全球除美國之外唯一一個裝備F-14戰鬥機的國家。80年代美伊關係惡化之後,美國斷供了F-14戰鬥機的零部件,伊朗自此之後一直通過黑市等管道獲得F-14戰鬥機的零部件,勉強維持著F-14戰鬥機機隊的運轉。這20架上世紀70年代產的F-14戰鬥機,是目前伊朗空軍最先進的空中優勢戰鬥機。
除了F-14戰鬥機之外,伊朗空軍還列裝有近50F-4「鬼怪」戰鬥機、25F-5E戰鬥機、17架殲-7戰鬥機、不到20架米格-29戰鬥機(201912月剛摔1架)、9架幻影F1EQ戰鬥機和20餘架俄制蘇-24戰鬥轟炸機。這就是伊朗空軍殲擊航空兵的全部家底兒。
而一旦和美國發生正面衝突,這100架出頭的「老爺機」要面對的是美國空軍、美國海軍航空兵和美國海軍陸戰隊航空兵的數百架戰鬥機。美國空軍、美國海軍航空兵和美國海軍陸戰隊航空兵的作戰飛機清單,這些作戰飛機並不會全部部署到中東地區,但僅就目前部署在中東地區的戰機,就足夠伊朗空軍對付了。
目前美國空軍在海灣國家的幾個基地部署有12F-22戰鬥機、6F-35A戰鬥機、至少40F-15CF-16戰鬥機、14F/A-18C戰鬥機(美國海軍陸戰隊)。在阿曼附近海域徘徊的美國海軍「杜魯門」號航母,還搭載有40餘架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即將趕到的美國海軍「巴丹」號兩栖攻擊艦,還搭載這6-10AV-8B「海鷂」戰鬥機。
無論是數量還是品質,伊朗空軍和美國空中力量都不是一個級別的,如果正面衝突伊朗空軍毫無勝算,可能要比當年的南聯盟空軍、伊拉克空軍、利比亞空軍下場還要慘。


伊朗發生規模4.9淺層地震震央靠近核電廠



伊朗布殊爾(Bushehr)核電站附近,今天上午1020分發生芮氏規模4.9的地震,地震深度10公里,震央位於伊朗西南部城市博拉茲詹(Borazjan)。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指出,伊朗布殊爾(Bushehr)核電廠附近,在臺灣時間今天上午1020分發生芮氏規模4.9的淺層地震,地震深度10公里,震央位於伊朗西南部城市博拉茲詹(Borazjan)。
綜合媒體報導,伊拉克當地時間8日淩晨,伊朗朝著美軍及其盟軍發射兩輪飛彈攻擊,美國國防部證實這項消息,但尚未公佈傷亡消息,美國總統川普則說「一切都好」(All is well),美東時間8日上午將會做出聲明。
伊朗對美軍駐伊拉克基地飛彈攻擊後,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檢測到伊朗西南部的博拉茲詹,發生規模4.9、深度10公里的地震,震央位於布殊爾(Bushehr)核電站附近。約過1小時後,烏克蘭國際航空1架載有170人的波音737-800客機,在德黑蘭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起飛後墜毀,尚未得知是否與美國、伊朗之間的衝突有關。

以色列警告伊朗代理人不許為蘇萊曼尼報仇



美國突然幹掉蘇萊曼尼,中東局勢驟然緊張,以色列在獲悉蘇萊曼尼被斬首後,以色列軍方和情報部門召開緊急會議,對地區局勢進行評估,以色列國防軍在北部邊界附近高度戒備,防範來自黎巴嫩、敘利亞或加沙的任何襲擊。
同時,以色列方面明確支持了美國方面的行動,根據路透社等外媒的報導,伊拉克政府的高層什葉派人士透露,蘇萊曼尼死前策劃在伊拉克製造大規模動亂,通過攻擊伊拉克境內美國外交機構和美軍的方式擴大事態,轉移目前伊拉克大規模反伊朗示威的注意力,儘管蘇萊曼尼指揮革命衛隊和親伊朗民兵殺死了數百名伊拉克抗議者,但這種恐怖並未有效將抗議浪潮鎮壓下去。
13日,以色列外交部和安全局宣佈進入安全戒備狀態,並加強其在世界各地所有使館和代表處的警戒,以色列媒體報導,以色列政府通過埃及政府向巴勒斯坦哈馬斯(伊斯蘭抵抗運動)和傑哈德(伊斯蘭聖戰組織)發出警告,任何企圖從加沙地帶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或發動襲擊的嘗試,都將遭到以色列方面的嚴厲報復,截止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任何來自加沙地帶的襲擊。
在北部,以色列軍隊雖然進入了高度警戒狀態,但目前戈蘭高地和與黎巴嫩接壤的邊界地區還保持正常狀態,此前,黎巴嫩真主党明確表示,不會成為伊朗攻擊以色列的跳板,但在蘇萊曼尼被殺後,真主党領導人納斯魯拉則公開表示自己的悲痛,不過沒有提及是否要為自己的好友報仇。
此前,以色列方面曾抱怨,被與美國的同盟關係限制,導致不能放手主動反擊伊朗對以色列的威脅,如今,美國方面下手清除了蘇萊曼尼,雖然以色列的威脅被暫時提高,但這很可能也降低了對以色列的束縛,以色列將進一步提高其對伊朗勢力的打擊力度,以色列才是定點清除的真正行家當年同樣用「地獄火」導彈將哈馬斯精神領袖亞辛炸的屍骨無存


美軍找到伊拉克秘藏8百架戰機怎麼不用來打仗



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擁有百萬大軍,而美軍只出動了20萬人的軍隊。不過由於美國擁有十分先進的高科技武器,不到一個月就贏得了勝利。令人疑惑的是,在伊拉克戰敗之後,美軍卻在一片沙漠中意外發現了藏有800架戰機的飛機墳墓場。那麼為何直到戰敗,薩達姆也沒有將大批戰機用來對付美軍呢? 
800架戰機不是一個小數目,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薩達姆做出這個決定其實也算是非常理智了,畢竟美國的武器裝備過於先進,薩達姆動用這些飛機很可能也無濟於事,只會是損失慘重。
而將這些戰機保留下來的話就不一定了,薩達姆至少還擁有一定翻盤的希望。只要找到機會,薩達姆便可以複出重來。令薩達姆沒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會輸得如此之慘,百萬大軍死的死逃的逃,還有部分軍隊反水,甚至連親信也背叛了自己,導致自己最後慘敗。 
薩達姆此後長期處於藏匿之中,根本沒辦法出來東山再起,最後被絞殺之下送上了斷頭臺。伊拉克戰鬥機一部分開戰前就為了躲避美軍轟炸,逃到伊朗結果被扣押作為兩伊戰爭賠償,白白便宜了伊朗敵對勢力。還有部分被秘密藏了起來,本來也是希望發動地面戰抵抗美國。最後上千架戰鬥機在戰爭中都沒幫上忙。


英防長稱會參與美國針對伊朗軍事行動部隊已經過去了



英國國防大臣華勒斯(Ben Wallace)今日回答國會議員提問表示,不排任何選擇,包括軍事襲擊伊朗。

伊朗今天發射多枚飛彈攻擊美軍駐伊拉克基地,以報復美國日前擊殺伊朗將軍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造成國際局勢緊張。對此,英國國防大臣華勒斯(Ben Wallace)今日回答國會議員提問表示,不排除任何選擇,包括軍事襲擊伊朗。
根據英媒報導,國會議員艾德(Ed Davey)今日詢問,有鑒於伊拉克戰爭對中東造成破壞,在政府支援舒緩緊張局勢的情況下,英軍是否可排除對伊朗任何地點進行攻擊的選擇?
對此,華勒斯表示,不會排除任何事情,且英國的直升機、戰艦已經在中東整裝待發。華勒斯並稱,英國將盡全力捍衛人民、公民,「這是我們的責任」。華勒斯補充,無法知道伊朗或其他任何人接下來要怎麼做,「這就是為何我們始終保留在該做決定時,做出選擇的權利」。
對於前勞工部長德瑞克(Derek Twigg)詢問,若英國公民或軍人遭伊朗傷害,英國會做何反應?華勒斯表示,若有英國平因伊朗的行動喪生,或甚至遭軍方殺害,「我們將對此做出反應,毫無疑問,這種回應將是『相稱』的」。




伊朗報復打了十幾枚導彈沒炸死人不說還跑偏了



18日下午,伊拉克軍方發佈圖片顯示他們找到了一枚伊朗革命衛隊當天上午發射的Qiam-1型彈道導彈的殘骸,而據美軍中央司令部新聞發言人公佈的資訊,當天革命衛隊對美軍發起的攻擊行動中,有5枚該型導彈被用來打擊駐伊拉克的Erbil空軍基地,其中有4枚未命中目標。而用來攻擊阿爾阿薩德空軍基地的10枚征服者313導彈則是全部命中基地,但美軍宣稱伊朗導彈沒有命中基地內的有效目標,所以未造成美軍人員傷亡。
從美軍發佈的導彈命中情況看,相比於征服者313導彈而言,Qiam-1的命中率確實太低,這其實和該彈所用的制導方式和技術水準是相符合的。征服者313除了依靠慣性制導外,實際上還引入了衛星修正。根據去年伊朗對外展示的一些導彈制導模組來看,他們已經成功的掌握了GPS和格洛納斯複合制導模組的生產。征服者313能夠利用GPS或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定位信號來修正慣導的累積誤差,所以它的打擊精度達到了數十米級。
Qiam-1導彈則不一樣,該彈是流星2彈道導彈的變種,而流星2則是前蘇聯飛毛腿彈道導彈的發展,所以Qiam-1和飛毛腿一樣是一款液體彈道導彈,其發射的過程比較複雜,到達陣地後需要事先加注燃料。而征服者313這樣的固體燃料彈道導彈則不需要加注,直接開到陣地展開就可打,因此機動不便的Qiam-1一般採用的是地下固定陣地部署,小範圍機動。但是液體彈也有好處,由於液體燃料比沖大,因此液體彈的射程比較大。
相比於瘋狂減重後才達到500公里射程的征服者313導彈,Qiam-1導彈的射程則要大得多,其攜帶一個750公斤戰鬥部的情況下,最大射程依然保證在700公里的水準,接近中程彈道導彈,因此其對周邊目標的打擊靈活性要比征服者313更高。但是Qiam-1導彈還有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沒有末段修正能力,打擊精度太差。和採用頭體不分離的飛毛腿早期型不一樣,Qiam1採用的是頭體分離設計,末段時彈頭單獨飛向目標。
而彈頭上由於沒有用於大氣層內飛行修正的彈翼,再加上制導方式上完全依賴慣性制導,而伊朗又沒有高精度的陀螺儀,所以其落點精度非常差。根據目前公開的資料,其最大射程的落點誤差高達500米,要想命中單個大樓一類的目標是非常困難的。這一精度實際上是有戰場驗證的,葉門胡賽武裝手裡的火山2H導彈實際上就是伊朗的Qiam-1,而在這些年對沙特的打擊中,未取得任何值得一提的戰果,完全比不上同樣由伊朗提供的巡航導彈。 
革命衛隊本身對Qiam1的打擊精度也是非常不滿意的,因此在2018年對敘利亞代爾祖爾附近武裝分子的跨境打擊行動中,又展示了一款Qiam2彈道導彈,它與1最大的不同就是彈頭上加裝了末段飛行的修正彈翼,當時的打擊精度顯示,改進後的Qiam2落點精度達到了50米級。配合近700公斤的戰鬥部,完全可以完成對單個堅固目標的攻擊任務。不過這次對美軍的報復為何沒有動用打擊精度更高的Qiam2就很耐人尋味了。 
從伊朗官方在反擊行動後以最快速度宣佈打擊結束,並且公開表示打擊不擴大化,而且不打擊以色列,只打駐伊拉克美軍的軍事目標來看,伊朗人顯然是不想衝突升級,更多的還是對內和對外展示一個強硬姿態。而如果反擊行動造成美軍傷亡的話,那麼美國人肯定又要反擊,最後衝突就會升級。所以如果可以發動反擊,但是又不給美國人造成傷亡,那就相當好了。而用打擊精度差的Qiam1來執行這樣的任務顯然是非常合適的。
雖然伊朗方面在打擊行動結束後幾個小時就宣佈打死美軍80人,傷上百人,但這其實有些不合常識,確認速度太快,而且美國人在傷亡數百人的情況下居然毫無動作,沒有第一時間反擊,這更是不合理。因此伊朗方面宣稱的傷亡數字很可能只是出於宣傳需要,沒有說實話。而如果未來美國人沒有下一步更激烈的反擊動作,那麼說明他們就明白了伊朗方面點到為止的意思,這次衝突就到此為止了。


伊朗對美國的報復既拿回了面子又送到了人情



伊朗無視美國總統川普的警告,以數十枚飛彈攻擊兩座伊拉克美軍基地,使美伊緊張情勢進一步升高。不過,分析認為,伊朗此舉明顯經過精心盤算,避免造成美軍人員傷亡,或許可以讓雙方都有臺階下,在不失顏面下讓局勢降溫。 伊朗的攻擊十分具有象徵性:刻意選擇當地時間八日淩晨約一時三十分,即革命衛隊「聖城軍」指揮官蘇萊曼尼(Qassem Suleimani)三日遭美國狙殺的同一時間點。這是伊朗罕見地直接攻擊美國目標,但刻意選擇已處於高度警戒的美軍基地,且避免造成人員傷亡;以蘇萊曼尼對伊朗的重要性而言,攻擊力道也不夠強大。
一名美國高層官員向「時代」雜誌表示,初步報告顯示,攻擊造成的損害有限,且無美國人傷亡,美方因此迅速判斷,這場攻擊是德黑蘭挽回顏面之舉,「伊朗人給川普留下明顯的下臺階」。英國「衛報」認為,八日的攻擊或許給美國和伊朗機會,既能讓情勢降溫又不失顏面:伊朗可宣稱已採取行動為蘇萊曼尼復仇。美國也能因伊朗的攻擊未造成重大傷害,暫退一步。儘管德黑蘭仍將設法把美國趕出中東,華府也會加倍從政治、經濟和外交層面向伊朗施壓,但至少雙方可免於兵戎相見。
伊朗外交部長查瑞夫在攻擊後的聲明,也旨在測試川普是否願以發動戰爭的總統在歷史上留名。查瑞夫聲稱,這波攻擊是符合國際法的自衛,「伊朗無意升高(情勢)或開戰」。川普透過「推特」發表第一時間反應,稱「一切都好」,而不是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表全國演說。接下來要看川普如何回應,是堅持他此前的威脅,繼續惡化衝突迴圈,還是順勢將計就計,暫時按兵不動。